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谱元法

谱元法

谱元法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208篇,主要集中在地球物理学、力学、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5篇、会议论文27篇、专利文献150797篇;相关期刊83种,包括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地震学报、震灾防御技术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2016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 、北京力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暨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九届年会等;谱元法的相关文献由418位作者贡献,包括许传炬、丁海平、于彦彦等。

谱元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5 占比:0.11%

会议论文>

论文:27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50797 占比:99.87%

总计:150989篇

谱元法—发文趋势图

谱元法

-研究学者

  • 许传炬
  • 丁海平
  • 于彦彦
  • 丁大志
  • 李小凡
  • 盛亦军
  • 秦国良
  • 陈如山
  • 周红
  • 巴振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周游; 曾忠; 刘浩; 张良奇
    • 摘要: 采用基于谱元法线性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了高径比对GaAs熔体(Pr=0.068)液桥热毛细对流失稳的影响,同时结合能量分析揭示了热毛细对流的失稳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与典型低普朗特数(例如Pr=0.011)熔体静态失稳模式和典型高普朗特数(例如Pr>1)熔体振荡失稳模式不同,GaAs熔体热毛细对流失稳模式依赖于液桥高径比(As).随高径比的变化,GaAs熔体热毛细对流存在两种失稳模式.高径比As在0.4≤As≤1.18范围内,热毛细对流失稳是从二维轴对称定常对流转变为三维周期性振荡对流(振荡失稳);高径比在1.20≤As≤2.5范围内,热毛细对流失稳是从二维轴对称定常流动转变为三维定常流动(静态失稳).典型的高普朗特数熔体液桥热毛细对流失稳机制是热毛细机制;典型的低普朗特数液桥热毛细对流失稳机制是水动力学惯性机制.本文基于扰动能量分析的结果表明:GaAs熔体热毛细对流失稳同时包括水动力学惯性失稳机制和热毛细失稳机制的贡献,其中水动力学惯性失稳机制占主导作用,两种机制对热毛细对流失稳能量贡献的占比随高径比的变化而变化.
    • 廖彬彬; 徐建桥; 陈晓东; 孙和平; 周江存
    • 摘要: 由于观测手段有限,目前对月球内部结构的认识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至今仍没有一个被广泛认可的内部结构模型,且现有对月球内部结构模型的研究几乎很少关注观测值对观测精度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混合密度神经网络方法得到了月球内部结构模型的后验概率密度分布,获得了平均月球内部结构模型(Mean模型)、最大后验概率对应的月球内部结构模型(MAP模型)以及满足1-σ准则的月球内部结构模型(1-σ模型),其中MAP模型即为本文给出的最优化月球内部结构模型.此外,研究结果表明月球低速区S波波速低于月幔S波波速,因此本文结果支持月幔底部存在一个低速区的观点.不同观测值观测精度对模型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勒夫数k_(2)存在一个约为0.0220的下边界,且其观测精度对月球内部结构模型的影响显著大于平均密度和平均转动惯量.
    • 徐锦通; 汤井田
    • 摘要: 为了提高广域电磁法三维正演精度和效率,本文提出采用基于Gauss-Lobatto-Legendre(GLL)多项式的谱元法进行广域电磁法三维正演模拟.首先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推导了二次场满足的电场双旋度控制方程,利用伽辽金加权残差法将微分形式的边值问题转换为积分弱形式,再通过单元剖分和高阶正交基函数插值对全域问题进行离散,最后通过求解大型线性方程组得到全局的数值解.层状介质模型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精度,三维地电模型分析了算法稳定性以及广域电磁法响应特征.研究表明谱元法是进行广域电磁法三维正演模拟的有效方法,具有高精度、低网格依赖性等优势.
    • 孟雪莉; 刘少林; 杨顶辉; 汪文帅; 徐锡伟; 李小凡
    • 摘要: 复杂介质的高精度地震波数值模拟一直是地球物理研究领域的难点,研发高精度、高效率的数值算法对地震波正反演研究至关重要。谱元法现已被成功应用于各种尺度模型的地震波数值模拟。然而,传统谱元法采用的Gauss-Lobatto-Legendre数值求积算法无法精确计算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包含的多项式积分,以至于难以充分展现谱元法的高精度优点。针对传统谱元法数值积分精度不足问题,文中提出一种优化积分算法。即首先构造关于数值求积与精确积分的最小二乘目标函数,然后利用共轭梯度优化方法求取优化的数值积分权系数,从而提升数值积分精度,并最终提高谱元法模拟地震波的数值精度。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试算,证实基于优化数值积分的谱元法在减少数值频散、提升计算精度等方面具有优势。
    • 于彦彦; 田浩; 韩天成; 丁海平
    • 摘要: 采用谱元法模拟了盆地模型和一维水平成层模型的地震动强度和放大系数的分布特征,探究了直下型断层与盆地的相对位置对盆地地震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盆地地震动受断层位置的影响显著,特别是当断层邻近且平行于盆地边缘时,盆地地表地震动的边缘效应更加明显,强烈地震动区域的位置随断层位置的移动而改变明显;不同分量放大系数的分布特征差别显著,平行断层分量和垂直分量的显著放大区域主要分布于断层地表迹线两侧或紧邻迹线的盆地边缘,而垂直断层分量主要位于盆地内部,其放大系数最小;断层沿盆地短边边缘破裂时的地震动强度和放大系数最大,为最危险情况.
    • 邢浩洁; 刘爱文; 李小军; 陈苏; 傅磊
    • 摘要: 将作者最近发展的多人工波速优化透射边界(记为c_(aj)-MTF)应用于高精度谱元法的地震波动模拟中,并与经典的廖氏透射(MTF)边界、完美匹配层(PML)边界、黏弹性边界以及一阶旁轴近似边界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c_(aj)-MTF边界与MTF边界在形式上非常接近,它继承了后者公式简单、易于实现、精度可控、计算量低以及通用性好的优点;(2)不同于传统MTF边界的单一人工波速参数配置,c_(aj)-MTF边界所具有的多个人工波速参数可以分别取为P波和S波波速,此时边界计算波速与介质物理波速相匹配,能够大幅度提高复杂波动情形下的边界精度;(3)c_(aj)-MTF边界的精度略低于PML边界,不过要明显优于MTF边界、黏弹性边界以及一阶旁轴近似边界;(4)c_(aj)-MTF边界相比于PML边界的优势在于形式简洁且普遍适用.本研究为谱元法的地震波动模拟提供了一种便捷、高效的人工边界条件(即吸收边界条件)实现方法.
    • 巴振宁; 赵靖轩; 吴孟桃; 梁建文
    • 摘要: 利用基于CUDA编程平台实现的工作站级CPU-GPU异构并行方法开展了实际场地近断层地震动谱元法模拟.通过模拟SECE/USGS提供的自发破裂模型TPV15,测试了工作站级CPU-GPU异构并行方法的计算精度与计算效率,并将该方法应用于1679年三河—平谷M8.0地震的强地面运动模拟,以证实该方法对真实设定地震动模拟的适用性.模拟结果显示:CPU-GPU异构并行计算时间较CPU并行计算时间明显减少,加速比最高值分别为CPU 36核和72核的3.04和2.16倍;1679年三河—平谷M8.0地震的强地面模拟结果清晰地体现出近断层地震动的集中性、破裂的方向性、速度脉冲和永久位移等近断层地震动特征以及真实地形对近断层地震动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CPU-GPU异构并行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谱元法模拟的计算效率,可应用于大尺度复杂场地地震波场模拟.
    • 周翔; 李长伟; 万文武; 李忠乾
    • 摘要: 提高正演计算的精度和速度,对数值模拟的有效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谱元法(SEM)的大地电磁正演,从电磁场满足的2阶偏微分方程出发,采用高阶基函数对电磁场进行插值,用bicgstab求解线性方程组后得到电磁场和视电阻率的分布。为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采用OpenMP编程模式实现了多个频点的并行计算。为了验证算法的正确性,采用国际模型作为测试算例,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谱元法相较于有限元,使用较少的网格即能达到同等的精度,有效减少了计算时间;采用并行计算实现频点之间的并行,有效减少了正演计算的时间。
    • 万远春
    • 摘要: 考虑地壳构造不均匀性和第四系构造分层建立横向构造不均匀三维四川盆地模型,本文基于并行计算技术以及谱元法模拟了汶川地震USGS有限断层作用下四川盆地模型地震动响应。通过对比不均匀地壳构造下第四系土层分层前后模型地表速度峰值(PGV)的分布,研究USGS震源模型下第四系沉积层厚度分布对地震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第四系沉积层厚度分布对盆地地震动效应的影响显著,考虑第四系分层模型PGV相比第四系不分层模型比值为0.5~0.75,影响最大的地区集中在都江堰、汉旺等地区且水平分量受第四系土层分层的影响较大,垂直分量受第四系土层分层的影响较小。
    • 邵祖鹏; 刘启方
    • 摘要: 基于谱元法,采用4种不同倾角的盆地模型,研究了不同震源深度走滑地震非平面波入射时二维盆地放大规律,分析了盆地边缘放大的峰值及其位置与无量纲频率和盆地倾角的关系。结果表明:①随着震源深度的增大,水平方向上速度峰值比的最大值逐渐增大,在震源深度为10 km时达到最大,随后减小,且水平向和竖直向速度峰值比的最大值位置逐渐偏向盆地边缘。②震源深度较浅时,4种倾角的盆地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峰值比的最大值相差不大,差值始终小于1;震源深度较深且频率较高时(η≥1),4种倾角盆地的速度峰值比的最大值相差很大,差值达到3。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