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治与社会
经济政治与社会的相关文献在200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9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8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7133篇;相关期刊76种,包括职业、南北桥、职业技术教育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7年度职教教改论坛 等;经济政治与社会的相关文献由99位作者贡献,包括朱思睿、那福娟、兰卓玛加等。
经济政治与社会—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7133篇
占比:99.37%
总计:17242篇
经济政治与社会
-研究学者
- 朱思睿
- 那福娟
- 兰卓玛加
- 姚金荣
- 张蓓蓓
- 李伟华
- 杨小娟
- 杨静
- 王绪军
- 邬迪
- 陈小丽
- 高晓兰
- 万雁
- 于洋
- 付宏凤
- 付慧娟
- 付育琳
- 任向辉1
- 余静
- 傅钰涵1
- 关小丽
- 冯靖
- 刘建明
- 刘祖禧
- 刘继兰
- 刘绮虹
- 古丽尼沙·买合苏提
- 吕智敏
- 周晋月
- 周锡海
- 孔毅
- 孙广平
- 宋采德
- 尹妤
- 屈长春
- 巴文慧
- 庞清秀
- 张伟
- 张学义
- 张寸岩
- 张晓莹
- 张月琴
- 张红
- 徐亚杰
- 徐嘉丽
- 徐志强
- 曾卫
- 木合亚提·木合什
- 李保春
- 李元安
-
-
陶留妃
-
-
摘要:
受传统应试观念的影响,当前《经济政治与社会》学科教学受到的重视度明显不足,教师忽视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同步革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扮演主导者角色,探索形成一个具有学习强国融入功能的全新模式,让该学科教学发展做到体用结合、虚实相生,极大地提升教学实效性,助力于学生学科素养的进步。
-
-
李勃
-
-
摘要: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将马克思主义相关的观点作为理论依据,围绕我国过去、当前、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而展开叙述的一门必修课.其涉及大量理论常识,能够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扩宽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有助于学校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因此,如何提高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是值得教师探讨的问题.
-
-
刘继兰
-
-
摘要:
《经济政治与社会》这门课程对中职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升课程的吸引力,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索学科知识,主动配合教师课堂教学。 议题式教学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思考、讨论的教学方式,可以在师生之间构建知识交流的桥梁,从而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基于此,本文以《投身经济建设》为例,围绕?经济政治与社会?议题式教学的重要性、议题式教学设计策略进行分析。
-
-
那福娟
-
-
摘要:
对学生生活技能和专业能力的有效培养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格外重视的内容.经济、政治、社会是学生综合素养培养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要满足学生对经济、政治与社会等内容的学习要求,教师可以合理借助任务教学法来制定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从而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提高.
-
-
罗国求
-
-
摘要:
本文分析政史结合教学的作用及中职德育课中政史结合教学现状,以《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为例,论述中职德育课程政史结合教学策略,提出政史结合导入新课、政史结合降低理解难度、政史结合突破教学重难点、政史结合升华教学高度等做法,以提升中职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
-
-
陈晓
-
-
摘要: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属于学生们所需要学习的重要课程。在此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们要创新教学策略,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们在不同的教学策略中,掌握知识,收获技能,树立良好的学习意识。
-
-
-
-
-
-
付育琳
- 《2017年度职教教改论坛》
| 2017年
-
摘要:
本教材选自《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二课“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本课有两个目,第一目分析企业的含义、类型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第二目分析“企业劳动者”,讲劳动者在企业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如何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从企业中的劳动者角度来理解"认识大国工匠、学习大国工匠、成为大国工匠"这一过程,需要对劳动模范显身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成为高素质劳动者有全面的了解,要求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多种教学方法,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实现三贴原则.同时在认知要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内化为学习动力,突破重点;情感上要使学生从体验情感到升华思想再表现为行为实践,缓解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