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纤维分布

纤维分布

纤维分布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39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建筑科学、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0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319399篇;相关期刊62种,包括中国纤检、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材料导报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十六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烧创伤修复重建与康复专业委员会暨山东省康复医学会烧创伤治疗与康复专业委员会2016学术年会等;纤维分布的相关文献由37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佐光、P·W·施翰、R·S·H·利等。

纤维分布—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0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19399 占比:99.97%

总计:319494篇

纤维分布—发文趋势图

纤维分布

-研究学者

  • 张佐光
  • P·W·施翰
  • R·S·H·利
  • 张玉泽
  • 杨进军
  • 武文红
  • 汪军
  • 牛恒茂
  • 冯君
  • 孙巍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锡志
    • 摘要: 混凝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之一,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同时具有低抗拉强度和低抗裂强度等缺陷,而混凝土的脆性使其不易受冲击。通过不同体积掺量(0.1%、0.2%和0.3%)的三组玄武岩纤维加强和修改混凝土,研究了不同体积掺量对抗压强度、增韧阻裂效果、纤维接触率的影响。结果表明:0.2%体积掺量最佳,此时纤维接触率达到61.0%,增韧阻裂效果较好,抗压强度为50.10MPa。
    • 胡林玉
    • 摘要: 纤维的分布和取向对提高纤维增强混凝土工作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章介绍了纤维增强混凝土中纤维分布与取向的检测方法,主要从破坏性测定和无损测定两个方面入手,阐述了现有比较成熟的表征技术,并对不同方法的适用性和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现阶段纤维分布和取向需攻克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展望。
    • 田丰源; 关明杰; 杜珂珂; 雍宬; 赵宸
    • 摘要: 以发酵秸秆纤维的不同天数作为变量,研究发酵预处理对秸秆纤维特性及其对制备可降解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测量发酵后0,5和10 d的纤维的长细比,分析三大素化学成分的变化,并以可降解脲醛树脂为胶黏剂,制备可降解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发酵5 d的纤维长细比集中增大,总体集中在20∶1以内,而发酵10 d的长细比增大且频率分布变宽,显示为纤维长又细及分布频率均匀。从而得出结论:在3组不同发酵时间的纤维制备的复合材料中,未发酵的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大,发酵5 d的复合材料性能最差,发酵10 d的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又呈现出上升的趋势,随着纤维长细比的频率分布变宽而增强。其主要原因是在制备复合材料时,长细比分布更加均匀的秸秆纤维交错结合,细小纤维可以填充纤维板的缝隙,使得纤维的致密性更好,并且未完全发酵的纤维会将更长和更大长细比的微纤丝露出来,增加胶黏剂的渗透性,提高纤维的结合能力,从而提高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曹巧丽; 李豪; 李佳蔚; 李志民; 张玉泽; 郁崇文
    • 摘要: 开发在并条机上进行混合的条混仿真实验平台,该平台能够根据输入条子中的纤维长度、线密度、颜色等性能以及条混工艺参数,模拟混纺纱中纤维分布的三维形态,以及混合后各道工序中的颜色效应。通过基于数值模拟的条混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学生可以自行设计、调节有关工艺参数,获得新的颜色混合效应;同时,该平台能够形象生动地辅助学生理解条混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提升“纺织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 马晨; 金肖克; 唐纱丽; 祝成炎
    • 摘要: 基于单向导湿机理设计并试织了以涤纶纤维为原料的单向导湿机织物,根据纤维材料、经纬纱线分布等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涤纶机织物的单向导湿性能评价方法。通过对织物经、纬原料毛细效应高度以及不同种类纤维在织物中的分布情况进行测量计算,得到可以反映单层机织物单向导湿能力的单向导湿系数U值。U值越小,织物单向导湿能力越强。经线性回归分析与相关系数计算,U值大小与试样单向导湿性能强弱匹配良好。
    • 李鹏; 孙琳; 邓运来; 叶凌英; 张勇
    • 摘要: 本文针对国产拉挤复合碳纤维材料,结合了扫描电镜表征与X射线CT扫描技术,采用圆柱体追踪法,对材料结构进行了三维重构并定量分析了拉挤碳纤维材料中的各类型纤维分层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拉挤材料是一种多层结构,其中含有三层由单根碳纤维材料组成的多轴向布材料与四层浸渍环氧树脂材料。单根碳纤维材料的直径约为7~8 μm。在多轴向布附近树脂材料倾向同一方向凝固形成细小纤维,而在树脂纤维中间,会形成新的垂直方向的细小纤维。统计数据表明树脂细小纤维在X方向的50˚,180˚上有明显的偏聚,且树脂细小纤维的长度分布更均一,这或与拉挤工艺、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凝固方式均有关联。
    • 毕继红; 赵云; 鲍春; 霍琳颖; 王照耀; 乔浩玥
    • 摘要: 为研究不同体积掺量的钢纤维对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中纤维分布和取向的影响,配制了4种不同纤维体积掺量的纤维自密实混凝土,首先探究了新拌混凝土的流变性质与纤维体积掺量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了梁试件切割面上的纤维分布.考虑纤维体积掺量对新拌混凝土流变性质的影响,采用ANSYS CFX软件模拟了具有4种不同纤维体积掺量的新拌混凝土的流动.基于模拟得到的混凝土速度场,将纤维视为刚性连接的数个球形粒子,通过求解刚体动力学方程计算了纤维的运动.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发现,本文提出的模拟方法能较好地确定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分布与取向;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纤维体积掺量的增加,纤维在梁竖直方向的离析程度减小,相反地,纤维与梁轴向的取向角度增大.
    • 黄立清; 李超; 郭薇; 丁永峰; 李健
    • 摘要: 研究了TiB纤维分布的均匀性对钛基复合材料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采用不同尺寸的钛粉与硼粉混合后进行放电等离子烧结,获得了含有TiB纤维近均匀分布和非均匀分布的钛基复合材料;并通过有限元模拟建立了纤维均匀和非均匀分布的复合材料模型.对材料的拉伸实验表明,TiB纤维的分布对钛基复合材料的杨氏模量和抗拉强度的影响较小,但纤维分布的均匀性越差,复合材料的拉伸塑性越低.并且,随着TiB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加,2类复合材料的塑性差异增大.当TiB体积分数为10%时,近均匀复合材料的伸长率为14.8%,远高于非均匀复合材料的伸长率6.2%.模拟结果证实了纤维分布的均匀性对复合材料的杨氏模量和抗拉强度影响很小,同时揭示了在纤维非均匀分布的复合材料中应力分布更不均匀,局部应力更集中,存在着更大的复合材料断裂风险.
    • 冯蒙; 张天成; 耿海彬; 李长永; 李风兰
    • 摘要: 四面六边体透水框架是一种河道护岸固脚结构物,采用自密实钢纤维混凝土制作具有多重优越性.通过试验研究以钢纤维类型(铣削型、端钩型、波浪型)和钢纤维体积率(0.4%、0.8%、1.2%)为变量的自密实钢纤维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基本力学性能,采用不同类型钢纤维制备自密实钢纤维混凝土浇筑成型四面六边体透水框架,并对框架杆件进行分段切割、测试承载力,统计分析切割截面的钢纤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制备的自密实钢纤维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自密实性,完全满足无配筋四面六边体透水框架成型要求;随着钢纤维体积率增大,自密实钢纤维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增大;相同纤维体积率下,按照采用端钩型、铣削型和波浪型钢纤维,自密实钢纤维混凝土抗拉强度依次增大;钢纤维沿框架杆长的分布与钢纤维类型和单根质量相关,轻细的端钩型钢纤维分布均匀且根数多,适用于制备自密实钢纤维混凝土成型透水框架.
    • 李他单; 洪丽; 苏文洋; 张鹏; Sun L Z
    • 摘要: 文章基于nano-CT X-ray三维成像技术,研究了短切玻璃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分布状态,基于有限单元法建立了指数分布状态下短切玻璃纤维混凝土的三维力学模型,并对该模型的劈裂受拉过程进行了数值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短切玻璃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分布满足指数分布;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研究成果对于将短切玻璃纤维用于改善混凝土抗裂性能的研究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