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监控
船舶监控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159篇,主要集中在水路运输、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8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225872篇;相关期刊56种,包括无线互联科技、大陆桥视野、科技和产业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2010年年会暨“十二五”卫星导航定位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专家论坛、第四届卫星通信新业务新技术学术年会、中国航海学会船闸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等;船舶监控的相关文献由341位作者贡献,包括刘俊、李梅、李泽等。
船舶监控—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25872篇
占比:99.96%
总计:225964篇
船舶监控
-研究学者
- 刘俊
- 李梅
- 李泽
- 许乔嘉
- 于世杰
- 刘建
- 吕新立
- 张英俊
- 徐东
- 徐轶群
- 李夏
- 万江龙
- 万隆君
- 严新平
- 乔小瑞
- 于永妍
- 何琪
- 俞永方
- 卞磊
- 卢红洋
- 叶建标
- 叶芝慧
- 吴一飞
- 吴卫华
- 唐安慧
- 姜涛
- 尹奇志
- 张喆
- 张均东
- 徐小康
- 曾连荪
- 朱博麟
- 李春光
- 李晶
- 杜杰伟
- 杨卫华
- 杨国豪
- 林贤早
- 江伟
- 温志伟
- 游浩生
- 牛群山
- 王希晨
- 王鹏
- 田胜
- 章忠灿
- 舒畅
- 袁裕鹏
- 诸葛玮
- 贾小平
-
-
胡勤友;
张蓓;
杨春;
郑豪;
戚玉玲
-
-
摘要:
针对目前岸台基站或卫星基站还不能对全球尤其是位于交通繁忙海域的船舶进行连续有效的监控的问题,设计一种海上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移动基站(简称船舶基站),仿真大量船舶基站对全球船舶的监控效果。从全球所有船舶中随机选取部分船舶作为船舶基站进行仿真得出:在每天更新一次船位的情况下,全球船舶基站的最佳设置数是3500,覆盖率约为84.31%;船舶基站的AIS信号监控范围基本覆盖全球所有有航线海域,且单片海域的覆盖率普遍在85%以上。
-
-
徐婷;
戴文伯;
张晴波;
周雨淼
-
-
摘要:
针对耙吸挖泥船在监控管理方面存在着视野局限、成本高、效率低下等问题,进行了耙吸挖泥船轨迹聚类算法研究,首次提出以公开的航迹数据为基础,设计了分层多次聚类算法,解决了多参数一次聚类权重设置困难的问题,实现了耙吸挖泥船轨迹快速聚类。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可行,能够快速有效辨识出耙吸挖泥船轨迹类别。研究成果可应用于耙吸船异常轨迹识别、施工监控管理、重大水上交通工程分析等领域中。
-
-
于春泽
-
-
摘要:
为满足水电厂环境监测与风险预警高效化、智能化需求,设计了一套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对水、船、物、人等数据的感知,保障了水域可视化以及工厂安全.利用智能视频设备与AI智能分析平台对大坝关键位置进行实时监控,报告水位和流速情况,完成漂浮物告警弹窗与船舶智能分析;基于智慧消防物联网平台与AR全景可视化系统,实现仪表智能读取与告警联动.智慧电厂实测结果与现场勘察一致,能够为水域管理及故障识别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撑.
-
-
黄辉江
-
-
摘要:
为提高船舶行进过程中的安全性,合理规划行进路线,本文对AIS船舶监控系统在引航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AIS自身的功能,实时更新船舶航行的位置信息,确定船只行进的轨迹,实现船只的轨迹追踪,根据其追踪的轨迹,确定其行进过程中是否发生偏离,通过获取其他航行船只的轨迹图,将不同的轨迹路线进行对比,选择其中最优方案.通过实验研究,论证本文的应用方法具有客观的可行性,能够实现船只行进过程中的安全保障,减少航行过程中偏离轨道的情况的发生,合理规划行进路线.
-
-
张晓磊
-
-
摘要:
2021年12月8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综合执法局水上局副局长张凯一行4人对中韩客货班轮运输安全管理情况进行督查,连云港市交通运输局党委委员、三级调研员蒋孝纲陪同,局港务处、安全处、市交通执法支队、运输中心以及连云港海事局有关负责同志参加检查。检查组听取了企业安全生产情况、行业安全监管工作汇报,对台账资料进行了检查,并调阅了船舶监控。
-
-
李旗;
曾连荪
-
-
摘要:
现如今对于长江的管理是非常重视的,使LNG移动加注船的发展蒸蒸日上.液化天然气作为在船上运行的替代清洁船用燃料仍处于发展阶段.与传统能源不同,LNG可能在应用过程中产生风险.LNG作为一种清洁,但其运输过程具有危险性,安全运输是极其重要的.文章探讨了长江领域中LNG移动加注船的监控,分析了监控系统所包含的功能,因此,结合传感器,监控系统对移动加注船进行监控,在LNG移动加注船的安全方面和工作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
孙燕国;
吴绍玉;
陈传庚;
方守川;
刘元坤
-
-
摘要:
本文介绍和分析了GIS及其不同的开发模式,针对海洋地震勘探多船多源独立同时扫描技术应用中,因作业船舶日趋增多,地形地物环境日趋复杂而出现的船队管理、协同作业和生产安全的问题,研究了具有船舶实时定位、危险预警、监控调度等功能的海洋地震勘探GIS软件。本研究对提高船队管理、加强协同作业和安全高效地利用时间窗口进行野外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
-
董晶晶;
付永恒;
余鑫;
张胜利
-
-
摘要:
本文从技术实现角度出发,深入研究用户需求,将北斗与其他系统结合,深入研究了基于北斗的船舶监控管理服务系统,该系统实现了船舶位置监控、态势展示,并支持基于北斗的快速高效应急指挥调度及增值信息发布,可有效提升渔业海事部门信息化管理水平.最后,针对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通航监管、应急搜救、船舶避碰等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
-
董晶晶1;
付永恒1;
余鑫1;
张胜利1
-
-
摘要:
本文从技术实现角度出发,深入研究用户需求,将北斗与其他系统结合,深入研究了基于北斗的船舶监控管理服务系统,该系统实现了船舶位置监控、态势展示,并支持基于北斗的快速高效应急指挥调度及增值信息发布,可有效提升渔业海事部门信息化管理水平。最后,针对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通航监管、应急搜救、船舶避碰等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
-
郑宝锋;
丁鸿弼
-
-
摘要:
海洋地质调查工作区域位置数据具有一定的安全保密性,需要建立内部管理的远程监控系统.海洋地质调查远程监控系统采用北斗卫星定位通信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实现了对海洋地质调查船舶以及离船作业人员的实时定位和轨迹监控、作业人员之间的双向信息通信、紧急呼救与应急保障.充分利用北斗短报文通信功能,通过软硬件研发与集成、北斗数据传输仪的研制,实现船舶环境数据的采集、发送,以及正确接收和模拟动画展示,实时掌握船舶运行数据,提高海上地质调查作业管理和安全保障水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海洋地质调查工作者生命财产安全及海洋地质调查工作顺利进行.
-
-
-
- 《第四届卫星通信新业务新技术学术年会》
| 2008年
-
摘要:
船舶安全有效的跟踪和监控手段是当前国内外水上交通运输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传统的技术手段不能满足全球范围内无缝隙的移动目标定位跟踪、通信及监控管理;文章从船舶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运用Inmarsat、GPS、CIS、计算机及网络等技术的融合,开发了全球卫星移动目标监控系统(CTrackMarine),来满足船舶监控管理的需求,同时对车辆、飞机的安全运行、生产调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并对其系统组成、特点和功能进行了描述,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系统创新之处在于对三位一体的所有移动目标均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
-
黄健;
孙伟;
陈卓;
董丽华
- 《第六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
| 2007年
-
摘要:
本文首次将RFID技术应用于内河航道船舶监控中。通过RFID读写器的正确设计、架设安装,有效的监控全航道上船舶的通航情况,解决了内河航道船舶的监控依赖于人工方式、存在信息孤岛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内河航道船舶监控效率,保证了信息在整个港航系统的流转。
-
-
-
-
-
张建龙
- 《第九届中国国际救捞论坛》
| 2016年
-
摘要:
防止海洋污染,保持生态平衡,使海洋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给人类和谐的生活环境,是现代科学及社会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海上溢油污染是最常见的海洋污染之一.尽管已有很多国际性的环境保护协议,包括1972年80个国家签订的《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的公约》.然而,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的现代化,海洋污染的程度仍在不断加重.因此,必须对整个海洋污染程度和性质进行观测和研究,以达到减少污染的目的.要控制海上溢油污染,根本是减少溢油事故的发生,同时要加强海上溢油情况的监控,一旦事故发生,要有足够的应急能力和治理能力。防止人为失误的措施。主要是加强训练,增强配合协调性;制定合理的工作程序和时间表,以减少疲劳的影响;认真按操作规程操作;提高设备自动化水平等。加大海上设施投资力度,优化管线设计,应用先进的检验、检测、维修技术。提高油船事故预防能力,例如:设计双壳层油船;对船设计从预防泄漏的角度进行评估;进行模型试验以评估油船抵抗触礁和碰撞的能力等。提高航行信息质量和实用性及船舶航行的监控能力,降低风险。主要是应用综合的油船专家导航系统和电子海图显示信息系统等。
-
-
张建龙
- 《第九届中国国际救捞论坛》
| 2016年
-
摘要:
防止海洋污染,保持生态平衡,使海洋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给人类和谐的生活环境,是现代科学及社会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海上溢油污染是最常见的海洋污染之一.尽管已有很多国际性的环境保护协议,包括1972年80个国家签订的《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的公约》.然而,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的现代化,海洋污染的程度仍在不断加重.因此,必须对整个海洋污染程度和性质进行观测和研究,以达到减少污染的目的.要控制海上溢油污染,根本是减少溢油事故的发生,同时要加强海上溢油情况的监控,一旦事故发生,要有足够的应急能力和治理能力。防止人为失误的措施。主要是加强训练,增强配合协调性;制定合理的工作程序和时间表,以减少疲劳的影响;认真按操作规程操作;提高设备自动化水平等。加大海上设施投资力度,优化管线设计,应用先进的检验、检测、维修技术。提高油船事故预防能力,例如:设计双壳层油船;对船设计从预防泄漏的角度进行评估;进行模型试验以评估油船抵抗触礁和碰撞的能力等。提高航行信息质量和实用性及船舶航行的监控能力,降低风险。主要是应用综合的油船专家导航系统和电子海图显示信息系统等。
-
-
张建龙
- 《第九届中国国际救捞论坛》
| 2016年
-
摘要:
防止海洋污染,保持生态平衡,使海洋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给人类和谐的生活环境,是现代科学及社会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海上溢油污染是最常见的海洋污染之一.尽管已有很多国际性的环境保护协议,包括1972年80个国家签订的《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的公约》.然而,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的现代化,海洋污染的程度仍在不断加重.因此,必须对整个海洋污染程度和性质进行观测和研究,以达到减少污染的目的.要控制海上溢油污染,根本是减少溢油事故的发生,同时要加强海上溢油情况的监控,一旦事故发生,要有足够的应急能力和治理能力。防止人为失误的措施。主要是加强训练,增强配合协调性;制定合理的工作程序和时间表,以减少疲劳的影响;认真按操作规程操作;提高设备自动化水平等。加大海上设施投资力度,优化管线设计,应用先进的检验、检测、维修技术。提高油船事故预防能力,例如:设计双壳层油船;对船设计从预防泄漏的角度进行评估;进行模型试验以评估油船抵抗触礁和碰撞的能力等。提高航行信息质量和实用性及船舶航行的监控能力,降低风险。主要是应用综合的油船专家导航系统和电子海图显示信息系统等。
-
-
张建龙
- 《第九届中国国际救捞论坛》
| 2016年
-
摘要:
防止海洋污染,保持生态平衡,使海洋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给人类和谐的生活环境,是现代科学及社会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海上溢油污染是最常见的海洋污染之一.尽管已有很多国际性的环境保护协议,包括1972年80个国家签订的《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的公约》.然而,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的现代化,海洋污染的程度仍在不断加重.因此,必须对整个海洋污染程度和性质进行观测和研究,以达到减少污染的目的.要控制海上溢油污染,根本是减少溢油事故的发生,同时要加强海上溢油情况的监控,一旦事故发生,要有足够的应急能力和治理能力。防止人为失误的措施。主要是加强训练,增强配合协调性;制定合理的工作程序和时间表,以减少疲劳的影响;认真按操作规程操作;提高设备自动化水平等。加大海上设施投资力度,优化管线设计,应用先进的检验、检测、维修技术。提高油船事故预防能力,例如:设计双壳层油船;对船设计从预防泄漏的角度进行评估;进行模型试验以评估油船抵抗触礁和碰撞的能力等。提高航行信息质量和实用性及船舶航行的监控能力,降低风险。主要是应用综合的油船专家导航系统和电子海图显示信息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