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向规划
竖向规划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126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经济计划与管理、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0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38391篇;相关期刊73种,包括科技资讯、科技致富向导、安徽建筑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4城市道桥与防洪第九届全国技术论坛、华东地区给水排水技术情报网第十八届年会等;竖向规划的相关文献由17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子龙、刘畅、吴小雷等。
竖向规划—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8391篇
占比:99.68%
总计:38513篇
竖向规划
-研究学者
- 刘子龙
- 刘畅
- 吴小雷
- 吴晶良
- 周玉文
- 唐颖
- 张昌尧
- 江腾
- 王宏利
- 田婷婷
- 田峥峥
- 赵见
- 叶耀斌
- 孙宏扬
- 张晓辉
- 徐莹
- 曹兴坤
- 林渊
- 欧阳丽
- 武文广
- 毛明春
- 王小娜
- 王晓明
- 王焱焱
- 蒋春英
- 蔡叶红
- 赵利
- 赵赞
- 赵馨
- 郑越之
- 郭树河
- 闫晓京
- 陈平
- 丁凤芳
- 万轶凌
- 于占海
- 余路1
- 冯炳燕
- 刘剑
- 刘宏林
- 刘洋
- 刘盾
- 刘红琼
- 刘群
- 刘飞海
- 史慧婷
- 吴丹
- 吴强
- 吴懿晖
- 周杨军
-
-
青云杰
-
-
摘要:
海绵城市理念的本质是针对城市区域的雨水和洪水进行有效管理,在强调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实现绿色基础设施和灰色基础设施的有机结合,提升城市对于雨洪的应对能力,在保障城市水安全的同时,实现雨水和洪水的快速渗透与净化,改善城市环境,为新时期的城市规划提供新的思维模式和理念指导。从海绵城市的内涵和价值出发,对照当前城市规划现状,探讨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途径。
-
-
叶耀斌;
蒋春英;
陈龙
-
-
摘要: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建设产生了大量的渣土,大多运往城郊结合部,任意倾倒,大量生态用地、湖泊洼地被填平。甚至造成城外地面高于城内,不符合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在洪水时倒灌入城,威胁城市安全。老旧工厂、医院建设等产生的污染渣土,简单填埋造成污染转移和扩散,对山水田园河湖影响较大,污染农田土壤和地下水,威胁粮食安全和人民健康。文章基于渣土处理及实际应用现状,对城郊弃土消纳及湿地填埋情况等进行调研,梳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措施及资源化利用的途径以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
-
唐棠;
龙家彦
-
-
摘要:
结合安顺黄桶物流产业园区竖向规划实例,分析复杂地形条件下产业园区竖向规划设计的特点,提出相适应的总体竖向规划设计流程。对复杂地形条件下铁路、市政道路、地面排水防洪、用地性质、土石方平衡、城市景观和工程建设等方面影响因素及其需满足条件进行归纳总结。最终竖向规划成果满足土方总体平衡,工程建设经济合理,使总体竖向规划设计方案合理可行,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为今后类似安顺黄桶物流产业园区的复杂条件下园区竖向规划提供一定参考作用。
-
-
鄢勇飞;
车丽彬;
吴丹;
张灿;
刘盾
-
-
摘要:
结合荆门高铁西站片区路网及场地竖向规划实例,分析复杂地形条件下高铁枢纽片区场地竖向规划设计的特点,提出竖向规划设计互反馈流程,从路网及场地竖向规划设计两个方面梳理了竖向控制因素要点、竖向分区、土方填挖要求及土方计算与调配方法.最后总结认为:复杂地形条件下,道路及场地竖向规划应综合考虑铁路、市政道路、地面排水防洪、用地性质、土石方平衡、城市景观和工程建设等方面的要求;道路及场地竖向规划设计应互为交叉反馈,满足土方总体平衡,工程建设经济合理,实现总体竖向规划设计方案的合理可行.
-
-
叶耀斌;
蒋春英
-
-
摘要:
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和城市经济、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建成区的规模不断扩张,地上空间日趋饱和,尤其是老城区的配套设施,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渐凸显,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重的空间资源制约.向地下拓展空间,是缓解城市拥堵,破解空间资源难题的重要手段,亟需通过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来实现城市功能的升级换代.文章从地下空间发展历程和国内外地下空间建设利用现状入手,分析合肥市地下空间建设情况,归纳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
-
-
胡一帆
-
-
摘要:
文章通过总结山地城市的特点,从山地城市建设概念出发,分析现状并根据竖向规划与设计的难点,对建筑工程的竖向设计手法、工程防护、场地排水、土石方工程、防洪排涝和道路交通几个方面的特点进行探究,对山地建筑工程的竖向规划和设计进行分析,对竖向规划过程中的重点要点进行归纳和梳理.
-
-
高学珑;
陈奕;
蔡辉艺;
王航瑶
-
-
摘要:
传统城市道路雨水排放系统局限于道路雨水管道单一设施,无法适应当下缓解城市内涝、控制面源污染等需求.提出由低影响开发子系统、雨水管渠子系统和道路行泄通道子系统组成的城市道路雨水排放系统,明确子系统的衔接关系及对应的设计标准.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道路行泄通道子系统规划设计的要点和方法.
-
-
吴强;
许可豪;
程佳佳
-
-
摘要:
随着城市建设与发展持续推进,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同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一种共识理念.如何处理好环境保护与土地资源高效利用之间的平衡,是对城市开发建设专业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土方有效平衡对提高土地利用率、空间艺术、环境质量、施工效率等方面颇有裨益.因此,合理的场地竖向设计与土方平衡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前提.现通过对合肥高新区四期场平优化项目从设计到可实施性管理的全程分析,依据实践过程中的反复调配、对比,对场地竖向设计要点和流程进行讨论,综合考虑项目的可行性和经济性,以供相关场地竖向设计参考和借鉴.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与研究,完善景观样板建设和软质建设,在未来呈现出设施更为全面、景观更为丰富的高品质公园城市.
-
-
徐莹
-
-
摘要:
攀枝花市为四川省下辖地级市位于四川省的西南部,省外和云南省接壤,省内和凉山彝族自治州接壤,地理位置较为重要,但是由于大山太多,交通不是特别便利,一定程度的阻碍了其经济快速发展.本项目探索在山地等地势险恶地区如何利用规划设计、道路系统规划及环保理念将居住社区更好的设计建造,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及水准.该项目地块地处山地,高差大,且通道道路也很单一.如何利用好地势,并利用地势更有效的规划内部道路及有效连接城市道路成了此项目的两大难题.
-
-
徐莹
-
-
摘要:
攀枝花市为四川省下辖地级市位于四川省的西南部,省外和云南省接壤,省内和凉山彝族自治州接壤,地理位置较为重要,但是由于大山太多,交通不是特别便利,一定程度的阻碍了其经济快速发展。本项目探索在山地等地势险恶地区如何利用规划设计、道路系统规划及环保理念将居住社区更好的设计建造,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及水准。该项目地块地处山地,高差大,且通道道路也很单一。如何利用好地势,并利用地势更有效的规划内部道路及有效连接城市道路成了此项目的两大难题。
-
-
江腾
-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9年
-
摘要:
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评估应当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结合用地的内在要求和所处的环境特点,做好包括"安全、合理、经济、协调"等全方位的系统化评估并给出优化建议,使得建设用地在布局上合理、高程上协调、平面上和谐,以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
-
王乾勋;
王强;
欧楠
- 《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8年
-
摘要:
本文以KG经济开发区为例,在对现状地形和河道水系充分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基于防涝模拟技术的城市竖向规划步骤和方法,阐明了合理的竖向规划对减轻城市内涝灾害的意义;通过对规划方案的模拟,提出了场地竖向规划和道路竖向规划的合理化建议,实现了对用地竖向规划的优化布局,从源头上避免了低洼易涝区的内涝灾害.
-
-
李喜华
- 《2017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
| 2017年
-
摘要:
低丘缓坡用地的开发利用是缓解用当前地供需矛盾的一条可行路径.以兰州新区某组团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拟探索新的改造思路,从路网、场地及用地的互动协调展开竖向规划的研究.规划充分分析现状地质地貌并首先确定场地的改造方式,通过三维可视化模型研判路网布局与场地的关系,优化道路及场地竖向,并利用方格网法对场地平整土石方量估算,为规划方案的调整和优化提供依据;基于地质条件的特殊性,用地布局以“低丘高强度、高岗低强度、集中地成片用、零星地分散用”为原则,与场地平整设计成果协调,以确保规划方案的可操作性.
-
-
江腾
- 《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7年
-
摘要:
“十三五”时期我国面临着大不相同的国内外环境,这一阶段的城乡建设也处在转型升级重要时期,竖向规划作为城乡建设的空间基础平台,也应在城乡建设方式转变下,结合自身体系,以更加科学的思维来完善竖向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发挥竖向规划的控制与引导作用.
-
-
江腾
- 《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4年
-
摘要:
竖向规划是对整个场地三维空间的通盘设计,不可避免地要面临多方诉求而取得最终平衡的过程,以往的竖向规划都是在空间规划确定后,再针对规划后的场地进行竖向设计,这种方式往往忽略了许多合理的需求,做出的设计方案难免过于生硬,既不能有效指导下层次的竖向规划,其实施操作性也较弱.因此,本文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指导下,提出将总体规划层面的竖向规划的时序前置,与空间规划同步,以塑造高品质的城市环境为核心,这样将有效地解决现实矛盾、规划指导及后续实施等主要环节的主要问题,使得竖向规划具很强的适应性及可操作性.本文着重探讨新型竖向规划的技术与方法,从理念、方法、实施方式等环节对其进行全面的探讨,以期为竖向规划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
-
万轶凌
- 《2014城市道桥与防洪第九届全国技术论坛》
| 2014年
-
摘要:
该文针对用地竖向规划实际操作中的问题,结合山地竖向规划的特点,从现状资料收集、多擘业系统规划、土方测算反馈、竖向管理理念和措施的引入和强化等方面对用地竖向规划的思路和方法进行探讨,并结合具体项目进行了实证研究.
-
-
黄汉山;
陈筠婷
-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9年
-
摘要:
竖向规划是保持场地特色的重要手段,也是保持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的底线,将生态优先的原则融入竖向规划中,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实践.本文以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开发建设过程中的出现的生态问题和城市形态缺乏特色的问题,以保护生态环境和塑造具有特色的城市形态以及保障城市安全为目标,在充分认识中马产业园区竖向现状以及对生态优先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适用于沿海低丘缓坡地区的基于生态优先的竖向专项规划总体策略并从用地竖向、道路竖向、防洪防潮等方面分别提出具体的规划策略.最后将规划策略运用于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的竖向专项规划,以此来构建中马产业园区的生态城市道路网骨架、具有丰富空间形态的用地地貌以及生态防洪防潮及排涝规划体系,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参考.
-
-
郑莹清
- 《第26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为解决传统二维图纸设计方法的不足,本文以上海市闵行竹紫半岛道路交通规划及实施方案研究为实例,将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引入道路竖向规划设计中.基于该应用实例的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手段相比,BIM技术不仅能够呈现设计成果的真实性,同时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保证规划成果的科学性和精确性.
-
-
张昌尧
- 《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4年
-
摘要:
以宁波市姚江新区为例,探讨了抬高地坪的利弊关系,分析了城市新区竖向标高的关键影响因素,包括防洪排涝、工程经济效益、景观塑造和其他社会效益,并给出了详细的取值确定过程,可为城市其他新区建设的地坪规划控制提供参考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