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地条件
立地条件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682篇,主要集中在林业、园艺、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54篇、会议论文26篇、专利文献20268篇;相关期刊450种,包括致富天地、河北果树、安徽林业科技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第十一届中国竹业学术大会、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中国林学会森林公园分会2013学术研讨会等;立地条件的相关文献由3396位作者贡献,包括梁宗锁、方升佐、周洪等。
立地条件—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0268篇
占比:92.35%
总计:21948篇
立地条件
-研究学者
- 梁宗锁
- 方升佐
- 周洪
- 曹有升
- 李长林
- 武钤
- 王宗汉
- 等
- 马履瑞
- 丁贵杰
- 凌子燕
- 彭九生
- 方乐金
- 李永红
- 胡海波
- 虞木奎
- 赵娟
- 赵子庄
- 陈良
- 韦金丽
- 韩蕊莲
- 高伟
- 鲁顺保
- 万少侠
- 付超
- 党坤良
- 刘伟
- 卫正新
- 周雪玲
- 姚文艺
- 姬韶领
- 岑巨延
- 张玲玲
- 张荣贵
- 慕长龙
- 曹健康
- 李树怀
- 李鹏
- 杨晓玲
- 王伟
- 王承南
- 王晶
- 王秋兵
- 申震洲
- 白中科
- 石磊
- 秦海清
- 许庆国
- 谭宏超
- 贾黎明
-
-
王爱增;
陈彦军;
武红霞
-
-
摘要:
邢台市信都区是邢台市桥西区更名而来,原邢台县的西部15个乡镇也划归邢台市信都区管辖,地处浅山丘陵区的8个乡镇是核桃树最佳适生区,到目前为止信都区核桃栽植面积有0.67万hm^(2)(10万亩)左右。但由于核桃栽植的区域有些地块立地条件较差,近几年灾害性天气频发,加之栽培管理粗放或放任不管,生产中出现了很多园貌不整齐的核桃园,品种差结果少或大量结果后树势严重衰弱,核桃园严重郁闭,病虫害严重,致使核桃产业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经济效益,损伤了农民管理的积极性。因此核桃提质增效成为信都区核桃管理的当务之急。
-
-
陈彦军
-
-
摘要:
2000年开始,随着退耕还林、太行山绿化 及近几年的种植结构调整项目的实施,邢台市 信都区在浅山丘陵区发展核桃树近6 667 hm^(2), 面积增长迅速。栽植株行距2~3 m×3~4 m, 有实生苗,有晚实性品种,也有早实性品种;立地条件有旱坡地,也有水肥较好的平缓地。 由于管理粗放,整形修剪不到位,生产中出现 了很多树体高大、上强下弱、外强里弱、交接 郁闭、内膛结果枝干枯、树形紊乱、产量低、 经济效益差的核桃园,严重影响果农生产积极 性。这些情况的出现有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 等多方面的原因,笔者从整形修剪方面存在的 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几点解决方法。
-
-
冯洪敏
-
-
摘要:
栗瘿蜂是板栗生产上的重要害虫,属膜翅目瘿蜂科,又称栗瘤蜂。以幼虫在栗树芽内危害,被害芽逐渐膨大而形成虫瘿,树势衰弱,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甚至引起树体死亡。邢台市信都区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太行山东麓,全区板栗种植面积43.7万亩,产量2.9万吨。由于板栗园立地条件差,缺肥少水。
-
-
孙艳丽;
党晓宏;
田子金
-
-
摘要:
以浑善达克沙地东南缘樟子松人工林为对象,研究了不同立地条件下(平坡地(0~5°)、阳陡坡底(26~35°)、阳陡坡中、坡顶、阴陡坡中、阴陡坡底)樟子松人工林生长状况的变化,为区域人工林抚育和经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①阳陡坡底樟子松平均株高、胸径、冠幅最大,分别为2.14 m、25.05 mm、108.65 cm;②各立地条件下樟子松节间直径与节间距呈显著负相关(-0.56≤R≤-0.28),节间直径由下至上呈递减趋势,节间距表现为:第二、三、四节间距相对较短,第七节间距最长;③阳陡坡底樟子松株高、胸径、冠幅间呈极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最大,均为0.99。各立地条件下樟子松长势表现为:阳陡坡底﹥阴陡坡中﹥阴陡坡底﹥平坡地﹥阳陡坡中﹥坡顶,以坡顶樟子松长势最差,建议加强坡顶樟子松营林抚育措施。
-
-
任艳丽
-
-
摘要:
在林业生产中,为了快速、高效完成造林任务,在一些条件适宜的地方,经常会进行大犁整地技术,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1地类选择能进行大犁整地的地块必须符合这样的立地条件,一是地势比较平整的地块,如川地、梯田地、坝上曼甸等,这样的立地条件可以让拖拉机拉动大犁进入其中,并能够顺利完成相关的整地工作。
-
-
左安垠;
宋禄根
-
-
摘要:
对程海湖生态修复人工植物群落浇水、施肥、修剪、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养护管理投入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其绿地养护投入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群落植物特征相同,立地条件不同,土壤砂砾石含量高、含水量低群落单位面积年均养护费高于土壤砂砾石含量低、含水量高群落;群落植物特征不同,立地条件相同,植物耐旱性强群落单位面积年均养护费低于植物耐旱性弱群落;群落植物习性相近,立地条件相同的湿生群落,单位面积年均养护投入差异不大。为此提出科学设计、严格管控施工质量,科学养护,加强绿地养护人员的技术培训等建议。
-
-
傅成杰;
高伟;
巫智斌;
方栋龙;
卢华辉
-
-
摘要:
为探明立地条件对绿竹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绿竹笋用林栽培过程中立地选择和竹笋品质提升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立竹度和管理措施相对一致的3种立地(低山丘陵地、农田耕作地、河滩冲积地)上绿竹笋的产量、形体指标与营养物质的含量,并通过冗余分析(RDA)确定影响竹笋形体和营养成分的土壤因子。结果表明:1)农田耕作地土壤肥力优于低山丘陵地,并同时显著优于河滩冲积地;2)农田耕作地产笋量最高(16990 kg/hm^(2)),3a生绿竹和无立竹地下竹蔸几乎无产笋能力:3)低山丘陵地和农田耕作地竹笋形体指标优于河滩冲积地,其中,低山丘陵地商品笋重量、去壳净重、可食率指标均最高,农田耕作地笋基径、笋长指标均最高;3种立地1a生和2a生竹所产笋形体指标均显著优于3a生竹所产笋:4)低山丘陵地竹笋营养最高,低山丘陵地和农田耕作地可溶性糖、粗蛋白质和氨基酸总量3项指标均显著高于河滩冲积地,而粗纤维含量显著低于河滩冲积地:5)RDA分析标明,土壤中的全N(贡献度27.3%)、全K(贡献度22.2%)、速效K(贡献度11.0%)和碱解N(贡献度10.7%)含量是影响竹笋形体指标的主要因子,而土壤全P(贡献度89.6%)和pH(贡献度4.3%)是影响竹笋营养成分的主要因子。
-
-
温志成
-
-
摘要:
以4种坡度和坡向不同的福建柏杉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坡度和坡向立地条件分别为:Ⅰ级-南坡、Ⅱ级-西南坡、Ⅲ级-东南坡、Ⅳ级-东坡。通过典型样地调查,分析不同立地条件下混交林中福建柏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材积、蓄积及密度差异性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不同坡度和坡向的立地条件对人工混交林中福建柏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材积、蓄积及密度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人工混交林中福建柏胸径、树高、材积和蓄积的变化趋势均为Ⅰ级-南坡>Ⅲ级-东南坡>Ⅱ级-西南坡>Ⅳ级-东坡,Ⅰ级-南坡的福建柏胸径、树高、材积和蓄积分别为13.67cm、9.68m、0.0776m^(3)、139.13m^(3)/hm^(-2);枝下高为Ⅲ级-东南坡最大,为1.37m;冠幅和密度均为Ⅰ级-南坡最大,分别为2.63m、1794株/hm^(-2)。初步研究得出,在营造福建柏杉木混交林时,选择Ⅰ级-南坡的立地条件有利于福建柏生长发育,获取更大的蓄积量。
-
-
郝卫栓;
阮班录
-
-
摘要:
蜜脆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园艺系杂交选育的苹果新品种,我国2001年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引入国内,在陕西乾县等地栽培,表现为丰产性好,果肉脆,香气浓郁,是一个优良的中熟品种。2014年,陕西省三原丰原红果蔬专业合作社将该品种引入三原县新兴镇试栽。经多年栽培管理,我们基本掌握了它的生长特点与管理技术,现简要总结如下,供立地条件类似区域生产者参考。
-
-
刘冰
-
-
摘要:
城市绿化是维护城市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标志。在绿化工程中,必须掌握每个树木的类型、特性及立地土壤条件、气候条件,才能正确选择适宜当地立地条件的绿化树木,并根据树木的用途及分类,合理的配置树木,是绿化达标及树木合理配置的重要保证。1适用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树种花木生态环保类树种的主要作用是水土保持、护坡、作为地被、防二次扬尘。其生长及生态习性应是对环境适应性强,对水、肥要求不严、耐粗放管理。如火炬树、雪柳、地锦、栾树、珊瑚朴、柿树、江南桤木、铺地柏、绣线菊、倭海棠、矮紫薇、花叶蔓常春花、小叶扶芳藤、五叶地锦、三叶地锦、紫叶金银花、银合欢、按树、台湾相思、香根草、野葛等。
-
-
CAI Hao-wei;
蔡皓炜;
WANG Cheng-nan;
王承南;
DU Jiang;
杜江;
KE Gang;
柯刚;
WANG Li-bao;
王利宝;
SHANG Kun;
尚坤
- 《中国林学会经济林分会2015年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为给贵州省六盘水市红心猕猴桃栽培立地条件的科学选择和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对六盘水市的六枝、水城、盘县这3个县区41块标准地红心猕猴桃果园的立地条件和结果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以立地因子为自变量,以每平方米结果个数为因变量,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选出了坡位和坡向这2个主导因子,并以此2个主导因子编制成了主导因子立地类型表,还运用产量预测方程对9种立地类型进行了产量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山下部阳坡类型的产量预测值最高,达94.9804个/m2.
-
-
苏松锦;
刘金福;
洪伟;
兰思仁;
何中声;
马瑞丰;
刘江
- 《中国林学会森林公园分会2013学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采用AHP、空间叠加分析及加权指数求和法,对格氏栲林立地条件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适宜、勉强适宜、一般适宜、中等适宜和最适宜面积依次占研究区的25.39%、28.28%、18.28%、18.14%和9.92%.不适宜区生境脆弱,应严控不合理的LUCC及游客数量,并提高当地居民生态补偿额;勉强适宜区可采取适当人为干扰措施,以增强格氏栲幼苗竞争强度;一般、中等适宜区可考虑施用有机磷肥和氮肥,以促进格氏栲幼苗更新、发育;最适宜区林窗较多,须进一步深入探讨其更新动力学及恢复技术,其结果为格氏栲林的经营与管理、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
-
曹生奎;
冯起;
司建华;
刘蔚;
曹广超;
陈克龙;
朱锦福
- 《2012年青海省科学技术协会年会》
| 2012年
-
摘要:
本文研究了黑河流域下游额济纳荒漠河岸不同立地条件下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ier)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5个典型样地中,胡杨叶片δ13C值在-25.80±0.05‰~-29.19±0.05‰间变化,均值为-27.70±0.13‰;就生长季胡杨叶片δ13C均值而言,沙丘样地具有最高的δ13C值,其次为戈壁样地,最低值出现在河岸低地.样地间δ13C值的差异主要是由样地间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埋深的不同导致的;整个生长季胡杨叶片δ13C值在样地间表现为2种变化趋势.5个典型样地生长季胡杨水分利用效率在60.41±0.47~95.46±0.47μmolCO2/mmolH2O间波动变化,其平均值为75.69±1.37μmolCO2/mmolH2O,从水分利用效率波动范围和平均值可以看出胡杨是个具有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物种.从河岸低地到河岸沙堆再到戈壁、沙丘,随着土壤含水量逐渐下降,地下水埋深逐渐加深,胡杨逐渐提高了其水分利用效率.
-
-
LI Yingchun;
李迎春;
YANG Qingping;
杨清平;
GUO Ziwu;
郭子武;
CHEN Shuanglin;
陈双林;
HU Junjing;
胡俊靖
- 《第十一届中国竹业学术大会》
| 2015年
-
摘要:
为探讨持续高温干旱灾害天气对毛竹林生长的影响,为毛竹林抗灾减灾及灾后恢复提供参考,调查分析了毛竹林持续高温干旱灾害特征及立地条件、经营水平等对立竹受损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持续高温干旱天气使毛竹叶片灼伤、枯黄、失绿变白,严重的全株叶片脱落;竹秆脱水、皱缩、枯黄,中下部位出现黑斑,局部表皮灼伤.竹龄越小受损程度越严重,1度竹死亡率显著高于2度及2度以上竹.海拔高度、坡向、坡位、土壤厚度、立竹密度、经营水平等对毛竹林立竹受损程度均有较明显的影响,其中海拔较高毛竹林高于海拔较低毛竹林,阳坡毛竹林显著高于阴坡毛竹林,且上坡>中坡>下坡,土壤厚度<50cm毛竹林明显高于土壤厚度>100cm毛竹林,立竹密度3750~4500株?hm-2和2250~3000株?hm-2毛竹林高于立竹密度3000~3750株?hm-2毛竹林,集约经营毛竹林高于粗放经营毛竹林.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持续高温干旱灾害对毛竹林的影响因子主要为土壤厚度、坡位,其次为海拔高度、坡向和立竹密度.总之,不同树种因自身特点和立地条件(海拔高度、坡向、坡位等)、林分结构及经营水平的差异在同等灾害条件下受损程度不同。
-
-
QIN Lei;
秦磊;
GUO Ming-hui;
郭明辉
- 《2013年“木(竹)材低碳加工与绿色保障”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本文以东北林业大学老山生态站阳坡和阴坡的人工林红松为研究对象,基于分形理论,从非线性角度出发,对红松木材碳素储存量进行分形分析,研究其规律性变化,旨在明确不同地理位置间木材碳素储存能力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老山生态站阳坡和阴坡红松木材碳素储存量的径向变异趋势相近:阴坡的碳素储存能力高于阳坡;阴坡红松幼龄材和成熟材碳素储存量的分形维数平均值明显高于阳坡,其碳素储存量的梯度分布较阳坡更复杂,且木材碳素储存效果明显优于阳坡.这为选择有利于提高木材碳素储存效果的人工林红松立地条件提供了理论依据.
-
-
郭玉永
- 《2013三北工程与生态文明建设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研究关帝山林区不同立地条件油松天然林的生长过程,探讨其生长规律,进而为大面积营林,提高油松林生产力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通过在关帝山林区采用建立标准地,选取优势木,进行树干解析的方法,对不同立地条件下油松天然林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生长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立地条件对林木生长有显著影响.
-
-
-
张守福
- 《2013三北工程与生态文明建设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造林立地条件类型区进行了划分,分析论证了不同造林技术的区域适用性,并利用抗旱造林技术原理与立地条件制约因素的耦合性,筛选了不同造林立地类型区的适地适树造林技术及其搭配组合模式.
-
-
郭兰萍;
黄璐琦;
刘大会;
杨全;
周涛;
杨光;
张燕;
郝庆秀;
周洁;
金航;
张小波;
陈美兰;
曾燕;
吴志刚;
格小光
- 《中华中医药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本项目针对当前中药材生产中普遍存在的土壤自毒物质积累、肥力严重下降、理化性质改变、以及重金属污染等土壤严重退化问题,选择了中药材三七、丹参、金银花、苍术、菊花、赤芍、青蒿等作为对象,开展了中药材产地土壤背景调查、连作土壤生物修复、退化土壤理化性质改良及综合修复、重金属污染综合控制等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与实践,项目历时12多年,取得了如下成果:1.中药材立地土壤背景调查全面调查了三七等中药材产地土壤类型、土壤阳离子交换、土壤盐基饱和度、土壤质地等10多项土壤基础数据,形成了中药材土壤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利用现代统计学及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遥感及土地利用图,建立了基于GIS的中药材栽培适宜性土壤的筛选方法.
-
-
HUANG Guoxian;
黄国贤;
LIU Yuanqiu;
刘苑秋;
CHEN Danfeng;
陈丹凤;
LIU Henrao;
柳恒饶
- 《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
| 2014年
-
摘要:
对江西农大苗圃地、泰和困难立地和永丰、峡江丘陵山地的晚松人工林进行样地设置,并通过选取标准木和采用树干解析法,研究晚松实生林和萌芽林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晚松实生林在泰和困难立地和农大苗圃地胸径的高峰期在6~8年,最大值分别为3.3cm和1.33cm;在永丰、峡江丘陵山地的胸径高峰期在6~10年.其中永丰胸径最大值为1.75cm,峡江胸径最大值为1.85cm.晚松实生林在泰和困难立地的树高连年生长高峰期在5~6年(最大值为1.0m),农大苗圃地的树高连年生长高峰期在3~4年(最大值为2.0m).晚松实生林在农大苗圃地材积(连年生长量最大值为0.0234m3)生长情况明显好于泰和困难立地(连年生长量最大值为0.0147m3).农大苗圃地晚松萌芽林的生长情况,胸径连年生长高峰在第4年(最大值为2.95cm);萌芽林树高连年生长高峰期在第4年(最大值为1.9cm).泰和困难立地晚松萌芽林胸径连年生长量在第5年达高峰(最大值为2.5cm);萌芽林树高连年生长量在第3年达高峰(最大值为1.3m).引用相关软件分析得:农大苗圃地与泰和困难立地的晚松实生林生长情况存在极显著差异,而两者都与峡江丘陵山地呈显著差异,晚松实生林生长情况排序为农大苗圃地>峡江丘陵山地>泰和困难立地;晚松萌芽林生长情况为农大苗圃地>泰和困难立地,二者的晚松生长情况存在极显著差异;在农大苗圃地不同营造方式下晚松的实生林和萌芽林生长情况差异明显,表现为实生林优于萌芽林;而在泰和困难立地的晚松实生林和萌芽林生长情况差异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