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紧张型头痛

紧张型头痛

紧张型头痛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484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中国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54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921069篇;相关期刊237种,包括光明中医、上海针灸杂志、中国中医急症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2014浙江省针灸学会学术年会、2013浙江省针灸学会年会暨学术交流会等;紧张型头痛的相关文献由1095位作者贡献,包括于生元、吴宏赟、胡志强等。

紧张型头痛—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54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921069 占比:99.95%

总计:921541篇

紧张型头痛—发文趋势图

紧张型头痛

-研究学者

  • 于生元
  • 吴宏赟
  • 胡志强
  • 付国静
  • 刘红喜
  • 张允岭
  • 徐向青
  • 梁晓
  • 申伟
  • 陈宝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冉春龙; 赵欣杰; 李文辉; 白琛; 李梦君; 刘向哲
    •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川芎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明确其疗效机制.方法 从TCMSP中检索出川芎中的有效活性成分,收集其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收集紧张型头痛相关的疾病靶点,取与药物靶点重复的靶点作为关键靶点,使用Cytoscape构建"药物-有效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通过R语言进行GO功能与KE 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利用分子对接初步验证.结果 最终获得7个有效成分,105个药物靶点,2139个疾病靶点.蛋白互作网络共54个节点.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215个条目,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68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FA、洋川芎醌、谷甾醇、川芎哚等成分与CASP3、MAPK1、MAPK14等靶点有较强亲和能力.结论 川芎可能通过抗炎、抗氧化及细胞保护作用对紧张型头痛发挥治疗作用.
    • 徐铭霞; 吴远华; 梁艳妮; 庞楠枫
    • 摘要: 紧张型头痛是原发性头痛中最常见的类型,属中医学“头痛”“头风”范畴。朱广旗教授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认为内伤头痛多责之于“痰、瘀”二者互结,阻滞脑络,当以“补虚泻实,标本兼顾”为治则,以“健脾化痰,祛瘀止痛”为治法,临证加减。
    • 黄文喜; 刘小琴; 姜锦林
    • 摘要: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血流量、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53例紧张性头痛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51例、针刺组50例及中药组52例。中药组给予芎芷全蝎汤加味治疗,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联合组予以针刺联合芎芷全蝎汤加味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头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脑血流动力学[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血流速度]、心理状态[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沃里克—爱丁堡积极心理健康量表(WEMWBS)]、对周围刺激的相关反应的变化,并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针刺组及中药组(P0.05)。3组治疗后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头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3组治疗后ACA、MCA、PCA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3组治疗后GDS-15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3组治疗后WEMWBS评分则较治疗前升高(P0.05)。联合组治疗后对单独视觉刺激、单独听觉刺激及双重刺激反应的准确率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高于针刺组及中药组(P<0.05)。结论针药并用治疗紧张性头痛效果显著,不仅能改善患者脑血流速度,还能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患者视听刺激反应能力。
    • 庞瑾; 李东芳; 白波; 刘泽宇; 朱帆
    • 摘要: 紧张型头痛(TTH)是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类型,情感、睡眠、认知障碍是临床调查研究中发现的TTH常见的并发症,对个人、家庭及社会造成严重的负担,但共病的机制研究仍不明确。现有研究发现,共同的解剖基础、中枢致敏、炎症反应、神经内分泌等机制可能参与到紧张型头痛并发症的发病过程,故对紧张型头痛常见并发症及其机制研究进行简要概括,以期加深对各并发症的了解,为基础研究及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 林浴坤; 黄漫为; 林丹华
    • 摘要: 目的:观察陶砭砭术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盐酸乙派立松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陶砭砭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头痛评分、头痛频率及痛侧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最大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1%(27/31),高于对照组的67.7%(21/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头痛评分及头痛频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Vs、Vd、Vm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Vm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陶砭砭术治疗紧张型头痛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张诚诚; 王吉丽; 王亚琦; 张淑娴; 徐芹艳; 孙彤; 王锡臻; 孙西河
    • 摘要: 目的采用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灌注成像技术探讨紧张型头痛(tension type headache,TTH)患者静息态下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的改变模式及其与疼痛程度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收集自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到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TTH患者31例及与之匹配的健康对照33例,利用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 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pCASL)灌注成像技术行全脑扫描,分析TTH组及健康对照组的静息态CBF值的差异,并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TTH组疼痛程度,分析CBF改变与疼痛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TTH组患者双侧海马旁回、左侧丘脑、左侧壳核、右侧海马、左侧尾状核、左侧岛叶的CBF值升高;右侧中央后回、右侧岛盖部额下回、左侧额中回的CBF值减低(P<0.05,family-wise error,FWE校正)。另外,左侧豆状壳核、左侧尾状核、右侧海马的CBF值与VAS评分呈正相关(r=0.374,r=0.416,r=0.358,P均<0.05),而右侧岛盖部额下回的CBF值与VAS评分呈负相关(r=-0.444,P<0.05)。结论TTH患者的大脑存在多个CBF值异常的脑区,这些脑区的脑血流改变可能参与了TTH的病理生理机制。
    • 鲍睿; 魏居明
    • 摘要: 目的:探讨强刺激平衡穴不留针联合长时间留针法治疗紧张型头痛(TT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TT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留针30min)治疗,研究组采用强刺激平衡穴不留针联合长时间留针法(留针60min)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头痛频率、头痛程度、头痛时间、伴随症状积分及症状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上述症状积分及症状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80.00%(24/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晕针、滞针、弯针、断针等不良反应。结论:强刺激平衡穴不留针联合长时间留针法治疗TTH,可有效缓解患者头痛症状及其他伴随症状,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疗法治疗,且安全性高。
    • 于学平; 郑心智; 邹伟
    • 摘要: 目的比较捣刺法与提插法针刺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56例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治疗组头部穴位采用捣刺法针刺,对照组头部穴位采用提插法针刺。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头痛强度评分、头痛指数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头痛强度评分、头痛指数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愈显率为78.6%(22/28),优于对照组的50.0%(14/28)(P<0.05)。结论捣刺法能明显减轻患者的头痛程度,缩短头痛持续时间,改善头痛症状,疗效优于提插法。
    • 岳玉鸽
    • 摘要: 目的观察紧张型头痛合并面肌痉挛患者选择A型肉毒毒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52例紧张型头痛合并面肌痉挛患者,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4.1±0.6)分低于对照组的(4.9±0.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71, P=0.000<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治疗紧张型头痛合并面肌痉挛的效果显著,安全度高,能减轻疼痛感受程度,应在临床治疗中引起关注。
    • 付国静; 申伟; 张路; 郭春莉; 鲁嵒; 刘少姣; 梁晓; 魏竞竞; 刘红喜; 张允岭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治疗紧张型头痛(TT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VIP)、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linicalTrials.gov数据库,纳入中药治疗TTH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应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对纳入研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RCT,涉及927例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组在减少头痛天数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5.09,95%CI(-9.03,-1.16),P=0.01],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对照组(P<0.00001),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现有证据表明,中药在改善TTH病人头痛天数和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潜在优势,且未发现到严重不良反应。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