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经营自主权

经营自主权

经营自主权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1131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金融、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28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9415篇;相关期刊606种,包括前线、人民司法、瞭望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江苏省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2008·学术前沿论坛、第八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等;经营自主权的相关文献由1148位作者贡献,包括程建平、向元鹏、东海流等。

经营自主权—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28 占比:5.49%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9415 占比:94.50%

总计:20546篇

经营自主权—发文趋势图

经营自主权

-研究学者

  • 程建平
  • 向元鹏
  • 东海流
  • 刘永春
  • 周绍朋
  • 张在旭
  • 张平
  • 本刊评论员
  • 殷建平
  • 王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天韵
    • 摘要: 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若干规定》,于2022年3月15日起施行.这是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制定的第七部浦东新区法规.在确定市场主体的设立登记实行行政确认的基础上,规定进一步细化内容,使之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包括探索各类登记事项的确认制创新:在名称登记方面,推行申报承诺制;在经营范围登记方面,尊重市场主体经营自主权,明确市场主体经营范围由其自主确定并向社会公示;在住所登记方面,积极稳妥地推进"一照多址"和"一址多照",释放场地资源,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 李树杰
    • 摘要: 我国社区银行自兴起到衰落不足7年的时间,其中的教训值得总结。众所周知,美国的社区银行运营是比较成功的,尤其其基于由来已久的社区文化构筑的社区银行网络、独立的所有制结构赋予的经营自主权和决策的科学性、宽泛的业务种类和适时变革的调整效率、通过社区招聘和社区联盟构筑的银行与社区的"共生关系"、积极开展的科技金融业务和完善的法律保障机制等经验,很值得我国借鉴。
    • 丁华; 刘颖
    • 摘要: 选取2005-2019年16家A股上市商业银行年度数据,构建含有贷款损失准备、分红、管理人员人数、董事会规模、董事长及高管薪酬、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等指标的面板数据模型,从公司治理和财务等方面分析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经营自主权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发现,上市商业银行经营自主权与董事会规模、管理层薪酬和资本充足率呈正相关;在相同治理结构的商业银行中,拥有更强治理控制的公司会专注于需要更高经营自主权的业务,而且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也会影响其自主经营行为;并为商业银行提高自主经营能力提供合理性建议.
    • 陈志军; 刘锡禄
    • 摘要: 子公司的创新能力对企业集团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但当前研究对其前因的探讨仍不充分.基于现有文献,将子公司自主权区分为战略自主权与经营自主权,探索两种自主权与技术创新绩效、技术转移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子公司战略自主权与技术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与技术转移绩效显著负相关;而子公司经营自主权与技术创新绩效和技术转移绩效均显著正相关.因此,母公司应保持战略上的适度集权并在经营上给予子公司充分自主权,以促进子公司长远发展.
    • 陶钧; 韩乔亚
    • 摘要: 随着互联网市场因产品或者服务兼容问题产生的竞争纠纷日益增多,2017年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2条中新增了“恶意不兼容”条款,该条款从主、客观两方面对该问题的适用做出了直接的规定,但对于司法实践中如何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思维逻辑下就此类频发的“竞争”行为进行属性认定以及合理确定判定规则的问题仍存在较大争议,这也直接关系到对此类问题法律适用的准确性。本文将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视野及框架下,以“寒蝉效应”借喻,从“探讨框架”“判定路径”“规则确定”“适用延伸”等方面展开分析,就“不兼容”客观技术效果的对象范围、“不兼容”主观意图适用“恶意推定”的排除、“不兼容”实际技术效果的市场影响、“不兼容”与社会福祉总量变化的关系、“不兼容”合理事由的抗辩等五个方面对“恶意不兼容”条款的适用规则进行界定,以期有助于互联网领域不兼容行为规制路径的完善与发展。
    • 邵六益
    • 摘要: 学术界通常将行政诉讼理解为"民告官"的产物,其实中国行政诉讼的产生有特殊的政法背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经济转型过程中,行政诉讼提供了以司法权重新平衡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经营权的可能,通过对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司法构建,地方政府对企业的控制被当作违法行为而受到遏制,企业而非公民才是参与行政诉讼的主体.当经济转型任务大体完成之后,已不需要行政诉讼来捍卫企业经营自主权,民商事诉讼成为助力经济发展的重要武器,但行政诉讼并未就此退出历史舞台,而是转到对公民权利的保护上来——公民个人成为行政诉讼原告的主要组成部分,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成为保障公民权的关键,也成为学术研究的重点.行政诉讼重心的这一转型,根植于中国政法环境的变化,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间法治话语变迁的一个缩影.描述并解读行政诉讼重心从经营权到公民权的位移,既是理解中国行政诉讼发生逻辑的必要,也是建构中国法治话语体系的一个努力.
    • 陶钧; 韩乔亚
    • 摘要: 随着互联网市场因产品或者服务兼容问题产生的竞争纠纷日益增多,2017年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2条中新增了"恶意不兼容"条款,该条款从主、客观两方面对该问题的适用做出了直接的规定,但对于司法实践中如何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思维逻辑下就此类频发的"竞争"行为进行属性认定以及合理确定判定规则的问题仍存在较大争议,这也直接关系到对此类问题法律适用的准确性.本文将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视野及框架下,以"寒蝉效应"借喻,从"探讨框架""判定路径""规则确定""适用延伸"等方面展开分析,就"不兼容"客观技术效果的对象范围、"不兼容"主观意图适用"恶意推定"的排除、"不兼容"实际技术效果的市场影响、"不兼容"与社会福祉总量变化的关系、"不兼容"合理事由的抗辩等五个方面对"恶意不兼容"条款的适用规则进行界定,以期有助于互联网领域不兼容行为规制路径的完善与发展.
    • 摘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督管理局(厅、委)、招标投标指导协调工作牵头部门:为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要求,深化招标投标领域“放管服”改革,推进“证照分离”改革,依法保障企业经营自主权,破除招标投标领域各种隐性壁垒和不合理门槛,维护公平竞争的招标投标营商环境,现就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过程中企业经营资质资格审查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进一步明确招标投标过程中对企业经营资质资格的审查标准企业依法享有经营自主权,其经营范围由其章程确定,并依法按照相关标准办理经营范围登记,以向社会公示其主要经营活动内容。
    • 摘要: 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有关精神,近日,三门峡市持续发力推进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科学安排部署,做到“三个明确”,稳步有效地推进全市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工作。一是明确基本原则,做到“四个坚持”。坚持政企分开、事企分开,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将经营类事业单位逐步转为企业;坚持激发活力、规范监管,依法赋予转制企业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充分激发其发展活力和创造力。
    • 周雷
    • 摘要: 我国宪法修正案第1条是“改革入宪”的开端,私营经济由此获得宪法地位,受到宪法保护。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国家通过转变经济职能,降低了对市场的管制程度,为各类主体自由地进行经营和交易提供了制度保障。回顾我国宪法经营自主权条款的发生史,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从来都不是计划经济的组成部分,原本就不受也不应受到计划经济的干预,其当然享有经营上的自主权;城乡集体经济组织属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而非国家所有,能够较为自由地开展生产和经营。营业自由应作为“视同基本权利的权利”纳入基本权利序列中。基本制度并未影响宪法总纲中营业自由主观权利的性质判别,而且强化了其自身作为客观价值秩序以及国家保护义务的功能发挥。营业自由覆盖营业活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其保护范围及于小商贩和法人,但排除国有独资、控股和实际控制的企业。国有资本如果对参股的非国有企业未形成控制或未产生重大影响,则认定该企业享有营业自由。营业自由难以通过商法获得充分保护,有必要从部门法问题上升为宪法问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