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轻缓化

轻缓化

轻缓化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80篇,主要集中在法律、法律、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0篇、专利文献556543篇;相关期刊62种,包括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湖北警官学院学报、华东政法大学学报等; 轻缓化的相关文献由90位作者贡献,包括李震、李茂久、熊敏等。

轻缓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0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556543 占比:99.99%

总计:556623篇

轻缓化—发文趋势图

轻缓化

-研究学者

  • 李震
  • 李茂久
  • 熊敏
  • 贾佳
  • 魏彬伟
  • 魏韧思
  • 黄传华
  • 严承优
  • 于俊峰
  • 于绪芬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学科

年份

    • 李翔
    • 摘要: 近年来,我国活跃的刑事立法中呈现出法定最高刑为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含拘役)的微罪类型,这在我国刑罚结构明显趋重的刑法体系中显得尤为特殊。我国刑罚附随后果的严重性和广泛性,使微罪在司法适用中受到了质疑,其中最为明显的当属醉酒驾驶型危险驾驶罪。微罪的正当性建立在法益保护原则以及比例原则的基础上。在立法设计方面,微罪入刑应当严守“非实害犯”的界定,并以故意这一主观要件对刑事可罚性予以限制;同时应配置轻缓化的处遇措施,注重与行政处罚的衔接。在司法适用方面,微罪一律起诉、一律判刑的思维不可取。为实现个案公正,应当充分发挥现有刑事诉讼制度框架内的相对不起诉制度功能,并激活我国《刑法》第37条定罪免刑条款,以达到微罪的轻缓化处罚效果。
    • 石魏
    • 摘要: 【裁判要旨】对高空抛物行为的判定,既要防止轻罪严苛化,也要防止重罪轻缓化。高空抛物罪的构成应结合案发时间、地点、抛掷物品的高度、物品种类、重量、实施次数、主观恶性等因素综合加以判定。
    • 张颖果
    • 摘要: 刑罚轻缓化是一个政策性问题,理论界对它背后的法理依据探讨较多,然而对具体适用范围的研究较少.通过对刑罚轻缓化的简要概述,结合我国法律上现存的符合刑罚轻缓化的规定,进一步提出扩大它的适用范围,即应当将法定犯与未造成重大公共利益损害的过失犯罪包含在内.
    • 齐力莼
    • 摘要: 从表面看,刑罚的产生是因为国家统治的需要,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强有力手段.但刑罚究竟是如何维系国家统治,维护社会秩序的呢?通过分析刑罚的报复功能、预防功能与改造功能,更可见刑罚之必要性.通过了解刑罚得以存在的更深层次的必要性,更进一步地说明制定合理化刑罚的重要性.要构建起科学合理的刑罚体系,应该从死刑、管制、拘役、罚金以及资格刑上等方面对刑罚制度予以完善.
    • 胡莹莹
    • 摘要: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刑法逐渐变为宽容的保障法、后盾法.而刑法宽容的外在表现形式便是刑罚不断地朝轻缓化方向发展.在现今倡导保障人权,发展民主宪政的背景下推进刑罚朝轻缓化方向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刑罚轻缓化是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必然有助于指导我国刑事立法及司法实践.本文拟通过论述我国刑罚轻缓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基础进一步探索刑法宽容的必然发展趋势.
    • 占彤; 熊彬
    • 摘要: 社区矫正制度在2003年,作为缓刑、假释等非监禁刑罚的补充性刑罚,为了解决对监禁刑过度适用的问题而被我国引入,在地方试行.自2011年以来,刑法、刑事诉讼法中都写入了社区矫正制度.由此,社区矫正在我国进入了一个依法规范、全面推进的新的发展时期.虽然我国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已经十余年,但是对于社区矫正制度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仍然相对落后,有进一步研究、探索的必要.
    • 刘帅
    • 摘要: 罚金刑执行难的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很常见,使得罚金刑的判决往往成为一纸空文.在罚金刑的执行中既可能因为犯罪分子无力缴纳罚金,也可能因为犯罪分子不想缴纳罚金而导致执行困难,对此,应当从罚金刑制定、 裁量、 执行制度入手解决现实问题,改刑法中必并科罚金制为得并科罚金制,应当确立"以犯罪情节为主,适当兼顾犯罪人的经济状况"的刑罚裁量制度,并且应当增设罚金刑的易科制度和缓刑制度.
  • 8. “软刑法”基本理论构建 北大核心 CHSSCD CSSCI CSTPCD
    • 张训
    • 摘要: 以是否依靠国家强制力、是否体现可选择性权利为主要依据,刑法可分化为“软”与“硬”两个阵营。软刑法是指在刑事法治和大刑法的治域中,虽不完全具有严格的法律文本形式和严密的法律逻辑架构,也无需完全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却赋予人们充分的选择与商谈自由,能够彰显民主刑法和权利刑法的理念,并充分发挥调控社会效力的刑事法律规范。软刑法凸显了可选择性和轻缓化两种特质。其运行原理包括:通过标准指引和对硬刑法的补充展示国家强制力,通过评价与教化功能展示社会强制力,通过鼓励与认同手段展示社会激励功能。
    • 于绪芬; 崔研云
    • 摘要: 文章以2010年至2014年A市B区大学生犯罪刑事处罚情况的统计数据为样本,将大学生的刑事处罚情况与同年龄段、同种罪名、犯罪情节相近的社会青年的刑事处罚情况相比较,发现当前对大学生犯罪刑事处罚轻缓化程度较高,此现象有违刑法的理论、价值.且实践证明,对大学生犯罪轻缓化的处理方式并没有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笔者基于此现状,在借鉴国外青年犯罪的相关法律制度,总结实践中的思考与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大学生刑罚处罚的相关法律建议,以期达到教育和挽救犯罪大学生的双重目标.
    • 潘岩
    • 摘要: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人道主义精神日益成为现代法制定与实施的重要原则. 而刑法谦抑性理论的提出,以及对刑法功能有限性的审视,是现代各国刑罚轻缓化这一刑法发展潮流的重要理论基础. 在现代各国,死刑的减少或彻底废止,自由刑执行方式的革新,以及非监禁刑的兴盛,则是刑罚轻缓化的主要内容与发展方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