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发育
视力发育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147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眼科学、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0119篇;相关期刊108种,包括婚育与健康、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浙江预防医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四届全国儿童视觉发育保健及弱视斜视防治学术会议等;视力发育的相关文献由231位作者贡献,包括施明光、徐李燕、于艳丽等。
视力发育—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119篇
占比:98.61%
总计:10262篇
视力发育
-研究学者
- 施明光
- 徐李燕
- 于艳丽
- 周纯
- 张平
- 李艳萍
- 王晓峰
- 田娟娟
- 蒋丽琴
- Anne
- Asztalos E.
- B.
- D.
- Fulton
- Hansen
- J. Rovet
- Janet
- Luisa
- M.
- Mayer
- Mirabella G.
- Moskowitz
- Ronald
- S.
- Soul
- Sunfine
- Westall C.A.
- William C.Heird
- 万丽梅
- 严新翔
- 亚琼
- 仲仁
- 何秀凤
- 何金清
- 余新平
- 侯俭
- 侯莉
- 傅茂笋
- 兰政文
- 冯超
- 冯鹏
- 刘丽兰
- 刘丽萍
- 刘伟民
- 刘国信
- 刘国应
- 刘太祥
- 刘庆丰
- 刘敬
- 刘艾
-
-
杨梅芳
-
-
摘要:
幼儿阶段本就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初始阶段,科学合理地对幼儿进行引导,可以让幼儿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方式,从根本上提升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幼儿视力发育及幼儿园眼保健工作的开展,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造成影响。因此,加强对幼儿视力发育及幼儿园的眼保健工作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基于此,简单阐述了幼儿园视力发育及幼儿园的医疗保健工作开展的现状,分别从革新工作理念、强调幼儿自主、优化教学资源、完善教学制度、丰富幼儿活动、革新工作模式等多个层面,提出了优化和完善幼儿园的眼保健工作的策略。
-
-
黄亚玲
-
-
摘要:
人类从外界环境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通过视觉和听觉,外部环境中大量的信息是通过视觉传输给大脑的,幼儿的视觉质量与身体发育、智力发展息息相关。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由于受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以及对视力保护缺乏重视,视力伤害正逐步向低龄幼儿逼近。我园遵循幼儿视力发育的规律,以组建专项队伍为保障,创新教育方式为抓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视力保护的有效策略,构建起全员护眼、全程护眼、全方位护眼的新局面。
-
-
苏昭敏
-
-
摘要:
《福建教育》2021年10月刊(2021年第42期)《关注》栏目探讨;了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视力问题不断凸显,并逐渐呈现低年龄化、重度化趋势的问题,以“保护幼儿视力,照亮心灵之窗”为主题,讨论;了幼儿园应该如何针对3~6岁幼儿年龄特点,创造良好的视力发育环境,帮助幼儿树立科学的用眼卫生意识,促进幼儿视力的健康发育,助推幼儿园完善眼保健体系的构建。三篇文章针对幼儿园管理层、教师等不同主体,围绕制度、餐饮、环境、课程等不同角度提出了多样策略。作为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者,我受益匪浅,更深入思考了幼儿园保健医生;应该如何配合落实相关策略,切实为幼儿的视力健康保驾护航。
-
-
王笑梅
-
-
摘要:
儿童时期是视力发育的关键期和敏感期。有研究显示,儿童的眼球和视神经的发育受先天遗传、饮食习惯、用眼习惯和用眼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发育过程中,任何异常视觉刺激,都有可能导致幼儿出现近视、斜视、弱视等眼部疾病,造成视力缺陷。因此,幼儿园应高度重视儿童视力保护工作,将幼儿视力保护作为一个综合性、多方面、长期性的系统工程来抓早抓好,努力构建科学的眼保健防控体系,避免不良视觉刺激,促进幼儿视力健康发育。
-
-
施雅清;
何秀凤
-
-
摘要:
幼儿园时期(3-6岁)是儿童眼睛和视功能发育的关键时期,6岁之前的视觉发育决定儿童一生的视觉质量。近年来,儿童视力相关问题逐渐增多。2018年我园视力检查,按照幼儿视力发育标准,536名幼儿中,视力低于正常水平的人数有55人,占比10.3%。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少,爱眼护眼意识薄弱,护眼的经验不足,因此,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方式、方法开展保护视力活动,促进幼儿养成爱眼护眼的好习惯至关重要。
-
-
张芳琳
-
-
摘要:
二十二碳六烯酸,即DHA,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参与机体的多种生理功能,有助于婴儿智力和视力发育。二十二碳六烯酸缺乏或者过量都有可能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5-2010)中规定,二十二碳六烯酸与总脂肪酸比应不超过0.5%,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GB 13432-2013)中规定,在产品保质期内,能量和营养成分的实际含量不应低于标示值的80%。
-
-
朱红丽
-
-
摘要: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幼儿成长阶段,呵护孩子的眼睛健康至关重要。但是,随着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不当使用电子产品,为幼儿的眼睛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导致幼儿的视力发育问题越来越严峻。尤其是3—6 岁儿童,正处于眼睛发育的关键时期,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薄弱,不当使用眼睛的行为最为普遍。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要着重关注幼儿的眼睛健康,重视眼保健操工作的开展。
-
-
王小红;
毋立新;
王佳欢;
赵晔;
颉延卓
-
-
摘要:
目的 了解宝鸡市3~6岁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和屈光状态.方法 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宝鸡市妇幼保健院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从宝鸡市50所幼儿园抽取共9465名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裸眼视力和屈光筛.结果 9465名学龄前儿童均完成视力和屈光度测试,其中视力异常检出率为13.00%(1230/9465),屈光异常检出率为14.33%(1356/9465),视力异常和屈光异常检出率左右眼、男女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增长,视力异常和屈光异常检出率呈下降趋势;屈光异常以远视、散光、远视+散光为主,远视、远视+散光随年龄增长呈降低趋势,近视随年龄增长呈增高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异常儿童中屈光状态以远、散光、远视+散光为主,随年龄增长,远视发生率逐渐下降,近视发生率逐渐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宝鸡市3~6岁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和屈光异常随着年龄增长有下降趋势,视力异常儿童屈光状态以远视、散光和远视+散光为主,随着年龄增长,远视检出率逐渐降低,近视检出率有增高趋势.
-
-
崔晓
-
-
摘要:
0-6岁是幼儿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医学研究证明,在0-6岁期间,幼儿如果因为各种视力障碍导致视物模糊,视觉功能将会停止发育,造成视力低下,丧失立体视觉,从而影响今后的生活、学习、工作。但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本该在幼儿园进行一日活动或者在户外奔跑跳跃的孩子,却被圈在了家中,孩子们每天在家里看电视电脑、玩手机游戏,时间长、难管控。另外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为我们的小王子、小公主报名的英语、钢琴、美术、思维训练等一些原本在线下学习的兴趣班,也都转到了线上,经调查,孩子们每天接触电子设备的时间少则2小时,多达8小时不等。
-
-
-
肖信;
刘伟民;
罗武强;
赵武校;
林泉;
孔旻;
林宏
- 《第四届全国儿童视觉发育保健及弱视斜视防治学术会议》
| 2012年
-
摘要:
目的:了解南宁市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屈光度及散光发育状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宁市3~6岁儿童2426例,标准对数视力表行视力检测,自然瞳孔下用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测定屈光状况.结果:2304例学龄前儿童完成了检查,受检率为95.0%.视力1.0及以上眼的比例为30.0%,视力不良率(≤0.5)的总检出率为7.2%.3、4、5、6岁的年龄别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17.5%,7.3%,3.3%和1.3%。视力不良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X2=187.204,P<0.001),在不同性别间视力不良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737,P=0.053)。不同屈光性质的视力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770,P<0.001)。患视力不良的相对危险度随着散光度的增长而增加。弱视和斜视的检出率分别为2.78%和1.84%。结论:南宁市学龄前儿童中视力不良和散光检出率高且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随着散光度增加患视力不良的风险增高,学龄前儿童散光应及时矫正以防弱视发生。
-
-
肖信;
刘伟民;
罗武强;
赵武校;
林泉;
孔旻;
林宏
- 《第四届全国儿童视觉发育保健及弱视斜视防治学术会议》
| 2012年
-
摘要:
目的:了解南宁市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屈光度及散光发育状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宁市3~6岁儿童2426例,标准对数视力表行视力检测,自然瞳孔下用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测定屈光状况.结果:2304例学龄前儿童完成了检查,受检率为95.0%.视力1.0及以上眼的比例为30.0%,视力不良率(≤0.5)的总检出率为7.2%.3、4、5、6岁的年龄别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17.5%,7.3%,3.3%和1.3%。视力不良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X2=187.204,P<0.001),在不同性别间视力不良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737,P=0.053)。不同屈光性质的视力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770,P<0.001)。患视力不良的相对危险度随着散光度的增长而增加。弱视和斜视的检出率分别为2.78%和1.84%。结论:南宁市学龄前儿童中视力不良和散光检出率高且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随着散光度增加患视力不良的风险增高,学龄前儿童散光应及时矫正以防弱视发生。
-
-
肖信;
刘伟民;
罗武强;
赵武校;
林泉;
孔旻;
林宏
- 《第四届全国儿童视觉发育保健及弱视斜视防治学术会议》
| 2012年
-
摘要:
目的:了解南宁市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屈光度及散光发育状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宁市3~6岁儿童2426例,标准对数视力表行视力检测,自然瞳孔下用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测定屈光状况.结果:2304例学龄前儿童完成了检查,受检率为95.0%.视力1.0及以上眼的比例为30.0%,视力不良率(≤0.5)的总检出率为7.2%.3、4、5、6岁的年龄别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17.5%,7.3%,3.3%和1.3%。视力不良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X2=187.204,P<0.001),在不同性别间视力不良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737,P=0.053)。不同屈光性质的视力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770,P<0.001)。患视力不良的相对危险度随着散光度的增长而增加。弱视和斜视的检出率分别为2.78%和1.84%。结论:南宁市学龄前儿童中视力不良和散光检出率高且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随着散光度增加患视力不良的风险增高,学龄前儿童散光应及时矫正以防弱视发生。
-
-
肖信;
刘伟民;
罗武强;
赵武校;
林泉;
孔旻;
林宏
- 《第四届全国儿童视觉发育保健及弱视斜视防治学术会议》
| 2012年
-
摘要:
目的:了解南宁市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屈光度及散光发育状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宁市3~6岁儿童2426例,标准对数视力表行视力检测,自然瞳孔下用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测定屈光状况.结果:2304例学龄前儿童完成了检查,受检率为95.0%.视力1.0及以上眼的比例为30.0%,视力不良率(≤0.5)的总检出率为7.2%.3、4、5、6岁的年龄别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17.5%,7.3%,3.3%和1.3%。视力不良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X2=187.204,P<0.001),在不同性别间视力不良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737,P=0.053)。不同屈光性质的视力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770,P<0.001)。患视力不良的相对危险度随着散光度的增长而增加。弱视和斜视的检出率分别为2.78%和1.84%。结论:南宁市学龄前儿童中视力不良和散光检出率高且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随着散光度增加患视力不良的风险增高,学龄前儿童散光应及时矫正以防弱视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