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离心压气机

离心压气机

离心压气机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654篇,主要集中在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仪表工业、航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9篇、会议论文136篇、专利文献90116篇;相关期刊91种,包括西安交通大学学报、风机技术、流体机械等; 相关会议65种,包括2015第二届中国国际风机学术会议、中国航空学会第八届动力年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4年年会等;离心压气机的相关文献由1115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扬军、马朝臣、郑新前等。

离心压气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9 占比:0.26%

会议论文>

论文:136 占比:0.15%

专利文献>

论文:90116 占比:99.59%

总计:90491篇

离心压气机—发文趋势图

离心压气机

-研究学者

  • 张扬军
  • 马朝臣
  • 郑新前
  • 杨策
  • 诸葛伟林
  • 祁明旭
  • 玉木秀明
  • 林韵
  • 赵晓路
  • 徐建中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戴子昊; 葛宁
    • 摘要: 通过自主开发的CFD求解器NUAA_Turbo,对带有楔形扩压器的离心压气机进行定常和非定常数值研究,通过改变叶轮和扩压器间的径向间隙,研究其对离心压气机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较小的径向间隙能够抑制扩压器压力面的分离,高载荷压力面的卸载提升了扩压器叶片通道的扩压能力。
    • 李文娇
    • 摘要: 建立涡轮增压器仿真计算模型并进行试验验证;分别制定轮背空腔径向间隙、轴向间隙的增加、减小方案,研究径向间隙、轴向间隙对离心压气机气动轴向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轮背空腔间隙对轴向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轴向力随间隙的减小而降低,其中径向间隙对轴向力的影响更大,同原方案相比,径向间隙方案在小流量工况下轴向力最大变化为21.92%,在大流量工况下轴向力最大变化为38.00%,轴向间隙方案使轴向力变化不超过6.26%。
    • 史磊; 刘嘉琦; 黄晨雷
    • 摘要: 为探究叶片表面粗糙度的变化对压气机气动特性的影响,以某小型GTF涡扇发动机离心压气机为研究对象,在假设粗糙度均匀分布的前提下分析了离心压气机内部流动细节,数值计算了以30μm为间隔从30~270μm共9种不同表面等效砂粒粗糙度ks下的流动特性。结果表明:当叶片表面从光滑状态增大到ks=270μm时,峰值效率降低4.8%,对应的总压比降低9.4%。通过对离心压气机内部流场分析可知,粗糙度逐步增大使叶片表面附面层厚度增加,诱导吸力面出现流动分离,使叶片尾迹区范围扩大,叶片流动损失增加等。在数值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计算结果拟合并校验了离心压气机的总压损失系数ϖ、效率损失系数ζ与叶片表面粗糙度ks的关系式,预测了其性能衰退规律。
    • 李芾; 滕松鹤; 杜文海; 龚建波
    • 摘要: 以NASA某高压比离心压气机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稠度扩压器对跨音速离心压气机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对比离心压气机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验证了本文采用的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通过调整扩压器叶片数目和改变扩压器叶片弦长(保持展弦比不变)来分析稠度变化对离心压气机整机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对三维流场分析找到影响离心压气机性能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对于改变叶片数及叶片弦长两种方式,对离心压气机整机效率影响最大的因素分别为由于叶顶间隙引起的泄漏损失和由于盘侧边界层分离引起的壁面回流,并分别得出在设计点效率最高的扩压器设计为80%叶片数扩压器及70%叶片弦长扩压器。
    • 陈雪丽
    • 摘要: 针对某型车载氢燃料电池的空气供应系统需求,开展高速离心式空压机气动设计,包括一维设计与三维数值计算分析,并探讨压气机内部流场情况,该压气机设计满足车载氢燃料电池电堆压缩空气要求的压比、流量以及效率,获得了高效的空压机气动设计结果。
    • 张倩; 陈睿琳; 张良; 张磊
    • 摘要: 无叶扩压器作为离心压气机的重要部件,研究其内部旋转失速的诱发过程及机理对离心压气机无叶扩压器旋转失速的主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ANSYS平台对离心压气机建模并对其旋转失速过程进行非稳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离心压气机无叶扩压器旋转失速是随着流量的逐渐减小建立起来的,失速工况点位于性能曲线的负斜率区;无叶扩压器内部,低速区靠近扩压器盖侧,高速区靠近扩压器盘侧;宽无叶扩压器的旋转失速与扩压器出口回流区有关,出口处回流区逐渐向扩压器内部发展,导致核心流发生畸变,最终导致旋转失速的发生.
    • 李潇宇; 汪陈芳; 王智鑫; 加少坤; 汪律辰
    • 摘要: 为了探索离心压气机蜗壳通道面积对低比速离心压气机性能及内部流动畸变的影响规律,文章建立了某离心压气机三维仿真模型,对具有5种不同通道面积蜗壳的离心压气机进行了流动仿真.结果表明,蜗壳通道面积的变化导致了压气机整体性能的改变,并影响了其内部流场畸变.压气机的近堵塞点在蜗壳通道面积较小时流场畸变增大,部分叶轮通道出现超声速区域,压气机整体性能下降,堵塞流量明显降低.压气机的近喘振点在蜗壳通道面积较大时流场畸变增大,部分叶轮叶片前缘出现了大尺度回流,喘振流量增加.
    • 佟鼎; 刘贵升; 林森; 宋志伟; 王宪磊; 贾晓亮; 马锦荣
    • 摘要: 针对某增压器原机高原适应性不足的问题,开展了一维初始目标设计和详细的三维流动仿真分析,对车用跨声速离心压气机进行了高原适应性改进设计.通过降低叶片后弯角、增加叶片数进而增加叶轮做功能力来提升压比.通过叶片细节设计,包括分流叶片前掠和出口曲线掠型进一步优化压气机性能,最终通过了试验验证,在原机的基础上成功优化设计了高压比离心压气机,满足了发动机的使用需求.
    • 董洪祯; 张虹; 洪舟振森; 吴新涛
    • 摘要: 建立了流固耦合计算模型,研究了离心压气机叶轮的离心载荷、热载荷、气动载荷及相应的应力.针对有蜗壳的整周离心压气机模型,采用单向稳态流固耦合的方法,分析了气动载荷、热载荷和相应的应力在周向上的不均匀性,讨论了柱坐标系下叶轮各部位主要的应力分量以及应力形成机理,定量分析了各场应力的占比,最后对比了多工况下各场应力比例关系.结果表明:气动载荷及应力在周向上的不均匀性较大,压力面正对蜗舌的叶片气动应力较大,且沿逆旋转方向叶片的气动应力不断减小;不同载荷作用下,叶轮各部位的主要应力分量有所不同;不同工况下,各场应力占比基本一致,离心应力均占据主导地位,其次为热应力,气动载荷的影响最小.
    • 张成烽; 张国臣; 徐志晖; 皋天一; 刘鹏程
    • 摘要: 为了探究不同分流叶片长度对离心压气机的性能影响,利用商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NUMECA对分别带有不同长度分流叶片的离心压气机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长度的分流叶片对压气机性能及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长度分流叶片的离心压气机的压比、效率和质量流量的变化规律不同。分流叶片能够延迟附面层分离,减少通道内低速区面积,降低叶轮尾缘压力载荷,提高流通能力,缓解通道内的堵塞,改善离心压气机的内部流场结构。随着分流叶片长度的增加,压比曲线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是分流叶片也不是越长越好,较长分流叶片会引起严重的摩擦损失和流动损失,效率曲线总体呈下降趋势。在所研究范围内,综合分析认为分流叶片长度为主流叶片0.4倍时,离心压气机通道内部流场结构最优越。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