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蒸发皿蒸发量

蒸发皿蒸发量

蒸发皿蒸发量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119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地球物理学、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4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15216篇;相关期刊59种,包括自然资源学报、干旱气象、气象与环境学报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等;蒸发皿蒸发量的相关文献由387位作者贡献,包括左洪超、陈伯龙、陈晓宏等。

蒸发皿蒸发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4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15216 占比:99.90%

总计:115328篇

蒸发皿蒸发量—发文趋势图

蒸发皿蒸发量

-研究学者

  • 左洪超
  • 陈伯龙
  • 陈晓宏
  • 王铭
  • 谢平
  • 刘昌明
  • 徐宗学
  • 戴临栋
  • 拉巴
  • 曾燕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环
    • 摘要: 水面蒸发是估算区域水资源平衡的重要参数之一,实测的蒸发皿蒸发量(E_(pan))是重要的水温变量,为找出估算区域的E_(pan)最优模型,以江西省为研究区域,基于极限学习机(ELM)、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BP神经网络4种机器学习模型,以粒子群算法(PSO)为基础建立了4种优化模型,对不同站点E_(pan)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在日值、月值估算中,PSO-RF模型精度最高,其在不同时期的相对误差最低,在3—10月及全年的相对误差在4.1%~4.4%,同时在不同训练及预测组合下,该模型均能保持较高的精度。
    • 刘聪; 宫彬彬; 高洪波; 吕桂云; 吴晓蕾; 赵峰; 霍钊培; 张西平
    • 摘要: 目前以实测蒸腾量、田间持水量或累计太阳辐射作为灌水依据建立的温室作物蒸腾模型中,其灌水依据的确定所需监测参数项多,且对监测仪器精度要求较高。基于此,该研究以20 cm蒸发皿蒸发量为灌水依据,设置日光温室椰糠盆栽番茄3个生育时期的不同蒸发皿系数灌水量水平(苗期:0.2(ET1)、0.4(ET2)、0.6(ET3);开花坐果期:0.3(ET1)、0.5(ET2)、0.7(ET3);成熟采摘期:0.7(ET1)、0.9(ET2)、1.1(ET3)),对番茄株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及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较优灌水量水平;基于较优灌水量水平建立蒸腾模型,并以其余两个处理实测值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ET2处理株高、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显著高于其他处理8.54%~14.27%、28.61%~32.99%和38.70%~70.83%;相较于ET3处理,ET2处理可在仅降低株产量2.50%情况下提高WUE10.05%和节约灌水量22.23%。对株产量、WUE及品质进行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最高处理为ET2;各因子对日蒸腾量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日累积净辐射(M)、日平均温度(T)、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日蒸腾量与M、T和LAI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该研究基于ET2处理所建立的椰糠栽培番茄蒸腾模型拟合较好,均方根误差为49.88 g,相对误差为11.88%。研究结果可为日光温室椰糠栽培番茄高效生产和智能化灌溉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 张琦; 杨澜
    • 摘要: 根据汶上县1961—2010年蒸发皿蒸发量和降水量的气象观测资料,详细分析了汶上县近50年蒸发皿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年际、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50年来,蒸发皿蒸发量整体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减少速率为-10.8 mm/10年;(2)蒸发皿蒸发量的季节变化特征明显,表现为春季和夏季蒸发量偏多,分别占全年蒸发量的31.6%和37.7%,而秋季和冬季的蒸发量相对偏少;(3)降水量总体呈现曲线波动状态,变化速率为-0.04 mm/10年,整体变化不明显;(4)夏季降水量在全年降水量中所占比重最大。
    • 范留飞; 于洋; 他志杰; 皮原月; 孙凌霄; 于瑞德
    • 摘要: 吐鲁番地区干旱少雨,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是中国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地区之一.准确估算参考作物蒸散发量(ET0)是吐鲁番地区农田灌溉系统设计和发展节水农业的基础.利用吐鲁番站2000-2015年作物生长季(4-10月)的气象资料,基于线性回归、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平均相对误差(MRE)评价指标,以FAO-56 Penman-Monteith(FAO-56 PM)模型为标准,评价Priestley-Taylor(P-T)、Hargreaves-Samani(H-S)、Jensen-Haise(J-H)、Turc、Makkink-Allen(M-A)、Trajkovic(Traj)、Makkink-Hansen(M-H)和 Berti-Hargreaves(B-H)模型在吐鲁番地区的适用性,并分析各模型偏差原因.结果如下:1)所有模型在生长季期间均呈单峰型变化趋势;H-S、Traj和B-H模型高估月ET0,其他模型均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低估现象.2)Traj温度模型模拟精度最高,其RMSE、MAE和MRE分别为6.38 mm、5.69 mm和4.29%;M-H辐射模型模拟精度次之,Turc辐射模型模拟精度最差.3)Rn和VPD是影响温度和辐射模型计算值偏差的主要气象因子.同时分析FAO-56 PM模型计算的ET0和蒸发皿蒸发量之间的关系,为利用蒸发皿水面蒸发量估算吐鲁番地区ET0提供参考.
    • 李秀; 郎琪; 雷坤; 程全国; 孟翠婷; 黄国鲜; 孙明东; 蔡文倩; 吕旭波
    • 摘要: 基于永定河流域1958~2018年14个气象站的逐日观测数据,采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分析蒸发皿蒸发量时空变化特征,并通过完全相关系数和多元回归分析识别气候因子与蒸发量的相关程度并定量计算其贡献率.结果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60年来永定河流域气温以0.29°C/10 a的速率上升,而蒸发皿蒸发量不增反减,以-48.88 mm/10 a的速率显著下降(标准化统计量Z=-4.5),该流域存在明显的"蒸发悖论"现象.流域蒸发量表现出显著的时空分布差异性,在季节上,春、夏季蒸发量分别占全年蒸发量的35%和37%,且春、夏两季蒸发量下降趋势较为显著;在空间上,永定河流域下游平原区下降趋势较上游山区(天镇、蔚县等地区)更为显著.完全相关分析表明,净辐射、平均风速和空气饱和差与蒸发量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贡献率分析表明,与基准期1958~1979年相比,1980~2018年平均风速和净辐射减少对蒸发量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77%和66%,空气饱和差的贡献率为-41%,净辐射和平均风速的减少是导致蒸发皿蒸发量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
    • 卓莹莹; 赵慧霞; 魏敏; 隋潇; 刘厚凤
    • 摘要: 为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黄河流域蒸发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突变检验分析和经验正交分解等方法对1961—2019年黄河流域95个气象观测站蒸发皿蒸发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9 a黄河流域蒸发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全流域平均气候倾向率为-60.4 mm/10 a;2004年以后,蒸发量下降趋势加剧(气候倾向率为-219.4 mm/10 a);夏季下降趋势相对明显,春、夏、秋、冬气候倾向率分别为-12.7、-24.5、-10.4、-1.9 mm/10 a;不同河段蒸发量下降趋势不同,上、中、下游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59.3、-49.2、-74.9 mm/10 a.流域内蒸发量气候变化趋势存在两种空间分布模态:一致性分布模态和中部与东部、西部反位相的分布模态.通过偏相关、灰色关联度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影响流域年蒸发皿蒸发量的主要因素有年均气温日较差、年日照时数、年降水量和相对湿度.
    • 岳元; 刘海峰; 秦孟晟; 颜雅琼; 陈长胜; 王琪
    • 摘要: 为了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吉林省蒸发皿蒸发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利用吉林省45个气象站1970-2014年的蒸发皿资料,分析45 a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趋势,同时结合其他常规气象资料定量化分析了影响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的因素。结果表明:过去45 a中吉林省年蒸发皿蒸发量呈显著下降趋势(-22.49 mm/10 a)。四季中,春季蒸发皿蒸发量减少的最多,而其他3个季节中虽有小幅上升,但并不显著。影响吉林省地区年蒸发皿蒸发量变化主导因子是风速和水汽压差,由于负贡献超过正贡献,导致45 a中年蒸发皿蒸发量呈下降趋势。影响春季蒸发变化的主导因素是风速,而夏、秋、冬3个季节中的主导因素则是水汽压差。空间上,影响吉林省西部和中部蒸发年变化的主导因子是风速和日照时数,而南部地区则是水汽压差。四季中,风速和日照时数是影响多数气象站春季蒸发变化的主导因子,其他季节中水汽压差的正贡献是影响蒸发变化的主导因子。
    • 谢睿恒; 王爱慧; 华维
    • 摘要: 分析了1961~2013年中国1302个台站的蒸发皿蒸发量(Pan Evaporation,PE)的时空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影响PE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结果表明:站点平均PE在全年和四季都呈明显下降趋势,且在1978年发生了突变.PE在华北平原、新疆、广东、广西及海南等地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而在福建、浙江和贵州等地为显著上升的趋势.用年平均PE距平场经验正交函数做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得到:在第一模态(EOF1)中, 1981年时间系数由负转正,EOF1的空间模态与PE的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第二模态(EOF2)中PE距平呈南北反向分布,2002年以后PE在北方减小,在南方增大.通过计算PE与近地面5个气象因子(降水、气温、风速、湿度、日照时数)的偏相关系数后发现:除了降水外,其余4个因子都和PE有很好的相关性.风速与PE为显著正相关,且相关系数最大的区域与EOF1中PE变率最大的区域吻合;相对湿度与PE为显著负相关;PE与气温的相关系数都为正值,且相关系数最大的区域对应于PE显著增加的地区,而与日照时数的相关系数在除春季以外的其他季节都大于0.6.进一步分析发现,风速和日照时数与PE的关系受两个气象因子的线性趋势影响较大,以此推断出PE的下降趋势应该很大程度是受风速和日照时数减小的影响.此外,干旱发生时,PE明显偏大,降水、气温、湿度和日照时数的变化也都对PE增大有明显的贡献,PE对干旱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