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组织病理检查

组织病理检查

组织病理检查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129篇,主要集中在皮肤病学与性病学、肿瘤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3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11431篇;相关期刊87种,包括中国民康医学、中华内科杂志、中华皮肤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07年全国肝病防治学术研讨会、第四届中国西部地区皮肤性病学术研讨会等;组织病理检查的相关文献由376位作者贡献,包括M.、S.、E.等。

组织病理检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3 占比:0.11%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11431 占比:99.89%

总计:111556篇

组织病理检查—发文趋势图

组织病理检查

-研究学者

  • M.
  • S.
  • E.
  • J.
  • A.
  • B.
  • C.
  • H.
  • L.
  • N.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金蒙; 朱莉; 徐棉
    • 摘要: 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因躯干及四肢出现红斑1年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肩部红斑,无明显疼痛瘙痒,无发热寒战,皮疹离心性扩大,逐渐增多,蔓延至面部、背部、四肢,遂至外院就诊,外院诊断为离心性环状红斑,予抗过敏治疗(具体用药不详),治疗后病情无明显好转,红斑增多,部分皮损自行破溃、结痂,1个月前于外院行组织病理检查考虑麻风,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患者既往体健,否认疫区居住史,否认麻风患者接触史,否认类似家族史。
    • 卓玛次仁
    • 摘要: 1病历资料:患者女,33岁,藏族,因“阴道异常排液2年,加重3月”主诉收入院,TCT提示:非典型鳞状细胞,倾向上皮内高度病变(ASC-H)。妇科检查:宫颈呈火山状,见7cm大小烂鱼肉样病灶,易出血,未累及穹隆,右侧宫旁组织增厚。宫颈组织病理检查回示:(宫颈)小细胞型神经内分泌癌,免疫组化:CgA(+)、Syn(+)、CD56(+)、Ki-67(index85%)、P16(+)、CEA(局灶+)、P63(-)、P40(-)。
    • 金小坤
    • 摘要: 目的:比较凯普人乳头瘤病毒(HPV)试剂盒与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法(TCT)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早期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该院就诊并自愿进行HPV筛查的18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凯普HPV试剂盒检测、TCT检测和组织病理检查,以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凯普HPV试剂盒检测与TCT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检测中的阳性检出率。结果: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896例HPV筛查患者中,CIN1级34例,CIN2级42例,CIN3级23例,宫颈癌10例;凯普HPV试剂盒检测CIN1级阳性检出率为73.53%(25/34),高于TCT检测的61.76%(21/34);CIN2级阳性检出率为90.48%(38/42),高于TCT检测的64.29%(27/42);CIN3级阳性检出率为91.30%(21/23),高于TCT检测的69.57%(16/23);宫颈癌阳性检出率为100.00%(10/10),高于TCT检测的80.00%(8/10)。结论:凯普HPV试剂盒检测在CIN和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TCT检测。
    • 白惠玲; 马建民; 刘勤; 马建军
    • 摘要: 患者,男,58岁,2019年1月发现左眼角膜缘处结膜肿物,当地医院以左眼结膜肿物行手术治疗,未行病理学检查。术后1个月,结膜肿物复发,再次于当地医院手术,术后病理检查示鳞状细胞癌。3个月后因结膜肿物再次复发于北京同仁医院眼肿瘤科住院行左眼结膜肿物扩大切除术,术中见巩膜表层受累,组织病理检查示鳞状细胞癌,切缘未见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示CKH(+~++)、Ki-67(+)、p53(+)、p16(-)、PAS(-)(图1)。
    • 马玲玲
    • 摘要: 目的 观察免疫组化在肝脏穿刺组织病理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60例实施肝脏穿刺组织病理检查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对病理切片给予常规HE染色法,观察组则给予免疫组化染色法.比较两组病理诊断结果.结果 观察组诊断准确率、切片染色质量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免疫组化在肝脏穿刺组织病理诊断中效果显著,提高了切片染色质量,有利于降低漏误诊率,值得推广应用.
    • 郁慧敏; 吴春林
    •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2016年至2019年连云港市海州区宫颈癌和乳腺癌(简称两癌)筛查中的乳腺癌筛查情况,为辖区妇女乳腺癌的预防保健提供参考。方法对2016年至2019年在连云港市海州区妇幼保健所,进行“两癌”筛查的37060例妇女乳腺癌筛查结果,包括检查方式和疾病检出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060例妇女乳腺癌筛查中乳腺彩超检查率各年度稳定在97%以上,乳腺X线检查和组织病理检查比例逐年上升,其中检出癌前病变9人,检出率为0.02%,27人确诊为乳腺癌,乳腺癌检出率为72.85/10万。结论连云港市海州区乳腺癌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开展周期性乳腺癌筛查工作对辖区内女性的乳腺癌发现可起到积极防控作用,对降低乳腺癌发病率、死亡率和提高患病妇女生存质量有重大意义。
    • 郁慧敏; 吴春林
    • 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2016年至2019年连云港市海州区宫颈癌和乳腺癌(简称两癌)筛查中的乳腺癌筛查情况,为辖区妇女乳腺癌的预防保健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6年至2019年在连云港市海州区妇幼保健所,进行"两癌"筛查的37060例妇女乳腺癌筛查结果,包括检查方式和疾病检出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060例妇女乳腺癌筛查中乳腺彩超检查率各年度稳定在97%以上,乳腺X线检查和组织病理检查比例逐年上升,其中检出癌前病变9人,检出率为0.02%,27人确诊为乳腺癌,乳腺癌检出率为72.85/10万.结论 连云港市海州区乳腺癌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开展周期性乳腺癌筛查工作对辖区内女性的乳腺癌发现可起到积极防控作用,对降低乳腺癌发病率、死亡率和提高患病妇女生存质量有重大意义.
    • 隋薇
    • 摘要: 目的分析组织病理和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在大疱性皮肤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该院皮肤科收治并确诊为大疱性皮肤病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为便于临床研究的顺利进行,所有被选取对象均进行组织病理和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对所有患者的组织病理和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判定,探究组织病理和直接免疫荧光检查诊断大疱性皮肤病的应用价值。结果47例患者中天疱疮15例(32.00%),大疱性表皮松懈症(EB)8例(17.02%),大疱性类天疱疮(BP)10例(21.28%),线状IgA大疱性皮肤病(LABD)1例(2.13%),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1例(2.13%),大疱性红斑狼疮1例(2.13%),大疱性多形红斑(BEM)8例(17.02%),获得性EB 1例(2.13%),大疱性扁平苔藓2例(4.26%)。47例患者中以天疱疮和类天疱疮(BP、LABD)占比最高,达55.32%(26/47),占所有类型的大疱性皮肤病患者的一半以上。剩余21例大疱性皮肤病患者均为非自身免疫性大疱皮肤病,占44.68%(21/47),主要疾病类型为EB和BEM。结论不同类型大疱性皮肤病在组织病理和直接免疫荧光检查中的特征性明显,2种检查方式均能准确地对大疱性皮肤病进行鉴别诊断,对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后续治疗的开展均具有一定的帮助,对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具有促进作用。
    • 杨永锐; 沈凌; 李晓非; 王霖; 吕松琴
    • 摘要: 目的:探索云南省隐匿性乙型肝炎的临床与病理特征.方法:对5000例HBsAg阴性患者进行血清HBV DNA荧光定量筛查,对检测出HBV DNA阳性的26例隐匿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临床、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分析.结果:26例隐匿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肝组织病理检查显示慢性肝炎26例,其中炎症活动度轻中度损害24例,重度2例;轻度到中度肝纤维化25例,早期肝硬化1例.瞬时弹力检测FibroScan肝纤维化检查显示:轻度2例,中度17例,重度6例,早期肝硬化1例.26例患者肝穿病理检查肝纤维化程度与FibroScan肝纤维化检查结果吻合度一致.免疫组化检测显示肝组织中HBsAg阳性9例,HBcAg阳性10例.结论:隐匿性乙型肝炎,是导致终末期隐匿性肝脏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需要及时发现并立即治疗.%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occult hepatitis B in Yunnan Province. Methods:Serum HBV(Hepatitis B Virus,HBV)DNA levels were tested in 5 000 HBsAg negative patients.Clinical,histopathologic and immunohistologic tests were done in 26 HBV DNA positive, occult hepatitis B patients. Results: Histopathologically, 26 cases were chronic hepatitis, among them,24 had mild to moderate inflammation,2 had severe inflammation.25 had mild to moderate fibrosis,1 had early cirrhosis. There were 2 cases of mild fibrosis, 17 cases of moderate fibrosis, 6 cases of severe fibrosis, 1 case of early cirrhosis according to Fibroscan tests. The Fibroscan results coincided with the pathologic results. Immunohistologically, 9 cases were HBsAg positive, 10 were HBcAg positive. Conclusion: Occult hepatitis B is one of the main cause of end-stage occult liver diseases and needs to be diagnosed and treated immediately.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