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价格
进口价格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329篇,主要集中在贸易经济、工业经济、财政、金融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1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4784篇;相关期刊204种,包括经济研究参考、企业决策参考、国际贸易问题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九届中国金融学年会、第十一届全国橡胶工业信息发布会、中国粮油市场展望会等;进口价格的相关文献由257位作者贡献,包括魏浩、刘浩宇、孙琛等。
进口价格
-研究学者
- 魏浩
- 刘浩宇
- 孙琛
- 宁夏
- 崔小明
- 张延群
- 朱晶
- 李勇
- 杜运苏
- 杨海洲
- 林大燕
- 毕玉江
- 沙文兵
- 潘晖
- 禾本(摘译)
- 胡筱涛
- 越大志
- 金琳
- Barbara
- Dufrene
- E·B·柯托娃
- Jingwen Li
- Yong Li
- 丁泉
- 于子平
- 任志刚
- 何新华
- 何春蕾
- 何洋
- 傅雄广
- 冯向红
- 冯路
- 冯颖芳
- 刘丑生
- 刘佩鑫
- 刘园
- 刘天成
- 刘小芳
- 刘怡洋
- 刘攀
- 刘旸
- 刘杜若
- 刘瑞平
- 刘瑶
- 刘璐
- 刘荣芳
- 刘金全
- 刘锐金
- 刘青
- 匡建超
-
-
-
-
-
摘要:
据央视财经2月24日消息,俄乌局势升级已经开始对国际农产品贸易格局产生影响。乌克兰是我国玉米进口的主要来源国之一。海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从乌克兰进口玉米824万吨,占比29.07%。近段时间以来,玉米的进口价格持续上涨。从去年年底的每吨1900元,涨到了目前的2600元每吨。专家分析认为,冲突一旦加剧,短期将继续推高玉米进口价格。俄乌冲突或进一步推升全球粮价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国际大豆、菜籽、玉米、小麦等价格均已临近或触及10年高位。
-
-
-
-
摘要:
据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前4个月,中国进口原油1.71×108 t,减少4.8%,进口均价4322.6元/t,上涨54.3%;进口原煤7540.6×104 t,减少16.2%,进口均价1004.6元/t,上涨109.1%;进口天然气3586.6×104 t,减少8.9%,进口均价3842元/t,上涨72.1%;成品油797.5×104 t,减少0.8%,进口均价5001.9元/t,上涨36.2%。
-
-
-
-
摘要:
2月15日,中国进口钾肥联合谈判小组与国际钾肥供应商加拿大钾肥公司(Canpotex)达成一致,确定2022年度标准氯化钾进口价格为CFR590美元/吨,有效期到2022年12月31日,其他条款不变。近年来,粮食安全受到全球高度关注,粮价持续上涨,化肥需求不断增长,钾肥市场高位运行。同时,2022年初,钾肥供应端不确定性增强,全球供应日趋紧张。
-
-
张放
-
-
摘要:
【导读】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全球进口的鲜葡萄数量在波动中渐趋稳定,进口总量在450万t左右徘徊。北美、西欧、中欧、东亚和东欧是全球进口葡萄较多的几大区域,近10年这些区域进口的葡萄数量合计占全球进口葡萄总量的80%左右。进口量较大的传统消费市场进口需求增长乏力,俄罗斯、波兰和法国等进口价格较低,美国和中国进口价格相对较高。
-
-
温彬;
李鑫
-
-
摘要:
美国此次通胀是需求和供给因素叠加的结果,包括宽松政策造成需求过度扩张,也包括供给冲击造成成本上涨和潜在产出下降。美联储加息可从调节内外需、预期管理、压降进口价格等几方面抑制通胀,强美元在其中可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当前美国通胀压力依然很大,美联储势保持强硬,美元指数后市或可维持高位。
-
-
-
-
摘要:
氯虫苯甲酰胺,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杀虫剂产品。自2008年登陆中国市场以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业内奇迹。2022年,是氯虫苯甲酰胺化合物专利到期的第一年。不过,关键中间体专利的保护,让不少企业望而却步。10月初,友道化学发布信息:公司氯虫苯甲酰胺原药登记正式获批。氯虫苯甲酰胺国产化已经实现,且原药价格远低于进口价格。本土化生产、产品价格大幅下降、近两百家制剂企业蓄势待发。氯虫苯甲酰胺产品大混战时代即将开启。
-
-
越大志
-
-
摘要:
随着近年来我国水产品进口数量和强度的增多,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水产品价格的制约性也日益显现。本文通过构建开放经济背景下的理论模型,分析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水产品进口价格的影响,结果显示:人民币的升值将激励水产品进口;人民币汇率风险与水产品的价格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与此同时,在开发的市场经济视域下,我国水产品市场结构将有待进一步完善,理论模型分析的结果与向量自回归(Vector autoregression,VAR)和误差修正模型(Error correction model,ECM)实证检验的结论具有一致性。
-
-
越大志
-
-
摘要:
随着近年来我国水产品进口数量和强度的增多,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水产品价格的制约性也日益显现.本文通过构建开放经济背景下的理论模型,分析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水产品进口价格的影响,结果显示:人民币的升值将激励水产品进口;人民币汇率风险与水产品的价格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与此同时,在开发的市场经济视域下,我国水产品市场结构将有待进一步完善,理论模型分析的结果与向量自回归(Vector autoregression,VAR)和误差修正模型(Error correction model,ECM)实证检验的结论具有一致性.
-
-
-
曹伟;
申宇
- 《第九届中国金融学年会》
| 2012年
-
摘要: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和滚动回归计量方法,研究了1996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人民币汇率传递对进口价格的整体传递效应以及汇改前后汇率传递的差异,同时还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变动与13个行业进口价格之间的关系,并基于前述研究,考察了汇率传递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整体较小,在13个行业中,无论是在当期还是滞后期,纺织、塑料、化学等劳动密集型和简单技术商品对汇率变化不敏感,即汇率传递系数相对较小;能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等矿产类商品的汇率传递效应也不大.相比之下,能源类商品的传递效应较金属类大;通用设备、电子信息设备类商品存在相对较强的汇率传递效应.此外,本文的研究表明,汇率传递效应对中国的通货膨胀影响极为有限,通过人民币升值很难平抑物价,货币供给量对中国的通货膨胀影响也较为有限,中国的通货膨胀更多地由实体经济因素决定.
-
-
Yong Li;
李勇;
Jingwen Li;
李静文
- 《第二届中国能源科学家论坛》
| 2010年
-
摘要:
本文对我国铁矿石进口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采用多种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各个因素与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导致我国铁矿石进口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是我国的粗钢产量或铁矿石进口量,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对价格上涨有显著的负面影响.通过对我国铁矿石进价与粗钢产量、铁矿石进口量、汇率和波罗的海综合运价指数(BDI)的协整分析,发现价格与上述变量不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而铁矿石进口量和粗钢产量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
-
-
杨大鹏
- 《第八届WTO与中国学术年会》
| 2009年
-
摘要:
本文利用1994-2005年季度数据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进口价格的传导效应进行OLS估计。经验分析的结果发现:(1)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进口价格的短期传递率和长期传递率分别为-0.198418和-0.520711。在短期,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的传导效应有限,从长期来看其影响值得关注;(2)中国进口价格对于汇率因素和国外产品成本因素变动的反应较为显著(而且前者比后者因素更为重要),对我国实际收入以及物价水平(宏观政策环境)因素变动的反应不敏感;(3)我国进口品价格表现出很强的粘性。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