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萌芽更新

萌芽更新

萌芽更新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56篇,主要集中在林业、园艺、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7048篇;相关期刊81种,包括致富天地、安徽林业科技、福建林业科技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4年全国桉树研讨会等;萌芽更新的相关文献由338位作者贡献,包括叶镜中、郑海水、伊力塔等。

萌芽更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1 占比:0.56%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7048 占比:99.44%

总计:27200篇

萌芽更新—发文趋势图

萌芽更新

-研究学者

  • 叶镜中
  • 郑海水
  • 伊力塔
  • 宋贤冲
  • 张杰
  • 张海燕
  • 曹继钊
  • 杨中宁
  • 胡天新
  • 赵姣

萌芽更新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晓光
    • 摘要: 为探讨杉木萌芽更新技术,在福建省将乐县福建金森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不同营林措施对杉木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选择生长良好的杉木一代林分,采用伐桩定株、施肥和培土的营林措施,林木生长良好,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均超过杉木速生丰产林指标,也大于杉木人工造林更新,显示出较好的生长、经济和生态效益。5年生杉木萌芽林的树高生长表现为处理A>B>C>D,分别为6.60、6.13、5.87、4.23m,处理A、B、C分别为D(对照)的156.0%、144.9%、138.8%;胸径生长表现为A>B>C>D,分别为7.87、7.20、7.00、5.43cm,处理A、B、C分别为D(对照)的144.9%、132.6%、128.9%;单株材积生长表现为处理A>B>C>D,分别为0.0203、0.0161、0.0147、0.0068m3,处理A、B、C分别为D(对照)的298.5%、236.8%、216.2%;人工造林一般要投入29550元/hm^(2),而萌芽更新的4个处理A、B、C、D分别为9750、6750、6750、3750元/hm^(2),分别只有人工造林的33.0%、22.8%、22.8%、12.7%。
    • 连书钗
    • 摘要: 2021年,在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洋口国有林场,以17年生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中龄林间伐1 a后不同伐桩高度(2~4、4~6、6~8、8~10 cm)、伐桩基径(6~14、14~22、22~30、30~38 cm)以及地位指数(16、20、22、24)对杉木萌芽更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伐桩高度2~4 cm和4~6 cm的萌芽条数量和萌芽条根径最大,伐桩高度6~8 cm的萌芽条高度最大;伐桩基径6~14 cm的萌芽条数量最大,伐桩基径22~30 cm的萌芽条高度最大,伐桩基径14~22 cm的萌芽条根径最大;地位指数16和20的萌芽条数量、萌芽条高度、萌芽条根径均最大。总体而言,地位指数16~22、伐桩高度2~6 cm、伐桩基径14~30 cm时杉木萌芽更新效果较好。研究结果可为中林作业模式下杉木人工林的萌芽更新提供参考。
    • 纪杏虎
    • 摘要: 本文开展了板栗萌芽更新和定向培育技术研究,探索了高效培育短轮伐炭用林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板栗具有强大的耐干旱瘠薄能力、较强的萌芽更新能力,其立干数量、树木高度、干径粗度、冠幅等各项生长指标均明显优于壳斗科优良炭用林树种麻栎;板栗速生丰产性能突出,具有生长速度快、培育周期短、立干数量多和生物产量大等多种优势;板栗作为炭用林定向培育方式是可行的,可在皖东丘陵培育成为多功能森林。
    • 何汉池
    • 摘要: 针对平和县霞寨镇巨尾桉二代、三代萌芽更新样地进行了规划设计,并连续多年进行了跟踪调查分析,总结出了一套桉树萌芽更新技术措施.提出了通过适当多保留健状萌芽条、增加单位面积成林株数,加大抚育管理力度,增加施肥次数、单株施肥量,以及适当延长林木生长年限等建议,以使巨尾桉二代、三代造林采用萌芽更新的经济效益仍然明显.
    • 摘要: 一季度全区造林185万亩截至2021年3月底,全区植树造林185.47万亩,占全区年度任务的66%。其中荒山荒地造林12.38万亩、迹地人工更新造林40.21万亩、退化林修复造林4.47万亩、桉树萌芽更新造林110.14万亩、封山育林造林18.26万亩。
    • 杨保国; 曾莉; 黄旭光; 韩雪蓉; 郝建; 莫世宇; 邹海龙; 陈建全
    • 摘要: 为利用萌芽更新培育柚木小径材,以10年生柚木人工林的萌条为研究对象,分析伐桩径级和高度对萌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伐桩径级对萌条生长的影响显著;在5~30 cm内,伐桩径级越大,萌条平均基径和最大基径越大、平均高度和最大高度越高、数量越多.不同伐桩高度等级间萌条平均基径、平均高度、最大基径及最大高度差异不显著,萌条数量差异显著.伐桩高度为10~15 cm时,萌条生长最优.萌条基径与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柚木萌条生长受到伐桩基径、伐桩高度和萌条数量共同影响.
    • 宋贤冲; 蔡雪梅; 陈韬; 潘文; 石媛媛; 唐健; 曹继钊
    • 摘要: 萌芽更新是除植苗更新外桉树人工林再造林的最主要方式,且省时省力、成本低、短期内可取得较高的经济收益.探讨萌芽更新对桉树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可以为桉树人工林土壤健康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采用时空代换的方法,以桉树新造林、一代萌芽更新林和二代萌芽更新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萌芽代次桉树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养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根际和非根际土壤pH随萌芽代次增加而下降,但不同萌芽代次间根际土壤pH差异不显著(P>0.05),非根际土壤pH差异显著(P=0.015).土壤有机质随着萌芽代次的增加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新造林根际和非根际均显著高于一代萌芽林(P=0.001和P=0.026).随着萌芽代次的增加,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氮元素大体上呈增加的趋势,但不同代次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萌芽代次的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磷元素大体上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一代萌芽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磷元素含量均最低,且与新造林之间差异显著(P=0.025,0.015和P=0.037,0.010).不同萌芽代次之间钾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与磷元素完全相反.不同萌芽代次桉树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养分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根际土壤前两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86.92%,在主成分1方向,萌芽代次对桉树人工林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有机质、磷和钾养分含量等指标;非根际土前两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72.77%,在主成分1方向,萌芽代次对桉树人工林非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磷和钾养分含量等指标.综上,土壤有机质和磷、钾元素在评价萌芽更新桉树人工林综合地力中占首要地位,提高多代萌芽更新桉树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和磷、钾养分含量对保持桉树人工林土壤健康和可持续经营具有积极的意义.
    • 赵姣; 李林洁; 范慧慧; 张杰; 张海燕; 王颜波; 金志农
    • 摘要: [目的]为揭示不同留茬高度对芳樟矮林萌芽更新、生物量积累和精油产量的影响.[方法]研究设置4种不同的留茬高度(0.7,1.0,1.2,1.5 m),并以0.3 m为对照,应用SPSS19.0对不同处理下萌条数量、单株生物量和单株精油产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1)芳樟单株总萌条数量随着留茬高度的增加而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各处理间的差异主要由靠近主干基部的萌条数变化造成.与对照相比,各处理芳樟萌条叶面积分别增加了8%、24%、18%和0.7%;(2)芳樟矮林生物量积累随着留茬高度的增加在总体上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不同处理单株生物量和叶片生物量均表现为1.2 m>1.0 m>1.5 m>0.3 m>0.7 m,留茬高度为1.2,1.0 m处理与CK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而各处理枝干生物量差异不显著.不同器官的生物量积累在各处理中均表现为叶片>枝干.(3)留茬高度对芳樟精油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叶片的精油含量大于枝干.随着留茬高度的增加,植株不同器官的精油产量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留茬高度为1.2 m时单株产量达到最大,除留茬高度1.0 m外,与其余各处理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叶片的精油产量大于枝干,占单株总产量的90%以上.[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留茬高度有利于芳樟萌芽更新数量和单株叶面积的增加,主要通过生物量的积累来提高精油的经济产量.
    • 方陈秋; 何深权
    • 摘要: 从控制伐根高度、选择迹地清理方式、抚育管理几方面入手,阐述了短轮伐期巨尾桉萌芽更新培育中的技术要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留萌品种、密度控制等多种巨尾桉萌芽更新培育中的注意事项,旨在强化巨尾桉萌芽林的生产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