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息
胎息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19年内共计7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体育、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4936篇;相关期刊39种,包括五台山研究、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武当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9北京地区哲学专业研究生学术论坛等;胎息的相关文献由69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德杏、李汉荣、李锡坤等。
胎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4936篇
占比:99.71%
总计:25008篇
胎息
-研究学者
- 李德杏
- 李汉荣
- 李锡坤
- 杨雪梅
- 阳朔
- 龙须子
- 三武组
- 凌亢
- 凌召
- 刘天君
- 刘广迎
- 刘正兰
- 吴受琚
- 周念丰
- 周贻谋
- 孔德
- 孙功进
- 安颖
- 宋天彬
- 官杉
- 张庆东
- 张延生
- 张思九
- 张振谦
- 张振邦
- 张法清
- 张瑞田
- 张道明
- 彭双龙
- 成亚樑
- 朱万章12
- 朱骏声
- 朱骏生
- 李国兴
- 李浩
- 李还乡
- 杞柏
- 林书立
- 林心
- 江平
- 沈寿
- 沈馀生
- 王久增
- 王兆学
- 王娅
- 石振宇
- 祝华英
- 秦岭雪
- 绿庄
- 翁士勋
-
-
李汉荣
-
-
摘要:
河也有床,河躺在床上做着川流不息的梦。河躺着,从远古一直到此刻。河不停地转弯改道,那是它在变换睡眠的姿势。远远看去,河的睡相很安详。那轻轻飘动的水雾,是它白色的睡衣,时时刻刻换洗,那睡衣总是崭新的。远远地听,河在低声打着鼾,那均匀的呼吸,是发自丹田深处的胎息。河是超然的,恬静的,它睡着,万物与它同时入静,沉入无限澄明的大梦。河静静地躺着,天空降落下来,白云、星群降落下来。
-
-
-
王久增
-
-
摘要:
现在已有充足的史料证明元明时代的武当道士张三丰是太极拳的始祖。张三丰不但是太极拳的创立者,还是善于养生的长寿者。目前论述张三丰生平事迹的文章和书籍已有不少,从其中可以看出张三丰养生长寿之谜。按照《明史》记载,张三丰原名张通,生活于元明之际。
-
-
魏慧■
-
-
摘要:
历史上,除了前文已经介绍过的知名内源性医学——导引医学专著外,还有许多论述内源性医学的知名专论(含一些名著之名篇专论),值得我们与后人认真研究、探讨、学习、抢救和创新。《孙真人卫生歌》与《胎息赞》《太清中黄胎藏论略》、《胎息赞》、《胎息铭解》、《真西山先生卫生歌》、《幻真注解胎息经》、《高子怡养立成》、
-
-
江平
-
-
摘要:
我家世代无涉文墨,我幼时莫名其妙喜欢涂画,念初中后兼习书法。我足以中文、国画文凭报考书法博士的,投入到书法上的精力总量或不及一贯的书法科班生那么多。我习字随性所好,这种路数或有某些缺失,但或有一分别样的气息。就文艺而言,专业化、系统化的路数未必最好。很多人从小入少年宫书法班,高考前入书法冲刺班,然后书法本科、硕、博这么读过来,往往一下笔就是笔力、笔法或胎息于碑帖的形态,气息耐品的少见。
-
-
-
-
摘要:
“鹤鹿轩”取仙鹤之飘逸离尘,寓“出世超拔”;取神鹿之驻世吉祥,寓“入世有为”。又因国家级鹤鹿自然保护区位于东海之滨,是一所天然的海滨博物馆,更是修炼养生的自然圣地,故名“鹤鹿轩”。2015年伊始,当代丹道大家哲龙先生将在这神奇的东海之滨,向傲命君子传授科学、正统的丹道和养生秘诀。科学丹道的三大惊人发现一、真正的丹道必通髓脉:我们知道“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脑、心、肾是人体生命的轴线。
-
-
龙须子
-
-
摘要:
中国道家的内丹术,说明白了,就是修炼自身经脉中的内气,内气的汇聚(实腹),内气的充盈(结胎),内气的运行(胎息),并用内气涵养腹部、胸部的脏器,涵养头部的大脑。把人的一生,从怀胎开始到死亡,内气在经脉中的状态变化,比作白昼与黑夜的变化。白天阳光明媚,看作“阳”,黑夜阴暗,看作“阴”。画一张图,会看得更清楚。
-
-
张瑞田
-
-
摘要:
十年前,我与常秀林一同步入中国人民大学的书法高研班。作为一名军人,常秀林的果敢、坚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开始,我们愿意谈论社会现象,积极的与消极的,均在我们的聊天中缩小或放大。后来看到他的书法,我的眼睛亮起来,他写草书,胎息怀素、黄庭坚、王铎,笔墨裹挟着军人独特的气息,线条生动,功力深厚。
-
-
胡孚琛
-
-
摘要:
"辟谷,靠呼吸和思想启动光合作用,直接通过空气吸收大自然中的营养和能量。"《云笈七签》卷六十载《中山玉柜服气经》云:"夫求仙道,绝粒为宗;绝粒之门,服气为本;服气之理,斋戒为先。"丹家传有《内经图》,这张图实际上是把人体看作一架卷扬机,内中布满很多机关,丹家谓之关窍,一旦发动起来,它会自动运转,从吃饭、喝水、穿衣、走路、呼吸、说话等后天动作转化为不吃、不喝、不冷、不热、不病、不老、不呼吸、不思维却仍然生气勃勃的先天运转机制,这就是我
-
-
朱万章12
-
-
摘要:
有清一代,岭南以擅写隶书名世者,陈恭尹为第一人。陈恭尹(1631—1700),字元孝,初字半峰,晚号独漉,别署独漉子、罗浮布衣,广东顺德龙山乡人,以诗擅名,与屈大均、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文集》、《独漉堂诗集》行世。陈恭尹兼擅书法,行草、分隶均工,尤以分隶之风神独具而为人称道。陈恭尹的隶书胎息于汉碑,得力最多者当属夏承、曹全两碑。
-
-
王娅
- 《2009北京地区哲学专业研究生学术论坛》
| 2009年
-
摘要:
胎息实际上就是行气,它是道家修行的一种方式。开始阶段它逐渐去除人心中杂念,包括五官感知、感情、欲望、思想、随着内知觉状态越来越集中,越来越深沉,修行者最终能达到与道合一的状态。这一过程与西方学界普遍流行的“神秘体验”及其类似。文章通过对《胎息精微论》的深度剖析,得出道家的“胎息”实际上也是一种神秘体验的过程,它实质上是修行者的一种自我蜕变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