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聚落景观

聚落景观

聚落景观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92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旅游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5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22788篇;相关期刊59种,包括集团经济研究、中国名城、现代园艺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3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第十八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第二届岭南建筑与文化学术研讨会、2007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休闲农业论坛等;聚落景观的相关文献由170位作者贡献,包括施瑛、潘莹、周波等。

聚落景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5 占比:0.37%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22788 占比:99.60%

总计:22879篇

聚落景观—发文趋势图

聚落景观

-研究学者

  • 施瑛
  • 潘莹
  • 周波
  • 孙松林
  • 李红
  • 宋爽
  • 倪云
  • 刘沛林
  • 史凌霄
  • 周政旭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宗强; 程思宁; 迈力斯
    • 摘要: 以清水河县为研究区域,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分别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传统聚落景观的关键特征。聚落选址受地形影响,分为梁峁上、坪、黄土塬、沟、河道5种类型,分别从分布位置、耕地关系、河流关系等层面研究聚落特征。传统民居主要以窑洞建筑为主,分析不同窑洞建筑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组合形式,从而探索清水河地区传统聚落及民居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内在演化机制。
    • 孙松林; 宋爽
    • 摘要: 复杂的地理环境、匮乏的资源条件与动荡的历史背景使藏羌交汇区出现了以碉楼为核心的聚落风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与视觉冲击力,并于201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录”基于风景遗产的视角出发,从环境本底特征、聚居建筑特征、人文景观特征三方面对藏羌交汇区聚落风景遗产的空间特征进行识别与总结,提出9类藏羌聚落遗产的空间要素特征;并依据《世界遗产公约实施操作指南》和《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从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科学价值4个维度对其突出普遍价值进行概括凝练,以为藏羌聚落风景遗产正式申遗奠定基础。
    • 张芷娴
    • 摘要: 随着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民族旅游趋于饱和,如何在保护传统藏族聚落村的基础上,建设和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业,如何留住游客,这是以旅游接待为主的藏寨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此,基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甘孜藏寨聚落景观研究更具有实际价值与意义。文章从宏观角度出发,以甘孜州整体民族村寨旅游为视角,从其自然环境和旅游业现状,及景观现状进行分析,探讨甘孜藏寨聚落景观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如何更好的发展文旅,而更新其景观。
    • 潘莹; 段佳卉; 施瑛
    • 摘要: 为研究广东三大汉民系传统聚落在长期抵御自然灾害侵袭的过程中,形成的包含聚落外围防灾、产业防灾、居住地防灾等聚落防灾景观模式.综合运用景观学、环境学、灾害学、农学跨学科研究方法,与"土地开发类型-自然灾害类型-聚落景观构成模式"技术路线对广东汉民系传统聚落景观防灾模式的深入解读,梳理历史防灾经验,总结历史智慧.得出了如下结论:广府核心区应对低地水灾环境形成了"外围堤围防洪-基塘水土调配-聚居地梳式泄洪"的典型景观模式;潮汕核心区应对沿海风灾环境形成了"外围堤林防风-农业分区种植-聚居地密集式抗风"的典型景观模式;客家核心区应对山地水旱环境形成了"外围堤坝并举-陂塘蓄水防旱-聚居团块式防洪"的典型景观模式.
    • 王雯; 解丹
    • 摘要: 长城关隘在长城防御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以明代典型长城关隘紫荆关关城为例,结合古籍资料,从区域尺度、城池尺度、场所尺度三个空间层级对紫荆关关城景观的变迁和防御性进行研究.分析得出长城关隘景观具备防御性内核,体现出内边要塞,辐射边关;地形优越,烽驿串联;官厅众多,管理隘口;山水和谐,设施齐全;负山临河,圈城重门五个方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长城关隘景观特征体现,即:在区域尺度下体现于位置关系、地形交通、防御工事;在城池尺度下体现于资源格局、人工设施;在场所尺度下体现于完整边界、中心轴线、街巷骨架及清晰的群域.
    • 袁晓梅; 朱锦心; 李凌; 关蓓婷; 刘斯曼
    • 摘要: 福建省南靖县世界文化遗产土楼聚落河坑村是汉族稻作农业向闽西南山区拓展,逐步吸收土著生存智慧成就的农副养结合的复合型农耕聚落,其景观形态的形成是传统农耕智慧下人与自然复杂互动的结果,反映乡村社会生态系统的韧性机制.采用人类学的文献研究、口述历史和参与式观察等方法,初步还原传统农耕时期(清代至民国)聚落状况,包括"因地制宜"的农业生态系统及"顺天应时"的农耕生产生活方式.透过河坑村"人与天调"的聚落景观动态变化背后复杂的人与自然的互动,揭示传统农耕智慧下的乡村社会生态韧性.
    • 张琳; 阿琳娜; 郑文俊
    • 摘要: 景村关系一直是我国风景名胜区普遍存在的焦点问题,近年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风景区内乡村聚落的变迁.文章以达古冰川风景名胜区内的三达古藏族村寨为例,分析村寨与景区内冰川环境相融相依形成的高山牧场聚落体系及其聚落景观特征,探究景村关系的变化过程及新聚落的景观再生途径;基于旅游发展后新的景村协同关系的构建,从原有聚落保护利用、新聚落文化空间再生、民族社区参与等方面提出风景名胜区内藏族乡村聚落的景观再生与发展策略.
    • 赵印泉; 伍婷玉; 杨尽; 胡丹
    • 摘要: 文章应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理论,综合运用SPSS、CiteSpace和VOSviewer,对中国知网期刊论文数据库近40年乡村聚落研究领域的文献特征、热点演化、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得到以下结论:1)研究论文数量呈现指数增长模式,发文期刊分布集中,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2)研究热点涵盖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研究领域多样化和边界模糊化;3)研究主题跨越3个阶段,呈现"乡村聚落—可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灾后重建—景观格局—演变更新"的时空演化路径;4)未来研究应构建跨学科、多尺度、多维度的框架体系,深入研究典型地域乡村聚落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共性问题,探索提升绿色宜居乡村聚落建筑技术,聚焦可持续发展的乡村聚落生态景观,为乡村振兴提供本土化经验和范式.
    • 李文贞
    • 摘要: 乡村人居环境景观的设计直接影响着人居体验,故而针对乡村景观予以优化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在此之上,文章简要分析了乡村景观的组成要素及其特征,并充分结合乡村人居环境景观优化设计原则,从科学建设乡村聚落、充分利用乡土材料、搭建休闲游憩场所、实现乡村空间协调等路径,以此改善人居环境。
    • 胡熙苑
    • 摘要: 雄崖所村作为胶东沿海地区传统聚落的典型代表,与明代“卫所制”的产生紧密相关,凝聚了丰富的政治、文化和军事信息。本文以雄崖所村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切入点,借用人居环境和乡土记忆这两个概念,结合田野调查资料,从街道建筑、民间手工艺、民间信仰等方面对村落空间进行研究,探讨传统聚落景观中人与环境、空间之间的关系,揭示传统聚落景观现状,思考当代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方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