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穿刺
肾穿刺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585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外科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10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33581篇;相关期刊254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全科护理、齐鲁护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全国第七次外周血管病介入新技术研讨会、2005年全国器官移植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等;肾穿刺的相关文献由1384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建、谢福安、余自华等。
肾穿刺—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3581篇
占比:98.79%
总计:33994篇
肾穿刺
-研究学者
- 陈建
- 谢福安
- 余自华
- 蔡明
- 不公告发明人
- 乔君
- 刘敏
- 刘赴平
- 叶颖
- 庄永泽
- 梁婉红
- 王三贵
- 王海峰
- 蔡云峰
- 陈新民
- 余毅
- 叶礼燕
- 周庚寅
- 张威
- 张彩凤
- 曹惠琴
- 李卉
- 李强
- 李沙丹
- 林旭星
- 林沁
- 梁平
- 王丽萍
- 王承峰
- 等
- 贾丽丽
- 贾海红
- 赵友光
- 丁小强
- 万辛
- 习明
- 于向鸿
- 于磊
- 于银春
- 任榕娜
- 伊庆同
- 何强
- 余明华
- 余英豪
- 俞蕾
- 傅增顺
-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刘晓琴
- 刘树军
- 包燕妮
-
-
郭艳;
于磊;
王志洁;
赵晓兰;
马继玲
-
-
摘要:
目的 分析肾脏疾病肾穿刺活检病理特征.方法 63例肾脏疾病肾穿刺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所取样标本开展光镜检查、免疫荧光检查及电镜检查,观察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和病理检查结果,并分析肾脏疾病临床分型及病理分型.结果 63例行肾穿刺活检的肾脏疾病患者中,60岁:4例(6.35%).所有患者均穿刺成功,无1例失败,成功率为100.00%.肾穿刺后,所有患者均合并镜下血尿,2例患者合并肉眼血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63例肾穿刺活检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占比最高,为73.02%,其他依次为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肾小管-间质疾病、遗传性肾病及慢性肾功能不全;63例肾穿刺活检患者中,微小球病变、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阶段性肾小球硬化占比最高,分别为25.40%、17.46%、14.29%.结论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作为肾脏好发疾病,病理类型以微小球病变、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阶段性肾小球硬化占比最高,依据上述特点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合理依据.
-
-
李晓未;
陈志;
王兴东;
朱雪明
-
-
摘要:
目的 探讨肾穿刺免疫荧光的方法改良.方法 对肾穿刺活检标本经冰冻切片机切片,分别用经典方法和改良方法做IgG、IgM、IgA、C1q、C3、Fibrinogen、Ⅳ型胶原α3链、α5链免疫荧光染色.结果 冰冻切片完整、没有冰晶,肾小球数量满意,荧光标记定位准确,可见团块状、线状或颗粒状的绿色荧光,且改良法比经典法更方便、快捷、背景干净,结果可靠.结论 该改良方法具有方便、快捷、荧光染色结果稳定可靠的特点,适合推广应用.
-
-
吕大志;
谭忠德;
于建梅
-
-
摘要:
目的:探讨在超声引导下,使用同轴引导针进行肾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01月至2020年12月60例有适应症的患者进行肾穿刺活检,随机分配为实验组(超声引导下采用同轴引导针穿刺术)和对照组(超声引导下徒手直接穿刺术),每组各30例.对取材的成功率、完成每例取材的平均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同轴引导针进行肾脏穿刺活检更加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
-
-
-
郭维康;
刘文虎
-
-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临床小讲课和以问题为导向学习法教学联合应用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的优势.方法 以肾穿刺为例,采用临床小讲课和以问题为导向学习法教学法联合应用于多种方式应用于教学,以利于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临床思维分析能力,充分调动住院医师学习的积极性.结果 通过分析调查问卷,发现住院医师对以问题为导向学习法教学法教学法和临床小讲课相结合的方式极为认可,以问题为导向学习法教学法和临床小讲课结合法好评比例为96.0%(24/25),优于以问题为导向学习法教学法54.5%(12/22)和临床小讲课66.7%(16/24),差异有显著性(χ2=11.218、7.027,P=0.001、0.008).结论 由于肾脏病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变、治疗方式特殊,导致了住院医师在学习肾脏病过程中容易出现畏难心理,需不断探讨新型的教学模式,以提高肾脏病临床带教的教学效果.
-
-
-
陈建国;
康志敏;
任建伟;
高艳;
房艳辉
-
-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穿刺后并发症.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穿刺术后病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28例患者均穿刺成功,取材合格.受检患者中病理及电镜结果 各型肾小球肾炎15例(53.6%),其中含狼疮性肾炎1例,过敏性紫癜肾炎1例,膜性肾病7例(25.0%),微小病变肾病6例(21.4%).穿刺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腰疼、肾周血肿、肉眼血尿、镜下血尿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8例(64.3%)、0例(0%)、0例(0%)及1例(3.6%).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 ,在肾脏疾病诊断中极具价值,同时临床工作中应充分术前准备,术中规范操作,加强术后管理,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
-
李深福;
李文金
-
-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肾穿刺活检后局部血肿形成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3月我院在超声引导下实施肾穿刺患者56例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穿刺后是否发生血肿分为血肿组和无血肿组,对两组患者一般和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分析影响超声引导下肾穿刺活检后血肿形成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得出,CKD分期、肾脏距离皮下深度、穿刺次数、术中配合度在血肿组和无血肿组患者中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得出,影响超声引导下肾穿刺活检后局部血肿危险因素为CKD分期(OR=3.214,P<0.05)、肾脏距离皮下深度(OR=2.654,P<0.05)、穿刺次数(OR=2.885,P<0.05)、术中配合度(OR=3.164,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肾穿刺活检后血肿形成影响因素较多,针对性进行预防和干预,对降低患者术后血肿发生风险有重要价值。
-
-
巢惠民;
高斌;
胡永胜
- 《全国第七次外周血管病介入新技术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目的:探讨CT导引下活检枪在肾穿刺中的应用。 方法:在CT定位下,用活检枪对14例肾病患者进行肾穿刺活检.活检枪用18-16G自动Tru-Cut针,针芯凹槽以20mm长度最佳.选择肾下极为穿刺目标。 结果:14例经皮肾穿刺均穿刺成功,所取组织均获得足量的病理组织块,所获肾小球最少5个,最高20个,平均12.5个.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 结论:CT作为新的导向设备,对于腹膜后腔器官显示清晰,而活检枪所取组织块较多,且并发症较少,二者结合可作为较理想的肾穿刺方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