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二尖瓣置换术

二尖瓣置换术

二尖瓣置换术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852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05篇、会议论文47篇、专利文献535066篇;相关期刊336种,包括岭南心血管病杂志、心肺血管病杂志、中国循环杂志等; 相关会议30种,包括《中医杂志》特邀心血管专家学术座谈会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疾病临床经验会议、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2013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药师周等;二尖瓣置换术的相关文献由2311位作者贡献,包括何巍、陈铭伍、周华富等。

二尖瓣置换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05 占比:0.15%

会议论文>

论文:4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535066 占比:99.84%

总计:535918篇

二尖瓣置换术—发文趋势图

二尖瓣置换术

-研究学者

  • 何巍
  • 陈铭伍
  • 周华富
  • 肖锡俊
  • 唐红
  • 覃家锦
  • 郑宝石
  • 张桂敏
  • 袁宏声
  • 冼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庞帅; Muradyan Musheg; Muradyan Regina; 陈宗皓; 桑鹏超; 谷腾飞; 李嘉慧; 袁金达
    • 摘要: 背景 退行性变是西方国家二尖瓣关闭不全常见的病因,与二尖瓣置换术(MVR)相比,二尖瓣成形术(MVP)不仅无需长期抗凝,避免了抗凝相关并发症,而且能够有助于左心功能的维护.目前MVR与MVP治疗退行性变的远期疗效尚不明确.目的 比较MVP与MVR治疗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2003—2008年在俄罗斯巴库列夫心血管外科研究中心接受瓣膜手术的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27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MVP组(129例)和MVR组(145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统计患者5年、10年累积生存率、无脑卒中发生率及再次瓣膜手术情况.分别根据患者随访终点时死亡情况、脑卒中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死亡组(42例)和非死亡组(232例)、脑卒中组(30例)和非脑卒中组(244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死亡、发生脑卒中的影响因素.结果 MVP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长于MVR组(P0.05).结论 MVP是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死亡、发生脑卒中的保护因素,对于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行MVP者的远期预后优于行MVR者,临床应积极推广MVP.
    • 张冬梅
    • 摘要: 目的探析超声心动图评价二尖瓣置换术后瓣膜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70例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超声心动图检测,比较手术前后的右心功能、左心功能、血流动力学差异。结果术后患者的右心室全局纵向应变力(S-RV)、右室三尖瓣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右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右心室心肌同步运动到峰值的时间标准差(RVSDt)均显著降低,右室流出道血流时间速率积分(VTI-RVOT)、右室流出道血流最大速度(Vmax)均显著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以有效评估二尖瓣置换术后瓣膜血流动力学,可以准确反映患者术后心脏功能的变化,客观评估患者的预后状况,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国鹏飞; 刘宣蔚; 王彬; 傅天瑞; 杨苏民
    • 摘要: 微创心血管手术的进步与发展拓宽了由于脊柱侧弯导致的肺功能不全患者的手术路径,提高了患者对同种心血管手术的耐受能力,同时也降低了患者术后因肺功能降低而引发的多种并发症。我们在此篇报告描述一例脊柱侧弯引起胸廓畸形、肺功能较差的患者,由于术式的改进从而能够耐受在体外循环下同期主动脉瓣、二尖瓣瓣膜置换术。
    • 雷家秀
    • 摘要: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对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左右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影响。方法选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110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5例,分别实施常规静脉复合麻醉、常规静脉复合麻醉+切皮后微量泵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μg/kg,10 min后维持每小时0.5μg/kg至术毕),比较2组麻醉诱导后(T0)、体外循环(CPB)停机后30 min(T1)、CPB停机后60 min(T2)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损伤因子水平、左右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结果T1、T2时2组患者心率(HR)较T0高,平均动脉压(MAP)较T0低(P0.05);T2时2组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较T0时高,观察组T2时以上指标较对照组低(P0.05);T2时观察组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二尖瓣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三尖瓣瓣环等容收缩期峰值速度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二尖瓣置换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可减少患者心肌功能损伤,改善心室心肌舒张、收缩功能。
    • 肖宗位; 李源; 刘先; 李阳; 程涵; 王晓玮
    • 摘要: 目的对比单操作孔全腔镜与常规开胸行二尖瓣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51例心脏瓣膜病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腔镜组(n=21)与常规组(n=30)。腔镜组经右胸、常规组经正中切口行二尖瓣置换术。测量两组围术期甲状旁腺素(PTH)与肌钙蛋白(cTnT)变化;用模糊视觉评分法(VAS)评估术后疼痛;比较两组主动脉阻断时间、心肺转流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机械呼吸时间、监护室停留时间、胸液引流量和切口长度。结果腔镜组主动脉阻断时间、心肺转流时间、术后机械呼吸时间、监护室停留时间均长于常规组,但胸液引流量更少,切口长度更短(P<0.05)。腔镜组cTnT值在术后6小时和24小时,PTH值在体外循环停机即刻和术后24小时较常规组高,而术后VAS值较常规组低(P<0.05)。结论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是一种安全、微创手术方式。
    • 吴竞成; 宋来春; 肖红艳; 刘文豪; 杨明远; 陶凉
    • 摘要: 目的 探讨及评估“衬裙”技术在二尖瓣置换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近期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64例行“衬裙”二尖瓣置换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5例、女39例,年龄14~79(60.00±13.51)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二尖瓣置换手术指征,且存在瓣膜与体表面积不匹配,即有效孔径面积指数(effective orifice area index,EOAI)<1.2 cm^(2)/m^(2)。所有手术均利用“衬裙”技术。收集患者基线资料、既往病史、术前及术后超声心动图结果、手术相关数据等指标。结果 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无院内死亡。1例患者因出血行再次开胸探查术,术中发现主动脉倒T形切口靠左心房顶部最低点有活动性出血,余无明显出血;1例患者因术后出现快慢综合征行永久起搏器置入。全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为(174.39±47.53)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10.39±47.53)min,平均二尖瓣移植物尺寸(28.03±1.27)mm。生物瓣置换50例,机械瓣置换14例。结论 “衬裙”技术在二尖瓣置换术中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可以获得较大尺寸的人工瓣膜置入,以取得更大的开口面积,从而具有良好的术后血流动力学特征和临床效果。
    • 王道彧; 吴振华; 孙静; 姜楠; 郭志刚
    • 摘要: 目的明确心尖入路经导管瓣中瓣技术治疗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后二尖瓣衰败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1年8月我院2例男性患者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后因二尖瓣生物瓣衰败接受心尖入路经导管二尖瓣瓣中瓣技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二尖瓣瓣膜置换术后生物瓣膜衰败后二次开胸换瓣是导致心外科手术高风险的重要因素。经心尖导管内瓣膜置入对高危、高龄、二次换瓣患者可以降低手术风险,获得良好的治疗结果。天津市胸科医院采用国产瓣膜应用经心尖介入二尖瓣技术成功救治2例二尖瓣置换术后生物瓣衰败的患者,手术恢复效果满意,与术前患者的二尖瓣峰值流速和跨瓣压差相比均显著降低,术后患者二尖瓣反流消失,几乎无瓣周漏,左室舒末期内径缩小,三尖瓣反流明显减少,术后无左室流出道梗阻,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得到有效改善,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经心尖经导管二尖瓣瓣中瓣置入被公认是治疗高危二尖瓣疾病的有效方法,在二尖瓣置换术后生物瓣衰败后需要再次外科手术的高危患者中采用国产瓣膜行瓣中瓣介入手术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 张竞文; 向媛; 杨雪梅; 柳慧
    • 摘要: 药物或电复律成功治疗妊娠期房颤的病例报道很多,但剖宫产期间发生房颤的病例报道极少。本文介绍华西第二医院2019年收治的1例二尖瓣置换术后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剖宫产,胎盘取出后再发房颤,麻醉医生通过应用艾司洛尔、西地兰等药物控制心室率,术毕使用喉罩替换气管导管降低拔管心血管反应,帮助患者成功恢复窦性心律,平稳度过麻醉苏醒期。我们旨在分析此病例的麻醉管理成功及不足之处,为房颤高风险妊娠妇女的剖宫产麻醉管理提供参考。全身麻醉诱导时即使用喉罩插管、房颤发生后更早使用西地兰或电复律、围术期使用有创血压和心脏超声监测,可能是本病例麻醉管理可改进之处。
    • 郭博文; 周佳卫; 邹程; 詹海波; 孙福强; 姚星星; 刘超
    • 摘要: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复合二尖瓣成形术(MVP)与二尖瓣置换术(MVR)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合并中-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MR)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的80例CHD合并中-重度IMR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二尖瓣的处理方式分为MVP组(48例)和MVR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围术期指标,术前、出院时、随访1年的超声心动图指标,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反流情况以及患者的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围术期病死率、术后及随访1年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愈出院时,二尖瓣反流发生率MVP组高于MVR组(34.1%比3.3%,P<0.05),随访1年,MVP组二尖瓣轻度及以上反流发生率显著高于MVR组(69.0%比3.3%,P<0.05),MVR组患者心功能分级优于MVP组,心功能Ⅲ~Ⅳ级患者占比(6.7%比28.6%,P<0.05)。结论对于中-重度IMR患者,CABG联合MVP或者MVR均能取得较好的近期临床效果,但MVR术后再发二尖瓣关闭不全的风险较低,有较稳定和长期的获益。
    • 樊宗铭; 张建卿; 王国锋; 姬建民; 黄华
    • 摘要: 目的:分析二尖瓣置换术后可能引起中远期发生瓣周漏的高风险因素,为行二尖瓣置换手术围手术期预防该类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借鉴。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1706例,术后因各种原因再次住院患者106例。通过拟定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患者49例,男性20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51.8岁,随访时间15~62个月。其中,经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为二尖瓣瓣周漏患者16例(A组),无瓣周漏患者33例(B组)。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有无高血压病史、有无糖尿病病史、有无心功能不全、有无心律失常、BMI、白蛋白、球蛋白等,单因素分析筛选潜在高危险因素后,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二尖瓣置换术后中远期发生瓣周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BMI(OR=0.547,P<0.05)和白蛋白(OR=0.8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BMI和白蛋白水平是二尖瓣置换术后中远期发生瓣周漏的独立危险因素,所以,需要进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若积极加强营养,补充足够的蛋白,可能会减低瓣周漏的发病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