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磨牙远移

磨牙远移

磨牙远移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14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7篇、专利文献43852篇;相关期刊39种,包括健康必读(下旬刊)、健康必读、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等; 磨牙远移的相关文献由282位作者贡献,包括段银钟、刘汝平、王林等。

磨牙远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7 占比:0.18%

专利文献>

论文:43852 占比:99.82%

总计:43929篇

磨牙远移—发文趋势图

磨牙远移

-研究学者

  • 段银钟
  • 刘汝平
  • 王林
  • 郭军
  • 李媛
  • 金作林
  • 侯录
  • 夏文倩
  • 张晶晶
  • 张正东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俊霖; 肖立伟
    • 摘要: 隐形矫治技术作为新型的正畸矫治技术,其美观、舒适、方便等特点受到患者与医生的青睐,经过十几年的技术改进、材料更新,隐形矫治的效果逐渐优化.通过其特殊的矫治力施加方式,配合附件、辅助装置对转矩和支抗的精细控制,在推磨牙远移时,磨牙接近整体移动,同时能避免下颌旋转,减小前牙支抗丢失.本文对隐形矫治技术推磨牙远中的机制与疗效作一综述,提出现阶段研究的不足和临床应用中的限制,为临床应用和技术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 余箐; 赵刚; 叶之慧; 王丹
    • 摘要: 目的:计算不同弹性模量的透明矫治器推上颌磨牙远移时的应力大小、位移趋势及瞬时应力。方法:建立弹性模量为400 MPa(A组)、600 MPa(B组)、800 MPa(C组)、1000 MPa(D组)、1200 MPa(E组)的5种透明矫治器、上颌第二磨牙都远移0.25 mm的有限元模型,比较各组磨牙位移差异。结果:本实验中,E组第二磨牙位移量最大,A组最小,各组第二磨牙移动方式均为倾斜形式,其支点位于根中1/3与根尖1/3交界处;A组透明矫治器位移量最大,E组最小;牙周膜最大应力E组高于A组。结论:透明矫治器在推磨牙向后时,第二磨牙移动方式均为远中倾斜移动,透明矫治器的弹性模量越大,第二磨牙的位移量越大且牙周膜的瞬时应力也增大。
    • 陈国锋; 周威; 谷妍; 赵春洋
    • 摘要: 目的:探讨使用铸造支架配合片段弓矫治技术远中移动替牙期近中移位的上颌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替牙期单侧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倾斜移动的患者12例,采用铸造支架配合片段弓远中移动竖直上颌第一恒磨牙。对治疗前后的锥体束CT进行测量分析,以对侧健康同名牙作为对照,比较上颌第一恒磨牙治疗前后的位置改变情况。结果:所有病例患侧第一恒磨牙牙冠均产生远中向移动,平均远中移动量(4.82±1.45)mm,牙轴近中倾斜度平均减小(7.05±3.25)°(P<0.05),牙冠近中扭转情况得到改善,平均改变(9.09±1.61)°(P<0.05)。结论:铸造支架配合片段弓矫治技术能够有效治疗替牙期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倾斜移动,将上颌第一恒磨牙调整到正常位置。
    • 黄家亮; 钱玉芬
    • 摘要: 目的:探讨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结合唇挡进行三颗磨牙成组同时远移的临床效果,分析其远移效率.方法:选取5例需进行磨牙远中移动的患者,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结合唇挡同时远移第二磨牙、第一磨牙、第二前磨牙,并分别对其移动到位后的阶段模型进行数字化重建.通过三维重叠软件将阶段模型与治疗前模型进行重叠对比,测量磨牙远中移动后所获得的间隙量、与磨牙后移量以及前牙支抗的损失量等相关数据.结果:上下颌磨牙远移获得间隙达成率均值为78.69%,上颌的达成率均值为79.04%,下颌均值为77.82%;上下颌每颗磨牙远移达成率均值为79.05%,上颌每颗磨牙达成率均值为79.96%,下颌每颗磨牙达成率均值为76.78%;前牙存在少量唇向移位.结论:本研究设计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结合唇挡的推磨牙远移装置,能有效推磨牙向远中,较好地保护了前牙支抗,缩短治疗时间,亦是下颌磨牙远移的较好方案.
    • 刘玲霞; 关雨欣; 武秀萍
    • 摘要: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实现所有类型牙齿移动上,推磨牙向远中的效率最高.但临床中容易出现磨牙远中倾斜,支抗丧失等问题.该文就隐形矫治推磨牙向远中的适应证、临床疗效、远移效率、支抗设计等4个方面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 向彪; 徐逸晨; 王梦含; 杨颜菁; 单华清; 王星星; 吴刚
    • 摘要: 目的:建立无托槽隐形矫治远移上颌第二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牙周膜应力分布及第二磨牙位移趋势,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第二磨牙位移量、附件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CT扫描获得患者上颌骨DICOM文件,采用Mimics、Geomagic Studio等软件分别建立无附件上颌第二磨牙远中移动0.2 mm(模型A)、无附件上颌第二磨牙远中移动0.25 mm(模型B)、上颌颊侧尖牙和第一磨牙临床冠中心粘贴垂直附件上颌第二磨牙远中移动0.2 mm(模型C)、上颌颊侧尖牙和第一磨牙临床冠中心粘贴垂直附件上颌第二磨牙远中移动0.25 mm(模型D)4组模型,分析牙周膜应力及其上颌第二磨牙移动趋势.结果:A、B、C和D 4组模型第二磨牙牙周膜应力分布云图相似,牙周膜牙颈部唇侧将近1/3为压应力,舌侧将近1/3为拉应力,根中部为应力过渡区,牙根唇侧将近1/3为拉应力,舌侧将近1/3为压应力;4组模型第二磨牙均呈现一定程度远中倾斜移动,垂直矩形附件组移动的位移量较大,且远中倾斜程度小于无附件组.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移上颌第二磨牙时,0.25 mm位移量应力大于0.2 mm,垂直矩形附件可抑制第二磨牙远中倾斜.
    • 郭学强; 刘新强; 王铮; 赵睿; 孔蕾
    • 摘要: 目的 测量成人下颌磨牙后区大小并分析其与第三磨牙状态的关系.方法 采用CBCT对86例成年骨性Ⅰ类均角患者根据第三磨牙状态进行分组,从三维方向对右侧下颌磨牙后间隙进行测量.在水平面上沿POL线(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颊尖连线)测量下颌平面(以及从下颌平面向根方2 mm的平面)处第二磨牙牙冠到升支前缘的最短距离.牙根层面的测量以釉牙骨质界为参考,在其根方2、4、6、8、10 mm的水平面上沿POL线测量第二磨牙牙根与下颌骨舌侧内层骨皮质的最短距离.结果 无第三磨牙组、正常萌出组、水平阻生组、近中阻生组、垂直阻生组牙冠部的远移可用间隙均大于根部;在所有的测量平面上,正常萌出组和垂直阻生组的可利用间隙都不小于无第三磨牙组、水平阻生组、近中阻生组.结论 成年骨性Ⅰ类均角患者的下颌磨牙远移,应更多地考虑下颌磨牙后舌侧骨皮质的影响,而参考CBCT比二维影像资料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另外,下颌第三磨牙的萌出、阻生状态也会对下颌磨牙远移产生不同影响.
    • 苏牧; 赵慧; 赵鑫
    • 摘要: 目的评价临床上微种植体支抗配合固定矫治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矫治青少年I类骨性安氏Ⅱ类错[牙合]的疗效。方法选择骨性I类安氏Ⅱ类错[牙合]青少年病例3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微种植支抗钉配合固定矫治器远中移动双侧上颌磨牙,治疗前后拍摄头影测量片评价上颌第一磨牙矢状向远中移动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30例患者的上下牙列排齐,磨牙关系中性,上颌第一磨牙平均向远中移动2.44 mm(P<0.01),矫治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种植支抗钉不需依赖患者合作辅助固定矫治器高效远中移动上颌磨牙,快速建立中性磨牙关系,达到治疗目标。
    • 雷鹤; 高冲; 吴冬雪; 魏亚珊; 刘美杰; 邓春妮; 陈曦
    • 摘要: 目的 构建隐形矫治器上颌磨牙远移的生物力学研究模型,分析矫治体系的初始位移及应力分布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 建立隐形矫治上颌磨牙远移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ANSYS软件中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通过数值仿真分析求得受力瞬间牙齿在牙周膜及周围牙槽骨等约束下的移动方式、牙套形变、牙周膜应力分布,并探索适宜的Ⅱ类牵引增强前牙支抗的必要性及适宜力值.结果 第二磨牙远移的同时伴有其牙冠远中倾斜、伸长及舌侧倾斜;其余牙表现为唇/颊倾、压低且位移量与距支抗牙距离成反比.牙周膜等效应力越靠近颈缘越大,距离第二磨牙越远越小,均小于牙周组织可承受最大应力.矫治器在第二磨牙处出现应力集中现象,位移峰值小于材料的弹性极限和拉伸极限强度.100 gⅡ类牵引可以有效抵抗前牙唇倾,300 g牵引力作用于牙列后超过牙周膜最大承受力值.结论 使用无托槽矫治技术远移磨牙不能实现单纯的整体移动且支抗牙有一定的支抗丧失,需要进行必要的支抗控制.100 gⅡ类牵引即可有效抵抗推磨牙带来的前牙支抗丧失,300 g牵引力作用下牙周膜受力过大,尽量避免使用.
    • 雷鹤; 陶洪; 罗晶; 张楠; 陈江浩; 邓春妮; 陈曦
    • 摘要: 目的 构建隐形矫治器上颌磨牙远移中两种Ⅱ类牵引的生物力学研究模型,分析矫治体系在不同加力模式、不同牵引力大小作用下的初始位移及应力分布特点,为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建立隐形矫治推上颌磨牙向远中及两种Ⅱ类牵引模式(牙套加力组与牙齿加力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分析2种不同加力方式及5种不同载荷(100 g、150 g、200 g、250 g、300 g)下的牙齿移动方式、牙套形变、牙周膜应力分布等,比较其增强前牙支抗效果的异同.结果 不同力值不同加力方法下所有组Ⅱ类牵引均可以使前牙内收,抵抗磨牙远中移动过程造成的前牙支抗丧失,但其牙齿应力分布、牙套形变效果不同:牙齿加力组集中在直接受力的尖牙上,分布不均匀;牙套加力组分布更均匀,随距尖牙距离由近到远逐渐减小,但总体大小较牙齿加力组大.牙周膜等效应力除300 g牙套加力组[(2.87×10-2) MPa]过大外,其余各组均在牙周膜可承受范围内.结论 100 g的Ⅱ类牵引即可抵抗磨牙远移反作用力造成的前牙支抗丧失,300 g牙套加力作用下的牙周膜受力过大,尽量避免使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