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开发
自然资源开发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216篇,主要集中在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经济计划与管理、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6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113951篇;相关期刊173种,包括瞭望、西伯利亚研究、贵州民族研究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第七届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论坛等;自然资源开发的相关文献由264位作者贡献,包括罗竞、于晓芳、付吉元等。
自然资源开发—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13951篇
占比:99.82%
总计:114162篇
自然资源开发
-研究学者
- 罗竞
- 于晓芳
- 付吉元
- 刘玲
- 吴静茹
- 宋魁
- 张莉
- 曹承万
- 曾庆炎
- 杨凡
- 温玉祥
- 王培荣
- 王天雁
- 胡德胜
- 邵帅
- 一帆
- 丁四保
- 丁言强
- 于淑芬
- 何文涛
- 何沐文
- 何波
- 侯延爽
- 俞丽娟
- 冯俊贵
- 冯吉南
- 几江
- 刁秀华
- 刘丹
- 刘乔阳
- 刘亚文
- 刘俊杰
- 刘君
- 刘宗寿
- 刘建鹏
- 刘惠荣
- 刘成业
- 刘曙光
- 刘树华
- 刘金兰
- 包洛夫斯基赫
- 卓么措
- 单鹏飞
- 古菊平
- 叶莲娜·季霍米罗娃
- 吕银春
- 吕青
- 吴兆威
- 吴建树
- 吴琼
-
-
陆胜
-
-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自然资源开发工作已经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重点内容。林业资源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但由于种种因素,林业资源缺乏有效的保护,不利于经济发展,有损人类生存环境。森林资源是林业资源的一种,林业资源环境和地区气候、水源、生态等都有重要关系。火灾是森林最大灾害之一,对于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威胁,为了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森林防火管理措施,这也是保护林业资源的重要内容[1]。
-
-
陆静华
-
-
摘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生活教育”告诉我们:幼儿是在生活中学习的,他们的学习主要是与生活中的客观事物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要充分挖掘幼儿生活环境的教育价值,开发幼儿园课程资源。对于幼儿来说,自然环境神秘,既能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又能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
-
-
周庆
-
-
摘要:
结合自然资源开发的特点,可以看出,加强信息化不仅可以提高自然资源开发效率,而且可以满足现代发展的需要,保证对自然资源和国有资产的有效控制。整合和优化新技术,有助于更好地管理和控制自然资源,获得更准确的自然资源信息,实现有效整合的目标,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本文着重研究了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路径和趋势。目前,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完善新城镇化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新发展模式框架下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战略;振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主要目的是加强农业与城市的配套工作,带动农村发展,促进新劳动力的形成,保持城乡工农业互助关系、城乡优势互补关系,协调发展、共同繁荣,优化空间布局,发展城乡发展总体格局下的空间规划及其支撑体系,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构建新的空间开发模式和落实土壤保护是落实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自然资源部的基本任务。
-
-
张俊飚
-
-
摘要: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强。在资源开发过程中,资源的利益分配引起广泛关注。在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建立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机制,切实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进共建共享共治,实现国家、当地政府、企业、所在地居民四方共赢,是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对此,陈祖海教授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成果--《自然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机制研究》(人民出版社2022年出版)一书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全书主要的特点和学术创新表现在以下方面。
-
-
姚霖
-
-
摘要:
以自然资源与生态系统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自然资本,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前提,是人类能够诗意栖居美丽星球的基础。工业革命以来,大规模、高强度的自然资源开发正在不断突破行星边界,不断逼近全球资源环境承载的极限。实现资源-生态-经济-社会系统间的相融相促,在行星边界内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面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必须反思国民经济核算“重经济总量,轻生态福利”的天然不足,努力尝试构建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自然资本核算体系,探索如何更好地为自然资源和生态治理提供决策参考。
-
-
吴建树
-
-
摘要:
近年来,随着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提出和逐步推进,美国对中国防范力度日益增加,给中国国家安全带来了重大的战略挑战。同时,这对正在迅速崛起的中国,也是一个摆脱美国战略遏制的机遇。因此,中国应做好相应的战略和政策准备,以此为中国在北极地区获得合法的海洋和自然资源开发权益。这一新的战略变化可能将给目前在印太地区面临着美国越来越大战略压力的中国提供一个新的战略选择,以减缓和疏导来自美国的巨大战略压力,进而为中国的崛起创造一个有利的外部战略环境。
-
-
李长松;
邢修正;
屈涵;
罗涛;
无
-
-
摘要:
2018年6月,审计署就沿江11省市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等情况发布首份专项审计公告,人民日报、央广网、新华网等中央媒体将其形象称为"对长江经济带全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一次‘体检’"。这份"望闻问切,把脉开方"的体检报告,在自然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专门指出了小水电无序过度开发乱象及其造成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直击长江经济带最重要的生态水脉症结,得到了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此制作专题节目.
-
-
陈洁萍
-
-
摘要:
自然资源是我国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但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给民众生活,以及国家的发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我国前些年的粗放式的工业经济增长,让国家近些年开始格外注重资源节约.本文基于环境约束下自然资源的开发问题,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
-
李强壮
-
-
摘要:
在我国,绝大部分自然资源都集中在民族自治地方,自然资源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随着对民族自治地方自然资源的不断开发,民族自治地方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当地居民却没有获得充分的补偿,究其原因,是由于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自然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存在一系列问题.为此,本文从目前民族自治地方自然资源开发与补偿的现状出发,结合民族自治地方自然资源开发补偿机制的意义,试图提出一些完善民族自治地方自然资源开发补偿机制的对策.
-
-
-
邵帅;
杨莉莉
- 《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
| 2011年
-
摘要:
本文通过一个产品水平创新的四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对自然资源开发活动如何影响区域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进行了理论阐释,讨论了资源诅咒效应的发生条件和作用机制,并利用我国省际层面的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理论命题进行了实证检验。
-
-
-
-
-
杨达源
- 《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
| 2007年
-
摘要:
人与自然实现和谐的关键,就在于充分调查目前该地自然地理环境基本特征,查明"气、水、土、生、地"多方面及其互相之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的流通量的"极限值",然后再进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优化建设的科学规划,实现该地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人与自然和谐及可持续发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