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顺周期性

顺周期性

顺周期性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2746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经济计划与管理、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2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447972篇;相关期刊135种,包括商情、经济与管理研究、环球市场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泰山学术论坛——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与公共政策创新专题暨第八届中国经济理论与管理前沿论坛、第六届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2010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后危机时代财税金融的改革与发展等;顺周期性的相关文献由5703位作者贡献,包括李九生、张宝月、李元新等。

顺周期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2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47972 占比:99.95%

总计:448178篇

顺周期性—发文趋势图

顺周期性

-研究学者

  • 李九生
  • 张宝月
  • 李元新
  • 骆涛
  • 陈万士
  • 吴志强
  • 孙涛
  • 刘相华
  • 张煜
  • 支颖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张诗怡
    • 摘要: 金融中介的高杠杆及其顺周期性是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深入研究杠杆的顺周期对于优化监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以及稳定实体经济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我国金融体系三大支柱——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为研究对象,选用2010—2019年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方法对三者杠杆顺周期行为的存在性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我国金融中介存在杠杆顺周期行为,二是不同类型金融中介对杠杆顺周期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三是相同因素对不同类型金融中介杠杆顺周期的影响存在差异。最后结合分析结果,将三者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贡献进行排序,由大到小为: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
    • 陈荪
    • 摘要: 《巴塞尔协议Ⅲ》将杠杆纳入主要监管指标以后,我国引入杠杆监管体系,并于2018年升级推出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深化金融去杠杆,打破刚性兑付,对资管产品进行统一监管。为掌握金融创新的内在规律,厘清监管内容,加强风险防控和监管效力,需从资产价格的角度检验商业银行杠杆顺周期性,并考察杠杆率监管对其影响,实证金融法规的逆周期调节成效。研究结论表明:金融资产价格和商业银行杠杆的变动呈显著正相关,即商业银行杠杆具有顺周期性;在监管杠杆率阈值制约下,商业银行杠杆的顺周期性显著下降,即着力于杠杆波动的金融监管法规对商业银行杠杆的顺周期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逆周期调节效果显著。
    • 高许超
    • 摘要: 宏观审慎政策主要用于解决货币政策和微观审慎政策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解决顺周期性与减小关联性等方面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主要作用于商业银行,本文主要分析了国际主流的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目前正在使用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对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影响;本文也指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考核标准过于宽松会起不到约束商业银行的作用,过于严格会加剧银行体系的不稳定性.
    • 苏剑; 纪尧
    • 摘要: 长期以来,测算中国全要素生产率(T FP)的研究普遍存在遗漏资本利用率的问题.本文通过构建内生增长DSGE模型,以货币政策冲击作为典型冲击进行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传统的T FP测算忽略了资本要素利用率,从而导致测算结果出现过度顺周期性,并且中国金融市场的不完备性进一步扩大了T FP的顺周期性.因而,如果在测算生产率时遗漏了相关的投入要素利用率,那么即使生产率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生产率的测算结果也可能给出中国的技术积累与经济增长高度联动的错误结论.本文在控制资本利用率的条件下测算了中国历年的T FP增速,并梳理了相关的基本特征.作为延伸,还进一步探讨了货币政策冲击对T FP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货币政策冲击对T FP影响较小.
    • 尹相颐
    • 摘要: 本文基于KLR预警模型筛选出宏观审慎预警指标,并采用TVP-SV-VAR模型检验在金融周期冲击下宏观审慎预警指标的顺周期特性.结果显示,工业增加值增长率 、社会融资规模/GDP和DSR缺口等经济金融指标,房价 、存销比 、土地购置费等房地产部门指标,以及贷款增速 、私营非金融部门 、政府部门 、居民部门的信贷缺口指标同时具备预警特征和顺周期特性,可以作为我国逆周期宏观审慎的重点监测和调控对象.
    • 陈翠
    • 摘要: 对现阶段的金融系统来说,研究顺周期性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是有必要的.次贷危机过后,人们对于金融安全与监管的认识进一步上升,出现了多种预防与监控金融市场变化的方法,其中就包括宏观审慎监管框架.而金融系统本身存在周期性的变化,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有一定的难度.金融行业从业者或金融监管人员应该考虑到整体的风险安全管理与风险调整,提升对金融系统的问题的判断、预防、处理能力.
    • 常雅芳
    • 摘要: 在我国短期跨境资金运转阶段中,一般在流程上主要涉及到单边流入、双向震荡以及净流出等几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文章主要引入了货币利差、汇率预期以及外部市场变化三个主要内容.通过这种方式使资金流动面对各种条件变化的反应状况体现出来,证实了我国短期跨境资金存在明显的顺周期性特点,并针对宏观审慎管理方向的选择提出了建议,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 李珊珊
    • 摘要: 本文使用13家大中型上市银行2007年上半年到2019年上半年的面板数据,将不良净生成率作为银行信用风险的代理变量,通过面板门槛模型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顺周期性是否存在门槛效应及演变趋势.研究发现,近年来经济进入中速增长期且持续下行,信用风险的顺周期性弱于历史上的经济更快增长期.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结论可从2015—2018年非金融企业核心盈利能力的提升以及房地产景气度的回升得到解释.此外,信用风险的顺周期性在不同信用风险区间、货币扩张区间和房地产景气区间亦呈现非对称性.本文研究结论有两点政策启示:一是由于我国信用风险顺周期性的减弱,应更加重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并重新认识货币政策调整和金融稳定的关系;二是在资产价格合理和不以房地产作为刺激手段的前提下,对资产价格适度逆周期调节有助于削弱短期内信用风险的顺周期性,但需在金融稳定的短期和长期利益之间做出平衡.
    • 董石正; 郑建明
    • 摘要: 以2007~2017年381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对信贷行为周期性和监管有效性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行为普遍存在顺周期性,此特征在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间表现更为明显。随着资本充足率的提高,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效应出现减弱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逆周期性监管是有效的。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应该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银行,采取不同的措施,在不同经济周期下应加强对资本充足率的管制,设定合理的资本充足率标准,建立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管理念。
    • 高琦
    • 摘要: 2008年发生的金融危机虽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发展,但是它也促进了金融监管的前行,使金融监管从传统的微观监管迈向更加合理的宏观审慎监管,形成以逆周期资本缓冲等逆周期政策工具为手段的监管结构,可以降低顺周期性对金融机构的影响,平稳周期波动.本文旨在研究宏观审慎监管对于我国银行体系的影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