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贷款损失准备

贷款损失准备

贷款损失准备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87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经济计划与管理、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4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7736篇;相关期刊121种,包括商情、会计之友、财会月刊(综合版)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泰山学术论坛——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与公共政策创新专题暨第八届中国经济理论与管理前沿论坛、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中国实证会计国际研讨会等;贷款损失准备的相关文献由207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帆、李贞玉、纪佃波等。

贷款损失准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4 占比:2.32%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7736 占比:97.64%

总计:7923篇

贷款损失准备—发文趋势图

贷款损失准备

-研究学者

  • 王帆
  • 李贞玉
  • 纪佃波
  • 许友传
  • 和艳美
  • 尤可畅
  • 戴德明
  • 祝继高
  • 周晔
  • 周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雄兵; 邓伟
    • 摘要: 本文使用2006~2019年中国168家银行的数据,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加剧了银行的盈余管理,尤其是增加利润的盈余管理。在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并控制内生性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另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加剧银行盈余管理的效应在资本充足率较低、资产收益率较低和不良贷款率较高的银行中表现得更加明显。最后,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的时期,上市银行、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以及规模较大的银行更有可能进行盈余管理。本文不仅丰富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银行财务决策的研究,还深化了对银行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的理解与认识,对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监管银行盈余管理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纪佃波
    • 摘要: 从2018年1月1日起,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分阶段实施,及时评估其应用的经济后果对于会计准则制定和监管政策调整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取2020年末已实施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86家中国商业银行为处理组,选取还未实施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57家中国商业银行为控制组,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应用是否影响贷款损失准备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第一,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实施在整体上增强了贷款损失准备前瞻性。第二,资本市场监管、资本计量方法和盈利水平在其中发挥了调节效应。第三,预期信用损失模式对贷款损失准备前瞻性的提升作用受到异质性因素的影响,对上市商业银行、运用权重法进行资本计量商业银行和盈利水平较高商业银行的影响更明显。这些发现揭示了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增强贷款损失准备前瞻性的作用机理,对贷款损失准备会计准则变革其他经济后果的研究也有借鉴意义。
    • 安佳新
    • 摘要: 贷款损失准备是商业银行处理不良贷款的有效工具,合理有效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可以抵御因坏账增多而导致的金融风险.以2004—2017年125家商业银行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央行使用的宏观审慎工具会使商业银行前瞻性地多计提贷款损失准备,以保持银行系统稳健运行;监管机构加强对商业银行的资本监管会导致银行忽视对贷款损失准备要求的考量;央行实施的货币政策与银行计提贷款损失准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且对银行的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
    • 丁华; 刘颖
    • 摘要: 选取2005-2019年16家A股上市商业银行年度数据,构建含有贷款损失准备、分红、管理人员人数、董事会规模、董事长及高管薪酬、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等指标的面板数据模型,从公司治理和财务等方面分析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经营自主权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发现,上市商业银行经营自主权与董事会规模、管理层薪酬和资本充足率呈正相关;在相同治理结构的商业银行中,拥有更强治理控制的公司会专注于需要更高经营自主权的业务,而且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也会影响其自主经营行为;并为商业银行提高自主经营能力提供合理性建议.
    • 黎东升; 夏静文
    • 摘要: 为研究中国房价波动对商业银行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时变传导效应,选取2012—2018年相关变量的季度数据并结合随机波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random fluctuation time-varying parameter vector autoregression,TVP-VARS-SV)动态时变模型,分析房价波动对贷款损失准备的非静态影响.研究发现,经济环境稳定时,房价和贷款损失准备对货币供应量变动的反应呈现滞后性.同时,房价波动对贷款损失准备的影响具有时变性;短期内房价上涨会使得商业银行降低贷款损失准备,而长期则会适度提高贷款损失准备.这表明商业银行建立动态化风险防控机制对其预防房价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和金融风险具有积极意义.
    • 安佳新
    • 摘要: 贷款损失准备是处理不良贷款的有效工具,其合理有效计提可以抵御因坏账增多而导致的金融风险,因此对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影响因素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以2004—2017年间125家商业银行为样本,研究发现贷款损失准备受到银行总资产、总贷款、不良贷款、资本充足率、银行利润以及GDP的影响。
    • 贝洪俊; 马春光
    • 摘要: 银行作为金融行业的支柱,其信贷安全是稳定我国金融市场的重点内容.现有研究从宏观层面入手分析商业银行风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从微观层面入手所开展研究的却不多.文章以企业盈余管理为切入点,利用2007—2018年我国商业银行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企业贷款客户的两类盈余管理行为对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所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借款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一般不会影响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但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股权质押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会正向影响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借款企业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会显著提升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数量.为此,应加强对企业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管控,保证银行的信贷安全.
    • 纪佃波
    • 摘要: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是一项新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法,对其经济后果的评估非常重要.关于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实施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计提的具体影响,目前还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结合我国50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公开数据,从监管资本、会计损益和资本计提前瞻性的角度分析了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计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总体影响上,商业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金额显著增加,利润波动增强,对资本充足率带来一定冲击;从不同特征商业银行看,小型商业银行、使用权重法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H股上市商业银行受到的影响更为严重;从资本计提的前瞻性看,贷款损失准备的前瞻性得到加强,顺周期性效应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但并不能完全消除.
    • 纪佃波
    • 摘要: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作为一项新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法,其实施的经济后果备受关注。本文通过立足于条件会计稳健性与非条件稳健性的概念,归纳总结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主要特征,对比分析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研究发现: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是非条件稳健性的,IASB模型是部分非条件稳健性的,FASB模型则是完全非条件稳健性的;由于计提的预期信用损失允许转回,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可能有助于商业银行进行盈余管理,但盈余管理的程度可能受到模型的非条件稳健性程度和贷款持有时间长短的影响。
    • 纪佃波
    • 摘要: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作为一项新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法,其实施的经济后果备受关注.本文通过立足于条件会计稳健性与非条件稳健性的概念,归纳总结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主要特征,对比分析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研究发现: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是非条件稳健性的,IASB模型是部分非条件稳健性的,FASB模型则是完全非条件稳健性的;由于计提的预期信用损失允许转回,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可能有助于商业银行进行盈余管理,但盈余管理的程度可能受到模型的非条件稳健性程度和贷款持有时间长短的影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