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血清酶学

血清酶学

血清酶学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1年内共计122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9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89401篇;相关期刊101种,包括中国保健、中国急救医学、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二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中国医师协会第三届感染科医师大会、2006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学术交流会等;血清酶学的相关文献由337位作者贡献,包括章松平、乐锋军、叶卫江等。

血清酶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9 占比:0.13%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89401 占比:99.86%

总计:89523篇

血清酶学—发文趋势图

血清酶学

-研究学者

  • 章松平
  • 乐锋军
  • 叶卫江
  • 叶荣夏
  • 吴孟海
  • 姜桂春
  • 李利
  • 杨光忠
  • 杨玉芬
  • 沈寒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汪昌; 喻绪恩; 周洁; 石永光; 沙从波; 张杰; 陈林; 朱凌; 徐银; 张亮亮
    • 摘要: 目的 研究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患者血清酶学的相关性和差异性,进一步分析血清酶学与患者年龄、病程及肌肉脂肪浸润程度的相关程度,为诊断疾病、评估病情及康复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51例确诊为DMD的患者,年龄3~13(7.53±2.91)岁,病程1~11(4.31±2.64)a,发病年龄1~9(3.20±1.94)岁,分别测定患者CK、CK-MB、LDH、AST、ALT.根据临床表现对本组患者进行临床严重程度分级,对患者进行下肢肌肉磁共振检查,并进行评分.结果 所有DMD患者血清酶学均有不同程度增高,CK(11008.73±5755.49)U/L,CK-MB(259.69±149.09)U/L,LDH(997.51±348.50)U/L,AST(166.73±68.39)U/L,ALT(286.42±134.31)U/L.其中CK与CK-MB呈正相关(r=0.485,P0.05),与ALT呈正相关(r=0.292,P0.05),与病程无相关性(P>0.05),与肌肉脂肪浸润等级分数无相关性(P>0.05);LDH与AST呈正相关(r=0.447,P<0.01),与ALT呈正相关(r=0.635,P<0.01),与年龄呈负相关(r=0.430,P<0.01),与病程呈负相关(r=0.292,P<0.05),与肌肉脂肪浸润等级分数呈负相关(r=0.414,P<0.01);AST与ALT呈正相关(r=0.558,P<0.01),与年龄呈正相关(r=0.397,P<0.01),与病程呈负相关(r=0.345,P<0.01),与肌肉脂肪浸润等级分数呈负相关(r=0.421,P<0.01);ALT与年龄呈负相关(r=0.566,P<0.01),与病程呈负相关(r=0.435,P<0.01),与肌肉脂肪浸润等级分数呈负相关(r=0.593,P<0.01);年龄与病程呈正相关(r=0.751,P<0.01),与肌肉脂肪浸润等级分数呈正相关(r=0.971,P<0.01);病程与肌肉脂肪浸润等级分数呈正相关(r=0.728,P<0.01).结论 肌酸激酶是早期发现DMD的敏感性指标,随疾病的进展而下降;随着患者年龄增长、病程越长,肌肉脂肪浸润程度越高,肌肉受累程度越重.肌肉磁共振检查可有效找到受累肌群,为评估病情进展及针对性康复治疗提供依据.
    • 刘暖; 杨雷; 赵威; 毛秉豫
    • 摘要: 目的 探讨裕丹参对实验性心肌梗死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随机将Wistar大鼠50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裕丹参组.后三组分别以15、30、60 mg/kg/d的剂量灌胃给药,前两组相同量的生理盐水灌胃.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血液动力学参数,取颈动脉血液,测定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MB(CK-MB)、前列环素(PGI2)和血栓素A2(TXA2)的含量.处死大鼠,取心尖部心肌组织,一半做石蜡切片,HE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TUNEL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数量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另一半制作成组织匀浆,检测心肌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及Caspase-3蛋白、B细胞淋巴瘤-2蛋白(Bcl-2)和Bcl-2关联蛋白(Bax)的表达水平.结果 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证实,各剂量裕丹参治疗组均可明显升高大鼠心脏的左室收缩压、左室内压曲线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血清酶学结果表明,各剂量裕丹参治疗组均可明显升高血清中的PGI2浓度,降低血清中的LDH、CK-MB、TXA2浓度.HE染色、TUNEL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证实,各剂量裕丹参治疗组均可明显改善心肌组织的紊乱形态,显著减少凋亡的心肌细胞数量,下调心肌组织中的Caspase-3蛋白表达.心肌组织检测结果表明,各剂量裕丹参治疗组均可明显上调心肌组织中的SOD含量和Bcl-2蛋白的表达,下调组织中的MDA含量、Caspase-3和Bax蛋白的表达.结论 裕丹参对实验性心肌梗死大鼠的心肌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裕丹参具有抗氧化、抗凋亡的作用密切相关.
    • 周建国; 陆秀盼; 茅光耀; 解一鸣; 于正
    •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品应用于老年有机磷中毒患者以及对其血清酶学及胆碱酯酶变化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接诊的99例有机磷中毒老年患者,根据阿托品用量不同分为A组:33例,大剂量;B组:33例,中等剂量,C组:33例,小剂量,对所有患者实施综合治疗与处理,分析不同患者血清酶学及胆碱酯酶变化、治疗效果.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各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明显下降,同时胆碱酯酶水平也显著下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较A组、C组对应血清CK、AST、胆碱酯酶水平更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较A组、C组患者存活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有机磷中毒患者使用中等剂量阿托品,能够有效降低血清酶学及胆碱酯酶,提高患者存活率.
    • 张旭
    •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血清酶学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其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4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入院后,做血清酶学动态观察,且开展临床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的血清学都有变化.结论 患者病情越重,其血清酶学升高越突出,且预后越差.
    • 黄彩芝; 张聪; 李爱国; 莫丽亚
    • 摘要: 目的 分析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DMD/BMD)患儿的血清酶学与基因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 对118例临床诊断为DMD/BMD的患儿进行血清酶学(ALT、AST、LDH、CK、CK-MB、MB、HBDH)与基因检测结果分析.结果 所有患儿的血清酶学结果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儿童(均P<0.001),学龄前患儿的CK和CK-MB水平明显高于学龄期患儿(均P<0.01);118例患儿中DMD基因检测阳性结果91例,阴性结果患儿中8例接受基因测序检查,其中6例检出突变;CK、CK-MB及两者联合应用时预测患儿基因诊断阳性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0.69和0.79.结论 血清酶学检测对DMD/BMD筛查具有简便快速、经济可行、依从性好的优点,CK和CK-MB可作为基因诊断预测的指标;而基因检测可明确致病基因,为遗传咨询与未来可能的基因治疗提供依据.
    • 郑传斌1
    • 摘要: 目的研究血液生化指标连续检测用于创伤骨折中的价值。方法从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创伤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出17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分成重症组和轻症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血液生化指标的连续检测,观察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重症组患者在第1d、第5d的CRP、LDH、CK、CK-MB、LDL、ALP碱性磷酸酶指标值上均高于轻症组(P<0.05)。结论对创伤骨折患者行血液生化指标连续检测有助于预测创伤严重程度、预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促进患者的康复。
    • 孙成山; 曾显坤; 党彤; 孟宪梅
    • 摘要: 目的 探讨酒精性肝病患者干预治疗前后血清CDT及生化指标变化情况.方法 对106例酒精性肝病患者戒酒前和戒酒2、4周时糖CDT、GGT、ALT和AST水平及糖缺失转铁蛋白百分比(CDT%),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随着患者干预治疗时间的延长,血清CDT、CDT%、GGT水平下降(P<0.05).与戒酒前相比,戒酒2周和戒酒4周血清酶学水平降低(P<0.05).结论 长期饮酒者血清GGT、CDT、CDT% 水平随戒酒时间延长降低,GGT水平易受其他因素影响.因此,血清CDT及CDT% 水平可用于酒精性肝病患者干预治疗情况的长期监控.
    • 郑传斌
    • 摘要: 目的 研究血液生化指标连续检测用于创伤骨折中的价值.方法 从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创伤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出17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分成重症组和轻症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血液生化指标的连续检测,观察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 重症组患者在第1 d、第5 d的CRP、LDH、CK、CK-MB、LDL、ALP碱性磷酸酶指标值上均高于轻症组(P<0.05).结论 对创伤骨折患者行血液生化指标连续检测有助于预测创伤严重程度、预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促进患者的康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