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自主呼吸试验

自主呼吸试验

自主呼吸试验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127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1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247183篇;相关期刊76种,包括护士进修杂志、中国急救医学、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山东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大会暨山东省医师协会急救医学医师分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2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大会、2010年京津冀地区呼吸系病专业学术年会等;自主呼吸试验的相关文献由442位作者贡献,包括吴秀、张斌、曹薇等。

自主呼吸试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1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47183 占比:99.95%

总计:247309篇

自主呼吸试验—发文趋势图

自主呼吸试验

-研究学者

  • 吴秀
  • 张斌
  • 曹薇
  • 王胜昱
  • 冯俐
  • 张宪芬
  • 梁建峰
  • 田蓉
  • 罗祖金
  • 丁劲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阿梅; 白红艳; 王艳
    • 摘要: 目的探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结局与进行自主呼吸试验(SBT)前维生素D水平的关系。方法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21年5月于该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危重症且行机械通气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对患者入院时、进行SBT前6 h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进行检测。根据患者的撤机结局,分为撤机失败组(27例)及撤机成功组(5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撤机结局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25(OH)D3水平对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患者进行SBT前25(OH)D3水平与撤机结局的相关性。结果撤机失败组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进行SBT前的呼吸频率、呼吸浅快指数(RSBI)、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高于撤机成功组,但入院时及进行SBT前的25(OH)D3水平均低于撤机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为APACHEⅡ评分及进行SBT前的RSBI、NT-proBNP水平升高,进行SBT前的25(OH)D3水平降低(P<0.05)。进行SBT前的25(OH)D3水平用于预测撤机结局的曲线下面积为0.813,灵敏度为74.07%,特异度为79.25%,截断值为17.00 nmol/L。进行SBT前的25(OH)D3水平与撤机结局呈负相关(r=-0.531,P<0.001)。结论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的撤机结局与进行SBT前的维生素D水平密切相关,可于行SBT前6 h进行维生素D水平监测,用于预测患者撤机失败风险。
    • 方珊; 彭珊; 肖莉银; 谭旭
    • 摘要: 目的:观察与研究对于一些不能耐受T管试验2h的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随后通过了低水平PSV试验后是否能够拔管撤机。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并经口气管插管且机械通气大于24h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当患者首次通过自主呼吸试验(SBT)试验前评估后即开始行T管试验2h,患者通过该试验后立即给予拔管撤机,若不通过,则继续给予低水平压力支持通气(PSV)试验30min,患者通过后给予拔管撤机,若不通过,恢复SBT试验前机械通气参数继续治疗。观察两组患者SBT通过率,再插管率和病死率。结果:共招募了122例通过了SBT试验前评估的患者并进行了首次的T管试验,其中88例患者通过了该试验评估并拔除了气管插管。另外34例患者首次T管试验失败,给予了进一步的低水平PSV试验,其中22例患者通过了该试验评估并拔除了气管插管。两组患者在48h内再插管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管组(12/88=14%)VS低水平PSV组(4/22=18%)]。在病死率上,T管组(5/88=6%)VS低水平PSV组(2/22=9%)。结论:在SBT评估中,对患者呼吸功能要求相对较低的PSV试验方法并仅持续评估30min,相较于对患者呼吸功能要求较高的T管试验方法持续评估2h,前者有更高的SBT成功率且不会导致再插管率和病死率的增加。
    • 钱志伟; 郑丽环; 靳孟孟
    • 摘要: 目的:探讨多脏器联合超声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某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2例机械通气患者,均符合撤机标准进入自主呼吸试验(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SBT)。所有患者SBT前进行超声检查,记录肺部超声评分(lung ultrasound score,LUS)、舒张早期左房室瓣血流速度/左房室瓣环运动速度(E/e′)、膈肌呼吸浅快指数(diaphragmatic rapid shallow breathing index,DRSBI)。根据能否成功撤机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绘制ROC曲线评估LUS、E/e′、DRSBI及三者联合对撤机失败的预测价值。数据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2例患者中,撤机成功49例,撤机失败13例。失败组的LUS、E/e′、DRSBI明显高于成功组[(13.23±4.23)分vs(7.32±2.59)分,13.84±1.66 vs 10.67±1.29,1.75±0.26 vs 1.43±0.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LUS≥8.5分时预测撤机失败,敏感度为84.6%、特异度为83.7%,AUC值为0.88;E/e′≥12.7时预测撤机失败,敏感度为84.6%、特异度为91.8%,AUC值为0.93;DRSBI≥1.5时预测撤机失败,敏感度为76.9%、特异度为75.5%,AUC值为0.82;LUS≥8.5分、E/e′≥12.7且DRSBI≥1.5时预测撤机失败,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89.8%,AUC值为0.98,高于单项指标检测。结论:多脏器联合超声能有效预测机械通气患者的撤机失败。
    • 李美菊; 李文卓; 柳金玲; 杨莉; 朱明贤; 夏婧
    • 摘要: 目的观察对比不同SBT策略对机械通气患者肺通气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收住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EICU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进行首次SBT的机械通气患者69例。随机分入T管组、PSV组及ATC组后进行30 min的SBT。SBT成功后24 h内拔除气管插管。所有患者SBT开始前(T0)、结束时(T1)及拔管后30 min(T2)用超声观察患者肺通气状态。结果3组患者首次SBT通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拔管的患者中:T1时3组患者LU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T1到T2,T管组患者LUS变化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PSV组及ATC组患者LUS增加(P<0.05)。结论有压力支持的SBT策略有利于患者通过SBT,同时在SBT过程中保证肺部通气量;然而,T管法SBT似乎更能预测患者拔管后的肺通气量变化。
    • 李哲; 朱晓波; 薛江
    • 摘要: 目的 探讨自主呼吸试验(SBT)在需有创机械通气的早产儿拔管撤机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需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117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SBT组(n=57)采用SBT指导撤机,临床判断组(n=60)根据临床经验指导撤机,比较两组患儿撤机后72小时内再插管率(撤机失败率)、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117例患儿中,男60例、女57例,中位出生胎龄27.7(26.3~30.1)周,中位出生体重1 000.0(825.0~1 300.0)g。SBT组57例患儿共进行了113次SBT。SBT组撤机失败率低于临床判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BT可有效降低早产儿拔管撤机失败率,而不增加机械通气时间,或可用来预测早产儿成功拔管。
    • 邵燕; 丁爱萍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模拟诱导式自主呼吸试验对于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2月入住本院的34名患者设为对照组,2021年3月—2021年7月的38名患者设为干预组,分别采用常规自主呼吸训练和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模拟诱导式自主呼吸试验,比较两组患者的撤机拔管成功率、48 h内二次插管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和总机械通气时间等。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撤机成功率分别为89.47%和70.59%,干预组的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模拟诱导式自主呼吸试验可以有效提高机械通气患者的撤机成功率,减少48 h内二次插管率,缩短患者总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 刘宁; 王鑫; 李莉; 郝志芳; 白洪忠
    • 摘要: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变异度(ΔDIVC)和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变化率(ΔSCVO2)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河北省胸科医院收治进入ICU的患者268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是否撤机成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拔管成功,观察组为拔管失败.对比两组的一般情况、各项撤机指标.分析ΔDIVC和ΔSCVO2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预测价值、ΔDIVC和ΔSCVO2的相关性.结果 在全部268例患者中,有73例撤机后再插管,对照组195例,观察组73例.观察组的改良呼吸机撤机指数、ΔDIVC、ΔSCVO2均大于对照组(P<0.05).利用改良呼吸机撤机指数、ΔDIVC和ΔSCVO2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是否能够进行预测,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1.63(分)、24.65、4.75,约登指数分别为26.06%、37.44%、34.23%.ΔDIVC和ΔSCVO2之间呈正相关(r=0.104,P<0.05).结论 ΔDIVC和ΔSCVO2对机械通气患者是否应该撤机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是在工作中,需要参考更多的指标进行全面分析后得出准确的判断.
    • 孟超; 范志强; 佟庆; 田颖; 穆永茂
    •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行低水平压力支持通气(PSV)法与T管试验法的脱机成功率,并比较两种综合脱机参数[用力呼吸指数(CORE指数)、浅快呼吸指数(RSBI值)]预测患者脱机成功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秦皇岛第一医院内科ICU收治的106例机械通气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脱机自主呼吸试验(SBT)模式不同,分为低水平压力支持通气组(PSV组)49例与T管试验法(T管组)57例,所有患者在SBT前记录脱机参数,并计算出CORE指数、RSBI值,比较PSV组与T管组一般资料、脱机参数、脱机成功率,分析PSV组及T管组脱机成功者与脱机失败者CORE指数、RSBI值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两组CORE指数、RSBI值对脱机成功的预测价值.结果 PSV组脱机成功率与T管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V组与T管组性别、年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II)评分、机械通气时间、VT、f、PaO2、PaCO2、PImax、RSB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SV组P0.1低于T管组、CORE指数大于T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6例患者中,脱机成功者CORE指数显著大于脱机失败者(P<0.05),RSBI值显著小于脱机失败组(P<0.05);患者整体CORE指数、RSBI值预测脱机成功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2、0.742;两组脱机成功者CORE指数均大于脱机失败者(P<0.05),RSBI值均小于脱机失败者(P<0.05);PSV组CORE指数、RSBI值预测脱机成功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6、0.792,T管组分别为0.805、0.686.结论 ICU患者采取低水平PSV法或T管试验法对脱机成功率无明显影响,CORE指数、RSBI值均对脱机成功有一定预测价值,以CORE指数预测价值更高,且在行PSV法脱机时展现出更高的预测价值.
    • 黄波; 孔金水
    • 摘要: 目的:探讨对非心源性危重症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自主呼吸试验前后的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差值对预测患者撤机结局的价值.方法:选取重症监护室(ICU)病房2019年1月~2020年5月98例非心源性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机械通气治疗,依据患者撤机结局将撤机成功的49例患者纳入试验组,撤机失败的4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自主呼吸试验前后的外周血NT-proBNP水平,同时采取ROC曲线评价自主呼吸试验前后NT-proBNP差异对患者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外周血NT-proBNP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但试验组提高差值明显要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自主呼吸试验前后NT-proBNP预测患者撤机结局的敏度为90.9%,特异度为87.8%,对应NT-proBNP为581.5pg/ml.结论:对非心源性危重症的患者,观察自主呼吸试验前后NT-proBNP的差值对机械通气患者的撤机结局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值得推广.
    • 梁洁冰; 田雅玲; 陈泽; 钱雪; 王炘莹; 陈晓敏; 左志刚; 刘秀娟; 邱方
    • 摘要: 目的分析通过自主呼吸试验(SBT)计划拔管患者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机械通气时间>24 h并通过SBT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拔管后48 h内撤机结局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收集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是否存在心肺基础疾病,撤机前24 h内B型钠尿肽(BNP)、液体平衡、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撤机前机械通气时间,SBT过程中浅快呼吸指数(RSBI),SBT结束时氧合指数、反射咳嗽峰流速以及预后等指标。以撤机结局为因变量,观察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定撤机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204例患者中有167例(81.9%)撤机成功,37例(18.1%)撤机失败。与撤机成功组比较,撤机失败组总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明显延长〔d:13.0(7.5,23.5)比5.0(3.0,8.0),17.0(12.5,31.0)比10.0(6.0,15.0),均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优势比(OR)=3.099,95%可信区间(95%CI)为1.003~9.574,P=0.049〕、存在心肺基础疾病(OR=3.599,95%CI为1.126~11.498,P=0.031)、撤机前24 h内BNP(OR=1.002,95%CI为1.000~1.003,P=0.005)是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而SBT结束时反射咳嗽峰流速是撤机失败的保护因素(OR=0.869,95%CI为0.823~0.917,P=0.000)。结论对于通过SBT计划拔管患者,年龄≥75岁、存在心肺基础疾病、撤机前24 h内BNP升高,撤机失败风险较大;SBT结束时反射咳嗽峰流速升高,撤机失败风险较低。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