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主动脉瓣置换

主动脉瓣置换

主动脉瓣置换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48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63571篇;相关期刊86种,包括齐鲁护理杂志、医学影像学杂志、中国综合临床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19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等;主动脉瓣置换的相关文献由490位作者贡献,包括孔祥清、丁芳宝、梅举等。

主动脉瓣置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3 占比:0.21%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3571 占比:99.79%

总计:63705篇

主动脉瓣置换—发文趋势图

主动脉瓣置换

-研究学者

  • 孔祥清
  • 丁芳宝
  • 梅举
  • 李春梅
  • 蔡菁
  • 郑少忆
  • 郝家骅
  • 鲍春荣
  • M·C·贝茨
  • 付国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程少鹏; 赵鑫; 李守明; 宋晗; 王振华; 韦铎亮
    • 摘要: 目的 探讨二尖瓣置换术同时伴有主动脉瓣轻度及轻中度病变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群体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诊断为风湿性联合瓣膜病的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的患者均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并且主动脉瓣有轻度及轻中度病变。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88例仅行二尖瓣置换,B组52例行联合瓣膜置换。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主动脉跨瓣压差及远期生存率等指标。结果 140例患者中,男性50例,女性90例,平均年龄(55.64±8.94)岁。与A组相比,B组在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阻断时间均长于A组,B组术后主动脉跨瓣压差高于A组(P均1,P<0.05)。结论 风湿性联合瓣膜合并轻中度主动脉瓣病变的患者,对主动脉瓣采取保守的策略可减少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心肌缺血时间,远期可减低因人工瓣膜不匹配发生左心功能逐渐损害、升主动脉扩张的风险。
    • 朱家全; 刘思明; 曾文辉; 张俊文; 黄健兵; 鲍春荣; 丁芳宝; 梅举
    • 摘要: 目的 总结我院近15年儿童主动脉瓣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16岁以内所有包含主动脉瓣手术的患儿55例,总结疾病特点,整理手术资料,并分析预后。结果 本组男性39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10.8±4.5)岁。主动脉瓣病因包括36例原发性病变,4例感染性心内膜炎,9例心脏术后相关,3例合并先心病,3例风湿性心脏病。本组病例置换主动脉机械瓣44例,其中7例患者行根部加宽;修复11例(交界切开6例,交界悬吊1例,瓣叶穿孔修补3例,瓣叶置换1例)。全组主动脉阻断时间(79.4±43.2)min,体外循环时间(128.2±59.6)min。围术期死亡1例(1.8%),死亡原因循环衰竭。随访0.2~15.0年,修复患者中2例于4年、5年后接受了主动脉瓣置换。全组随访中2例死亡,Kaplan-Meier曲线分析提示5年生存率92.5%。存活患者心功能良好。结论 主动脉机械瓣置换可在儿童中安全开展,合适病例选择主动脉瓣成形疗效良好,能延缓再手术时机。
    • 于岩; 曹军英; 于馨; 梁凯迪
    •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AVR)前后左室功能变化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行单独AVR的主动脉瓣疾病患者61例为研究对象,其中,主动脉瓣狭窄(AS)28例(AS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33例(AI组)。比较AS组和AI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的超声心动图指标,包括左房前后径、室间隔厚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后壁厚度、二尖瓣舒张早期峰速(E)/二尖瓣瓣环侧壁舒张早期峰速(e’)、左室射血分数及肺动脉收缩压。结果(1)AS组: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的室间隔厚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后壁厚度、肺动脉收缩压降低,术后1年的左房前后径、室间隔厚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后壁厚度、E/e’、肺动脉收缩压降低且左室射血分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1周比较,术后1年的左房前后径、左室后壁厚度、肺动脉收缩压降低且左室射血分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I组: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术后1年的左房前后径、室间隔厚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后壁厚度、E/e’、肺动脉收缩压降低且左室射血分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1周比较,术后1年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能够有效评价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AVR前后的左室重构及功能。AVR后,主动脉瓣病变患者的心脏结构及瓣膜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瓣病变的治疗时机及方案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 宋蕾; 黄杰
    • 摘要: 目的 探讨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术中护理干预及规范治疗.方法 根据TAVR不同手术路径制定护理配合计划,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术前全面评估,术中对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观察和准确记录,对临时起搏、动脉置管、静脉用药管道、瓣膜安装、末梢循环、呼吸等进行系统护理干预.结果 经过医护密切配合,手术顺利,23例患者均康复出院.出院后1~3个月随访,23例患者术后超声心动图(UCG)评价心功能I或Ⅱ级,瓣膜启闭良好,无明显反流,无瓣周漏.结论 术中护理干预为TAVR手术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条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夏凌云
    • 摘要: 报告了思维导图在经导管行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aorticvalveimplantation,TAVI)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采用自行设计的思维导图,从经导管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术前准备、术中监护、术后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术后康复、出院健康指导6个方面切入,建立条理清晰、重点明确的思维导图,提高护士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能力,从而提高围术期护理质量,避免或减少TAVI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患者的早日康复.
    • 石晟; 杨丽静; 王春蓉; 王剑辉
    • 摘要: 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在经心尖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TAVR)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14年7月2日至2020年6月24日行TA-TAVR术的全部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术中是否应用左西孟旦分为应用左西孟旦组和未用左西孟旦组.比较2组术中情况、术后结局和手术前后心肌酶学指标水平.结果 本研究共入选行TA-TAVR手术患者51例,其中应用左西孟旦组24例(47.1%),未用左西孟旦组27例(52.9%).2组患者手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应用左西孟旦组多巴胺应用比例明显高于未用左西孟旦组[100.0%(24/24)比66.7%(18/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2).2组围术期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及院内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应用左西孟旦组术后高敏肌钙蛋白Ⅰ(hs-TnⅠ)水平明显低于未用左西孟旦组[1.924(1.113,3.323)μg/L比3.182(2.201,5.64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2).结论 TA-TAVR手术患者术中应用左西孟旦能够降低术后hs-TnⅠ水平,具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
    • 谷小卫; 杜虹; 张志远; 潘振超
    •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右前胸小切口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20年2月就诊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焦作院区的95例拟接受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微创组(42例)和常规组(53例).微创组接受经右前胸小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常规组接受标准胸骨正中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中和手术后的一般情况(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呼吸辅助通气时间、重症监护观察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术后24 h切口血液引流量、术中和术后输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微创组患者的切口长度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标准胸骨正中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比较,经右前胸小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能够减轻手术创伤,利于术后恢复,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 龚嘉淼; 侯剑峰; 林宏远
    •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MEDTRONIC Open Pivot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术后早中期临床结果.方法:连续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使用MEDTRONIC Open Pivot主动脉瓣机械瓣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34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手术结果、早中期生存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48例患者中,男性283例(81.3%),平均年龄(49.4±11.2)岁.围术期无患者死亡和二次手术.共333例(95.7%)患者完成随访,平均随访(1.9±0.8)年(最长3.36年,共计627人年).随访期间,11例(3.3%)患者死亡,术后第1、2、3、4年分别死亡3例、2例、5例、1例;5例死于心力衰竭,1例死因为人工瓣膜功能障碍,1例因脑出血死亡,4例为其他非心脑血管原因死亡.术后1年、2年、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9.0%、98.1%、93.5%.随访期间,14例(4.2%)患者出现人工瓣膜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23%/人年;6例(1.8%)患者出现瓣周漏,发生率为0.96%/人年;2例(0.6%)患者因严重瓣周漏需二次接受手术.17例(5.1%)患者发生主要不良事件,其中心肌梗死1例(0.3%),脑出血2例(0.6%),脑栓塞1例(0.3%),其他严重出血事件13例(3.9%).结论:MEDTRONIC Open Pivot主动脉瓣机械瓣有效、耐用,置换术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主动脉瓣膜置换的可靠选择之一.
    • 卢晓峰; 李俊玮; 王旭; 高秉仁; 柳德斌
    • 摘要: 目的 本文通过Meta分析对比主动脉瓣置换和主动脉根部置换治疗Takayasu动脉炎引起主动脉瓣反流的疗效和预后,为临床实践提供最新依据.方法 系统性检索在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关于Takayasu动脉炎和主动脉瓣反流的文献,检索截止2020年9月.由两名独立研究者筛选、评估文献质量,采用R软件Meta包进行Meta分析.结果 检索结果共计1217篇文献,纳入Meta分析8篇文献,共计237例患者.主动脉瓣置换患者中发生瓣膜脱落/瓣周漏比主动脉根部置换患者更常见(OR=5.85,95%CI:2.00~17.14;P=0.0013,I2=0%).而假性动脉瘤发生率(OR=2.89,95%CI:0.83~10.02;P=0.0945,I2=0%)、早期死亡率(OR=0.83,95%CI:0.22~3.11;P=0.7879,I2=0%)和晚期死亡率(OR=0.83,95%CI:0.22~3.11;P=0.4904,I2=0%)在两种术式中无明显差异.结论 通过合成目前已有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数据,结果表明在Takayasu动脉炎造成主动脉瓣反流患者中,主动脉根部置换术在术后瓣膜脱落发生风险明显低于主动脉瓣置换术.然而两种术式在假性动脉瘤发生率、早期死亡率和晚期死亡率上并无显著性差异.目前仍需开展更多高质量临床研究比较这两种术式的疗效和预后.
    • 黄丽娟; 许家丽; 唐源
    • 摘要: 回顾性分析10例经右胸前外侧切口行体外循环主动脉瓣置换手术患者的资料,对手术配合要点进行总结.右胸前外侧切口主动脉瓣置换因微创切口导致手术操作难度增加,要求护士在手术配合上必须眼明手快,反应敏捷,准确迅速.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微创手术在手术过程中难免出现不确定因素,手术室护士应做好术前准备及备齐手术用物,以保证顺利完成手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