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农业科学>2012年青海省科学技术协会年会
2012年青海省科学技术协会年会

2012年青海省科学技术协会年会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西宁
  • 出版时间: 2012-09

主办单位:青海省科协

会议文集:2012年青海省科学技术协会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选择国内外28份青稞品种材料幼苗第一片展开叶,分别测定其相对含水量和失水率,并选择其中对水分胁迫敏感与不敏感的材料各1份,研究不同浓度(5%~30%)聚乙二醇(PEG)预处理对青稞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探讨短期水分胁迫对青稞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①28个青稞材料中,旱地紫青稞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最高(60.16%)、大麻青稞最低(38.98%),而离体失水率是旱地紫青稞是最低(8.80%),大麻青稞最高(20.20%),说明大麻青稞对水分胁迫最敏感,而旱地紫青稞最不敏感.②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青稞种子的萌发率和生根率,幼苗的根长、苗高和鲜重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旱地紫青稞和大麻青稞种子分别在15%和10%PEG处理下发芽和生根最佳且均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两品种的幼苗根长、苗高和鲜重均在10%PEG处理下表现最佳,但大麻青稞与对照差异不显著.③旱地紫青稞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随PEG处理浓度增加而逐渐增加,而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则逐渐降低,并在30%PEG处理下效果差异极显著(P<0.01);大麻青稞叶片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随PEG处理浓度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并在20%PEG处理下最佳.研究表明,短时间低浓度PEG处理对青稞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可溶性蛋白、叶绿素、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等生理指标的改善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浓度PEG处理对其有抑制作用,且高浓度PEG胁迫条件下,耐旱性强比耐旱性弱品种的自我调控能力更强.
  • 摘要:气候变化是全球最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它关乎地球上人们的生存,关乎地球的未来.森林是地球陆地上主要的生态系统,它具有吸收温室气体,固碳的功能,具有低碳环保绿色的特性.笔者提出了在青海发展森林碳汇的意义,现有的条件,提出了争取将青海省作为全国碳汇项目综合示范区,实施超期规划科学设计、利用先发优势,建立全国第一家碳汇产业人才培训和服务中心、资源整理、掌握潜力、项目区划、国际合作、试点先行、建立工业碳汇交易平台、率先在青海省内开展减排交易试验几点政策建议.
  • 摘要:通过在网室内人工接茴香薄翅野螟卵,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幼虫数量的增加,油菜籽产量损失增加;与对照相比,当接卵数为216粒、399粒、858粒、1665粒和3279粒时,产量损失分别达3.13%、2.08%、12.5%、25.10%和43.33%.各网室实际接虫数X与其相应的小区油菜产量y的关系为:y=-0.0007x+4.8129,表明虫口密度与油菜产量为负相关.在青海省油菜种植区内M2幼虫或卵数超过10头或粒时,应即时防治.
  • 摘要:介绍了青海农业区的川水地、浅山地、半浅半脑、脑山地以及柴达木地区的气候特点、土壤特点以及马铃薯地膜栽培中半膜覆盖以及双膜覆盖两种覆膜技术.半膜覆盖采用中晚熟品种,双膜覆盖采用早中熟品种.对青海马铃薯地膜栽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摘要:以蚕豆青海12号为材料,通过筛选出的施肥量和密度的最优组合,研究其对蚕豆蛋白质和总黄酮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组合N34.50kg/hm2、P2O5138.60kg/hm2、K2O135.00kg/hm2、密度13.50万株/hm2比常规施肥增产18.77%.蛋白质含量、总黄酮含量高于常规施肥,蛋白质含量比常规施肥增加2.59%,总黄酮含量比常规施肥增加16.23%.
  • 摘要:青海高原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生态地位重要,但是该地区高寒干旱,自然条件严酷,生态脆弱,土地退化严重,对当地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本文阐述了在当地土地退化防治工作中,探索引进并应用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方法,建立相关部门伙伴关系、制定土地退化防治战略、评价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进行示范活动等方面开展的工作以及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并与传统生态管理方法进行比较,提出建立新型的系统的土地退化防治模式的发展建议,供有关各方参考借鉴。具体建议如下:加强IEM理念的研究和工作方法的宣传,按照系统工程管理办法,结合国家、和地方生态功能区划要求,创新管理方式,强化伙伴关系建立,完善土地退化防治法律法规以及监测评估体系建设,将其纳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成为各级决策者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的管理手段;拓展渠道,建立持续稳定的投融资渠道;探索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和社会效益的公共补偿基金制度;加强科技的支撑作用,深入系统研究IEM原理,将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方法,结合国情省情,建立协作紧密的部门间伙伴关系、运行良好信息共享机制,提高全社会认知和参与程度,实现多元惠益的土地退化防治管理新机制;进一步总结该项目成果与经验,继续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结合国情省情,不断创新土地退化防治管理新模式,为国家和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 摘要: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政治重大议题,发展林业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京都议定书》框架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合作进行温室气体减限排的基于项目的灵活机制,允许发达国家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实施造林和再造林项目,抵消他们的减限排义务,通过市场实现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的补偿.参与式乡村评估是一种用于分析乡村存在的问题并与当地利益相关方共同解决问题的方法,它利用广泛的可视化方法进行群体分析,从空间和时间上更为全面、直观、准确地反映社区真实情况,是林业碳汇项目社区调查的主要方法.
  • 摘要:本文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大蒜干物质积累与硒吸收、分配及累积特性.结果表明,大蒜从幼苗期到鳞芽花芽分化期干物质累积量随植株生长发育呈快速增长趋势,在鳞芽花芽分化期达到高峰时干物质积累量为15022.50kg/hm2,后期趋于平衡;大蒜不同器官硒含量在不同生育期均表现为鳞芽花芽分化期>鳞茎膨大期>蒜薹伸长期>幼苗期,大蒜在鳞芽花芽分化期硒累积量骤增,累积量占总硒累积量的57.82%,说明这一段时期是大蒜吸收硒的关键时期;鳞茎膨大期大蒜各器官硒含量积累量大小为鳞茎>茎>叶>根.
  • 摘要:试验以"青芋2号"、"青芋3号"菊芋为材料,设置4个不同的海拔梯度,研究不同海拔梯度下菊芋各器官的碳水化合物代谢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菊芋叶、茎、块茎中果聚糖总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可溶性总糖总体降低,蔗糖含量在叶中呈上升趋势,茎中先降后升,块茎中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还原糖含量在叶中随海拔的升高呈现下降趋势,在海拔2600m以下,茎中还原糖随海拔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块茎还原糖含量保持稳定,在2900m的高海拔地区,菊芋块茎还原糖含量迅速增加.
  • 摘要:在对雪桃、油桃生产特性基础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青海高原地区发展反季节日光温室条件栽培油桃雪桃的实践,分析了发展的优势和前景,指出了当前高原地区发展反季节桃产业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了加快高原地区发展反季节桃产业的路径及政策建议和措施.建议政府将高原桃产业发展纳入区域发展的规划,给予支持。利用龙头企业和科技人员已总结的技术成果,实施油桃和雪桃高产生产技术、油桃雪桃生产温度监控技术、油桃雪桃生产用节能日光温室示范推广,广泛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和先进设备,实行科学栽培、设立特色果品产业风险基金、强化技术服务、加快栽培技术创新。
  • 摘要:乐都县依据《青海省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工作方案》和《青海省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认定管理办法》,通过创新机制、增加投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进行了标准化示范场和模养殖场(小区)认定工作.通过此项工作的开展,着力解决乐都县农区规模养殖发展滞后问题,并为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起到示范作用,提出了推进乐都县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建议,从而进一步加快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发展步伐.加快推进农区规模养殖发展建议加大政府引导和扶持力度。以示范创建和省级期赠崭殖场认定为载体,扩大标准化规模养殖辐射带动面、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提高规模养殖设施化水平、以粪污处理设施建设为重点,增强规模养殖场(户)可持续发展能力。
  • 摘要:2011年召开的青海省委水利工作会议也结合省情实际,进一步明确了要突出加强重大综合水利工程、农田水利、饮水安全、防汛抗旱等薄弱环节建设,加快实施农牧区水利建设工程,强化农牧业现代化的基础支撑,强调要"切实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加快建设和改造水利工程,增强水资源对农业的保障能力".这对人们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任务,扎实推进新农村水利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农村牧区水利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大好的发展机遇.推进系农村建设水利方面要切实抓好饮水安全工程、大力实施农田水利和高效节水建设、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抓好水资源工程建设。发展农村牧区水利必须注意结合各地实际确定工作重点、高度重视农村水利政策研究工作、切实搞好农村水利规划、加强农村水利项目管理、继续推进农村水利改革等问题。
  •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禽及其产品流通日益频繁,交易日益活跃,疫情的传入和传播已成为制约畜牧业健康水平和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控制疫情的发生,进一步漫延,把疫病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强化免疫措施,净化动牧饲养环境,成为目前动物防疫工作中急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目前黄南州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不完善,防疫措施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式发展的要求、无统一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缺乏防疫执法行政措施、相关的法律宣传不深入、养殖方式与养殖观念落后等问题。动物防疫是国家法律所规定的行政行为,建议加强对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领导、加大对动物防疫工作的行政领导职权、要学好,用好,更要宣传好《动物防疫法》、加强动物防疫队伍的技术培训、加强对养殖者的科技普及力度,改变传统养殖的陋习、落实免疫副反应补偿经费。
  • 摘要:随着青海公司对农网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目前,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已达99.524%。目前,青海省农村电网技术面临着重大挑战,本文主要对青海省农村电网农村电网线损率、供电可靠率和电压合格率指标逐年改善、电网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明显提高、等发展现状,指出了存在的用电量少、电网结构不合理,设施落后老化等问题问题,对今后各方面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一些讨论。建议实行政企分开,将县级管电职能移交县经贸委(经委、计经委),对省电力公司所属直供直管县根据售电量,网架及用电营业区划分情况,结合实际,进行公司化改制,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要着重解决供电设施陈旧、供电能力不足,综合线损率高等问题。要切实加强农村用电管理,全面推行“三公开”、“四到户”、“五统一”管理,从根本上杜绝乱加价、乱收费、乱摊派现象。培养和造就一支技术过硬、吃苦耐劳、热心服务的农村电力队伍,建立完善的营销管理和服务,逐步实现农村电网服务的信息化和社会化。
  • 摘要:生态脆弱的青海湖流域天然草地退化极为严重.作为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矿质元素营养在退化草地植物中将会是怎样分布格局?选择青海湖北岸退化草地与封育草地为试验样地,以围栏封育草地为对照,通过不同海拔高度下各类型草地植物中相同植物种、科和群落之间矿质元素的对比分析,表明:退化草地较封育草地植物中矿物质元素营养具有蓄积增加的分布格局,并随着海拔高度的梯度增加退化草地植物和土壤中矿物质元素蓄积具有增大的空间分布格局.对于退化草地植物中矿物质元素营养的蓄积分布认为是生物的一种"饥饿效应",是对外界环境变化的一种"应急"响应.研究将为天然草地保护、退化草地恢复以及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草地生态系统中矿质元素营养研究等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本文探讨了青海科普网建设中的系统配置和藏汉双语网页处理技术的解决方案,具体分析了科普网功能模块的设计和系统的内容规划,介绍了程序设计的特点和系统的创新性,并对网络安全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措施.建议服务器装有漏洞检测和人侵检测系统,使用漏洞扫描软件扫描系统漏洞,及时发现系统安全隐患,采取修补措施,有效地阻止多种攻击和人侵企图、安装防火墙、杀毒等安全软件工具,进行服务器网络安全防护。通过过滤技术,对进出信息进行杀毒和及时阻止入侵,防止病毒和不良信息的传播、采用动态双备份系统,防止网页篡改系统,自动恢复被篡改的网页,保证网站主页、重要页面的安全、分层管理权限,使网站工作人员根据不同的优先级进行信息维护权限。
  • 摘要:从藏药翁布(Myricaria germanica)的60%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1个黄酮类化合物,利用光谱、波谱分析法鉴定其结构分别为:3,5,4'-三羟基-7,3'-二甲氧基黄酮(1),3,5,4'-三羟基-7-甲氧基黄酮(2),3,5,3,4'-四羟基-7-甲氧基黄酮(3),3,5,7-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4),柽柳素(5),山柰酚(6),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7),5,7,4'-三羟基-3-O-β-D-葡萄糖醛酸(8),5,7,3',4'-四羟基-3-O-β-D-葡萄糖醛酸(9),槲皮苷(10)和阿福豆苷(11).上述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4、5、7-11为首次从水柏枝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摘要:文章通过班多水电站倒闸操作期间,拉开1#主变高压侧3301断路器后,由于断路器断口并联电容器引起的感应电压而造成的一起1#主变、2#主变保护B盘主变过激磁保护(反时限)误动作事故,从主变过激磁保护原理及相关设备原理分析导致此次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根据系统运行实际情况,制定防范措施,并进行主变过激磁保护保护回路接线改造,保证主变过激磁保护能正确动作的同时,能够有效防止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 摘要:积石峡水电站3×340MW机组的发电机励磁装置由南瑞公司设计,采用自并励方式,同时具备电力系统稳定器(PSS).本文主要分析了积石峡水电厂电力系统稳定器即PSS的数学模型,励磁系统有、无补偿相频特性测量,PSS增益调整,在线阶跃响应试验及功率反调试验及分析,并确定了PSS有关参数.通过在线无补偿频率特性、PSS环节的仿真计算和有补偿相频特性测试试验,证明对于0.1-2.OHz的低频振荡PSS有抑制作用;此次试验有如下结论:根据PSS环节相频特性计算结果和无补偿相频特性结果得到有补偿相频特性。在0.1-2.OHz内的频率范围内,有补偿相频特性在-68.8°~-118.2°由PSS产生的电磁力矩的阻尼分量为正,PSS相位补偿满足要求。电压阶跃试验表明,PSS对本机振荡的阻尼作用比较明显。机组正常运行时增减负荷,无功反调不明显。PSS具备投运条件,接到调度令后可投入运行。
  • 摘要:简述了生态畜牧业的内涵及发展模式,针对青海省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困境,指出发展青海高原特色的现代草地生态畜牧业的必要性,探讨了发展青海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的4种途径,即改变传统观念,加快推进草地生态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建立大规模人工饲草料基地;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建设社区化建设,以期为政府部门在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时提供参考.
  • 摘要:青藏高原是全球重要的高原生物基因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全球无公害四大超净区"之一。天然草地资源是世居在青藏高原上的农牧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如何保护好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摆在青藏高原人民乃至于全国人民面前的重大课题。而天然草地畜牧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这一重大课题中的重中之重,是牵一发而带全局的重大课题。rn 生态畜牧业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生态文明方针为指导,以“生态立省”战略为平台,按照“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科学合理利用草地资源为基础,以推进草畜平衡为核心,以转变经营方式为关键,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的总体要求,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着眼,从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入手,从牧区、农牧结合区、农区不同生态条件出发,根据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地建立青南、环湖、柴达木等各具特色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实现生态保护和畜牧业生产的良性循环,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协调发展的畜牧业生产体系。rn 建议加大对农牧民群众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和科学养殖技术的培训力度,提高技能培训的补助标准,选择适合的专业,促进牧外就业,通过技能培训、转移农牧民、减轻草场压力、富裕农牧民。同时,加大养殖业技术培训,掌握生态畜牧业发展相适应的技术要领,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加大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按照整村整乡推进的要求,逐步改变单一设施不配套发挥效益低的问题;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确保生态畜牧业稳步推进。对于草地退化、沙化、黑土化的地区,除实施生态移民搬迁外,进行摸底调查测算,给予生态补偿,确保生态恢复。
  • 摘要:本研究旨在对不同繁殖体况的母牦牛在补饲的基础上,考察不同的影响因素对母牦牛同期发情/定时授精处理后排卵及妊娠的效果,从而探讨牦牛繁殖率低下的形成机理及合理的解决方案.选用870头3~10岁繁殖体况不同的母牦牛,按照试验要求将母牦牛分成不同的试验组别,采用相同的同期发情处理方案,分别从营养、隔离断奶、激素选择、年龄和胎次及卵巢机能状态考察影响母牦牛繁殖率及同期发情处理效果.通过不同程度的补饲,补饲组与对照组的排卵率和妊娠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适时隔离断奶结果表明,隔离断奶组与对照组的妊娠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不同激素处理结果表明,EB组、ECP组与GnRH组的排卵率及妊娠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EB组与ECP组的排卵率及妊娠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年龄及胎次的处理效果表明,初产青年牛与经产牛中隔年产犊牛组、当年产犊牛组的排卵率及妊娠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处理不同卵巢机能状态下母牦牛的排卵及妊娠效果对比,差异极显著(P<0.01),经产母牦牛有卵泡组、有黄体组与无黄体卵泡组的排卵率及妊娠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表明,在传统的放牧条件下,犊牛哺乳及能量负平衡是影响牦牛进入发情季节正常发情排卵的关键影响因素,导致促黄体素分泌不足及卵泡发育受阻,通过适度的补饲及隔离断乳,进而采用同期发情/定时授精技术,能够改善母牦牛的繁殖体况和卵巢机能状态,从而提高母牦牛的排卵率和妊娠率.
  • 摘要:应用埃谱利诺菌素注射剂,选择1岁自然感染线虫的绵羊150只,分别按0.1、0.2、0.3mg(kg·bw)剂量皮下注射给药,同时设伊维菌素注射剂药物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结果显示:①埃谱利诺菌素注射剂0.2、0.3mg/kg剂量对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分别为93.3%和100.0%,减少率分别为99.18%和100.0%;对网尾线虫幼虫转阴率和减少率均达100.0%,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分别为90.0%、100.0%,减少率分别为95.79%和100.0%;对线虫成虫的总计驱虫率分别为98.83%和99.96%,对线虫寄生阶段幼虫的总计驱虫率分别为96.42%和99.17%.②0.1mg/kg剂量对线虫虫卵(幼虫)的转阴率、减少率、驱虫率均次于0.2、0.3mg/kg剂量组.③对照药物伊维菌素注射剂0.2mg/kg剂量对消化道线虫、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和减少率、对线虫成虫及其寄生阶段幼虫的总计驱虫率与同剂量埃谱利诺菌素注射剂基本一致.④绵羊皮下注射试验剂量末出现任何异常反应.试验证明埃谱利诺菌素注射剂0.2mg/kg剂量驱除线虫高效安全.
  • 摘要:春播期干旱对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春小麦生产的影响较为突出,为了提高热惯量法监测干旱的精度,本文研究了大气校正、温差订正对表观热惯量法监测干旱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温差订正的影响比大气校正的影响大;②进行了大气校正和温差订正后,监测效果最好;③表观热惯量法反演研究区的土壤重量含水率值比实测值大部偏小,反演的旱情等级偏重;④虽然表观热惯量与土壤重量含水率两者相关系数较低,但在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春播期这一植被覆盖度较低的特殊时期,该法反演的旱情等级基本达到业务要求.
  • 摘要:目的:对高山草甸常见植物繁殖体形态进行比较,初步探讨研究区植物繁殖体的生存对策,为退化草地恢复治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rn 方法:采集高山草甸43种植物繁殖体(13种为种子,30种为果实),称重,用繁殖体三维(长、宽、高)的方差衡量繁殖体形状,并分析了繁殖体重量形状与植物物种生态特征的相关性.rn 结果:有15种植物繁殖体单粒重小于1mg并接近圆球形(平均方差<0.09),其可能具有持久土壤种子库;多年生草本植物的繁殖体较1年或1、2年生草本植物的重、扁且长;优良牧草与杂草繁殖体的重量和形状均有差异,杂草繁殖体更重,而优良牧草的繁殖体更扁、长;种子三维间差异较果实的小,但重量无明显差异;禾本科、菊科、莎草科植物多有扁平或细长繁殖体(平均方差>0.09),而重量无明显差异;繁殖体附属物在植物的传播和定居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75%的菊科植物具有冠毛,易于被风传播,89%的禾本科植物具芒,被风传播的概率小.rn 结论:植物繁殖体的重量和形状与其物种的扩散和定居密切相关.
  • 摘要:仲彬草是青海省广泛分布的小麦族牧草植物,为充分利用仲彬草属种质资源,本实验利用SDS-PAGE技术,对青海省不同地区64个仲彬草属植物供试样品进行麦谷蛋白亚基电泳分析.结果显示:64份仲彬草样品中共鉴定出14种麦谷蛋白亚基,48种亚基组合类型.用UPGMA聚类分析方法将48种亚基组合类型和中国春c s在相似系数0.20时聚为A、B、C、D四类,cs与40-44.52,53聚为一类,表明64份材料的亚基组合类型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推测其品质差异可能较明显.聚类结果显示采集地点、经度、纬度以及海拔等对样品多样性的影响不大,说明不同品种间存在遗传多样性差异.同时探讨了仲彬草麦谷蛋白凝胶电泳分离的最适电泳条件为12%分离胶,3%浓缩胶,稳压220V,稳流20mA,电泳7小时.
  • 摘要:本文研究了黑河流域下游额济纳荒漠河岸不同立地条件下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ier)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5个典型样地中,胡杨叶片δ13C值在-25.80±0.05‰~-29.19±0.05‰间变化,均值为-27.70±0.13‰;就生长季胡杨叶片δ13C均值而言,沙丘样地具有最高的δ13C值,其次为戈壁样地,最低值出现在河岸低地.样地间δ13C值的差异主要是由样地间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埋深的不同导致的;整个生长季胡杨叶片δ13C值在样地间表现为2种变化趋势.5个典型样地生长季胡杨水分利用效率在60.41±0.47~95.46±0.47μmolCO2/mmolH2O间波动变化,其平均值为75.69±1.37μmolCO2/mmolH2O,从水分利用效率波动范围和平均值可以看出胡杨是个具有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物种.从河岸低地到河岸沙堆再到戈壁、沙丘,随着土壤含水量逐渐下降,地下水埋深逐渐加深,胡杨逐渐提高了其水分利用效率.
  • 摘要:在概述了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生态畜牧业内涵的基础上,总结了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类型;依据生态畜牧系统耦合理论,提出了三江源区生态畜牧业应以保护生态为前提、以资源循环利用为目标、以现代绿色生态养畜经营方式的草地生态畜牧业为发展方向;并提出了天然草地放牧+舍饲育肥、人工草地放牧+舍饲育肥、人工草地刈割青贮+人工草地放牧+舍饲育肥的三江源区生态畜牧业优化经营模式.
  • 摘要:本文主要从青海省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以及设施农业发展节水灌溉的现状着手,分析青海省设施农业发展节水灌溉存在的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滞后,与设施农业发展不相适应、设施农业工程节水体系不完善,工程效益难以正常发挥、缺乏长效机制的设施农业节水管理技术几个问题,提出青海省设施农业发展节水灌溉的对策,以政策保障、资金保障、技术保障以及社会服务保障等四个保障措施促使青海省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工作的开展,为青海省发展高原特色种植经济服务.
  • 摘要:利用三江源两个不同海拔高度区牧业气象观测站1989-2010年高山蒿草(Ko-bresia pygmaea)物候观测资料及同期日、月、年气象资料,通过回归、相关和非参数检验方法,就青海省海拔相差较大的曲麻莱和河南的气候变化及其对高山蒿草物候的影响差异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22年来两站年平均气温增速相当,高海拔区的平均最低气温增幅大于低海拔区,而高海拔区的平均最高气温增幅小于低海拔区,生长季(4~9月)与全年的气温变化有相同趋势.两站全年及生长季气温变化均显著相关,其差异主要受海拔影响.两站高山蒿草的返青期、黄枯期和生长季均存在明显的年际波动,高海拔区的波动大于低海拔区.随着海拔的升高,高山蒿草返青期的推迟速率为每升高100m/3.3d,生长期缩短的速率为每100m/2.5d.1989-1999年与2000-2010年两个时间段平均物候期高海拔区提前6~25d,生长期季延长3d.低海拔区返青期提前1d,其余物候期推迟1~9d,生长期延长6d.高海拔区高山蒿草的生长更容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其生境更为脆弱.
  •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迎来了空前的投资高峰和建设高潮.砼作为基础设施的主要建筑材料,其工程质量尤为重要,但在施工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工程质量缺陷,影响其外观质量、感观差.本文简要阐述了水利水电工程砼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砼表面的流挂、错台、蜂窝、麻面、裂缝工程质量通病,针对性地提出了选用收缩量较小的水泥、严格控制水灰比、对松软土、填土地基在上部结构施工前应进行必要的夯实和加固、改善骨料级配等应对及防治的办法.
  • 摘要:山洪的频发使本来脆弱的生态环境逐年恶化,并且导致土地贫瘠,植被受损,水土流失加剧,而且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它是全区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主要灾害之一.因此,做好易灾地区沟道治理规划,对它进行有效的防治,可改善生态环境逐年恶化趋势,造福于民.rn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科学理念,以保障人民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为目标,持生态环境特点,以控制水土流失、持以人为本、科学防治、依法防治、改善生态环境、减轻山洪、立足易灾地区的水土保泥石流灾害为目标;坚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以山洪、泥石流灾害易发地区为重点,以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为核心,以县为实施单位,进一步加强坡面水系、截留排导、坡改梯、淤地坝、沟道拦沙及水土保持生态措施等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加大封禁保护和生态修复力度。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合理配置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农业耕作措施,形成高标准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护体系,强化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和动态监测。力争用5年时间,使易灾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防灾减灾体系更加完善。要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安全、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坚持因地制宜,分区指导、坚持统筹规划,综合防治、坚持强化管理,注重效益、坚持“政府组织,协调配合”。
  • 摘要:青海移动业务支撑中心原有的主机系统监控平台,作为BOMC的一个功能模块采用的是实时抓取主机核心运营指标的方式,比如抓取NGBOSS系统主机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网络流量等,通常发现其某项指标达到预警阀值以后,系统才会产生相关告警,往往此时系统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处理起来难度大,系统运行风险也比较高,可见原有监控平台的预警能力是有限的.利用经济学的"边际效益"作为理论依据,借用数学模型对抓取的主机系统核心运营指标进行分析预警,不仅解决了以往监控平台存在的问题,而且创新了一些新的功能模块.OMS预警分析系统的整体架构从底层到高层主要由OMS数据库、数据采集分析模块、中心数据库、各种前端监控主界面构成。该系统划分为预警分析、告警分析、趋势分析、容量分析、OMS告警分析、系统配置等模块,不同模块分别承载不同的功能。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将平台的实时监控变成主动预警式监控,从而避免问题的发生。采用了开源的数据库及中间件产品,解决方案成本低。
  • 摘要:在国家"户户通"直播卫星(以下称"户户通")项目中,CDMA通信技术具有在同等条件下通信信号更优良,信号覆盖更广,定位精度更高、投入见效快等优势.但目前CDMA技术应用于"户户通"项目面临机顶盒内置通信模块这一技术瓶颈.本文通过研究CDMA通信技术在"户户通"项目中的优势,论述了CDMA通信模块的研发、与机顶盒衔接、广电总局认证测试,从而最终达到投入使用的整个过程.最终研发出的机顶盒内置CDMA通信模块,与15家商用机顶盒实现了无缝衔接.将固定座机接入机顶盒后,用户能够在不开电视机的情况下,通过机顶盒内置的通信模块接收移动基站通信信号拨打电话;同时广电部门通过通信模块定位功能比对机顶盒上传的基站信息确认该用户的合法性,以此对"户户通"用户实施有效的管理.基于CDMA通信模块"户户通"机顶盒的研发成功,彻底改变了目前全国"户户通"机顶盒通信模块只有GSM制式的现状,实现了全国首创.随着它在青海省的推广使用,将更快、更好地解决广大农村地区群众长期无法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及通信、定位问题.
  • 摘要:文章阐述了在IP软交换网络背景下的掉话分析.作者从两个类似的掉话故障案例入手,清晰的展现了从软交换(MGW、SERVER)主备归属结构和IP承载网的传输拓扑结构分别进行原因分析和故障处理的思路流程.软交换主备SERVER故障会导致掉话。传输衰耗过大,IP承载网丢包会导致掉话。上述两个故障案例,从表面上看故障现象基本类似,即出现大面积呼叫未接通的现象,呼叫失败发生掉话。但是故障发生的原因却大相径庭,是由于MSC SERVER和IP承载网分别出现故障导致。在传统网络结构中由于没有上述设备,所以在处理掉话故障时如果不考虑到这些设备,可能会导致故障迟迟不能解决。造成掉话故障的原因很多,但是在无线网络演进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新设备、网络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这些变化导致一线维护人员在处理任何故障时都需要从网络整体结构人手,全面考虑进行分析和判断。
  • 摘要:对TD-LTE无线网络规划设计流程进行研究重点,对TD-LTE无线网络规划的覆盖规划、容量规划、参数规划特点进行了总结,并且根据TD-LTE无线网络规划的特点,探讨了TD-LTE无线网络规划的具体流程,对TD-LTE无线网络频率资源规划、覆盖规划、链路预算、容量规划、规划仿真以及参数规划进行细致研究.TD-LIE无线网络规划从TD-SCDMA网络向LTE的平滑演进的重要保证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做好TD-LTE无线网络的规划将为TD-SCDMA向TD-LTE平滑过渡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实现3G时代向4G时代的跨越.
  • 摘要:以青海省委十二届一次全会精神为指导,结合青海省跨越式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的总体要求,围绕生态畜牧业、高原特色农业、现代种业、设施农牧业、农牧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领域,加强农牧业高新技术自主创新和关键技术集成创新,提升科技特派员信息化服务水平,扩大主动服务覆盖面,强化农牧业新品种、新技术的集成示范与推广应用.以主动服务为核心的新型农村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推动农村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民素质提高,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构建信息服务支撑体系.
  • 摘要:近年来,农村基层合作组织发展迅速,乐都县兴农农产品产销协会是由乐都县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和服务的农户及组织,按照自愿、民主、平等、互利的原则组成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服务、民主管理、共同发展的合作经济组织.协会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生产、加工、贮藏、销售和科技培训、实用技术推广等业务.本文主要对乐都县农产品产销协会开展的科技信息服务模式建设情况和科技信息服务中具体的措施、方法进行了阐述.按照“五统一”的标准,建立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网点,远程视频咨询互动、直接面对农户的短信、语音电话等服务模式。该组织多方联合,实现为农服务资源整合、提升服务功能、完善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本领、完善运行机制,规范长效管理。
  • 摘要:为了探讨青海高原特殊环境因素下小麦蛋白质组分的变化规律,以籽粒蛋白质含量不同的青海高原春小麦品种为材料,提取灌浆结实期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籽粒各组分蛋白,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水平对籽粒蛋白质的影响较品种间差异大,随着小麦籽粒的不断发育成熟,两品种对照与处理之间籽粒的各组分蛋白差异也均随之增大,适温对照的各蛋白组分均有多条条带表达量明显高于低温处理条件下的表达量,并在15KD、29.3KD、51.1KD和55.4KD处有特异条带的出现,特别是在29.3KD处两品种的清、球蛋白均有一条表达量明显增强的条带.为今后进一步研究青海高原温度影响小麦籽粒蛋白质形成的生理机制提供依据.
  • 摘要:利用青海大黄油菜(QD,2n=20,AA)与几种不同的甘蓝(CC,2n=18)正反杂交,辅以幼胚抢救、子房培养和染色体加倍技术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结果表明:以QD为母本的多个杂交组合获得69株杂种苗,反交组合均未得到正常发育的胚.与中迟芥蓝杂交后的QD子房在MS、1/2MS、MS+0.2mg/L6-BA三种培养基中得胚率依次为15.5%、8.9%和4.4%,共获得24个杂种胚,而在MS+1.5mg/L6-BA+0.25mg/L NAA分化培养基上角果内未发现成熟胚.染色体加倍处理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添加秋水仙素后加倍率最高(59.4%~86.4%).SSR分子标记结果显示:受试材料全部为真杂种,并且没有出现新增带和缺失带.人工甘蓝型油菜在形态上介于双亲之间,千粒重较高,达到5.48g~7.45g,显著高于甘蓝型油菜品种青油14号和中双4号.
  • 摘要:利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对青海省互助县种植的甘蓝型春油菜产量、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效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和磷肥对春油菜籽粒产量的提高有显著作用,钾肥的影响相对较小;与不施肥对照相比,氮、磷、钾肥的施用可显著促进成熟期春油菜地上部N、P、K元素累积量(P<0.05);不同肥料的春油菜农学利用率分别为5.3kg/kg N、5.6kg/kg P2O5和1.7kg/kg K2O;肥料表观利用率分别为N33.6%、P2O57.8%和K2O52.0%,氮、磷、钾肥对油菜籽产量的偏生产力分别为28.0.kg/kg N、46.7kg/kg P2O5和26kg/kg K2O.在本研究条件下,当春油菜产量水平在3504kg/hm2时,NPK配施条件下每生产100kg籽粒需要吸收N、P2O5K2O量分别为4.6、2.0和5.6kg,氮磷钾比为1∶0.43∶1.21.油菜生产实践中实现高产目标需同时关注地力培肥和平衡施肥两方面.
  • 摘要:本研究以热榨春油菜菜籽粕为原料,研究了碱提和超声波辅助提取两种方法对菜籽蛋白的提取效果,比较了两种方法提取的菜籽蛋白的性质差异.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效果好,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并且超声波辅助提取的菜籽蛋白吸水性,氮溶解指数,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相对碱提法都有很大提高,而且在酸性条件下,超声波辅助提取的菜籽蛋白仍然具有较好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表明采用超声波技术提取菜籽蛋白,不仅提取效果好,而且对菜籽蛋白起到了改性作用,提高了其部分功能性质.
  • 摘要:油白菜作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蔬菜之一,农民均有种植油白菜的习惯.近年油白菜品种不断增多,为了筛选出适合青海省互助县栽培的新品种,特引进了青海青、青杂1号品种,并以当地主栽品种油白菜四月慢作对照进行引种试验,旨在探索到适合该区域最佳栽培品种. 通过观察调查3个品种的田间抗病性、耐热性、耐寒性、耐涝性、耐早性均表现好。但青海青抗霜霉病、软腐病比对照四月慢强,青杂1号和四月慢抗霜霉病0-1级,从总体上看,青海青品种的抗逆性较好.抗病性抗病超过对照品种,明显优于对照,可大力示范推广种植。
  • 摘要:本文从气候和区域地理优势角度,对马铃薯茎尖脱毒、地膜栽培、及土壤平衡施肥,不同栽培技术方式及效益增加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对马铃薯的不同栽培优势作出了简单介绍,指出马铃薯在青海省具有较高的栽培前景.
  • 摘要:研究土地整理中不同地貌类型的土壤养分含量特征,针对台地、滩地、坡地、丘陵地4种地貌采集了160个土壤样品,测定其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酸碱度,对该区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拉西瓦地区不同地貌类型土壤呈微碱性,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平均分别为10.07g/kg、0.95g/kg、1.30g/kg、25.21g/kg、54mg/kg、6.15mg/kg和107mg/kg.除全钾无差异,其他土地养分变化较大,不同地貌类型间土壤养分差异明显.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含量普遍严重不足,速效钾含量丰富.
  • 摘要:下拉秀位于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采用腐殖质组成修改法和Pallo修改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下拉秀剖面的胡敏素(HM)进行了分组研究,把铁结合胡敏素(HMi)、粘粒结合胡敏素(HMc)和不溶性胡敏素(HMr)定义为胡敏素组成,同时把HMi/HMc和(HMi+HMc)/HM作为胡敏素的表征指标,研究了不同层位的胡敏素组成.结果表明:不同层位胡敏素组分含量、HMi/HMc、(HMi+HMc)/HM、E4/E6、△lgK各不相同;多数层位HMr的含量高,HMr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剖面的上下两端;(HMi+HMc)/HM在0.20±0.05~0.60±0.03范围内波动,多数层位可溶性胡敏素组分低于不溶性组分;HMi/HMc在5.42±0.34~0.46±0.03范围内波动,波动幅度大,有5个层位>1;除O层外,剖面各层位的E4/E6总是表现为HMc>HMi,但△lgK的情形较为复杂,并不总是表现为HMc>HMi;现代生草层HMi、HMc的结构较其他层位简单.
  • 摘要:2010-2011年在青海高原不同海拔生态区对甜高梁进行品种适应性研究,结果显示:海拔高度对生育期、茎秆高度、单株鲜重、叶片数、茎叶产量、糖锤度有极显著影响.海拔1850m鲜重产量111127~139840kg·hm-2,籽粒成熟,产量4154~7609kg·hm-2;海拔1990m鲜重产量96156~139496kg·hm-2;海拔2100m鲜重产量70124~109596kg·hm-2,早熟品种籽粒能成熟;海拔2300m鲜重产量71528~102690kg·hm-2,晚熟品种不能抽穗;海拔2500m鲜重产量41340~61034kg·hm-2,早熟品种能进入抽穗期.茎秆糖锤度海拔2300m以下地区除晚熟品种较低外,可达15%以上,海拔2500m茎秆糖锤度只有6.52%~9.28%.九甜杂三品种综合表现突出,鲜重产量61033.5~125439.0kg·hm-2,糖锤度9.28%~19.61%.海拔1850m籽粒产量7461kg·hm-2,是推广种植的首选品种;吉甜5号、超级放牧者综合表现良好,可为候选品种.
  • 摘要:本文对青海省柴达木地区野生大肥蘑菇的发生及分布进行了调查,并对其引种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柴达木野生大肥蘑菇具有菌丝体和子实体不露出地表,生活史均在地下完成的特性.菌丝体在PDA、CDA、PT等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丝体适宜生长温度为20~25℃,适宜生长的pH值范围为7.0~9.0.发酵料堆料及袋料栽培在12~23℃温度范围内均能产生子实体,为下一步驯化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 摘要:随着青海省"西繁东育"工程的实施,牛羊贩运育肥已成为农牧民增加收入的又一个新亮点.目前牛羊肥育户饲养管理比较粗放,观念保守,因此增加育肥过程中科技含量已成为当务之急.除了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和合理应用饲料配方处,适当使用一些质量好、经济效益明显的饲料添加剂也是提高育肥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探索"牛羊肥"添加剂对藏羯羊育肥效果,进行了试验.rn 试验于2004年11月1日-2005年3月1日在同仁县隆务镇向阳村进行。供试羊白天同群放牧,自由采食牧草和饮水,归牧后补饲精料。精料组成为麸皮50%、玉米粉25%、青稞25%。预试期20d,期间完成育肥羊只的健康检查和各种适应性观测等前期工作;试验期99d,期间每只补饲精料0.5kg/d。试验组羊添加“牛羊肥”10g/d,与精料拌匀在归牧后饲喂,其他饲养条件与对照组相同。在预试期结束及试验期末对供试羊称重,计算全期增重、日增重和料重比,屠宰后记录酮体重,计算屠宰率。rn 使用该添加剂经济效益明显,试验组羊比对照组羊平均多增重4.07kg,按活重8元/kg计算,每只羊增重多收入32.56元。扣除6元成本费,试验组羊比对照组羊平均每只多收入26.56元,若按给100只羊饲喂“牛羊肥”添加剂计算,可增加收入2656元,经济效益明显。实验结果表明,使用“牛羊肥”添加剂育肥藏羯羊,能明显提高饲料报酬,促进增重。该添加剂使用方法简单,成本低,适宜在农牧区推广使用。
  • 摘要:在环青海湖地区已建成的垂穗披碱草种子田中,进行了不同叶面肥对垂穗披碱草种子产量影响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丰乐对垂穗披肩革种子产量有显著影响(P<0.05),其他叶面肥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有增高趋势;在生产性能方面,不同叶面肥对其株高及穗长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施丰乐、富万甲(50mL)、喷施宝则对其生殖枝影响极显著(P<0.01),高乐(N∶P∶K=15∶10∶3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富万甲(100mL)则没显著影响(P>0.05).通过本试验,初步探索不同叶面肥对垂穗披碱草牧草种子产量及生产性能的影响,为发展优质的垂穗披碱草种子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加什科羊是在本地藏系羊的基础上,先后用新疆细毛羊和半细毛羊杂交,经40多年选育而成的加什科肉毛兼用型半细毛羊品种群.产毛量高,羊毛品质好,生长迅速,有较好的产肉性能.适于高寒、干旱、多风的生态条件和极粗放的生产环境下饲养繁殖,是青海省育成的肉毛兼用型半细毛羊新品种群. 加什科肉毛兼用半细毛羊是在海拔3i0(?一3500m中高山生态条件下选育而成的新品种群,对气压较低、温差较大、对寒冷的气候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加什科肉毛兼用半细毛羊主要在海南州内推广,进行纯种繁殖并与周边地区土种羊杂交,能显著地改良与提高肉毛生产性能。
  • 摘要:本文分析黄南州畜种改良现状,探讨畜种改良中存在的全州畜禽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畜种改良经费短缺,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条件差、对改良知识的宣传及技术人员的培训不够等问题,从建立健全州、县、乡、三级良种繁育网络着手,提出逐步实现由单纯强调数量向数量、质量、效益并举的方向发展,建立培育、选育、扩繁、推广、利用和科学实用相配套的畜种良种繁育体系等应对措施.
  • 摘要:本文介绍了农村信息化科技培训资源库建设项目的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和建设目标,分析了素材资料库处理技术、功能模块的开发和后台数据库的连接测试技术,并对系统安全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措施.本数字资源库的设计理念可以概括为:“广泛共享、充分应用”,采用资源本地化的处理原则,资源库的数据安全技术采用多机备份机制方案。资源库系统主要包括资源管理、资源制作、知识整合三大功能子系统,同时视应用环境需要,可增加其他扩展模块。经过一年的试运行,数据库运行正常,服务器服务的响应时间满足教学要求。使广大人民群众通过远程网络学习更多的信息化培训知识,为青海省的经济和文化建设服务。
  • 摘要:随着信息、通信、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使信息、通信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入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影响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是国家在"十二五"时期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简单介绍信息、通信与计算机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几种方式.建立现代农业信息管理网络,实现以信息化促进农业现代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议建设现代化的智能大棚,实现大棚生产的智能化管理、建立农业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农业政务信息化、建立地区性专家服务平台,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面向农村开展服务。
  • 摘要:本文就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方案选择提出一些粗浅的意见.对于我国西南部的"五江一河"之水,应因地制宜,高水高调,全面规划,分期实施.除雅砻江、大渡河调往黄河之外,其余四条江之水应就近调入柴达木盆地的香日德河、格尔木河、那仁郭勒河,通过柴达木盆地香日德至茫崖大渠调入塔里木盆地,以解决西北地区缺水之困.主要内容包括:①输水工程优先选择隧道输水方式.②隧道工程典型断面在水力比降允许条件下进行了试算.③根据拟调河流多年平均来水量,调水走向,水力比降选择工程规模并进行了多方案比较评价.④最后推荐六大调水方案成果及其实施意见.望有关方面能引起关注,为西部大开发乃之我国粮食安全提出水资源保障的工程方案,达到尽早落实的效果,这就是本文的初衷.
  • 摘要:利用西宁地区4个站点1960-2010年的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近51a雷暴日数的长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宁地区4站1960-2010年间平均年雷暴日数为42.5天.总体而言,西宁地区的年平均雷暴日数总的趋势呈震荡缓慢减少的.但各站在各时段内的年际变化表现及总体减少趋势有所不同.雷暴日数各月月值的年际变化特征也均经历了一个由强至弱再增强的变化过程,各月总体呈振荡减少趋势.小波分析表明,在西宁地区51年中的年雷暴日数周期变化特征中,各站存在两个较为明显的周期,15年左右的长时间变化周期以及5~7年的短时间变化周期.西宁地区夏季各月份中,6月份以长时间周期为主,7月份各时间尺度周期表现均较弱,但15~20年左右的周期相对表现明显,8月份则是以25~30年和5~10年的周期为主.
  • 摘要:采用PCA-BP方法建立不同产地秦艽的模式识别方法.模式识别分析结果准确,说明紫外分光光度法结合化学计量学波谱解析,可以作为一种鉴别中藏药的分析测试方法.相对于色谱方法,由于其仪器简单、测试快速,结果准确,很利于推广普及应用,可以预计,该方法将会成为药物分析鉴定中常用的手段.
  • 摘要:风力发电是目前再生新能源利用中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开发条件,发展前景看好的发电方式.风电塔塔架是支撑发电机组的关键设备,主要起支撑并吸收机组震动的作用.塔筒形体尺寸大,质量要求高.通过对2.0MW风力发电机塔架主要技术要点的分析,提出风力发电机组塔架制造工艺改进方案,对重点工序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具体展开论述,明确了塔架制造的质量控制要点,阐述风力发电机塔架生产的技术特点和重点质量控制,达到了质量控制的目标.rn 塔架制造工艺流程如下:核对钢板、法兰锻件和焊接材料质量证明书、复验、验收、焊接工艺评定-塔架钢板数控下料-塔架钢板坡口切割-塔架钢板几何尺寸检测-卷制-校圆-UT检测-筒节及法兰组对塔段几何尺寸检测-焊接-焊后UT、RT检测及几何尺寸检测-喷砂及检测-喷漆及检测-内附件安装-电气系统安装-包装。塔架制造过程共设置制造准备、原材料(钢板/锻件)、下料及坡口加工、焊接、完工检查等6个控制环节29个控制点(包括20个审核点R、4个见证点W、5个停止点H),塔架制造过程中主要进行了筒节的制备、塔筒组对、塔筒焊接、塔筒防腐几方面质量控制。
  • 摘要:通过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实现绿色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青海生态畜牧业是高原生态经济、绿色经济的产业形式之一,从本地生态、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等实际出发,发展生态畜牧业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既是经济结构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也是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的转变.青海以“生态立省”战略为基础,提出了“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和统筹发展”的科学发展新模式。实践证明,生态畜牧业是青海畜牧业发展的方向,是在探索一条生态和农牧业经济"双赢"的绿色发展之路.建议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为生态畜牧业建设提供持久的技术引领和支撑、完善的政策及各项保障措施,形成推动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整体合力、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重点,提升生态畜牧业发展效益。
  • 摘要:396头适繁牦牛和226头国产期牦牛按体况评分方法进行体况评分,并在发情季节进行了发情率的跟踪观察;对446头围产期牦牛按体况评分2.0组和2.0以下组在进行不同量补饲对比试验,旨在探讨体况基础上的营养调控繁殖研究.结果表明:发情牦牛的体况评分为4.16±0.44,未发情牦牛的体况评分为3.49±0.45,差异极显著;妊娠母牦牛产前体况评分在2.63,产后体况评分下降到0.34的母牦牛产后发情率达到45.46%,而产前体况低于2.0,产后体况在0.5以上的母牦牛产后发情周期不能恢复;围产期牦牛体况评分低于2.0,补饲1kg/d,围产期体况高于2.0,补饲0.5kg/d,能使17%~30%的产后母牦牛当年进入发情配种状态.
  • 摘要:在高寒牧区通过5年的数据测定显示新疆细毛羊使用公羊平均射精量从各年龄都高于青海细毛羊及茨盖羊使用公羊.其中新疆细毛羊、青海细毛羊使用公羊平均射精量2岁最高,新疆细毛羊使用公羊平均射精量3岁最低,青海细毛羊使用公羊平均射精量4岁最低,但茨盖羊使用公羊平均射精量2岁最低.
  • 摘要:2006年9月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为了导入外血,进一步巩固和提高青海毛肉兼用细毛羊的综合品质,从甘肃皇城试验种羊场引进高山细毛羊4月龄羔羊20只(♂10只,♀10只)进行饲养,以备种用.经过12个月的饲养管理表明:高山细毛羊在海拔3200m以上的环青海湖地区其平均体重的增长为公羊14.28±4.37kg,母羊1.22±0.47kg.日增重为公羊3.91g,母羊3.34g;体尺增长情况分别是:公羊体长为17.1cm,体高为9.1cm,胸围为16.3cm,管围为1.0cm;母羊体长为17.6cm,体高为12.5cm,胸围为25.5cm,管围为1.2cm.其最终日平均体尺平均增长数为公羊体长为0.047cm,体高为0.025cm,胸围为0.045cm,管围为0.003cm;母羊体长为0.048cm,体高为0.034cm,胸围为0.070cm,管围为0.003cm;羊毛平均细度公羊为16.94±2.06μm,平均产毛量为3.86±0.83kg,平均毛长为8.50±0.58cm;母羊为16.17±1.11μm,平均产毛量为3.66±0.40kg,平均毛长为9.15±0.82cm;其细度公母羊接近,平均毛长母羊比公羊长1.0cm左右,平均产毛量公羊多0.20kg左右.
  • 摘要:分别从山东、河南引进两个品种金银花,在高原寒旱地区青海省同仁县进行引种试验与种植示范.通过引种、栽培、田间管理、越冬、病虫害防治等研究与种植示范,结果表明引进的两个品种的金银花采取越冬保护措施后,能在高原寒旱条件下生长,扩大了金银花在国内的种植区域.
  • 摘要:建立了青海地区唐古特大黄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海拔的10批野生和2批栽培唐古特大黄药材进行分析,以乙腈-水(0.04%的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nm,流速1.0mL/min,柱温为40℃.结果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试验中共有峰面积和保留时间的RSD均小于5%.青海不同采集地的唐古特大黄的平均相似度为0.925.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以青海果洛地区为主产地的不同海拔唐古特大黄药材质量标准的分析检测.栽培唐古特大黄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积累符合野生大黄药材的指纹特征,可以代替野生药材入药.
  • 摘要:通过研究在不同温度胁迫下,青藏高原高寒地区沙生风毛菊(S.arenaria)、甘肃风毛菊(S.kansuensis)和长毛风毛菊(S.hieracioides)3种常见风毛菊属植物叶片组织的质膜透性和渗透性调节物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及其生理特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3种风毛菊属植物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随着处理温度降低显著增加,其中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的增幅从大到小依次为沙生风毛菊、甘肃风毛菊和长毛风毛菊,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增幅则相反;甘肃风毛菊和沙生风毛菊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温度下降呈先降后升的趋势,而长毛风毛菊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增幅依次为长毛风毛菊、沙生风毛菊和甘肃风毛菊.说明温度胁迫对本文中所测的3种常见风毛菊属植物的各项生理指标均有影响;同时长毛风毛菊耐低温能力比沙生风毛菊和甘肃风毛菊更强.
  • 摘要: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实现,我国的畜牧业要与世界畜牧业接轨,必须打破传统发展模式,走有机发展之路。发展有机畜牧业,生产有机畜产品,不仅是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我国发展外向型畜牧业、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畜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的有效途径。现代畜牧业的内涵就是生态安全的有机畜牧业,有机畜牧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要分析了三江源地区发展有机畜牧业的优势,并根据三江源地区发展有机畜牧业存在的缺少有机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草场退化制约有机畜牧业发展等问题,提出制定三江源地区有机畜牧业的发展规划,并建立相应的政策和技术支撑体系、引进或扶持有机食品加工和销售龙头企业、依托生态和资源优势发展三江源地区的有机畜牧业、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有机畜牧业的认知度等符合三江源地区发展有机畜牧业的对策建议。
  • 摘要:青海省作为全国重要的水源地,承担着水源涵养和流域保护的重要责任,源头保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在生态补偿方面研究热点的综述,结合青海的实际情况,提出建立生态补偿的三条途径,即建立以国家财政为支撑的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以征收资源开发收益费为支撑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和以中下游地区按比例分担的流域生态保护费为支撑的流域生态补偿,最大限度的实现水源地的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维系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设施农业是人类运用一定设施和工程技术改变自然环境,模拟控制气温、光照、湿度、水分等动植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创造符合动植物或微生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农业生产方式。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设施农业目前在西宁市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广义的设施农业包括设施种植和设施养殖,狭义的设施农业仅指设施种植。本文以狭义的设施农业为重点,比较深入地分析了西宁市多年来设施种植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设施建造质量不高,结构不尽合理、总体科技水平较低,设施栽培技术不配套、标准化生产水平低,成熟技术尚未得到应用推广等主要问题及进一步促进设施种植业发展的对策。提出了抓规划促引导,壮大优势产业规模、大力发展设施果树、合理安排茬口和种植种类,提高生产效益、制定生产技术标准,建设示范点抓投入强保障,着力在健全机制上做文章、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大力开拓市场等建议。
  • 摘要:本文通过对黄南州农作物品种现状分析,提出农作物良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列出近两年黄南州农业技术推广站、黄南州种子站在黄南州同仁县不同类型自然环境和区域,实施主要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情况及结论,并经过分析,从种子基地建设、种子基础设施建设、种子示范项目、科技培训、种子队伍建设、资金保障等方面提出黄南州农作物良种繁育和推广的对策,并根据试验示范结论提出黄南州不同类型区域主要农作物新品种推广的建议。建议加快建立和完善种子基地、加大种子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良种推广示范工作、强化技术培训、完善种子队伍建设、加强资金保障,根据黄南州农业技术推广站近两年品种试验结果,建议各级农业部门,重点推广品种:川水区小麦新品种青春40号、高原448品种,油菜青杂5号。浅水区马铃薯青薯2号、下寨65号,青裸昆仑12号,油菜青杂3号为主。
  • 摘要:本文提出了基于ASP的藏区文化交流与信息采集系统设计方案,介绍了系统的主要功能,并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了探讨.安全问题是本系统考虑的首要问题,系统安全包含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的数据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有软件的自身安全、用户的不安全因素、病毒的破坏和侵入等等。为此本系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做好数据备份和资料的存档工作。采用动态双备份系统,防止网页篡改系统,自动恢复被篡改的网页,保证网站主页、重要页面的安全。服务器装有漏洞检测和入侵检测系统,使用漏洞扫描软件扫描系统漏洞,及时发现系统安全隐患,采取修补措施,有效地阻止多种攻击和入侵企图。安装防火墙、杀毒等安全软件工具,进行服务器网络安全防护。通过过滤技术,对进出信息进行杀毒和及时阻止入侵,防止病毒和不良信息的传播。分层管理权限,使网站工作人员根据不同的优先级设置信息维护权限。使用SQL存储过程对数据库结构进行封装,只有一定权限的用户才能执行存储过程,从而使别的用户不能直接访问数据库的内容,同时对重要的资料进行加密处理,可以提高数据库的安全。
  • 摘要:本文简述了现浇透水、植生高强生态混凝土技术在生态护坡技术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这种技术除了具有护坡作用外,还由于材料自身的多孔性和良好的透气、透水性,能形成坡坝整体卓越的反滤效果,可消除静水压力,确保堤坝体长期稳定.该混凝土除起到护坡作用外,还由于其自身多孔,有良好的透气、透水性能,能实现植物和水中生物的生长,具有净化水质、改善景观和完善生态系统等多重功能.
  • 摘要:在青海省的城镇和农牧区引水工程中,渗渠取水,按其补给来源可以分为集取地表水为主的渗渠和集取河床潜流为主的渗渠两种。前者将渗渠埋设在河流的河床中,取河水垂直渗透水。后者系将渗渠埋设在岸边滩地下,以集取来自岸上第四纪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和河床下的潜流水。目前青海省采用集取地下水或河床下的潜流水为主的渗渠较多,经验也较成熟,一般效果较好;而采取集取地下水为主的渗渠较少,使用年限也较短,虽然有的效果也较好,单位出水量较大,但水量水质变化较大,有的易于淤塞,必须定期检修,管理费用较大。rn 当间歇河谷的河水在枯水期流量较少时,或在冰冻后:水深较浅或断流,而含水层为砂卵石,厚度小于6m,不能经济有效地采用大口井或机井取水时,渗渠是一种比较适用的取水建筑物。集取地下水或河床潜流水的渗渠规模,在青海省多用于中、小型水源工程,出水能力每天约1万立方米以下。rn 渗渠埋设,关系到出水量的大小、施工难易和造价高低等问题:因此在设计上应全面比较。集取地下水或河床潜流水的渗渠,埋深在地下水位以下4-6m为宜,小于4m对产水量影响较大,而大于6m时,施工困难。至于集取地表水的渗渠,一般埋深在地面下2-4m为宜,过浅易冲刷,水质不良,过深施工困难,而产水量增加不多。渗渠设计的技术经验数据。集水管内水深应按半满流设计,充满度采用0.4-0.8d;流速最好采用0.6-0.8m/s;最小坡度一般采用0.2%;最小管径一般采用0.6m。进水孔总面积一般为管壁总面积的5%—1O%,如果结构允许,最好采用8%-15%;孔眼流速一般采用0.Olm/s;孔径一般为20-30mm,条缝孔眼一般为宽20mm,长60mm。滤层。集取地下径流或河床潜流水的渗渠,滤层厚度可采用0.8m,层数一般为三层,上层厚下层薄,粒径上层细下层粗。根据含水层颗粒分析资料和滤料厚度确定。相邻各层粒径比可以采用第一层比第二层、第二层比第三层(从渗渠往外数起)大2-3倍,而第三层比含水层粒径大5—7倍。检查井距。当管径小于Im时,井距采用30-50m,管径大于1m时,井距采用75m,井底设有沉砂池,井盖可采用封闭式。rn 在生产管理工作中,应注意水文地质观测工作,并经常记录集水井内外的水位,以及水泵出水量等。以便对地下水采储量作出合理的评价。因此,在设计渗渠时还应考虑建立长期观察孔。
  • 摘要: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青海联通积极研究移动网通信基站节能技术,采取智能载频关断技术对通信网"耗能大户"基站设备实施节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公司每年节省能耗成本169万元,为青海的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工作做出了贡献.本文主要讲述智能载频关断技术及应用后取得的经济效益.时隙级PA关断根据话务量情况对载频时隙进行控制,减少功耗。载频级PA关断根据时间段来控制载频工作状态,减少功耗。青海联通对在网华为BTS设备实施“时隙级PA关断+载频级PA关断”技术,依据话务负荷进行判断。华为设备必须同时开启或关闭时隙级PA关断+载频级PA关断技术,两个技术不能单独开通。华为BTS3012高配置型基站开启节能功能后,省电效果较为显著。
  • 摘要:随着青海联通用户数的飞速增加,GSM网络规模不断壮大,现有无线资源日益紧张,网络TCH信道拥塞较为严重,网络拥塞影响了用户正常通信,该问题在基站配置较小的农村尤为突出,通过工程的手段解决存在周期较长、不能有效的实时缓解G网的话务压力的问题,为此必须通过网络优化—硬件调整和软件参数调整,力争使网络达到最佳运行状态,保障网络各项指标正常并不断提高用户的感知度,提高用户感知,支持青海经济的发展.本人结合实际工作的经验,查看了大量的网络优化方面的资料,简单的分析了网络TCH信道拥塞产生的原因,并从基站硬件和网络参数上讨论了解决拥塞的一些方法,希望与通信行业的员工分享经验,互相学习,互相进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青海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硬件调整,主要通过网络扩容、站型调整、调整基站高度、天线方向与俯仰角度等方法来实现均衡话务、吸收话务的目的。由于在实际的应用中,单从硬件调整上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如果再结合软件参数进行调整,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可以从改变小区的信道配置、最小接入电平RxlevAMI调整开通半速率几个方面进行无线参数的调整。
  • 摘要:随着市场的发展,青海联通GSM网络通过不断建站、扩容,县城及州地中心乡镇以及重点道路都已经达到了较好的覆盖效果.但随着网络规模扩大,用户数量也在不断增长,网络干扰也逐步严重.而青海高原主要县城目前网络状况为:基站站址较高,覆盖远,县城无或很少有高层建筑物,对基站覆盖形成不了阻挡,因此县城存在大量的覆盖越区小区,网内同邻干扰较为明显.因此,针对当前青海州地分公司主要县城网络中存在干扰严重的问题,将以优化网络、提升感知为出发点,重点解决县城网络通话质量,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有限的频率资源,降低干扰,提升网络性能.功率控制,作为降低干扰的有效手段,已成熟应用到实际网络中,而华为设备使用的3.5代功控技术是采用了新的功率控制算法,为进一步降低干扰,提升语音质量提供了新的尝试.
  • 摘要:农业信息化是在农业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农村经济、社会、技术等各个环节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工具,实现农业生产经营、农产品营销、农产品消费的科学化、智能化过程,国家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必将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结合实际,对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重要性和建设青海省农牧区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的现实需求作了分析,着重对青海省农牧区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的服务体系、服务模式、服务内容、服务成效作了论述.目前,通过平台服务的农牧民信息化意识不断增强,信息运用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10年底,青海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通过服务平台发布信息3万多条,通过手机短信发送农业信息1.9万条次,及时准确地为农牧民提供了政策、技术、市场等信息,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青海省农牧业信息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农牧民信息化意识不断增强,信息需求不断拓宽、青海省农牧区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带动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发展。
  • 摘要:近年来,黄南藏族自治州农牧区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初步建立了覆盖乡镇(街道)和部分村社、农户的信息网络,搭建了多个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桥梁"和"导航"作用;但是全州农村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体制机制不健全,信息资源散小弱,信息进村入户难,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整个工作正处于由"破"而"立"阶段,需要在下一步发展中加以完善和提高.本文着重对黄南州农村牧区信息化建设的信息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快发展、信息服务与应用系统发展迅速等现状作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信息进村入户难、信息资源散小弱,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统一信息资源管理、加强农牧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集中信息资源,增强服务能力、提高农牧民运用信息知识的水平,以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要求几个对策.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