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支抗

支抗

支抗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3年内共计845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89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55篇;相关期刊219种,包括中国美容医学、广东牙病防治、国际口腔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二届全国医疗美容技术交流大会暨高新技术精品手术演示会等;支抗的相关文献由1688位作者贡献,包括徐宝华、张月兰、吴丽萍等。

支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89 占比:69.70%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12%

专利文献>

论文:255 占比:30.18%

总计:845篇

支抗—发文趋势图

支抗

-研究学者

  • 徐宝华
  • 张月兰
  • 吴丽萍
  • 房兵
  • 王林
  • 赵志河
  • 史建陆
  • 崔淑霞
  • 王震东
  • 陈利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星海; 田野; 白丁
    • 摘要: 横腭杆是一种在正畸临床中应用广泛的固定矫治器的辅助装置。本文就横腭杆在正畸临床中的应用及其力学机制进行综述,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与传统观念不同,单独使用横腭杆并不能有效加强支抗,将其与其他传统支抗加强装置联合使用可以在某些情况下提供充足的支抗。同时,横腭杆可以辅助唇侧固定矫治维持牙弓宽度,辅助排齐牙列,纠正不良习惯,使矫治效率得以提高,副作用减少。用作主动矫治装置时,横腭杆可以使单侧或双侧磨牙在三维方向进行移动,尤其适用于改正磨牙旋转和宽度不调。应用力学原理对横腭杆与双侧磨牙连接构成的双力偶系统进行分析,可以增进对于矫治机制的理解,提高矫治结果的确定性。近年来,横腭杆常常与种植体支抗联合使用以压低磨牙或整体近移或远移上牙列。未来研究者可探讨更多横腭杆与种植体支抗、上颌骨性扩弓装置等结合方案以进行正畸治疗。
    • 刘世颖; 刘筱琳; 王明锋
    • 摘要: 目的分析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口腔正畸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正畸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咀嚼功能及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尖牙间宽度、下齿槽座角。结果治疗前,两组的咬合力、咀嚼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咬合力(158.92±15.73)Ibs大于对照组的(126.36±13.10)Ibs,咀嚼效率(92.03±6.10)%高于对照组的(78.80±5.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尖牙间宽度、下齿槽座角分别为(4.17±1.35)mm、(26.76±4.22)°、(1.66±0.71)mm、(1.39±0.38)°,均大于对照组的(2.26±1.18)mm、(10.63±3.58)°、(0.59±0.47)mm、(0.70±0.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患者运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能够增强患者的咀嚼功能,提升治疗效果。
    • 韩世智; 黄欢; 蒙柯帆
    • 摘要: 目的:分析正畸微种植体支抗对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美容效果及对其牙周炎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错[牙合]畸形患者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种植体支抗矫治组(60例)和口外弓矫治组(60例)。口外弓矫治组接受口外弓矫治,微种植体支抗矫治组接受正畸微种植体支抗矫治。观察两组美容修复效果及治疗后的口腔结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头影软组织指标及牙周炎症反应指标,记录两组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微种植体支抗矫治组拔牙间隙关闭时间、矫治周期短于口外弓矫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微种植体支抗矫治组矫治成功率为93.33%,高于口外弓矫治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微种植体支抗矫治组上中切牙凸距差、中切牙倾角差高于口外弓矫治组,磨牙移位、U1-SN低于口外弓矫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line-UL、Eline-LL、上唇突度、下唇突度低于治疗前,微种植体支抗矫治组低于口外弓矫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牙周组织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水平高于治疗前,但微种植体支抗矫治组低于口外弓矫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微种植体支抗矫治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口外弓矫治组的1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种植体支抗可降低错[牙合]畸形患者牙周组织MMP-9、IL-6、IL-1β水平,减轻其牙周炎症,同时有效改善患者口腔结构及头影软组织指标,缩短拔牙间隙关闭时间与矫治周期,提高患者矫治成功率,且安全性较高。
    • 谢琦; 陈宇; 史克佳
    • 摘要: 目的:比较微种植体支抗与传统支抗辅助两步法滑动关闭间隙对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上颌前牙内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根据所用支抗类型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100,微种植体支抗)和治疗组(n=100,横腭杆支抗),并采用两步法滑动关闭间隙,在X线头影测量片中对上颌切牙切缘和第一磨牙的前后位移进行评估。结果:相比于横腭杆支抗(Transpalatal arch,TPA)组,微种植体支抗两步法滑动关闭间隙对上颌前牙的整体内收量和压低量分别增加了4.42 mm和1.53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于中至重度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微种植体支抗相比于传统支抗在内收上颌前牙的过程中其内收效果更好。
    • 李常青; 霍炳鑫; 查建鑫; 杨大鹏; 郭建茹
    • 摘要: 目的 比较PASS及Roth矫治系统治疗安氏Ⅰ类错患者,治疗前后的支抗磨牙变化.方法 安氏Ⅰ类错畸形患者23例,均拔除四颗第一双尖牙,PASS矫治组11例,应用生理性支抗,Roth矫治组12例,根据患者情况分别应用了口外弓、TPA(横腭杆)或种植支抗.拍摄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使用winceph8.0头影测量软件.结果 23例患者牙齿排列整齐,上下前牙中线对正,磨牙、尖牙建立中性关系,前牙OB、OJ正常,面型良好,头颅侧位片显示上下前牙唇倾度正常.结论 PASS矫治系统以其独特的支抗控制生物力原理,能够对需要中等偏强支抗的错畸形病例提供良好的支抗控制.
    • 曾红梅; 周学军; 杨忠良
    • 摘要: 目的:分析比较MBT与Z2直丝弓矫治器在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矫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1月-2019年12月笔者医院口腔科诊治的80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正畸方法不同分为MBT组(42例)与Z2组(38例),分别予以MBT直丝弓矫治器、Z2直丝弓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评估正畸效果,对比X线头影测量指标、咬合打开时间及排齐整平时间.结果:MBT组、Z2组正畸达标率均>90%,且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正畸前,MBT组、Z2组上齿槽座角(SNA)、下齿槽座角(SNB)、上下齿槽座角(ANB)、上中切牙长轴与前颅底平面夹角(U1-SN)、下中切牙长轴与下颌平面夹角(L1-M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正畸结束后,ANB、U1-SN、L1-MP均显著缩小(P0.05).与Z2组相比,MBT组咬合打开时间与排齐整平时间均明显短(P<0.05).结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畸过程中应用MBT与Z2直丝弓矫治器均具有确切的矫治效果,有助于改善面部侧面观及整体满意度,但前者能更快速打开咬合,缩短矫治疗程.
    • 王慧敏
    • 摘要: 目的:分析在口腔正畸中使用微型种植体作为支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病例筛选2017年5月-2020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50例患者,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方式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每组病例人数分别有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传统口腔正畸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进行口腔正畸;将最终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详细比对.结果:同对照组最终结果比较发现,观察组获得的治疗有效率较高,患者治疗后牙齿松动发生率较低,咀嚼功能以及牙齿美观度均得到良好恢复,两组指标数据对比差异性已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微型种植体作为支抗进行口腔正畸治疗,能够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的咀嚼功能得到良好恢复,并且能够满足患者对牙齿美观度的需求.
    • 张在成; 张海静; 朱恩强
    • 摘要: 目的:分析口腔正畸治疗中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甲组采用口外弓加强支抗正畸法治疗;乙组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成功率、正畸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乙组治疗成功率高于甲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治疗后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磨牙移位等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成功率,改善了正畸效果,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稳定性和安全性均较高.
    • 樊晶; 曹利
    • 摘要: 目的 观察微型种植体支抗对青少年安氏Ⅱ类1分类病例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8年2月在包头市中心医院口腔门诊初次就诊的13~18岁的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40例,根据所选支抗的不同,分为微型种植体支抗组(A组,20例)以及横腭杆支抗组(B组,20例),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时间及头颅定位侧位片上软硬组织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A组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SNA、U1-SN、U1-NA距、U6-Y治疗前后变化差值均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Ls-E、鼻唇角治疗前后变化差值均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上中切牙切端内收的平均速度明显快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的横腭杆作为强支抗相比,微型种植体可以更有效地控制磨牙支抗,内收切牙,改善青少年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的面型突度,缩短疗程,治疗效果显著.
    • 郭咏娟; 李荣华
    • 摘要: 目的 探讨透明压膜保持器联合片段弓近中牵引上颌第三磨牙代替缺损第二磨牙的正畸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40例上颌第二磨牙缺损且上颌第三磨牙健全的成年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两组,A组患者采用透明压膜保持器联合片段弓矫治技术近中牵引上颌第三磨牙代替缺损第二磨牙B组患者采用传统上半口正畸矫治方式近中牵引第三磨牙.结果 两组患者上颌第三磨牙均成功近中牵引到位,平均矫治周期6.4个月,U3-U4、U4-U5及U6-U8测量结果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患者U2-U3、U5-U6测量值显著大于B组.结论 通过选择合适的适应证,并合理设计支抗,可以采用透明压膜保持器联合片段弓近中牵引形态、位置良好的上颌第三磨牙代替缺损的第二磨牙,重新建立完整、健康的自然牙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