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支护技术
联合支护技术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120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建筑科学、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5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229578篇;相关期刊60种,包括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煤、煤炭工程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2013年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第九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2012年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等;联合支护技术的相关文献由177位作者贡献,包括辛亚军、侯健、姬红英等。
联合支护技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29578篇
占比:99.95%
总计:229695篇
联合支护技术
-研究学者
- 辛亚军
- 侯健
- 姬红英
- 朱国强
- 李立勇
- 杨保华
- 段现军
- 王其洲
- 王振宇
- 王旭满
- 田国锋
- 许家玮
- 贾琦
- 赵丽
- 郭俊强
- 韩利
- 黄引
- 黎卫星
- FENG Shen-duo
- JIANG Xiao-guang
- LI Xue-zhi
- YANG Jin-jun
- YANG Zhi-yin
- YIN Bing
- ZHANG Jun
- ZHANG Shu-yong
- ZHAO Wei-wei
- ZHUO Zhi-fei
- 丁振明
- 丁文斌
- 乔颖
- 任书毅
- 伊丽娟
- 何礼品
- 余学云
- 侯恒元
- 侯殿坤
- 冯彩斌
- 冯申铎
- 刘亮明
- 刘建君
- 刘成禹
- 刘波
- 刘玉元
- 刘继尧
- 初明祥
- 华国进
- 卓志飞
- 卜庆为
- 叶平
-
-
朱青
-
-
摘要:
文章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在周边复杂工况下的深基坑支护的工艺流程、需要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及相关注意事项,通过实践发现,采用此种深基坑联合支护体系具有技术成熟可靠、施工工期较短、工程造价较低等优点,所以对该深基坑工程的联合支护体系进行系统分析与总结,以便为类似的工程提供借鉴。
-
-
李致周
-
-
摘要:
基于王家岭煤矿18105工作面回采期间,受邻近采空区以及断层构造影响,导致回风顺槽距工作面20 m范围内两帮煤柱垮落、顶板下沉以及底板鼓起等现象,严重制约着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王家岭煤矿合理分析了工作面超前应力区破碎机理,并提出了“施工卸压钻孔+梯形梁棚+组合锚索”联合围岩控制技术,通过实际应用效果来看,采取联合控制技术后,有效控制了两帮煤柱垮落现象,两帮收敛量由原来的0.51 m降低为0.24 m,顶板下沉量由原来的0.44 m降低为0.18 m,底鼓量由原来的0.57 m降低为0.21m,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
-
-
曹胜根;
赵长政
-
-
摘要:
为探讨多煤层重复采动影响下巷道变形破坏严重等问题,以贵州发耳煤矿+980 m水平巷道为背景,分析了该矿地质条件,+980 m水平巷道穿过多层软弱煤岩体,且邻近多个工作面受重复采动影响,导致巷道顶板破碎、底板底鼓严重、锚杆锚索变形失效等问题。采用UDEC 3.0软件分析了多煤层重复采动下巷道围岩应力演化规律以及巷道围岩破坏特征,基于此提出了联合支护技术,并在现场进行施工应用。现场监测结果表明,修复加固段巷道在50 d监测期间,顶板、底板及两帮位移量仅分别为26,56,26 mm,巷道围岩裂隙基本被浆液充填,巷道围岩变形基本得到控制。
-
-
支国印
-
-
摘要:
基于四老沟矿8106工作面回采期间受断层影响,导致端面距加大、断面顶板破碎严重且局部出现冒漏的问题,分析了工作面顶板破碎冒漏机理,并根据回采现状,对工作面冒漏区顶板采取“注浆加固+水力膨胀锚杆+人工假顶”联合支护技术。通过实际应用效果来看,采取联合支护技术后,有效控制了工作面断层冒漏区范围扩大,以及煤壁片帮现象,取得显著应用成效。
-
-
侯殿坤;
金慧龙;
卜庆为
-
-
摘要:
以忻州窑煤矿14-2号煤层集中巷为工程背景,开展近层间距、多煤柱条件下采空区底板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分析得出,近层间距、多煤柱条件下采空区底板应力环境大致分为两类,即采空区煤柱下方的采动应力集中区和采空区下方的采动应力降低区,且二者交替分布,不同部位的不同地应力环境导致巷道矿压显现特征存在差异明显.在采空区煤柱下方的采动应力集中区,水平应力明显低于垂直应力,但总体应力环境相对较高,导致巷道围岩受力破坏程度严重,在采空区下方的采动应力降低区,水平应力高于垂直应力,但总体地应力环境相对较低,巷道围岩受力破坏程度较轻.由于巷道布置距离上覆采空区底板较近,上覆采空区的底板采动破坏与近距离的巷道顶板围岩破坏存在裂隙贯通,因此被动支护相对主动支护的作用更为有效;提出西二盘区14-2号煤层集中巷"锚杆+锚索+金属网+木垛壁后充填+U型钢支架"的主被动联合支护技术方案.工业实践支护效果反馈表明,主被动联合支护技术的围岩稳定性控制较好,达到预期使用要求.
-
-
-
刘建君
-
-
摘要:
针对塔山煤矿三盘区2305顺槽掘进交叉2#层三盘区皮带巷期间,受两巷间距影响,出现巷道顶板锚杆(索)支护难度大、支护效果差等技术难题,在交叉段采取分层爆破施工工艺,并采取"穿层锚索+工字钢棚"联合支护技术.应用效果表明,改进的掘进工艺保证了近距离立体交叉巷道掘进效率及施工安全.
-
-
王惟甲
-
-
摘要:
针对三聚盛煤矿9102工作面大断面切巷在施工时掘进速度慢、效率低、支护难度大等技术难题,本文提出采用分段掘进施工工艺和"组合锚杆(索)+支设单体柱"联合支护技术.现场实践表明,采用分段掘进施工工艺后切巷掘进速度可提高至5.4 m/d,采用联合支护技术后顶板最大下沉量控制0.24 m以下,顶板未出现断裂、破碎现象.
-
-
贾琦
-
-
摘要:
当前中国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多年来铁矿石供不应求,亟需加大自主开采铁矿石的力度。目前,中国80%以上的铁矿石由深凹露天矿采出,矿山转入地下开采。现阶段,人们对露天转地下开采次生应力场对岩体力学场的影响机理研究不足,露天转地下开采技术研究滞后于生产需求。寻找露天转地下的合理开采方法,是中国今后采矿工作的重点,而研发露天转地下高效开采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
-
贾琦
-
-
摘要:
当前中国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多年来铁矿石供不应求,亟需加大自主开采铁矿石的力度.目前,中国80%以上的铁矿石由深凹露天矿采出,矿山转入地下开采.现阶段,人们对露天转地下开采次生应力场对岩体力学场的影响机理研究不足,露天转地下开采技术研究滞后于生产需求.寻找露天转地下的合理开采方法,是中国今后采矿工作的重点,而研发露天转地下高效开采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
-
-
-
-
YIN Bing;
尹兵;
ZHANG Shu-yong;
张树勇
- 《2012年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
| 2012年
-
摘要:
针对长城五号矿井主、副斜井新近系粘土层采用U型钢+钢筋混凝土支护方式,使施工进度缓慢的问题,设计出锚网喷+ U25型钢棚+喷浆+挂网+喷浆联合支护技术,并通过对两帮移近量、顶板下沉量、低鼓量及锚杆受力情况的观测来检验支护效果.采用新型锚网喷架棚联合支护效果比较理想,较好地实现了掘砌平行作业,加快了井筒掘砌速度,对蒙西南地区表土层粘土段井筒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
-
-
-
-
-
-
- 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19.04.30
-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沿空留巷支护方法。一种沿空留巷巷旁柔性支护体与巷内刚性支护体联合支护方法,掘进期间在巷中布置一排点锚索加固巷道顶板,在非工作面侧巷帮布置一排点锚索加固巷帮,在距工作面侧巷帮一定距离处布置一排恒阻锚索梁加固巷道顶板,根据工作面回采期间留巷内矿压数据变化情况及巷道矿压显现情况,将留巷内的巷内支护区域分为“超前支护区”、“滞后支护区”、“成巷待稳定区”、“成巷稳定”。本发明沿空留巷巷旁柔性支护体与巷内刚性支护体联合支护方法,通过在21702工作面下顺槽的成功实践,较以往沿空掘巷掘进多回收5m宽的保护煤柱,提高了煤炭资源回收率,为沿空留巷技术在全矿其他采区工作面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给全矿采掘接替布局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
-
-
-
-
-
- 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17-09-22
-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沿空留巷支护方法。一种沿空留巷巷旁柔性支护体与巷内刚性支护体联合支护方法,掘进期间在巷中布置一排点锚索加固巷道顶板,在非工作面侧巷帮布置一排点锚索加固巷帮,在距工作面侧巷帮一定距离处布置一排恒阻锚索梁加固巷道顶板,根据工作面回采期间留巷内矿压数据变化情况及巷道矿压显现情况,将留巷内的巷内支护区域分为“超前支护区”、“滞后支护区”、“成巷待稳定区”、“成巷稳定”。本发明沿空留巷巷旁柔性支护体与巷内刚性支护体联合支护方法,通过在21702工作面下顺槽的成功实践,较以往沿空掘巷掘进多回收5m宽的保护煤柱,提高了煤炭资源回收率,为沿空留巷技术在全矿其他采区工作面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给全矿采掘接替布局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