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抑郁症
老年性抑郁症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48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3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466368篇;相关期刊98种,包括中国民康医学、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医学信息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3年浙江省康复医学学会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第九届全军保健医学学术研讨会、2009年全国中医药科普高层论坛等;老年性抑郁症的相关文献由254位作者贡献,包括王飞、余文慧、刘丽等。
老年性抑郁症—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66368篇
占比:99.97%
总计:466516篇
老年性抑郁症
-研究学者
- 王飞
- 余文慧
- 刘丽
- 单洁
- 吕淑华
- 张文亮
- 张楠
- 李霞
- 杨晓媛
- 王巍
- 董珊珊
- 袁锐三
- 谭洪华
- 丁雪梅
- 万巧千
- 万纯
- 严雪芹
- 于俊丽
- 于婷
- 于振剑
- 于福宽
- 何丽英
- 何亚利
- 余群
- 佟晶
- 侯剑
- 关燕青
- 冯兆磊
- 冷文君
- 刁继红
- 刘丽1
- 刘丽宁
- 刘华
- 刘志宇
- 刘文东
- 刘春艳
- 刘玉凤
- 刘琳琳
- 刘福权
- 刘聪
- 刘金泠
- 卢宝
- 叶水松
- 向雄
- 吕晓静
- 吕永贞
- 吴媚
- 吴莉丽
- 周龙
- 唐小辉
-
-
王阳;
刘福权;
汪迪
-
-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性抑郁症患者应用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2月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性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行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行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总疗效、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血清因子[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血清CRP、Hcy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性抑郁症患者应用艾司西酞普兰,相较帕罗西汀治疗,在改善患者抑郁程度及睡眠质量、提高临床总疗效等方面优势更突出,且安全性较好。
-
-
朱惠民
-
-
摘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性抑郁症已成为社会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老年性抑郁症的抗抑郁治疗缓解率较低,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因此,任何能够提高抗抑郁疗效的安全可行的措施都会给老年性抑郁症管理带来很大帮助.为了给老年性抑郁症治疗临床管理提供参考,对体育锻炼影响老年性抑郁症患者治疗的研究进行了综述,许多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作为传统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的一种辅助手段,既能降低复发风险,又能增强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的信心,促进对不良反应的管理.
-
-
王彬彬
-
-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抽选2018年1月—2019年12月常州市金坛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性抑郁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比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周抑郁评分(22.11±1.05)分、2周抑郁评分(19.18±1.42)分、4周抑郁评分(12.28±1.05)分、8周抑郁评分(7.72±0.3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治疗老年性抑郁症首选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效果佳、不良反应轻、安全性高.
-
-
张玉学;
丁雪梅
-
-
摘要:
目的 对比临床上治疗老年性抑郁症过程中,文拉法辛以及舍曲林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老年性抑郁症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舍曲林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文拉法辛的方法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认知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治疗老年性抑郁症过程中,采用文拉法辛与舍曲林的方法,能够良好的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但是文拉法辛更能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
-
贾保军
-
-
摘要:
目的 探讨舍曲林联合接纳与承诺疗法(ACT)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对快感缺失的影响.依照这个方法论在3月至2019年至2020年4月在某医院已有62发生抑郁症被用于治疗选中的年长31例为研究和对照组.在对照组中,患者接受口服治疗,研究小组的患者通过口服治疗"丝绸森林"进行了6周的口服治疗.比较汉密尔顿(汉密尔顿)、汉密尔顿(汉密尔顿)、汉密尔顿(多玛)、达斯之前和治疗两组病人后的心动过速;比较临床治疗的结果和两组病人的不良反应.比较治疗前两组病人的HAMD和HAMA总体指标并不重要(P>0.05);在治疗的第6天结束时,两组患者的总体水平都大幅下降,低于对照组,在治疗前有统计意义的差异(P<0.05).治疗天数大幅增加6月底利益两组人数,如饮用水食品/水晶"、"社会活动"、"感官体验"和"DARS"评级,而且病人研究团队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于涉及病人临床治疗研究小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两组人的主要负面反应是疲劳、头晕、头痛、昏睡、口干、便秘等.最后,在叶卡捷琳堡综合治疗和有针对性的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抑郁的老年人,减轻缺乏快乐的症状.
-
-
梁攀;
朱伟群;
文亚春;
李启秀;
邹志文;
李婧;
王丽君;
周龙
-
-
摘要:
目的:研究观察加味二仙汤联合回忆疗法对老年性抑郁症女性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老年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均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黛力新治疗;观察组予加味二仙汤联合回忆疗法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ontgomery Depression Scale,MADRS)评分、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评分低于对照组,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以及多巴胺(Dopamine,D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二仙汤联合回忆疗法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疗效确切。
-
-
贾丽;
胡亚丽;
薛峰
-
-
摘要:
目的:探讨治疗老年性抑郁症时应用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入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期间于三门峡市康复医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性抑郁症患者8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44例。对照组行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行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率、治疗1个月之后的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72%,高于对照组的8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6.81%)低于对照组(18.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之后,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性抑郁症患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效果比帕罗西汀更好,降低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
-
-
-
-
苗琦
-
-
摘要:
目的 比较文拉法辛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老年性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舍曲林组和文拉法辛组,各36例.舍曲林组采用舍曲林进行治疗,文拉法辛组采用文拉法辛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情况、认知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评分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分析系统(WCST)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文拉法辛组HAMD-17评分(7.8±5.2)分和WCST总分(53.5±26.2)分均低于舍曲林组的(13.0±5.8)、(66.9±28.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文拉法辛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性抑郁症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影响,用药安全性较高,但文拉法辛能促进患者恢复认知功能.
-
-
-
赵捷
- 《第三届全军保健医学学术研讨会》
| 2004年
-
摘要:
老年性抑郁症是指首次发病于65岁以后,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过度低落为临床主要特征的一种情感性疾病,可伴有思维和行为的改变及躯体症状.一般病程较长,且有缓解和复发的倾向,部分病例预后不良,可发展为难治性抑郁症.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人群中患有抑郁症的人数和比例也相应增加,但人们对老年性抑郁症认识不足,使老年性抑郁症常被忽视,未能得到及时治疗.本文就我所5例老年性抑郁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心理疏导等进行总结。
-
-
何丽英
- 《2013年浙江省康复医学学会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
| 2013年
-
摘要:
目的:了解老年性抑郁状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根据这些因素,商讨预防措施,减少老年性抑郁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及对本中心从2005年月至2012年12月50例老年性抑郁病人的问卷调查.结果:老年性抑郁与工作状态的改变,生活状态的改变,心里状态的改变,生理状态的改变均有显著相关.结论:老年人通过一些有效措施,可明显减少抑郁症的发生,并且快乐幸福地度过自己的晚年生活,如充分的思想准备,子女经常的问候探望,社会的支持,根据自身的具体条件和兴趣爱好,参加一些文化活动,培养一定的业余爱好,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做到人老心不老,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
-
塔其一
- 《2009年全国中医药科普高层论坛》
| 2009年
-
摘要:
老年期(也称成年晚期),一般是指60岁以后的人生阶段。这一时期是走向人生的完成阶段。也是实现作为人生价值的最后时期。老年期的个体差异很大,有的人不到70岁,就动作迟缓,耳聋眼花,有的人80岁了,依然身体矫健,思维敏捷。但老年期的心理疾病不可忽视。心理疾病会引起躯体疾病或加重躯体疾病。我们脑病科门诊常见的老年心理疾病有老年性抑郁症。主要表现为隐匿性:各种的躯体症状。而情绪障碍很容易被忽视,又称为“隐匿性抑郁症”,诸多的躯体症状有头痛、胸痛、背部及全身不适,胸闷、心悸、厌食、腹部不适、便秘、睡眠障碍、出汗、周身乏力等症。影响老年人心理的因素,从老年人的人格特征来看既有稳定的一面,又有变化的一面,但稳定多于变化。本文现介绍了老年人的人格特征,并就预防老年性与抑郁症的做法进行了探讨。
-
-
-
-
-
-
-
-
- 邓开仲
- 公开公告日期:2000-12-27
-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老年性痴呆和抑郁症的药物及制备工艺,它由白果叶、人参和淫羊藿组成,经商购、称重、干燥、粉碎、浸泡、水煮、醇提、浓缩、合并等工艺制备而成。它原料来源广,制备容易,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其药物有通神添髓、养肝滋肾、益心敛肺、活血化瘀、调理阴阳、防老抗衰之功效,是一种对防治老年性痴呆和抑郁症有特殊疗效的药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