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106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2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378019篇;相关期刊61种,包括现代医院、东方药膳、北京口腔医学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2012全国口腔护理新进展研讨会、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口腔设备材料展览会暨技术交流会等;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相关文献由186位作者贡献,包括白玉兴、周洁珉、何剑玲等。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2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78019 占比:99.97%

总计:378124篇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发文趋势图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

-研究学者

  • 白玉兴
  • 周洁珉
  • 何剑玲
  • 何志亮
  • 兰丽
  • 厉松
  • 岐红恩
  • 徐驰
  • 李华
  • 温志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超然; 史培良; 李志勤; 侯小丽; 段晓燕
    • 摘要: 牙周病会对牙龈、牙槽骨及牙根外组织造成毁坏,导致牙齿移位或缺损,影响正常口腔功能及美观度,需及时进行矫治。随着口腔医学技术的发展,口腔矫治不仅强调有效性及安全性,也开始关注患者对美观度的需求。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改变传统矫治技术的有托槽矫治方式,具有良好的舒适度、美观度,且易于清洁,有利于牙周治疗的进行。现就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牙周治疗中的优势与不足做一综述,旨在为改善患者牙周健康提供借鉴。
    • 曹屾; 王鑫
    • 摘要: 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直丝弓固定矫治器在正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九江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92例正畸患者临床资料,依据矫治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接受直丝弓固定矫治器治疗,观察组接受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牙齿改善情况、牙周健康状况、咀嚼功能、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倾斜牙矫正、转位牙扭正及完成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菌斑指数(PLI)、龈沟探诊深度(SPD)、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咀嚼效率、咬合力、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咀嚼效率、咬合力、OHIP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治疗可缩短正畸患者倾斜牙、转位牙矫正时间,减轻对牙周组织损伤,促进咀嚼功能恢复,减少口腔问题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且并发症少。
    • 魏俊婷; 樊永杰; 张佐; 田文姝; 金梦
    • 摘要: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材料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快速成型技术的发展,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正畸技术。目前,普遍认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牙根的控制的能力有限[1]。GR NHEID[2]研究发现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过程中,预设转矩与实际表达转矩之间存在差异。KRAVITZ[3]研究认为切牙舌向转矩的表达率是53.1%,唇向转矩表达率是37.6%;SIMON[4]研究结果为上颌切牙转矩的表达率是42%,Haouili[5]实验得出转矩的表达率为56%,转矩表达率均较低。
    • 吴洁; 李文静(综述); 崔占琴; 韩瑜(审校)
    • 摘要: 对于非拔牙安氏Ⅱ类错[牙合]病例,可以采用推上颌磨牙向远中移动的正畸治疗来改善牙弓间的Ⅱ类[牙合]关系,同时获得间隙改善上颌的拥挤或前突。近年来,随着隐形矫治技术逐渐成熟,越来越多医生及患者倾向于美观、舒适且可控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本文就运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推上颌磨牙向远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正畸医生在进行矫治设计时提供理论依据和临床指导。
    • 邵青
    • 摘要: 目的 探讨31例尖牙压低移动患者实施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61例尖牙压低移动患者进行研究,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1例,对照组30例.研究组患者实施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固定矫治技术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最大拉应力、最大压应力以及三维扫描获得的牙齿的设计压低数据与实际压低数据.结果 研究组最大拉应力(1.21±0.06)MPa与最大压应力(1.13±0.08)MPa都低于对照组(1.47±0.09)、(1.32±0.06)M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02、3.711,P<0.05);上颌中切牙(0.69±0.06)mm、上颌侧切牙(0.39±0.07)mm、上颌尖牙(0.35±0.06)mm等部位实际平均压低值高于对照组(-0.51±0.02)、(-0.28±0.11)、(-0.41±0.1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4、3.609、3.627,P<0.05).结论 在正畸矫正过程中,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治疗尖牙压低移动与固定矫治技术相比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黄家亮; 钱玉芬
    • 摘要: 目的:探讨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结合唇挡进行三颗磨牙成组同时远移的临床效果,分析其远移效率.方法:选取5例需进行磨牙远中移动的患者,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结合唇挡同时远移第二磨牙、第一磨牙、第二前磨牙,并分别对其移动到位后的阶段模型进行数字化重建.通过三维重叠软件将阶段模型与治疗前模型进行重叠对比,测量磨牙远中移动后所获得的间隙量、与磨牙后移量以及前牙支抗的损失量等相关数据.结果:上下颌磨牙远移获得间隙达成率均值为78.69%,上颌的达成率均值为79.04%,下颌均值为77.82%;上下颌每颗磨牙远移达成率均值为79.05%,上颌每颗磨牙达成率均值为79.96%,下颌每颗磨牙达成率均值为76.78%;前牙存在少量唇向移位.结论:本研究设计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结合唇挡的推磨牙远移装置,能有效推磨牙向远中,较好地保护了前牙支抗,缩短治疗时间,亦是下颌磨牙远移的较好方案.
    • 刘玲霞; 关雨欣; 武秀萍
    • 摘要: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实现所有类型牙齿移动上,推磨牙向远中的效率最高.但临床中容易出现磨牙远中倾斜,支抗丧失等问题.该文就隐形矫治推磨牙向远中的适应证、临床疗效、远移效率、支抗设计等4个方面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 李明坝; 严泓清
    • 摘要: 目的:分析口腔正畸患者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治疗效果和舒适度.方法:选取月到本院治疗的70例口腔正畸患者资料,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以传统的固定矫治术,研究组35例以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观察两组效果、牙周健康的相关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4.29%比对照组77.14%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LI、GI、PD、SBI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舒适美观度(8.28±1.21)分高于对照组(7.14±1.09)分,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患者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进行治疗效果较好.
    • 高一曼; 申海峰
    • 摘要: 目的 总结分析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传统固定矫治技术对正畸患者疼痛感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0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50例正畸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25例接受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治疗,对照组25例接受传统固定矫治技术治疗,对比两组24h、3d、5d、7d时疼痛程度VAS评分,比较疗效、牙周健康指标.结果 观察组24h、3d、5d、7d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可以降低正畸患者疼痛感,值得推广使用.
    • 刘潇; 毛俊木
    • 摘要: 目的 观察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治疗成人安氏Ⅱ类2分类错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我院40例安氏Ⅱ类2分类错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GAC的自锁托槽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隐适美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矫治前,两组患者的SNA、SNB、ANB、MP-FH、U1-SN、U1-NA、Y轴角均无明显差异(P>0.05);矫治后,观察组的U1-SN、U1-NA低于对照组(P0.05).矫治前、后,两组患者的N-Me、N-ANS、ANS-M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与GAC技术相比,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治疗成人安氏Ⅱ类2分类错畸形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在同样的矫治时间内获得更佳的矫治效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