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166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中国政治、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6篇、专利文献93489篇;相关期刊94种,包括思想政治课教学、云南教育:小学教师、当代教育科学等;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相关文献由16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晓红、刘然、周荣等。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93489篇
占比:99.82%
总计:93655篇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
-研究学者
- 刘晓红
- 刘然
- 周荣
- 孟国林
- 戚建庄
- 朱金龙
- 王在勇
- 王文奎
- 莫广剑
- 赵琦
- 陈向荣
- 丁勇
- 丁坤
- 丁敏
- 于润峰
- 付霞
- 何文波
- 何文银
- 何燕
- 余昌瑚
- 刘义
- 刘士俊
- 刘守信
- 刘安文
- 刘朝振
- 刘立军
- 刘素萍
- 吕强
- 吴兆虎
- 吴嘉枚
- 吴昌海
- 吴灿
- 周丽雅
- 周俊华
- 周广玲
- 周明哲
- 周淑琴
- 商其亮
- 夏冬萍
- 姚仁
- 孙家模
- 孙成英
- 孙晓梅
- 孙瑛
- 季湘辰
- 帅秋萍
- 常敏康
- 广德明
- 康现在
- 廖华蕙
-
-
孙瑛
-
-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形成了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教育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思政课建设的“八个统一”的改革创新方法论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是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亲和力的有效方式方法。隐性教育具有“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作为显性教育的有益补充,其作用不可忽视。
-
-
祝业亮
-
-
摘要:
传统书院要求学生独立记载每日读书心得,同时记录疑难问题,教师定期进行批阅评价和面对面答疑解惑。日记教学法实现了学生自学与教师指导、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教师的言传身教与学生为学做人的有机统一,创造了既有尊师重教之仪,又有和谐平等关系的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教学生态。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改中,将传统日记教学的长处融入其中,可以有效实现教书与育人、治学与为人、言传与身教的结合,进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推动中学思想政治课建设守正创新。
-
-
陈阳芳;
何燕
-
-
摘要: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亲和力的提升,直接关联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本文在结合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亲和力的三条路径:创设贴近实际的教学内容;创新生活化的教学语言;融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
-
-
丁坤
-
-
摘要:
一、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教材编写、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新时代发展的今天,中学思政课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一)学科地位存在薄弱化现象受高考的影响,高一分科后(有的地方高一新生进校就分文理科),理科思想政治课一般每周排一节,很多时候还被语数外及其他高考学科挤占。
-
-
陈海兰
-
-
摘要:
在这个一切以生为本的素质教育体制改革引导下,中国的思想政治教学方式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创新与革命.在这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断加剧的今天,初中生的思想诉求已经有了较大转变,单纯、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日常思想需求.下面我们就来结合实践教学站在素质教育的角度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要求展开讨论.
-
-
丁勇
-
-
摘要: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教育是人性的教育,教学是关注人的教学"的教育价值观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彰显了浓厚的人文色彩.在此理念下,课堂教学如何关注人,如何担负起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体现人文关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树立崇高的人文理想的重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和教改实践的重大课题,中学思想政治课也自然在其中.本文立足于新课改,从人文教育的角度出发,探索中学政治课教学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
-
朱朝阳
-
-
摘要: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主要价值取向在于实现课本理论与实践生活的融合,克服远离学生实践生活体验的弊端,使德育回归对实践生活的关照.然而,实际教学中,教学实践化低效现象相当严重.本文指出了低效的表现,并主要分析了导致低效的原因,为探索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化的实施道路提供借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