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资产剥离

资产剥离

资产剥离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480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金融、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73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21681篇;相关期刊345种,包括法制与社会、生产力研究、商业研究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国商业会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上海市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第十三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12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等;资产剥离的相关文献由550位作者贡献,包括丁茂中、侯明扬、曹满丹等。

资产剥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73 占比:2.13%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21681 占比:97.83%

总计:22161篇

资产剥离—发文趋势图

资产剥离

-研究学者

  • 丁茂中
  • 侯明扬
  • 曹满丹
  • 李萍
  • 杜宁
  • 罗良忠
  • 赖斌慧
  • 郭淑芬
  • 马云鹤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郭伟; 王少华
    • 摘要: 本文以2008―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资产剥离及其动因特征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1)整体上资产剥离会加剧企业金融化,但剥离动因特征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在作用方向和作用强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战略性剥离具有去金融化效应,能够显著抑制企业金融化行为,而非战略性剥离则会加剧企业金融化。(2)资产剥离加剧企业金融化主要源于非战略性剥离对长期金融资产的配置偏好。(3)资产剥离与企业金融化二者的关系受到企业发展水平、融资约束以及国有股权的影响。因此,应鼓励企业实施战略性剥离,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 摘要: 据外媒消息,最近几个月,普利司通公司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旨在打造一家更专注于轮胎的全球性企业。普利司通为此致力于进行自我改组。最近几周,它对其合成橡胶和非轮胎橡胶业务采取了一系列资产剥离或关闭工厂措施,这些业务的年销售额高达12.5亿美元。
    • 摘要: 据外媒消息,最近几个月,普利司通公司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旨在打造一家更专注于轮胎的全球性企业。普利司通为此致力于进行自我改组。最近几周,它对其合成橡胶和非轮胎橡胶业务采取了一系列资产剥离或关闭工厂措施,这些业务的年销售额高达12.5亿美元。
    • 范夕霞
    • 摘要: 2021年4月20日,宝洁公司公布的2021财年第三季度(截至2021年3月31日)业绩报告显示,宝洁第三季度净销售额为181.09亿美元,相比去年增长5%,排除外汇、收购和资产剥离的影响,有机增长了4%;净利润32.49亿美元,同比增长10%,每股盈利1.26美元,高于分析师平均预期。
    • 刘亚静
    • 摘要: 资产剥离是企业改制的重要环节,剥离并非是企业经营失败的标志,它是企业发展战略的合理选择。企业通过剥离不适于企业长期战略、盈利能力低下的资产或业务,使更多的资源集中于核心业务,从而提升整体竞争实力。本文以A集团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发布的贸易类资产剥离预案对公司的影响。笔者首先对资产剥离的概念进行界定,随后对A集团公司的业务结构进行分析,重点探讨被剥离业务在企业所处的地位,并从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出发思考此次剥离对公司所带来的影响。
    • 秦文义
    • 摘要: 资产剥离是企业实现业务转型,拓宽盈利渠道,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抗风险能力以及后续发展潜力的合理战略选择,将企业的资源投入更具战略意义的业务,从而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长期发展能力。近年来,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前景不明,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多家企业受资金短缺问题影响出现危机,以至于被迫转型。面对未知的投资风险,更加考验各大房企管理层的投资眼光和转型能力。论文选取广宇发展作为案例公司,结合其2021年提出的资产剥离方案,对资产剥离的动因及绩效进行研究,以此为同行业企业利用资产剥离进行战略转型提供一些可行有效的建议。
    • 孙宁宁
    • 摘要: 当前,我国很多企业采用多元化和一体化的战略实现了快速扩张。然而,企业过度关注规模的扩大而忽略了经营业务的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在此背景下,有些企业选择战略转型,通过资产剥离、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文章选取DH能源资产剥离事件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深入剖析了DH能源资产剥离的动因和产生的经济后果,希望为同类型企业进行资产剥离提供参考。
    • 袁之雅
    • 摘要: Y能源公司是当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行者,因公司发展需要,进行了资产剥离。本文对Y能源公司资产剥离前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详细介绍了Y能源公司资产剥离具体方案,分析此次资产剥离对企业结构、业务竞争力以及公司价值方面的影响;最终得出资产剥离给公司带来了正面影响。但资产剥离也存在“隧道挖掘”的可能,值得注意。
    • 张鈃; 陈兴述
    • 摘要: 资产剥离是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方式,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剥离频率和规模持续增加。基于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资产剥离与研发投资的关系及地区金融发展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资产剥离整体上促进了研发投资;战术剥离和战略剥离显著促进了研发投资,而被动剥离会抑制研发投资;地区金融发展正向调节资产剥离与研发投资的关系,但这一调节作用仅对战略剥离企业有效。进一步研究表明,资产剥离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改善经营效率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研发投资,且这一促进作用具有持续性。
    • 李海华
    • 摘要: 在全球饱受疫情肆虐的背景下,绝大多数行业、企业都受到了强烈打击,产量缩减、市场萎缩、经营不确定性加剧是很多企业共同面临的现实。此时收缩规模,降低经营杠杆及财务杠杆,补充现金流要求企业对资源调配进行重新调整,这时适当进行资产剥离,以保证主业稳健发展应当纳入企业战略选择。本文以我国实行资产剥离的ST企业为研究对象,搜集了1998年至2015年A股上市相关公司的数据,采用事件研究法及CAR值研究法,对实行资产剥离企业的短期绩效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显著性检验。通过研究及分析,资产剥离在短期内有显著的正效应,为监管部门实行更有效的监管、投资者科学决策及公司自身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丰富了相关研究内容。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