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改革
薪酬改革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452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预防医学、卫生学、财政、金融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43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174篇;相关期刊293种,包括法人、领导决策信息、人力资源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宁夏烟草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 、2012年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办公室主任工作会议暨信息统计、通讯工作会议、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八届中国财务学年会等;薪酬改革的相关文献由461位作者贡献,包括匡令芝、杨海、何有世等。
薪酬改革
-研究学者
- 匡令芝
- 杨海
- 何有世
- 何雨薇
- 刘冲1
- 刘国平
- 刘国萍
- 刘晓艳
- 刘玉琴
- 刘航
- 叶春
- 叶檀
- 吕文光
- 吴华
- 吴婷
- 吴飞
- 姬磊
- 孙晓东
- 孙立民
- 宋炜
- 廖能富
- 张世东
- 张世海
- 张兆新
- 张小鑫
- 张晓旭
- 张盛
- 张议元
- 朱松
- 李东卫
- 李帆
- 李建宏
- 李建新
- 李涵
- 李路平平
- 林芬芬
- 潘友权
- 牛先明
- 王伟伟
- 王允娟
- 王冬
- 王红茹
- 王蓬
- 索寒雪
- 纪莎莎
- 罗猛
- 肖巍
- 胡兴宇
- 胡锐
- 蔡绮霞
-
-
无
-
-
摘要:
玉溪市人民医院科学认识和把握医院发展新规律,立目标、明方向,树理念、促发展,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全院干部职工心系关乎医院改革发展的四大根本问题(医院建设为了谁、谁来建设医院、如何建设医院、建成什么样的医院),以“扩容提质项目建设为中心,持续加强内涵提升、能力建设,促进整体质量提升、薪酬改革、工作作风转变,抓牢人才培养、技术引进、设备配置、绩效评价”的“1234发展思路”为主线,全面构建大玉医医联体,奋力加快滇中南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区域性三甲综合医院。
-
-
刘锐
-
-
摘要:
薪酬制度改革一直是各个企业的焦点问题。DY企业的薪酬体系已经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并且自身培养的人才流失率居高不下。本文探讨将职务职级引入薪酬体系,激励企业员工,增强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
-
蒙建福
-
-
摘要:
2021年1月26日,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双百企业”和“科改示范企业”超额利润分享机制操作指引》,为正在探索中长期激励机制的国有企业提供了明确的落地方针,是超额利润分享机制的操作工具书。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立足人才存量,挖掘劳动效率,通过中长期激励机制建立差异化薪酬分配体系,形成企业和个人利益命运共同体是必经之路。煤炭企业应建立差异化薪酬分配体系,把管理层和员工由“机器上的齿轮”转变为“人人都是发动机”,经营效率大幅度提升,取得了良好效果。
-
-
吴凯聪
-
-
摘要:
为了提高国企薪酬改革的绩效,文章通过探讨薪酬改革的原则导向,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实践模式。新时期国企薪酬改革实践模式为,以党建工作为薪酬改革提供政治保障、以尊重岗位效能作为薪酬改革的重点、以解决敏感问题为薪酬改革的突破口、以丰富薪酬激励机制为薪酬改革创新。
-
-
韩艳
-
-
摘要:
国有企业属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要实现国企高质量发展目标必须要依靠更多优秀人才的支撑,由此能够看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 而薪酬管理属于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环节,也是帮助国有企业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的有效途径,在新时期下国企必须要推进薪酬改革,借助于科学完善的薪酬体系来确保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文章结合实际研究,探讨了当前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改革的新思路。
-
-
蒙飚;
周虹
-
-
摘要:
本文针对高职师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实施中绩效管理意识淡薄、存在诸多矛盾冲突、数据关联性不强、没有形成有效的智能化管理等问题,提出"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师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改革的措施:设定目标,明确数据化管理观念;提高数据分析质量,引入积分绩效管理思路;流程管控,丰富数据关联,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标准,多维度挖掘,协同诊改进行全面评测;量化关键绩效指标,动态化制订具体指标,直观化分类反馈;运用大数据思维开展"管理+个性化服务"的治理实践.
-
-
刘怡
-
-
摘要:
国有企业自始至终都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始终引领着行业发展的主流,在整个社会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同时也代表着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实力。正因为如此,本文将以国有企业的现代化改革为切入点,立足于薪酬体制,分析我国国有企业薪酬管理的发展现状,并探讨薪酬机制改革的必要性,阐述机制改革包含的主要内容,列举出调整的方法和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从业人员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
-
张盛;
高璐
-
-
摘要:
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经过试点将迎来制度性变革.从试点经验来看,对于实现“同岗同薪同待遇”还没有成熟的经验.现实中公众对于“同工同酬”问题的关注较多,也将“同岗同薪同待遇”与“同工同酬”相混淆.但是二者有极大的差别.由于法律基础的不同,公立医院员工可以分为聘用制员工和合同制员工.“同岗同薪”即包括聘用制员工与合同制员工的同工同酬问题,也包括聘用制员工内部的同岗同薪问题.同岗同薪的现象会造成公立医院员工缺乏凝聚力等问题,从而影响公立医院运营效率.为实现“同岗同薪同待遇”的目标,首先要从制度层面落实公立医院主体地位,并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其次,在公立医院内部要做好减量改革的准备.最后,应鼓励非公立医院发展,拓宽医务人员流动渠道,在自由流动中实现人才定价.
-
-
熊莉娟;
何嘉;
王玉梅;
齐磊;
李敏
-
-
摘要:
目的 探索构建公平合理、操作性强、能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绩效薪酬改革方案.方法 结合国内多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的调研结果 与本医院运行实际情况,初步拟定护理部垂直管理体系下的护理绩效薪酬改革方案,运用历史数据和调查访谈对改革方案中各项指标和权重进行测算和调整,开发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可视化,实践护理人员绩效薪酬改革.结果 护理部垂直管理体系下的护理绩效薪酬改革实现了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护理人员辞职率和调岗率相比改革前降低,护士工作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相比改革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护理部垂直管理体系下的护理绩效薪酬改革调动了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规范了护理岗位管理,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并且方案具备可操作性,为公立医院的护理绩效薪酬改革提供了参考依据.
-
-
舒建平;
季金枝;
吴婷
-
-
摘要:
基于854家国有上市企业2009-2013的实证分析显示,薪酬管制虽然能限制高管薪酬水平,但在管理层权力对冲之下,降低了业绩上升时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且对业绩向下时的薪酬业绩粘性无影响。因此,国企薪酬改革首先要优化国企内部治理结构和强化外部监督,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其次要制定更科学的薪酬政策,引导高管薪酬与业绩相关性而非限制薪酬水平。
-
-
李伟明
- 《2005年全国医院管理学术研讨会》
| 2005年
-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行业竞争愈加激烈,绩效考评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概念,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越来越引起高层经营管理者重视.薪酬关系到员工的根本利益,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也是医疗行业改革的难点.如何引入激励机制,利用薪酬分配杠杆,激励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当今社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课题.我院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并于2004年8月启动了"绩效评定与薪酬改革"工程,进行了积极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
-
-
杨晓慧
- 《第三届中国县市医院论坛》
| 2015年
-
摘要:
医改的目标光荣而伟大,但是谁能扛起这一重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刘远立给出的答案是,主要靠医务人员,其中合理薪酬成为决定要务.人事与薪酬制度的核心在于为医务人员提供物质与非物质奖励,这意味着设定硬约束的同时要包含软约束,刘远立认为"人事薪酬制度要设计好,关键要符合医疗行业特点".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