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绿竹

绿竹

绿竹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469篇,主要集中在林业、中国文学、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21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31篇;相关期刊207种,包括亚热带水土保持、福建林业科技、林业科技开发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十一届中国竹业学术大会、第十一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2013年“木(竹)材低碳加工与绿色保障”研讨会等;绿竹的相关文献由654位作者贡献,包括郑郁善、郑蓉、方伟等。

绿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21 占比:89.77%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3.62%

专利文献>

论文:31 占比:6.61%

总计:469篇

绿竹—发文趋势图

绿竹

-研究学者

  • 郑郁善
  • 郑蓉
  • 方伟
  • 王月英
  • 金川
  • 高志民
  • 夏海涛
  • 朱勇
  • 李效文
  • 余学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邱细妹; 梁其斌; 吴承文; 郑瑞钰; 于廷义
    • 摘要: 为筛选绿竹林下重金属富集植物,于2020年以福建省尤溪县梅仙镇绿竹林为研究对象,采集林下13种植物的不同器官和土壤样品,测定主要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不同植物及器官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4个采样点土壤Cu、Pb、Cd平均含量分别为54.7、466.1、0.47 mg·kg^(-1),均超出风险值。所有植物均表现为地下部器官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强于地上部,其中棕叶狗尾草整株对主要重金属富集能力最强,是一种优良的重金属富集植物。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b含量与植物Zn和Pb含量之间以及土壤Cd与植物Cu含量之间均具有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土壤Cu与植物Zn之间、土壤Cr与植物Pb之间、土壤Cd与植物Cr、Zn、Pb之间以及土壤As与植物Cu、Zn、Pb之间均具有显著性相关关系(P<0.05)。
    • 傅成杰; 高伟; 巫智斌; 方栋龙; 卢华辉
    • 摘要: 为探明立地条件对绿竹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绿竹笋用林栽培过程中立地选择和竹笋品质提升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立竹度和管理措施相对一致的3种立地(低山丘陵地、农田耕作地、河滩冲积地)上绿竹笋的产量、形体指标与营养物质的含量,并通过冗余分析(RDA)确定影响竹笋形体和营养成分的土壤因子。结果表明:1)农田耕作地土壤肥力优于低山丘陵地,并同时显著优于河滩冲积地;2)农田耕作地产笋量最高(16990 kg/hm^(2)),3a生绿竹和无立竹地下竹蔸几乎无产笋能力:3)低山丘陵地和农田耕作地竹笋形体指标优于河滩冲积地,其中,低山丘陵地商品笋重量、去壳净重、可食率指标均最高,农田耕作地笋基径、笋长指标均最高;3种立地1a生和2a生竹所产笋形体指标均显著优于3a生竹所产笋:4)低山丘陵地竹笋营养最高,低山丘陵地和农田耕作地可溶性糖、粗蛋白质和氨基酸总量3项指标均显著高于河滩冲积地,而粗纤维含量显著低于河滩冲积地:5)RDA分析标明,土壤中的全N(贡献度27.3%)、全K(贡献度22.2%)、速效K(贡献度11.0%)和碱解N(贡献度10.7%)含量是影响竹笋形体指标的主要因子,而土壤全P(贡献度89.6%)和pH(贡献度4.3%)是影响竹笋营养成分的主要因子。
    • 岳晋军; 倪张林; 朱燕琳; 袁金玲
    • 摘要: 在福建、浙江、重庆等绿竹笋主产区,按照山顶、山腰、山麓、山地稻田、水稻田、河滩等6种土地类型进行了典型样地取样,通过测定土壤和竹笋中重金属的质量分数,采用污染指数、富集系数、健康风险系数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Cd在水稻田中超标,Pb在山顶、山麓、河滩地3种土地类型中存在超标,Zn、As、Cu、Cr在6种土壤中均未发现超标;6种土地类型的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或等于1.0,属于未污染土壤。绿竹笋中的重金属平均质量分数均未超出国家限量值。6种重金属在绿竹笋中的生物富集系数由大到小为Cu、Cd、Zn、Cr、Pb、As,且目标危险系数值均小于1,对人的健康风险都较低。6种土地类型以河滩地和山地稻田的危害指数略大,长期食用这两种林地生产的绿竹笋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因此,现有绿竹笋用林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程度不大,仅有个别地方存在轻微超标;绿竹笋富集重金属能力较弱,重金属不超标。
    • 朱惠霞; 陶兴林; 刘明霞; 胡立敏
    • 摘要: 莴笋品种绿竹表现中熟,植株生长势中强,叶色黄绿;具有肉质茎棒形均匀、皮绿肉青、纤维含量低、品质优良、抗病性强等显著特点,平均单株质量880 g,每667 m2产量高达4815 kg,适宜甘肃及西北相同气候区域推广种植.绿竹在商品性、产量、抗病性方面有较大突破,可部分替代当地老旧品种.利用河西走廊地区的天然优势,总结了1套制种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制种田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种子采收等,为实现莴笋良种良法的配套生产提供了保障.
    • 陈泓; 李广
    • 摘要: 漫山遍野的竹子郁郁葱葱、随风摇曳。在福安市城阳镇占洋村绿竹示范基地,只见林业技术人员在指导种植大户游锦木砍竹子、挖竹蔸……福安是“中国绿竹之乡”,现有绿竹面积6万多亩,种植范围覆盖全市23个乡镇的236个行政村,年产竹材10万吨、绿竹笋1万吨,年产值达2.6亿元。
    • 杨杰; 郑蓉; 温晓芸; 郑瑞钰; 吴承文
    • 摘要: 为了深入了解福建省绿竹发展现状及栽培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采用文献检索的方法对现有正式发表的有关绿竹研究的文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绿竹栽培主要面临栽培面积分散、集约化程度不高,良种繁育技术发展缓慢,栽培技术一成不变,水肥管理技术滞后及笋农老龄化、劳动力紧缺等问题.迫切需要通过增加绿竹笋培育的科技研发投入,着力发展笋用林、材用林分类经营,加大区域性的平衡施肥、配方施肥的研究与推广,加大土地流转力度,以促进绿竹栽培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可持续发展.
    • 刘军; 白天道; 陈永力; 杨开太; 蒋维昕
    • 摘要: 于2019年,在广西南宁市七坡林场开展低丘松林下套种3种丛生笋用竹种(绿竹、麻竹、勃氏甜龙竹)试验,探究3种丛生笋用竹种的造林效果、发笋及幼竹生长规律.结果 显示:勃氏甜龙竹的成活率高达83.15%,略高于绿竹(76.6%)和麻竹(62.13%);发笋时间,以勃氏甜龙竹最早(5月中旬),绿竹最晚(6月上旬);发笋持续时间历时最长的为勃氏甜龙竹(180 d),最短的为麻竹(150 d);麻竹的发笋量最高,平均单株母竹发笋率、退笋率分别为2.186、0.115,且以下坡位发笋率略高于上坡位,而退笋率相反;3种笋用竹幼竹高生长均呈现出慢—快—慢的"S"型生长规律,勃氏甜龙竹与麻竹的高生长速率相接近,生长盛期日均高增长量为12 cm;Richards、Gomperz.T方程分别较好地拟合了勃氏甜龙竹和绿竹、麻竹的发笋—幼竹高生长过程.
    • 杨柳
    • 摘要: 当前,绿竹种植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有母竹质量不佳、种植时间不合理、种植工作开展不到位及挖穴准备工作不充分等。对此,需采取做好整地挖穴工作、把控种植质量、强化管理及加强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切实提高绿竹种植成活率。
    • 姜克森
    • 摘要: 为研究集约经营对绿竹林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研究选取沙性红壤、黄红泥土和红泥土生长的绿竹林,采集耕作层(0-20 cm)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自然含水量、田间持水量、毛管含水量、饱和含水量、渗滤率等指标。结果表明,集约经营促使沙性红壤绿竹林土壤容重和田间持水量分别增加1.22%和1.80%,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自然含水量、毛管含水量和饱和含水量分别降低8.16%、39.23%、14.61%、2.94%和7.94%。集约经营促使黄红泥土绿竹林土壤自然含水量增加7.38%,促使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田间持水量、毛管含水量和饱和含水量分别降低1.44%、6.86%、6.04%、13.26%、5.66%、1.99%和3.01%。集约经营促使红泥土绿竹林土壤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分别增加1.08%和104.54%,促使毛管孔隙度、自然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和毛管含水量分别降低4.52%、11.41%、6.12%和2.28%。此外,集约经营促使沙性红壤、黄红泥土和红泥土绿竹林土壤K_(10)分别上升了47.37%、54.29%和22.73%,表明集约经营促使土壤渗滤率增加。
    • 杨杰; 郑蓉; 温晓芸; 郑瑞钰; 吴承文
    • 摘要: 为探索长期集约经营笋用绿竹林养分需求特征,有针对性地实施养分精准管理,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同时增加竹笋产量,选取长期集约经营笋用绿竹林为研究对象,通过“3414”施肥试验,逐次统计不同处理竹笋数量、产量、最大笋个体重和最大笋体直径等指标。结果表明,施肥能够明显增加竹笋数量和产量,其中处理N_(2)P_(2)K_(1)年竹笋数量和年产量均最高,分别为53.1×10^(3)个·hm^(-2)和17.9 t·hm^(-2),较不施肥处理分别增加92.8%和106.9%,较传统施肥处理分别增加31.1%和28.8%。竹笋产量与施肥量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当N、P_(2)O_(5)、K_(2)O施肥量分别为306.91 kg·hm^(-2)、0 kg·hm^(-2)和355.14 kg·hm^(-2)时竹笋产量最高,为15795.72 kg·hm^(-2)。由此可见,长期集约经营绿竹林重施氮、磷的传统栽培习惯造成土壤富磷、贫钾的特点,短期内增施钾肥、减施磷肥是长期集约经营绿竹林笋产量进一步提高的必要措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