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辐射,电离

辐射,电离

辐射,电离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1年内共计143篇,主要集中在特种医学、肿瘤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8篇、专利文献62952篇;相关期刊49种,包括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等; 辐射,电离的相关文献由533位作者贡献,包括龚守良、刘扬、王珍琦等。

辐射,电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8 占比:0.22%

专利文献>

论文:62952 占比:99.78%

总计:63090篇

辐射,电离—发文趋势图

辐射,电离

-研究学者

  • 龚守良
  • 刘扬
  • 王珍琦
  • 张萱
  • 何颖
  • 侯登勇
  • 刘强
  • 刘树铮
  • 吕喆
  • 王庆蓉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苏艺伟; 林秋月; 王建宇; 张燕; 黄海波; 张万峰; 刘移民
    • 摘要: 目的 探讨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的影响规律,为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0年1月,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进行放射职业健康检查的3 165名放射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不同体检类型(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工种、性别、工龄的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结果 进行离岗时放射职业健康检查的比例较少,仅为2.3%(74/3 165);在岗期间组放射工作人员的胸片、肾功能、甲状腺功能、血常规异常检出率高于上岗前组(P<0.05),在岗期间组和离岗时组的检查项目异常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疗应用组和工业应用组的血常规异常检出率高于核燃料组(P<0.05);男性放射工作人员的血压和肾功能异常检出率高于女性,而女性的血常规异常检出率高于男性(P<0.05);放射工作人员的心电图、胸片、血压、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和血常规的异常检出率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升高(P<0.05).结论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放射职业健康监护,尤其重视离岗时放射职业健康检查,重点关注敏感指标变化,改善放射防护条件,切实保障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
    • 洪敏; 张帅君; 余道江; 张舒羽
    • 摘要: 瘢痕疙瘩是一种临床中常见的良性皮肤肿瘤,伴有疼痛和瘙痒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中治疗瘢痕疙瘩的方法有手术切除和激素治疗等,但由于其复发率较高,单一治疗手段的疗效均不理想.术后放疗是目前治疗瘢痕疙瘩最有效的方法,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疾病的复发率.笔者就术后放疗在瘢痕疙瘩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张平平; 王东强
    • 摘要: 全球范围内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快速增长态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全民对健康关注度的增加以及健康体检的普及,甲状腺癌的检出率不断提高.电离辐射与甲状腺癌的发生相关,本文通过分析1例甲状腺癌患者(放射科医师)的临床资料,旨在提高放射作业人员对辐射防护的认识,减少医疗辐射暴露,对提高职业暴露人员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李遥敏; 胡志华; 危静; 曹承建; 褚彦明; 杨德业; 谢巧英
    • 摘要: 目的 探讨职业辐射接触与慢性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于2020年3月,以整群抽样方法选择杭州市5所医院的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共572人.按是否接触电离辐射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另随机抽取同期同院体检的普通体检人员99人作为对照组;其中暴露组按辐射接触工龄分为<5年、5~10年、≥10年组.比较各组慢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慢性代谢性疾病与辐射接触时间的相关性.结果 随着辐射接触工龄延长,男性晶状体浑浊、胆囊结石、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升高(P<0.05);女性胆囊息肉的患病率升高(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在调整了体重指数、年龄因素后,辐射接触工龄≥10年是FBG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OR=3.052,P<0.05).调整性别、年龄因素后,辐射接触工龄是MS的独立危险因素(OR=4.132,P<0.05).结论 长期电离辐射接触会增加慢性代谢性疾病患病风险.
    • 杨航; 张辉; 胡南; 丁德馨
    • 摘要: DNA是一种含有遗传信息的重要生物分子.现代铀矿开采、放射医疗以及核电站等行业环境中存在电离辐射,人体防护不当会引起多种类型的DNA损伤,导致基因组拼接不稳定,引发与癌症和衰老等相关的多种生物学疾病.DNA辐射损伤检测技术的发展有助于研究人员对生物辐射损伤的程度进行评估,对核辐射患者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综述了国内外DNA辐射损伤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相关检测方法的原理、功能及优缺点,并对其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 赵红玲; 宋曼; 关华; 周平坤
    • 摘要: 血管内皮细胞(VEC)是位于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层的单层扁平细胞,对电离辐射(IR)非常敏感.IR不仅可以诱导VEC凋亡还可以诱导其衰老.衰老的VEC表现出多种表型,导致内皮功能障碍.笔者对IR诱导VEC衰老的特征及其相关作用机制和IR诱导衰老VEC在血管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郗停停; 耿爽; 孙泽文; 王易龙; 杨陟华; 潘秀颉; 朱茂祥
    • 摘要: 目的 探索γ射线胸部照射小鼠早期肺组织免疫相关T淋巴细胞反应.方法 将112只C57BL/6雄性小鼠[6~8周龄,(20±2)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14组(照射组和对照组各7组),每组8只.照射组小鼠进行单次20 Gy60Co γ射线胸部照射,分别在照射后第3、12小时和第1、2、3、7、14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肺组织的白细胞、T淋巴细胞(CD3+)及其CD4+和CD8+亚群、调节性T细胞(Treg)等免疫细胞比例的变化.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照射后的小鼠肺组织白细胞显著降低(t=3.446~7.781,均P<0.01);CD3+T细胞在照射后早期(第3小时至第2天)降低明显(t=4.413~15.430,均P<0.01);Treg(CD4+CD25+Foxp3+)显著升高(t=2.813~4.406,均P<0.05);CD4+在照射后早期(第3小时和第12小时)减少(t=5.019、4.912,均P<0.01),1d后恢复至对照组水平;CD8+在照射后早期(第3小时和第12小时)无明显变化,第1天和第3天降低明显(t=6.736、4.738,均P<0.01),第7天后升高(t=7.537、3.903,均P<0.01);CD4+/CD8+比值在照射后12h内降低(t=5.624、4.083,均P<0.01),第1天和第3天升高明显(t=13.410、5.702,均P<0.01),但7d后又下降(t=5.505、3.928,均P<0.01).结论 胸部照射小鼠早期肺组织免疫相关细胞呈现各种不同变化,这可能与辐射导致免疫细胞损伤以及机体应激反应产生的免疫应答有关.
    • 杜利清; 刘强
    • 摘要: 放射性肺损伤(RILI)是胸部肿瘤放疗后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在数月后往往发展成为放射性肺纤维化.近年来,研究者对RILI的发生发展机制开展了大量探索,其中调节性T细胞(Treg)在RILI进展中的免疫学机制尤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本期重点号刊登了几篇Treg与RILI方面的文章,这些文章从Treg在肺组织内的数量改变和免疫调节机制等方面报道了Treg参与RILI发生发展的研究成果,为RILI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
    • 高宇; 赵凤玲; 王平; 吕玉民
    • 摘要: 职业性低剂量电离辐射给放射工作人员带来的健康风险备受关注.笔者结合国内外低剂量电离辐射所致健康效应的调查和研究进行综述,讨论目前放射生物学领域重点研究的健康效应的主要类型及发生机制,为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保护和职业健康监护提供参考.
    • 王敏; 刘玉龙; 卞华慧; 王优优; 王睿昊; 侯雨含; 崔冉; 杜云; 姚振
    • 摘要: 目的 通过对一起辐射探伤事故中6名疑似受照人员的临床表现、外照射剂量估算及医学处理的总结,探讨事故成因及后果,为今后类似实践提供技术参考.方法 疑似受照人员6名,结合病史问诊、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分析其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双着丝粒+环”畸变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采用直接测量法估算物理剂量,计算累积剂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卡特尔16项人格测验量表对疑似受照人员进行心理测试,评估其综合心理素质.结果 6人临床表现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不适主诉,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发现几项异常结果,但均与辐射损伤无明显相关;有1人染色体分析细胞数1400中可见1个双着丝粒体,其余均未见异常畸变;物理剂量估算提示周围剂量当量率最大值为20.15 mSv/h,辐射累积剂量为0.67 mSv;心理测评结果表明有3名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与抑郁状态.结论 6名疑似受照人员的各项结果均与电离辐射无关,均未受到急性大剂量电离辐射外照射,不会产生有临床意义的生物效应.%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ause and consequence of a radiological accident,where 6 staff members were suspected to be irradiated.Similar medical cases were included by focusing 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external radiation dose estimation,and medical treatment.Methods Blood specimen was extracted from the 6 staff members to analyze the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 chromosomal aberration "dic+r" and micronucleus.Their personal medical histories were taken,and other auxiliary evaluations were conducted.The physical dose was obtained by directly calculating the cumulative dose.The psychological test on the 6 staff members was based on the Anxiety SelfAssessment Scale (SAS),Depression Self-Assessment Scale (SDS),and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16PF).Results The staff members all reported complaints.Physical examination showed no obviously associated anomalies,and several abnormal results revealed in the auxiliary examination were not remarkably correlated with the radiological accident.In the biological dose estimation,"ldic" was found in 1400 cells in the chromosome analysis of one staff member.No abnormal aberration was found among the rest.The physical dose estimation indicated that the maximum value of the surrounding dose equivalent rate was 20.15 mSv/h,whereas the cumulative radiation dose was 0.67 mSv.The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showed that 3 of the 6 staff members had different degree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Conclusion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clinical manifestations,biological and physical dose estimation,as well as the psychological test,the 6 staff members were not ionizing-irradiated and no clinically significant biological effect occurred.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