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逻辑进路

逻辑进路

逻辑进路的相关文献在2006年到2022年内共计18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8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4251篇;相关期刊161种,包括国家行政学院学报、山东警察学院学报、胜利油田党校学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2年全国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暨科学技术学两委联合年会等;逻辑进路的相关文献由239位作者贡献,包括吴汉全、王刚、李仁银等。

逻辑进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8 占比:1.30%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4251 占比:98.69%

总计:14440篇

逻辑进路—发文趋势图

逻辑进路

-研究学者

  • 吴汉全
  • 王刚
  • 李仁银
  • 刘艳
  • 吴燕霞
  • 周万中
  • 姜波
  • 孙晋坤
  • 张兴华
  • 彭智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何爱平; 李清华
    • 摘要: 在马克思视野里,人类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以资本主义社会的出现为拐点,标志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演进过程的分析蕴含了其关于人类社会现代化一般特征和发展趋势的深刻论述,包括生产力的极大飞跃、生产关系的变革、科学技术的推动带来机器大工业的普遍应用、商品经济的繁荣和世界市场的发展以及形成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它起始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独特逻辑进路表现为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推进主线,通过生产关系的变革与调整凸显矛盾运动中的阶段性演化,依靠科学技术创新实现递进式发展,以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构成内生运行过程,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多元复合目标,重塑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世界市场格局。中国式现代化既秉承了马克思关于现代化演进的理论内涵,又成功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 朱晓楠
    • 摘要: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创新发展,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资源。必须坚持意识形态原则、问题驱动原则和开放创新原则,为实现创新发展提供方向保证、持续动力和活力源泉。在发展思路上应判定历史方位、捕捉中国问题、揭示未来走向,从而把握世界历史的现代性实质,扎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实践土壤,实现创新发展。
    • 陈笑语; 王晓灵
    •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发展战略,要求各级政府快速适应数字化社会环境,更好地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建设数字政府,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增强政府执政能力,为新时代借助数字技术赋能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化,政府数字化转型已进入新阶段。本研究构建了政府数字化转型的逻辑进路,提出了当前逻辑框架下转型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在此分析框架中,社会主体参与、政府数据管理体系、技术治理限度成为政府数字化转型进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以服务政府治理现代化改革为指引,以政府数字化转型为抓手,推动加快政府治理现代化进程,将对未来中国政府治理现代化趋向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 王志伟; 王乙
    • 摘要: 高水平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体系建构本质上是校园足球内涵式发展的过程。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体系建构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体系的惯势演进、建构主体的统一与多元参与特性决定了该体系建构的逻辑起点是厘清校园足球发展的主要矛盾与变化。其逻辑进路表现为:校园足球发展矛盾的变化决定了其发展形态的转变;校园足球发展形态的转变决定了其资源配置方式、治理方式与评价机制的改革目标与方向;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的改革促使高水平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体系的形成与合理运行。为此,提出高水平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策略:发挥政府宏观调控,重塑体系结构序变的整合机制;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优化服务学生学习的支撑体系;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形成多元开放格局的办学模式;推行信息公开透明,建立内外部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 张兴华
    • 摘要: 马克思关于共享的讨论是通过批判资本主义“异化劳动”开始的。其立论的前提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公有制新社会,这也是马克思整个理论大厦的逻辑归宿。马克思不是就共享论共享,而是从“现实的人”的发展逻辑出发,从生产力发展和制度的构建出发,从生产关系讨论分配关系,这是马克思共享思想的基本逻辑。只有从批判“异化劳动”出发,才能切中资本主义“私享”的要害。马克思的共享思想正是从建构共产主义新社会出发,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建构出人类社会可能具有的理想样态,解决“谁来享”“享什么”“如何享”的问题。在当代中国“共享发展”理论的建构中,马克思的共享思想担当着为现实生活提供规范的理论指导的责任。
    • 刘晋如; 朱炳元
    • 摘要: 新发展阶段,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要坚持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逻辑展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三者之间存在着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追求的重要目标。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应深刻把握共同富裕的内涵,坚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逻辑进路,在巩固脱贫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中,带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前进。
    • 李辉容
    • 摘要: 培育公共服务意识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新时代大学生要有主体意识,成为劳动教育践行者;要有公共规则意识,成为劳动教育规则守护者;要有公共奉献精神,成为劳动教育精神弘扬者。培育公共服务意识是实现新时代大学在劳动教育过程中个体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应有之义,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以培育公共服务意识为出发点,新时代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要坚定方向、守土有责,以人为本、实事求是,多方合力、协同培育,不断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育人功能。
    • 张丽; 朱小玲
    • 摘要: 通过CSSCI文献计量分析表明,当前学界关于《历史决议》(1)研究的视角呈现多维性,主要包括历史视角、现实视角、主体视角、学科视角等,也有鲜少学者对比较视角、理论视角和时代视角进行了初探。这些视角比较全面地回答了《历史决议》的形成过程、现实意义、主体贡献、学科联系等内容。在学界取得诸多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存在研究群体单一、研究结构失衡、研究方法窄化等不足。在“决议热”的研究势潮下,要求理论学界匡正价值立场,坚持以问题为研究导向;加强史论结合,坚持史料论证与概念阐释相统一;丰富研究方法,继续提升“决议”的系统性研究。
    • 王宁; 王刚
    • 摘要: 探寻“中国向何处去”,是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重任,也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起点。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马克思主义成为历史和人民的选择,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中国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走向了国际。从“落地生根”到“开花结果”再到走向世界,这是中国共产党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进路。使中国人的主流信仰发生变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武器,是中国共产党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归宿。
    • 王刚
    • 摘要: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史的鲜明主题。从逻辑起点看,这既是中国共产党对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探索“中国向何处去”的认识反思,也是百年来党内对近代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中共党史的认识重构。从逻辑展开看,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接续创造了四个“伟大成就”,由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从逻辑归宿看,在新征程上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