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穴位推拿

穴位推拿

穴位推拿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2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3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5659篇;相关期刊85种,包括母婴世界、江西中医药、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教育研究会第五届高等教育高峰论坛暨2014年全国中医儿科教学与学术交流大会、第十二次全国推拿学术年会、中国针灸学会微创针刀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等;穴位推拿的相关文献由24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冰、郑友丽、陆石俊等。

穴位推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3 占比:1.96%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12%

专利文献>

论文:5659 占比:97.92%

总计:5779篇

穴位推拿—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艳; 安国松
    • 摘要: 目的 观察穴位推拿对颈性眩晕(CV)患者疗效及D二聚体(D-D)含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治疗的60例CV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穴位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患者的两侧颈动脉基底血流情况及D-D含量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基底动脉(BA)、左侧椎动脉(LVA)及右侧椎动脉(RVA)的血流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D-D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推拿能有效治疗CV患者,降低D-D含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 马晓燕; 李畅; 邢建伟; 季艳艳; 马雷; 杨麓; 张佃良
    • 摘要: 目的观察穴位推拿联合反序运动结合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直肠癌术后患者的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14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在ERAS理念下制订的一套穴位推拿联合反序运动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肠道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穴位推拿联合反序运动结合ERAS理念可有效促进直肠癌术后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
    • 曾世平; 林立南; 温建红; 钟颖
    • 摘要: 目的:分析对于婴儿肠绞痛采取罗伊氏乳杆菌联合穴位推拿的应用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肠绞痛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罗伊氏乳杆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穴位推拿疗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哭闹持续时间、哭闹频次以及治疗安全性。结果:两组临床疗效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结论:在罗伊氏乳杆菌治疗基础上联合穴位推拿治疗婴儿肠绞痛疾病疗效确切,有助于调控改善患儿哭闹时间及频次,且治疗方案安全性也能得到肯定,利于改善婴儿预后,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 王艳旭; 史勇; 尚星屹
    • 摘要: 功能性便秘是老年人常见、多发疾病,其临床表现为粪便在肠道内留滞过久,以致粪便排出异常、次数减少、时间较长等,若不及时干预,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还会诱发或加重其他疾病。临床干预方法以药物为主,其作用较为局限、不良反应较多和疗效认可度较低。随着中医药事业不断发展,近年许多研究者发现穴位推拿治疗功能性便秘具有显著疗效,并进行了大量临床研究与探索,取得了新的成果与进展,发现穴位推拿治疗功能性便秘具有简、便、廉、验等优势且无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等。本文通过对目前常用穴位推拿干预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程艳红; 张羽飞
    • 摘要: 文章对接受穴位推拿的颈椎病患者采用系统化健康教育,并与常规健康教育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系统化健康教育可以提高颈椎病穴位推拿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 邹玉婷; 杨婷
    • 摘要: 目的 分析下足部热敷合并穴位推拿对预防老年女性患者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行髋部骨折手术的70例术后老年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早期功能训练,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下足部热敷合并穴位推拿,比较2组患者干预第1天、出院前的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D-聚体值(D-Dimer,D-Dim)以及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 出院前,观察组的MPV与D-Dim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1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足部热敷合并穴位推拿能有效改善髋部骨折术后老年女性患者的MPV与D-Dim水平,从而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 谢丽娟; 罗小燕
    • 摘要: 目的:观察穴位推拿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出我院新生儿科2017年1月~2018年3月的92例新生黄疸患儿,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各46例,A组应用蓝光照射治疗,B组应用穴位推拿联合蓝光照射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排便情况、黄疸持续时间与住院时间、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治疗后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均低于A组(P<0.05);B组的初次排便时间、初次排黄便时间均短于A组,每日排便次数多于A组(P<0.05);B组的黄疸持续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P<0.05);B组的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穴位推拿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理想,可明显降低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改善排便情况,且能缩短黄疸持续时间与住院时间,临床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与应用.
    • 董红艳
    • 摘要: 目的 观察在对发热患儿护理的过程中将穴位推拿进行运用的效果.方法 研究所选入患儿为80例,抽样自本院在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所接诊病例,按照盲选法,取选入患儿中的40例,在治疗期间展开常规性护理,即对照组,余下患者在为其护理的过程中则将穴位推拿进行运用,即观察组.观察两组患儿的恢复情况.结果 对比两组患儿在恢复过程中的整体治疗情况、发热症状改善用时、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0.05.结论 在对发热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可以将穴位推拿护理干预进行运用,提升对该部分患儿的护理效果,帮助患儿恢复.
    • 杨学娜; 王金英; 母俊婷; 肖倩; 裴晓娇; 廉丹丹
    • 摘要: 目的 观察中医穴位推拿护理对肥胖胃结肠癌术后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8年1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和唐山市工人医院外科收治的肥胖胃结肠癌术后患者113例,根据入组序号分为研究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及术后化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穴位推拿护理,6 d为1个疗程,共干预6个疗程.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汉密尔顿抑郁评分量表(HAMD)评估患者不良情绪,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2组患者SAS评分、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同期组间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后2组患者SF-36量表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同期组间比较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对肥胖胃结肠癌术后患者采用中医穴位推拿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
    • 陈雪欢; 叶莹; 罗奕霖; 王漫婷; 罗涛; 黄冰
    • 摘要: 目的:分析针灸疗法联合穴位推拿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2).对照组采用针灸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疗法联合穴位推拿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各维度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各维度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观察组的临床控制率高于对照组,有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疗法联合穴位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可缓解疼痛,改善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更佳,临床推广价值较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