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地位指数

地位指数

地位指数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14篇,主要集中在林业、旅游经济、贸易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4篇、专利文献7439篇;相关期刊71种,包括福建林业科技、华东森林经理、湖南林业科技等; 地位指数的相关文献由249位作者贡献,包括何宗明、江希钿、刘光武等。

地位指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4 占比:1.51%

专利文献>

论文:7439 占比:98.49%

总计:7553篇

地位指数—发文趋势图

地位指数

-研究学者

  • 何宗明
  • 江希钿
  • 刘光武
  • 吕勇
  • 孙根年
  • 朱光玉
  • 林开敏
  • 王钦安
  • 范少辉
  • 陈晨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宋重升; 王有良; 张利荣; 郑鸣鸣; 任正标; 何宗明; 范少辉; 林开敏
    • 摘要: 【目的】研究杉木间伐初始期与立地之间的关系,为大径材培育的间伐初始期的确定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福建峡阳23年生的杉木人工林的长期定位观测数据,研究目标树胸径连年生长量的变化规律,分析立地指数及不同株数梯度的目标树对杉木人工林首次间伐期的影响。【结果】(1)地位指数明显影响林分中幼龄时期目标树的胸径生长速率及连年生长量,地位指数越高,林分早期生长速率越大。(2)当胸径连年生长量下降至1 cm以后,22地位指数目标树的胸径连年生长量反而小于18、20地位指数目标树的林分;随着林龄的增加,不同地位指数的目标树的胸径连年生长量趋于相等。(3)全林分(CK)时,18、20地位指数的杉木人工林首次间伐期应在第9年,22地位指数的杉木人工林应在第10年。(4)当选取不同梯度株数(T80、T60、T40)的目标树时,18、20地位指数的林分首次间伐初始时间选择在第13年,22地位指数的林分确定在第11年。【结论】地位指数越大,林分越早进入首次间伐期。基于大径材培育时,18、20地位指数的杉木人工林首次间伐期应控制在9~13年间,22地位指数的林分首次间伐时间应控制在10~11年间。实际间伐时间可根据经营林分集约程度、立地质量、经济、人力等条件的实际情况而定,但18、20地位指数的林分间伐时间不应迟于第13年,22地位指数的林分首次间伐时间不应迟于第11年。
    • 魏景赋; 张嘉旭
    • 摘要: 从全球价值链视角对中日两国数字服务贸易进行测度分析,可以规避传统贸易重复统计导致的误差,更能真实反映两国在数字服务贸易这一新兴贸易方式上的贸易规模与竞争力水平。选取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2016版(WIOD 2016)数据,运用最新增加值分解方法及增加值相关测度指标对中日两国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中国数字服务贸易增速、规模以及全球价值链参与度高于日本,但日本全球价值链地位高于中国的结论。据此提出完善制度与监管、构建国际统计核算体系、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等政策建议。
    • 王有良; 宋重升; 何宗明; 郑鸣鸣; 范少辉; 林开敏
    • 摘要: 以29 a生不同立地指数和保留密度的杉木林分为研究对象,分析各林分材种结构和大径材生长规律.结果发现:林分平均单株材积随着保留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蓄积量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从林分材种结构看,杉木大径材主要集中于24~30 cm径阶.小径材出材量、出材率随保留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地位指数的增加而减小;中径材出材量、出材率随保留密度的增大而增加,随地位指数的增加而减小;大径材出材量随保留密度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随地位指数的增加而增加,出材率随保留密度的增大而减小,随地位指数的提高而增加.保留密度在1000~1200株/hm^(2),大径材出材量和出材率均较大(保留密度1100株/hm^(2)最大),低密度和高地位指数更适合培育杉木大径材.
    • 李青辉
    • 摘要: 通过收集近40年山西省连清森林资源数据并结合实地调查,获取人工油松林数据,拟合优势木树高和平均树高的关系。按龄阶(组)分别统计林分平均年龄和优势木平均树高,利用理查德方程拟合导向曲线。以导向曲线为基础,确定基准年龄和指数级距,完成地位指数表的编制。并用落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编制的山西省油松人工林立地指数表可以预测油松树高的生长趋势。
    • 连书钗
    • 摘要: 2021年,在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洋口国有林场,以17年生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中龄林间伐1 a后不同伐桩高度(2~4、4~6、6~8、8~10 cm)、伐桩基径(6~14、14~22、22~30、30~38 cm)以及地位指数(16、20、22、24)对杉木萌芽更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伐桩高度2~4 cm和4~6 cm的萌芽条数量和萌芽条根径最大,伐桩高度6~8 cm的萌芽条高度最大;伐桩基径6~14 cm的萌芽条数量最大,伐桩基径22~30 cm的萌芽条高度最大,伐桩基径14~22 cm的萌芽条根径最大;地位指数16和20的萌芽条数量、萌芽条高度、萌芽条根径均最大。总体而言,地位指数16~22、伐桩高度2~6 cm、伐桩基径14~30 cm时杉木萌芽更新效果较好。研究结果可为中林作业模式下杉木人工林的萌芽更新提供参考。
    • 冯仲科
    • 摘要: 描述森林数量、质量、经营状态的参数很多,如单木的树高、胸径、材积、生长量等,林分的树种组成比例、平均胸径、平均高度、密度、蓄积量、生长量等。如果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来衡量,生物量、净初生产力、碳汇量等都是重要的参数;反映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森林数量的有林地面积、蓄积量;反映森林质量的有生长量。具体到一个地块(小班),就会涉及立地条件和地位指数的评估问题。
    • 王帅玲; 龙时胜; 曾思齐; 杨盛扬
    • 摘要: [目的]构建湖南栎类次生林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为其经营措施和生长收获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湖南省6期国家连续清查数据(1989—2014年)中以栎类为优势树种或主要树种的样地为研究对象.选用7种常用的生长理论方程,以林分断面积为因变量,年龄为自变量构建基础模型.通过评价指标选出最优基础模型,构建含有地位指数、林分年龄和林分株数的混合效应模型(林分株数为随机变量)和参数化模型(林分株数为连续变量),比较基础模型、混合效应模型和参数化模型拟合效果的差异.[结果]3种模型的预估精度由高到低为:参数化模型(98.36%)、混合效应模型(97.71%)、基础模型(92.84%),最终将参数化模型作为湖南栎类次生林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在林分年龄、林分株数及地位指数中任意两个影响因素相同时,林分断面积总生长量(林分断面积5 a的生长量)随着另外一个因素的增加而增加,且密度越大,相邻两个密度的断面积总生长量差距越小;5 a的生长量到最大值后密度越大生长量减少速度越快;其他因素相同时,林分株数越多,生长量最大值出现的越早(20 a),地位指数越大,断面积5 a的生长量越大.[结论]以林分株数为连续变量的参数化模型生成的湖南栎类次生林林分断面积总生长量曲线、5 a的生长量曲线符合林分生长规律,且预测精度较高,可以为湖南栎类次生林的经营措施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 摘要: 10.7%,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止涨0.7%,环比持平;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10.7%,环比上涨1.2%。受煤炭和部分高耗能行业产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工业品价格涨幅继续扩大。14位,10月13日发布的《全球服务贸易发展指数报告(2021)》显示,2021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指数排名位居全球第14位,较上年提升6位。其中,规模指数从第8位上升至第4位,结构指数从第67位上升至第53位,地位指数从第8位上升至第5位。
    • 黄光锋; 杨国才
    • 摘要: 中美贸易摩擦和疫情冲击加快全球价值链进入新一轮的重塑和调整期,采用UIBE GVC Index数据和WWZ方法,从产业层面分析2000—2018年中美贸易利益与结构。研究表明:产业结构调整和要素禀赋的动态变化促使基于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加工贸易业比重下降,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逐渐成为中国出口的主要产业;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制造业"被动"后向参与度呈缩小趋势,价值链前向参与度扩大,但制造业出口仍有较大比重的价值来源于其他国家,贸易利益被高估;2010—2018年中间产品出口的增加值DVA_INT和DVA_INTREX占比持续上升,制造业显现出沿着高附加值价值链上游攀升的趋势。
    • 黄光锋; 杨国才
    • 摘要: 中美贸易摩擦和疫情冲击加快全球价值链进入新一轮的重塑和调整期,采用UIBE GVC Index数据和WWZ方法,从产业层面分析2000—2018年中美贸易利益与结构。研究表明:产业结构调整和要素禀赋的动态变化促使基于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加工贸易业比重下降,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逐渐成为中国出口的主要产业;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制造业"被动"后向参与度呈缩小趋势,价值链前向参与度扩大,但制造业出口仍有较大比重的价值来源于其他国家,贸易利益被高估;2010—2018年中间产品出口的增加值DVA_INT和DVA_INTREX占比持续上升,制造业显现出沿着高附加值价值链上游攀升的趋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