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CT模拟定位

CT模拟定位

CT模拟定位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124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特种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4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497095篇;相关期刊76种,包括中国医疗设备、医疗装备、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五届全国肿瘤放疗及综合治疗会议等;CT模拟定位的相关文献由343位作者贡献,包括吴国华、李雪南、李高峰等。

CT模拟定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4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97095 占比:99.98%

总计:497211篇

CT模拟定位—发文趋势图

CT模拟定位

-研究学者

  • 吴国华
  • 李雪南
  • 李高峰
  • 修霞
  • 夏士安
  • 姚原
  • 康佳
  • 徐升
  • 李德锐
  • 林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吴舒鑫; 郑祖安; 宋绪苗
    • 摘要: 目的:探讨实时呼吸监测(RPM)技术在盆腔肿瘤放射治疗CT模拟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2019年12月盆腔肿瘤放疗患者70例,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实验组患者CT模拟定位时采用RPM监测患者呼吸状态稳定后定位扫描,对照组常规方法定位扫描,利用锥形束CT采集患者放疗时的摆位误差信息同时记录当次放疗是否重复摆位,应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患者放疗时的摆位误差及重复摆位率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在Y、Z轴线性方向、X轴旋转方向误差及重复摆位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盆腔肿瘤放疗患者在行CT模拟定位时应实时关注其身体状态变化,采用实时呼吸监测可有效的观测患者是否有紧张情绪或其他身体不适,避免了CT模拟定位时患者异常身体状态引起的放疗误差,可显著提高放射治疗精度及效率。
    • 赵紫婷; 时飞跃; 秦伟; 田舒畅; 吴倩倩; 蒋红兵
    • 摘要: 目的:研究宫颈癌患者在首次放射治疗与CT模拟定位时,膀胱充盈状态的变化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宫颈癌放射治疗精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21例宫颈癌患者,依据首次放射治疗前采集的锥形束CT(CBCT)图像勾画膀胱结构,并最终显示在已配准的CT图像,从中获得膀胱结构在CBCT与定位CT图像中的相对体积、位置差异及形状相似性,用于评估患者进行首次放射治疗时的膀胱充盈状态较定位时的变化情况.结果:21例宫颈癌患者首次放射治疗前CBCT的膀胱体积较定位CT相差-387.33~251.14 cm3,体积变化率在去掉1例极大值后平均为-4.44%.膀胱几何中心的位置差异在X轴(左右)、Y轴(前后)和Z轴(头脚)3个方向上分别为(0.27±0.34)cm、(0.42±0.27)cm和(1.07±0.55)cm,形状相似性指数为0.70±0.12.结论:宫颈癌患者首次放射治疗时的膀胱体积较CT模拟定位时小,且存在较大范围波动,膀胱几何中心的位置变化在Z轴方向上更大,形状一致性有待提高.
    •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放疗技术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技师专业委员会
    • 摘要: CT模拟定位是以CT图像为基础的放疗模拟定位技术,可以建立三维坐标系,精确显示肿瘤大小、侵犯范围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可以精确显示周边重要器官轮廓、肿瘤和重要器官之间相互位置关系,为放疗计划设计提供电子密度,是精确放疗的基础条件之一.为规范CT模拟定位临床操作技术、精确肿瘤靶区勾画和计划设计提供放疗定位质量保证,特制定本专家共识.本共识内容包括CT模拟应用概述、常见肿瘤CT模拟定位规范共识、CT模拟定位技术常用后处理、呼吸运动管理技术、CT模拟不良反应及处理和CT模拟展望等,以期指导放射治疗师、放射肿瘤医师临床实践,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 袁官武; 陈磊; 肖胜华; 陈楚平; 陈丽萍
    • 摘要: 目的:分析宫颈癌患者膀胱充盈状态在首次放射治疗与CT模拟定位间的变化.方法:以我院2020年3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32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主体,首次放射治疗前,采集每位患者CBCT图像勾勒膀胱结构,经CT配准显示,观察CBCT技术与定位CT图像中患者膀胱体积差异,分析膀胱充盈状态的变化.结果:本组患者首次放射治疗前,相较定位CT,CBCT技术下的膀胱体积差-386.34~250.09cm3,体积变化率(除最大值)是-4.39%.结论:宫颈癌患者膀胱体积在首次放射治疗时与CT模拟定位结果有一定差异,但差异较小.
    • 黄婕; 邵勇刚
    • 摘要: 目的:分析食管癌患者实施放射治疗过程中应用CT模拟定位的结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66例开展研究分析,通过随机数字表方法开展分组研究,即常规组、治疗组,一组33例食管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放射治疗,治疗过程中,将常规模拟定位法于常规组中实施,CT模拟定位法于治疗组中实施,比较组间患者的生存质量、治疗成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食管癌患者治疗之后,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食管癌患者总临床治疗成效为96.67%,较常规组72.73%的总成效高(P<0.05);治疗组食管癌患者9.09%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总发生率为42.42%的常规组(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应用放射治疗过程中,使用CT模拟定位方法进行辅助时,能够促进临床治疗安全性,有益于增进治疗总成效,可以改善食管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 黄婕; 邵勇刚
    • 摘要: 目的:分析食管癌患者实施放射治疗过程中应用C T模拟定位的结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66例开展研究分析,通过随机数字表方法开展分组研究,即常规组、治疗组,一组33例食管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放射治疗,治疗过程中,将常规模拟定位法于常规组中实施,C T模拟定位法于治疗组中实施,比较组间患者的生存质量、治疗成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食管癌患者治疗之后,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食管癌患者总临床治疗成效为96.67%,较常规组72.73%的总成效高(P<0.05);治疗组食管癌患者9.09%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总发生率为42.42%的常规组(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应用放射治疗过程中,使用CT模拟定位方法进行辅助时,能够促进临床治疗安全性,有益于增进治疗总成效,可以改善食管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 贵丹; 胡兴荣; 徐升; 康佳
    • 摘要: 目的 建立放射性肺损伤大鼠模型.方法 雄性SD大鼠3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和模型组30只,模型组CT定位确定照射野后右胸一次性照射20Gy,照射后第10、60、70、80d处死大鼠后取肺组织,采用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肺炎症分级及纤维化程度.结果 模型组大鼠有6只在照射后死亡,照射后大鼠肺组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化.肺组织炎症分级:对照组5只均为0级,模型组1级11只、2级12只、3级1只;肺纤维化分级:对照组5只均为0级,模型组0级2只、1级5只、2级10只、3级7只.结论 通过CT模拟定位,20Gy一次性照射大鼠右胸可成功构建放射性肺损伤动物模型,为研究放射性肺损伤发生机制提供一定基础.
    • 郑芬; 徐本华; 黄妙云; 江柳清; 董芳芬; 郭岚晏; 姚剑敏; 陈远贵; 李小波
    • 摘要: 目的 研发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放疗CT模拟定位的远程培训系统,探索一种医学培训的新方法.方法 使用3DMax与Maya进行3D建模,Unity3D引擎开发3D虚拟操作及交互系统;Java的SpringMvc架构作为系统后台服务,MySQL作为后台数据库系统;并将用户分为教师和学员两种角色,模式分为教学与考核模式.结果 系统功能涵盖CT模拟定位全过程,主要包括患者信息管理、CT模拟定位机认知、体位固定技术、CT定位扫描、处理突发事件等模块.自2018年投入使用以来,运行稳定,系统浏览量达14 920人次,培训通过率为86.66%.与传统培训相比,培训效率明显提升,并获得一致好评.结论 远程培训系统能有效提升学员的临床实践能力、人文关怀能力,具有良好的自主性、共享性、创新性.目前系统已上线且推广性较强,应用前景广阔.
    • 贵丹; 胡兴荣; 徐升; 康佳
    • 摘要: 目的建立放射性肺损伤大鼠模型。方法雄性SD大鼠3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和模型组30只,模型组CT定位确定照射野后右胸一次性照射20 Gy,照射后第10、60、70、80 d处死大鼠后取肺组织,采用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肺炎症分级及纤维化程度。结果模型组大鼠有6只在照射后死亡,照射后大鼠肺组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化。肺组织炎症分级:对照组5只均为0级,模型组1级11只、2级12只、3级1只;肺纤维化分级:对照组5只均为0级,模型组0级2只、1级5只、2级10只、3级7只。结论通过CT模拟定位,20 Gy一次性照射大鼠右胸可成功构建放射性肺损伤动物模型,为研究放射性肺损伤发生机制提供一定基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