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肝胃不和证

肝胃不和证

肝胃不和证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22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内科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1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6105篇;相关期刊104种,包括光明中医、内蒙古中医药、陕西中医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2014亚洲华人生存质量学术交流会、2013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消化系病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五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等;肝胃不和证的相关文献由448位作者贡献,包括唐旭东、李保双、李振华等。

肝胃不和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1 占比:3.18%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27%

专利文献>

论文:6105 占比:96.55%

总计:6323篇

肝胃不和证—发文趋势图

肝胃不和证

-研究学者

  • 唐旭东
  • 李保双
  • 李振华
  • 赵迎盼
  • 张丽颖
  • 刘松林
  • 岳滢滢
  • 李明珠
  • 邢颖
  • 刘未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杨; 刘丽
    • 摘要: 妊娠剧吐是妊娠期妇女常见病及多发病,现代医家多采用中药内服治疗妊娠剧吐、穴位贴敷治疗妊娠剧吐及其他疗法治疗妊娠剧吐等,总结出中医药治疗妊娠剧吐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然而,妊娠剧吐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尚需制定统一标准,且临床关于中医药治疗妊娠剧吐的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甚少,且现有的关于中医药治疗妊娠剧吐的样本量较小。因此,但是临床仍需统一妊娠剧吐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且临床尚缺乏关于中医证候生物学基础方面及中药作用机制的研究,目前关于妊娠剧吐报道的样本量较少等问题。后期的研究工作中应以妊娠剧吐中医辨证行业标准为导向,确保中医证候辨证的科学性,对相关血清生化学等领域及相关中药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并扩大样本量,为中医临床辨证、组方用药、针灸及其他疗法提供新的方向及靶点。
    • 许冬惠; 符锦花
    • 摘要: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用柴胡疏肝散治疗,治疗时间1个月。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
    • 许戈林
    •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型分布与病理特点。方法:选择12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其中脾胃虚弱证42例,脾胃湿热证35例,肝胃不和证22例,胃阴不足证14例,胃络瘀血证11例。通过胃镜、胃黏膜病理学活检及检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等方法对各证型患者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与胃络瘀血证比较,其余各证型黏膜白相率较高,血管透见率及颗粒增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脾胃虚弱证比较,其余各证型单纯性、伴糜烂以及伴黏膜出血比例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脾胃虚弱证比较,其余各证型轻度萎缩及重度萎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脾胃虚弱证比较,脾胃湿热证及胃络瘀血证萎缩伴肠化生比例较高,胃络瘀血证萎缩伴异型增生比例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脾胃湿热证比较,其余各证型Hp阳性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分布以脾胃虚弱证比例较高,胃络瘀血证较低,脾胃湿热证Hp检测阳性率最高,其中胃络瘀血证患者黏膜白相、血管透见、颗粒增生以及重度萎缩等病理特点较为明显。
    • 曹阳; 邢练军
    • 摘要: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辨属肝胃不和证患者运用疏肝调中汤加减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的60例慢性胃炎且辨证属肝胃不和证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胃苏颗粒治疗,治疗组予疏肝调中汤治疗。对照组30例予胃苏颗粒治疗,治疗组30例予疏肝调中汤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后进行指标评价。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胃功能三项(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血清炎症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32、转化生长因子-β1)低于对照组(P<0.05),一氧化氮高于对照组,慢性胃炎患者报告结局指标量表之慢性胃炎模块(SSDPRO-CG)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调中汤加减治疗肝胃不和证慢性胃炎可有效调节患者的胃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显著提升疗效,使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较大改善。
    • 朱永钦; 赵庆华; 刘静生
    • 摘要: 目的:观察二十一味舒肝和胃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的疗效。方法:将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服用二十一味舒肝和胃丸治疗,对照组患者服用多潘立酮片治疗。两组患者均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值、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7%,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胃脘痞满、两胁窜痛、嗳气、口干口苦、烧心、泛酸中医证候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十一味舒肝和胃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疗效显著。
    • 芮康乐; 叶青青
    • 摘要: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为消化系统常见病、疑难病,以上腹部胀痛、嗳气、纳差为主要表现,常伴有消瘦、贫血,通过胃镜和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诊断,其发生发展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屏障功能减弱、胃黏膜损伤因子的作用以及自身免疫机制和遗传因素等有关[1]。该病造成患者消化功能减退,可并发胃出血、胃溃疡,部分可发展为胃癌,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除外避免损害胃黏膜的各种因素,西医常以弱酸、增加胃黏膜营养、抗幽门螺旋杆菌和改善胃动力等为主要治疗措施,同时配合劳逸结合、戒烟酒、保持良好情绪等日常护理和少食多餐、规律进食、忌辛辣刺激食物等饮食调理,虽可短期收到一定疗效,但患者病情容易反复[2]。中药和针灸被广泛用于治疗CAG,在改善CAG症状、降低复发率和癌变率,以及保护胃黏膜完整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3-4]。笔者于2018年10月—2020年12月采用自拟柴附疏肝和胃汤联合针刺治疗CAG肝胃不和证患者32例,收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 赵明森; 张彬; 喻宇
    • 摘要: 目的探讨疏肝和胃方对晚期胃癌肝胃不和证患者化疗疗效及中医症状、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8月-2020年9月在泸州市中医医院治疗的70例晚期胃癌肝胃不和证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5例采用OLF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OLF化疗方案联合疏肝和胃方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周为1个周期,共治疗2个周期(6周)。比较2组临床总获益率,观察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脘腹痞闷、嗳气呃逆、心烦易怒、胸胁胀痛、食欲差、大便不畅)变化及治疗期间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下降)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总获益率分别为68.6%(24/35)和60.0%(21/3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脘腹痞闷、嗳气呃逆、心烦易怒、胸胁胀痛、食欲差、大便不畅积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期间,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发生率及程度均明显低于或轻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疏肝和胃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肝胃不和证虽未在短期内显著提高临床总获益率,但联合治疗能明显减轻患者症状及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
    • 周令闻; 彭斌
    • 摘要: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具有和解泻热、镇静安神的功效。大多医家用其治疗精神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及消化系统疾病等。彭斌教授认为,肝胃不和型梅核气病因病机为情志失调,肝失疏泄,气机逆乱,木旺乘土,横逆反胃,胃失和降,气机上逆,循经犯于咽喉,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梅核气,可疏肝和胃,调畅咽喉。
    • 葛阳
    • 摘要: 目的 观察柴枳平肝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肝胃不和证对病人胃肠激素、血清神经肽S受体-1(NPSR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三亚市中医院2016年10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FD肝胃不和证病人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分别给予单纯多潘立酮片治疗和柴枳平肝汤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74%比75.93,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MTL[(472.54±30.41)pg/mL比(429.85±28.74)pg/mL]、PGⅡ[(17.54±2.74)μg/L比(14.11±2.58)μg/L]、NPSR1[(205.11±40.17)pg/mL比(191.02±39.56)pg/mL]、SP[(75.84±5.45)pg/mL比(59.56±4.78)pg/mL]水平高于对照组,SS[(3.69±0.71)mg/L比(4.71±0.89)mg/L]、HSP[(48.23±6.42)ng/mL比(68.12±7.12)ng/m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胃排空率[(70.12±5.22)%比(56.85±4.69)%]、小肠推进率[(79.84±6.85)%比(72.14±6.23)%]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柴枳平肝汤治疗FD肝胃不和证可调节胃肠激素、NPSR1、SP、HSP的表达水平,改善胃肠动力,提高疗效.
    • 武兰萍
    • 摘要: 目的 探讨金铃调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19年11月收治的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常规西药治疗,68例)与B组(常规西药联合金铃调胃汤治疗,52例),对比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3%,比A组的77.94%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胃脘疼痛、痞闷、嗳气、泛酸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B组胃脘疼痛、痞闷、嗳气、泛酸评分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西药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基础上加用金铃调胃汤,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