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干
神经干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4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2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48942篇;相关期刊99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针刺研究、中国民间疗法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伤科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2017世界针灸学术大会暨2017中国针灸学会年会、中国针灸学会经筋诊治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大会暨2016年学术大会等;神经干的相关文献由324位作者贡献,包括N·S·沙、方自平、洪海平等。
神经干—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48942篇
占比:99.92%
总计:149068篇
神经干
-研究学者
- N·S·沙
- 方自平
- 洪海平
- 丁自海
- 丁雪峰
- 刘军
- 卜显利
- 卫晓恩
- 廖盛涛
- 张开元
- 张明
- 张民新
- 张秀芬
- 张骏
- 彭贵成
- 李光照
- 杨华章
- 栾佐
- 毛淑华
- 江玲
- 沈建新
- 王付凡
- 王冠忠
- 王海燕
- 王艺杰
- 翁嘉颖
- 詹红生
- 赵吉民
- 路来金
- 邱若武
- 陈善为
- 陈巧冰
- 陈志伟
- 陈炫
- 陈穗
- 魏培坚
- 黄仕荣
- 黄志华
- Androutsos Georgios
- Bingqi Wang Lei Chen Bin Liu Zhigang Liu Zhixin Zhang Yuehai Pan Liangsong Song Laijin Lu
- Dongsheng Li
- Giannoulis Piagkos
- HONG Hai-Ping
- HUANG Shi-Rong
- Jiang Lu
- Kehuan Lu
- Maria Piagkou
- Skandalakis Panagiotis
- Theano Demesticha
- WEI Xiao-en
-
-
徐宏伟;
吴邹臻
-
-
摘要:
以一道浙江省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题为例,对兴奋传导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在分析试题中神经干电位不对称性原因的基础上,总结神经纤维双相电位不对称性的可能原因,加强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
-
刘首芳;
马彦韬;
张艳茹;
赵佳敏;
黄强民
-
-
摘要: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为带状疱疹(herpes poster,HZ)最常见的并发症。一般认为是因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入皮肤感觉神经末梢后,沿着神经移动潜伏到脊髓后根神经节,引起的一种以剧烈疼痛为特征的疾病[1~3]。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为抗病毒、消炎镇痛、神经营养、神经阻滞、神经干毁损技术[3~6],这些方法有较好的疗效,但也偶有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病例[7],因此,需要寻找更多的治疗方法来减轻病人痛苦。
-
-
刘勇
-
-
摘要:
作为一种可以对各类慢性疾病进行有效治疗的医疗手段,神经阻滞术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神经卡压性疼痛、腰背部疼痛、癌痛、颈源性疼痛等病症,其主要施行方式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到神经干、丛、节的周围位置,阻碍其传导冲动,对其“管辖”的区域起到镇痛和麻醉的效果。
-
-
-
李信明;
任正强;
冯庆奎;
熊高华
-
-
摘要: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ulsed radio-frequence on nerve cord through lateral approach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 (PTN). Methods Twenty-two patients of PTN were treated with pulsed radio-frequence on nerve cord through lateral approach.The VAS scores,clinical efficacy and complication were observed after treatment.Results Twenty one patients were punctured successfully.One was punctured in failure.14 patients were treated one time,4 patients 2 times,3 patients 3 times. After treatment. All patients have pain relief.the VAS were 3.26±1.13,2.05±0.95,1.28±0.59 1 day,3 days and 1 week after treatment respectively,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treatment ( <0.01).and the satisfactory rate were 66.6%,71.4%,80.9%respectively.no serious complication occurred in all of the patients.18 patients were involved in the follow up survey 1 year after treatment,and the satisfactory rate were 61.1%, 5 patients reoccurred,the recurrence rate was 27.7%. Conclusion Pulsed radio-frequence on nerve cord through lateral approach is a simple and effective and safe treatment for the patients of 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目的:观察侧入法神经干脉冲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二、三支痛患者,根据解剖定位行侧入法神经干脉冲射频治疗。治疗前后进行VAS评分,观察术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21例患者穿刺成功,1例穿刺失败。治疗1次14例,治疗2次4例,治疗3次3例。脉冲射频术后全部患者疼痛缓解,术后1d、3d、1wVAS评分分别为(3.26±1.13),(2.05±0.95),(1.28±0.59),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0.01);优良率分别为66.6豫、71.4豫、80.9豫。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术后1年随访18例,优良率61.1豫;5例复发,占27.7豫。结论侧入法神经干脉冲射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简便、有一定疗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
-
-
张开元;
王冠忠;
王付凡;
廖盛涛;
王艺杰;
张骏
-
-
摘要:
目的:研究引导电极之间、引导电极与刺激电极之间的距离对蟾蜍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波形记录的影响,阐明“两相波形不对称”这一现象蕴含的生理机制.方法:制备坐骨神经干标本,采取麻醉阻滞单相动作电位记录法、双相动作电位记录法、单/双相动作电位记录对比法,观察刺激电极间位置以及引导电极与刺激电极间位置对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波形、幅度和时程的影响.结果:①刺激电极与引导电极间距离对单相动作电位波形的影响:通过单相动作电位记录,当刺激电极与引导电极间距离在3.0~5.5 cm范围内逐渐增大时,波幅呈降低趋势,时程呈增大趋势.②引导电极间距离对双相动作电位波形的影响:通过双相动作电位记录,当两个引导电极间距离在0.1~2.0 cm范围内逐渐增大时,负相、正相波波幅均显著升高,两电极间距>2 cm范围内逐渐增大时,负相波波幅与时程相对稳定,正相波波幅逐渐减小而时程逐渐增大.③通过单/双相动作电位对比记录同一位置的动作电位波形进行比较:当两引导电极间距<2.0 cm时,两种方法记录到的动作电位幅度有显著差别(P<0.05),且单相动作电位幅度显著大于双相动作电位;当两引导电极间距>2 cm时,两种方法记录到的动作电位幅度和时程没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当两引导电极间距较小时,影响动作电位波形的主要因素是两引导电极之间的距离大小决定的“周期效应”,即间距在兴奋区域波波长内的两个引导电极引导出的电位差较兴奋区域波波长外的两个引导电极间的电位差有明显差别.当两引导电极间距较大时,影响动作电位波形的主要因素为引导电极与刺激电极之间的距离大小决定的“迁延效应”,即传播过程中,众多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叠加形成的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幅度逐渐变小、波长逐渐变大,且这种影响在传播距离较长时才明显.
-
-
洪海平;
卫晓恩;
黄仕荣;
徐玉云;
朱首豪;
谢玮;
董建军;
詹红生
-
-
摘要:
目的 探寻神经干取穴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61例单纯L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两点神经干取穴电针为治疗组,常规取穴电针为对照组,2组的电针治疗参数一致.比较2组腰椎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综合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腰椎OD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随访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两点神经干取穴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常规取穴电针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
-
-
-
徐晶;
贾春生
- 《2017世界针灸学术大会暨2017中国针灸学会年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路.而关于经络的现代解剖学实质,目前仍未得出明确结论.但不容否认的是,循经感传中确实一些是与刺激现代解剖学中的神经干有关的,这在一些古今文献中能找到相应的线索:针刺神经干并不能独立于中医针灸之外而独立存在,是属于针灸范畴之内的一种治疗。
-
-
洪海平
-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伤科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探寻神经干取穴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方法:将61例单纯L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即分为两组,两点神经干取穴腰突穴进行电针疗法为治疗组,常规取穴电针为对照组,各组的电针治疗参数一致;比较腰椎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综合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腰椎ODI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前后ODI差异的组间比较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随访临床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率分别为94.29%、73.08%,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点神经干取穴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常规取穴电针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
-
-
-
-
-
-
- 米托充制药公司
- 生物风险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19-01-11
-
摘要:
治疗神经肌肉性、神经肌肉变性、神经变性、自身免疫性、发育性、创伤性、听力损失相关性和/或代谢性疾病的组合物和方法,所述疾病包括脊髓性肌萎缩(SMA)综合征(SMA1、SMA2、SMA3和SMA4,亦称为I、II、III和IV型)、创伤性脑损伤(TBI)、脑震荡、干燥性角结膜炎(干眼病)、青光眼、斯耶格伦氏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LASIK术后、抗抑郁药使用、Wolfram综合征和Wolcott‑Rallison综合征。所述组合物选自2,3‑DNP、2,4‑DNP、2,5‑DNP、2,6‑DNP、3,4‑DNP或3,5‑DNP、二分2,3‑二硝基苯酚、2,4‑二硝基苯酚、2,5‑二硝基苯酚、2,6‑二硝基苯酚、3,4‑二硝基苯酚或3,5‑二硝基苯酚(2,3‑DNP、2,4‑DNP、2,5‑DNP、2,6‑DNP、3,4‑DNP或3,5‑DNP)前药;双子前药、生物前体分子和其组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