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山地城市

山地城市

山地城市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1422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公路运输、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57篇、会议论文302篇、专利文献58326篇;相关期刊384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山地学报、重庆建筑等; 相关会议93种,包括第三届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第二届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第三届山地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山地城市的相关文献由2339位作者贡献,包括刘亚丽、何强、李和平等。

山地城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57 占比:1.77%

会议论文>

论文:302 占比:0.51%

专利文献>

论文:58326 占比:97.72%

总计:59685篇

山地城市—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雷玙冰; 林耿; 杨忍; 王英
    • 摘要: 选择重庆主城九区作为典型案例,基于百度慧眼识别的就业人口与居住人口数据,通过测算就业-居住偏离度指数分析其人口分布特征与职住空间关系,划分就业主导区、基本匹配区与居住主导区。并基于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在对产业进行综合因子分析基础上,定量化识别产业综合因子和地形因子对重庆主城九区职住空间匹配性影响。结果表明:1)重庆市主城区的就业与居住人口空间分布趋势具有一致性特征,整体上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特征;2)重庆市主城区的职住空间基本平衡,街道尺度上职住偏离特征不显著,但城市多组团的中心地区职住空间匹配特征稍有差异,呈现主中心(解放碑)职住平衡度低、4个副中心职住平衡度高的格局;3)空间回归模型表明,综合性服务产业因子和生产性服务产业因子强化了职住分离程度,社会性服务产业因子、制造业因子和地形起伏度降低了职住空间差异。总体上,产业布局与地形地貌是重庆主城区职住空间关系的重要影响因素,二者与政府规划、交通条件和居民生活相互补充、共同作用,塑造了重庆主城现今协调发展的就业-居住空间格局。
    • 陈晓利; 蒋淘金; 张磊
    • 摘要: 作为山地城市的典型代表,重庆市道路具有桥隧比高、道路线形差、畸形交叉口多等特点。为缓解部分路段多车道汇入节点交通拥堵严重的问题,文中以重庆市公园立交多车道汇入路口为例开展信号灯交通控制对比研究。获取该路口的车道数量、走向等几何线位参数,并分析各条汇入车道的交通流时空特性;在明确汇入路口交通需求的基础上,分别开展无信号控制、固定信号控制、UP-Alinea动态信号控制的VISSIM仿真计算,提取主路交通效率、匝道交通状态等参数对3类控制方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用UP-Alinea动态信号控制与固定信号控制方案,路网的平均延误比无信号灯控制时分别降低17%、11.6%,控制效果优于无信号控制。
    • 黄瓴; 尹雪梅
    • 摘要: 选取典型实证案例,基于真实的在地性观察,采用叠加分析与行为场景分析方法,从社区整体与典型节点两个层面,深入探析山地城市老旧社区儿童户外活动行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因地制宜地提出适宜山地城市老旧社区儿童友好的更新思路。研究发现,山地城市老旧社区儿童户外活动行为与空间环境存在相互适应的强关联性,即空间有限但充满趣味、设施不足却留有弹性的原生空间,给与儿童更多自我创造与发现的可能性。由此,本文提出对山地城市老旧社区儿童友好的新认知——"有限的友好";进而从三个方面提出在地性的儿童友好更新思路:更新原则上,强刚性、补软件、促弹性;更新方式上,轻介入、轻规则、重差异;更新理念上,半规划、伴设计、伴成长。
    • 白桦; 刘秀彩; 曹璐
    • 摘要: 明确拥堵持续的关键影响因素是治理城市缓堵的重要环节。文章借助重庆市GPS轨迹数据,综合考虑天气、交通态势、时间、道路等级等多种因素,构建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索影响交通拥堵持续的关键指标。结果表明,公交站对拥堵持续时间无显著影响,影响山地城市拥堵持续的关键因素包括桥梁、高峰时段、工作日和匝道,增加拥堵持续的概率分别为50.2%、18.1%(晚高峰)、14.9%(早高峰)、13.9%、11.6%。
    • 杨洁; 帅培建; 杨上清
    • 摘要: 道路拥堵已经成为很多城市的疑难问题,而山地城市由于其独特的地形地貌特征,拥堵情况尤其严重。山地城市的交通特点为:呈“多中心、组团式”布局,居民出行方式多样化,中长途跨组团需求旺盛,道路服务质量较低,建设管理难度较大。其中居民对交通的需求、城市交通设施现状、政府的管理能力以及居民的交通素养是产生拥堵的内在机理。在分析山地城市拥堵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交通供需平衡、智慧交通管理、道路交通管理、完善停车设施、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构建生态城市单元和职住均衡是解决道路拥堵的有效措施。
    • 刘骏; 向泠霓
    • 摘要: 厘清山地特征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的影响,有助于城市绿地系统综合效益的发挥,强化其在城市特色塑造方面的特殊作用。以典型山地城市——重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历时70余年的13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件进行解读,梳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山地特征呈现脉络;对比规划实施与建设效果,讨论规划指导下山地特征在建设中实现的方式及路径;进而提出从规划管控、空间管理、评价反馈体系3方面形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山地特征响应机制,健全城市体检评估体系,探索具有山地特色的城市绿地系统从规划到建设落实的有效途径。
    • 冯晴; 刘骏; 黄雪飘
    • 摘要: 边界作为公园与城市的交接空间是公园设计的重要研究对象,而山地城市综合公园边界具有更复杂的物质形态,需要建构一套科学、系统的量化方法以准确认识和描述山地城市综合公园边界的物质形态特征,进而有效指导规划设计以实现公园的综合效益。文章以重庆市中心城区为例,选取32个综合公园作为样本,采集公园边界物质形态水平面、垂直面、表征3个维度指标的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山地城市综合公园边界物质形态指标的三维形态因子、可达性因子、边界构成因子3大主要因子,分析各因子对边界物质形态的影响程度;通过聚类分析,依据边界物质形态将样本公园划分为4种类型,并结合实地调研解释不同类型公园在边界物质形态上的特征及内在逻辑。结果表明,水平面、垂直面、表征3个维度的指标可以形成山地城市综合公园边界物质形态的科学量化方法,其中三维形态因子对边界物质形态的本质属性表征作用最大。基于研究结果,建议在山地城市综合公园规划设计中,应将对于边界物质形态的考虑贯彻到公园规划选址、功能布局及设计细节把控的各个环节。
    • 余游; 唐凡; 傅薷玉; 肖海华; 沈伟; 刘心可; 罗玉洁
    • 摘要: 为模拟研究典型山地老城区重庆市两江汇流半岛的面源污染情况,以管网资料、地形地理资料、气象资料及土地利用资料等作为基础数据,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模型参数设置,构建了两江汇流半岛的降雨面源污染的SWMM模型。对28291个子汇水区、28530条排水管道、28686个排水节点及27种常见污染物进行了模拟。并选取了历史降雨资料中典型暴雨,对典型子汇水区(S1—S6)、典型管段(L1—L6)及典型污染物(BOD、COD、TP、TN)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降雨量最大时,整场暴雨的总径流及总出口流量也达到最大,分别为45095.86 m^(3)/s和1374.45 m^(3)/s,各子汇水区及管段的峰值则相对较晚出现。典型污染物BOD、COD、TP、TN的总负荷分别约为1480260、6487821、205608、1935493 kg。各子汇水区及各管段的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总体一致,峰值均在降雨量最大的18:00出现。为两江汇流半岛的产汇流情况及各典型污染物浓度及负荷分析提供了参考,大大提升了城市环境管理效率及准确度。
    • 崔野
    • 摘要: 针对雨水径流中的氮磷污染,采用沟叶结缕草、狗牙根、假俭草、巴哈雀稗、地毯草等5种重庆市常见的本土草本植物,构建雨水花园,通过开展渗透率试验、脱氮试验及除磷试验,考察了这5种植物对初期径流中的氮磷去除效能。结果表明:(1)植被可以有效缓解介质层的堵塞现象;(2)5种草本植物构建的雨水花园均可有效去除雨水径流中的氮素(75%~95%),且干湿条件对植株成熟后的雨水花园脱氮效能影响不大;(3)虽然雨水花园的出水中仍存在较高浓度的总磷,但是出水总磷均为颗粒态磷,其生物可利用性能不高。综合比较,沟叶结缕草和狗牙根组脱氮除磷性能好,植株发育快,可适应不同的干旱湿润条件。
    • 曹钊豪; 张京生; 王鑫宇; 吴奇源; 田国行
    • 摘要: 为缓解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破碎化,从自然、社会和文化三类影响因素进行绿地适宜性评价,结合绿地景观分割度指数(SPLIT)模型与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对新县绿地结构、布置和要素提出布局优化建议。适宜绿地建设区域共计约47.45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8.31%,主要分布于建成区周边山体及附近;绿地景观分割度整体表现为北高南低、中低外高的空间分布特征,绿地布局体系尚未完善;高-高聚类主要分布于羚羊山、大石旁、虎脊山周边,应作为绿地建设重点区域;高-低聚类主要位于四面山、孟良山、羚羊山等,在绿地建设中应给予重点保护。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