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混房屋
砖混房屋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84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经济计划与管理、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0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40638篇;相关期刊109种,包括城市建设、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灾害学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三届全国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学术研讨会、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第25届年会暨西南六省市(区)七方土木建筑学会第18次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等;砖混房屋的相关文献由264位作者贡献,包括叶香菲、罗魁、董有等。
砖混房屋—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40638篇
占比:99.88%
总计:140805篇
砖混房屋
-研究学者
- 叶香菲
- 罗魁
- 董有
- 谢建明
- 赵宇清
- 马凯
- 乔敬
- 冯启民
- 刘伟
- 刘锦
- 别冬梅
- 卫龙武
- 吕春帅
- 吴晨
- 周浩
- 宋文杰
- 宋金龙
- 廖荣权
- 张干
- 张昊
- 张铁军
- 方荣轩
- 朱超
- 杨乐
- 杨健兵
- 毕毅
- 熊立红
- 王子豪
- 王彦文
- 王新伟
- 王纪强
- 王述运
- 田丹
- 苏迎社
- 郭彤
- 陈文海
- 高剑平
- 黄石美
- Cao Shuangyin
- Deng Yanhua
- Gao Jianping
- Guo Huazhong
- Jing Denghu
- Liu Jin
- Song Zining
- Xiong Lihong
- 乌兰图雅
- 习朝位
- 于全
- 于同元
-
-
-
熊立红;
刘锦
-
-
摘要:
为了研究砖混房屋在九寨沟地震中的抗震能力,本文首先总结了九寨沟地震砖混房屋的破坏特征,然后选取九寨沟白河强震台站的两条水平向地震动记录,分别对8栋砖混房屋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其中4栋(代号为A1~A4)为九寨沟地震灾区的设防砖混房屋,另外4栋(代号为B1 ~B4)为未设防砖混房屋,除未设置构造柱圈梁外,其他条件均与A1~ A4相同.将时程分析结果与震害进行对比,分析抗震构造措施对砖混房屋抗震性能的影响,并根据不同地震动作用下房屋的地震反应,评价九寨沟地震砖混房屋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设防砖混房屋能够满足抗震设防“三水准”要求.
-
-
蒯大海1
-
-
摘要:
承重能力弱、抗震性能差是传统砖混结构房屋的显著特征。随着建筑工艺的不断发展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对砖混结构房屋进行改造扩建已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魔方公寓改造扩建项目为例,研究分析砖混结构改扩建的设计特点,并对改造难点提出解决措施,期望为砖混房屋改扩建相关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确保整体建筑结构安全。
-
-
杨春燕
-
-
摘要:
对现有砖混结构进行装修改造时,拆墙开洞屡见不鲜.型钢由于受力好、刚度大、施工简便等优点,在砖混房屋改造加固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根据拟加固墙体洞口的大小,介绍了型钢框式托换加固方案和型钢托梁加固法.针对以上两种改造加固方案,提出了相应的施工程序和注意事项.
-
-
张亮
-
-
摘要:
砖混结构是在住宅、办公、教学、医院等建筑物中应用较为广泛.对于大多数设计人员来说,都认为砖混结构设计较为简单.然而在工程质量问题和工程事故中,砖混结构出现的问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是因为砖混结构是一种脆性结构,对各种荷载和位移变化较为敏感,受材料和施工因素影响较大,平面布置和建筑功能日趋复杂,常产生各种形态的裂缝,应该引起设计人员的高度重视.
-
-
-
姜春阳
-
-
摘要:
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盾构下穿浅基础砖混房屋建筑群的施工技术,并从盾构推进速度、土仓压力、刀盘转速、注浆量等方面,介绍了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对同类工程施工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
-
-
陈丽敏
-
-
摘要:
砖混式房屋是我国房屋建筑中较为常见的结构之一,虽然结构强度较强,但因受到我国不同地区气候、地质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一旦出现沉降等现象,则容易造成墙体裂缝等情况,不仅严重损害房屋质量,同时也对居民人身安全产生威胁.因此,本文针对砖混房屋墙体出现裂缝的各种原因及其防治措施进行分析与探究.
-
-
魏钦利
-
-
摘要:
对砖混房屋加固方案的分类进行了介绍,结合某办公楼装饰改造工程,以检测、鉴定结果为基础,对楼层综合抗震能力、墙体截面抗震承载力等进行了加固计算,指出采用混凝土板墙加固后的砖混结构,能够满足现行规范的抗震要求.
-
-
王蓉;
周士凯;
王文学;
曾晶;
马丹
- 《第三届全国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学术研讨会》
| 2010年
-
摘要:
以福建省砖混房屋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福建省房屋的区域特点,并定性的对其进行了建筑区域特征分区.然后,结合具有普适性特点的汶川地震区砖混房屋的易损性矩阵的处理结果,探讨了福建省砖混房屋具有区域特征分区特点的易损性分析方法,给出了福建省各地区砖混房尾的易损性矩阵.此方法的提出,对于福建省各个不同地区的城市防灾减灾规划、建筑物的抗震加固改造及有效减轻地震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等都有重要意义.
-
-
-
-
李永梅;
杨博颜
- 《第十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轻钢结构直接加层的结构体系具有质量轻、抗震性能好、制造安装周期短、工业化和商品化程度高等优点,是目前逐步被推广的一种房屋改造形式,正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旧建筑加层改造的工程实践中,但目前钢结构加层改造技术设计方法还不够完善.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砖混结构顶部直接采用轻钢结构加层,从结构概念设计角度,指出结构布置的原则,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加层后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给出关键部位的构造做法,为该类结构的加固加层改造提供借鉴.
-
-
Jing Denghu;
敬登虎;
Cao Shuangyin;
曹双寅;
Guo Huazhong;
郭华忠
- 《第九届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改造学术会议》
| 2008年
-
摘要:
砖混结构底层的大空间改造需要对部分砖砌体承重墙体进行拆除,使得局部砖墙承重结构体系转换为梁、柱承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形成可靠的承重梁和柱子。相对传统的托梁拆墙改造技术,钢板-砖砌体组合结构托换是一种创新。它采用后锚固技术将钢板外包在砖墙上,通过有效的构造措施使钢板和砖墙连接成整体保证两者之间能协同变形,从而使原来的承重墙体变换为钢板-砖砌体组合梁、柱框架。该方法具备截面尺寸变化小、施工方便、工期短、不需要模板以及外型美观等优点。针对组合结构的工作机理进行了阐述。通过某具体工程实例,介绍了此类组合结构的截面选取,计算分析,施工工艺以及构造措施。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