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废水
矿山废水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2年内共计322篇,主要集中在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矿业工程、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5篇、会议论文28篇、专利文献133960篇;相关期刊84种,包括江西理工大学学报、地质通报、金属矿山等;
相关会议23种,包括中国地质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等;矿山废水的相关文献由835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兴宇、温建康、陈勃伟等。
矿山废水—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33960篇
占比:99.89%
总计:134103篇
矿山废水
-研究学者
- 刘兴宇
- 温建康
- 陈勃伟
- 吴攀
- 周立祥
- 柳建设
- 肖利萍
- 刘文彦
- 岳正波
- 张诚
- 狄军贞
- 王进
- 陈涛
- 黄万抚
- 刘春
- 吴永明
- 喻志鹏
- 夏旭
- 姚忠
- 张可能
- 张武刚
- 张瑞雪
- 李亚新
- 李冰冰
- 杨玉珠
- 武名麟
- 游海林
- 王兆慧
- 王晓萌
- 罗晋
- 胡广
- 胡继伟
- 苏俊峰
- 苏冰琴
- 苏学斌
- 蒋文强
- 薛生国
- 贺勇
- 邓觅
- 闫纪帆
- 阮志龙
- 高志宏
- 高险峰
- 黄先飞
- 黄廷林
- 付瑾
- 党志
- 冯启言
- 刘乃忠
- 刘圣伟
-
-
郭江凤;
杨志兆;
张永兵;
周贺鹏
-
-
摘要:
针对江西浒坑钨矿矿山废水固体悬浮物浓度较高且粒子以胶体稳定存在,水体pH值较低,呈较强的酸性,金属元素Mn、Zn含量严重超标的问题,本研究以“石灰脱稳-絮凝沉降”工艺对该废水进行净化处理,研究混凝剂种类及用量、pH值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当添加0.15 g/L石灰调节废水pH值为10.5,采用聚丙烯酰胺(PAM)作为混凝剂且用量为10 mg/L时,净化处理后上清液的pH值和金属元素Mn、Zn含量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排放标准,Mn、Zn元素去除率分别高达98.80%和99.04%,废水净化处理效果十分显著。并且结合试验结果,设计出该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并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既高效解决了该废水存在的诸多难题,又预防处理后清水pH值偏高导致无法直接排放的问题。
-
-
王晓青;
冯启言;
宫敏;
梁浩乾
-
-
摘要:
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及工程案例,对高硫酸盐矿山废水的成因、主要的处理技术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综述。酸性高硫酸盐矿山废水可采用中和沉淀法、石灰石沟渠法、缺氧石灰石沟渠法、硫酸盐还原生物反应器、可渗透反应墙、人工湿地等处理技术,碱性高硫酸盐矿山废水主要采用反渗透、电渗析、离子交换树脂、纳滤等处理技术。在实际工程应用过程中,由于高硫酸盐矿山废水,一般同时含有重金属、氟化物等,需要根据矿山废水污染物类型,同时考虑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综合评估硫酸盐的处理方法,实现硫酸盐处理的低成本、低能耗化和资源化。
-
-
龚艳;
刘玉香
-
-
摘要:
综述了近年来矿山废水SO 2-4常用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分为物理、化学、生物处理法。物理处理法包括膜处理法、离子交换法;化学法包括吸附法、沉淀法;生物法包括微生物和植物法。其次,对常用处理方法的基本原理与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以供进一步优化和理解。最后,对矿山废水中SO 2-4处理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为了更好地探索有效的矿山废水SO 2-4处理方法,应该依据每种方法自身的能力和局限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综合考虑从而选择合适的矿山废水SO 2-4处理方法。
-
-
祁超;
周杰;
黄海;
闫虎祥;
刘永丰;
蒋国民
-
-
摘要:
矿山酸性废水酸度高、污染物种类多,碱性废水碱性高、浮选药剂残留造成 COD 浓度高、波动大,常规方法处理难度大。采用酸碱性废水混合处理的方法,实现酸碱中和,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铁离子和与 S离子发生化学反应,降低了废水 COD 浓度;铁离子的凝聚作用,加速了固液分离效率。混合后再采用深度氧化工艺处理后,出水 COD 指标稳定低于《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7-2010)要求的排放值,该工艺抗冲击负荷强,净化效率高,工艺稳定。
-
-
朱红龙;
帅欢;
刘莉;
冯文祥;
杜高翔
-
-
摘要:
非金属矿物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在矿山废水处理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论文介绍了石英、蛭石、高岭土、伊利石、累托石、珍珠岩、电气石、石墨、石灰石、磷灰石等非金属矿物材料在含酸、重金属、氟、有机物等矿山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特性及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
廖正家
-
-
摘要:
广东省大宝山矿场是具有代表性的多金属硫化物矿,该地区最主要的环境是工人在开发酸性矿山的过程中所造成的废水污染情况.本篇文章对酸性矿山废水的来源和危害进行系统性阐述,对当前世界比较关注的几种酸性矿山废水的处理方法进行梳理,可为酸性矿山废水治理研究工作提供理论借鉴.
-
-
黄俊文;
蒋国民;
柴承志
-
-
摘要:
针对湖南省某矿区含砷、锑矿山废水的水质及水量特征,新建处理规模5000 m3/d的废水处理站一座,废水处理站选用生物制剂深度处理工艺对含砷、锑的矿山废水进行处理,处理后废水中砷、锑浓度均低于《锡、锑、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770-2014)中污染物排放限值,可达标外排,也可回用于附近企业用作生产用水.
-
-
潘伟超;
邹俏;
刘红
-
-
摘要:
结合超声辅助消解矿山废水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其中铀的含量,分析检测的全过程,确定待测量及各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识别测量过程中对不确定度有贡献的来源,并量化每一个分量对总测量不确定度的贡献度,以计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确保更加科学、合理地表示检测结果.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消解-ICP-MS法测定矿山废水中铀的浓度为20.810 μg·L-1,则矿山废水样品中铀的浓度可表示为(20.810±0.006)μg·L-1,k=2.工作曲线拟合、样品前处理、校准用铀标准使用液浓度对结果不确定度贡献度分别为26.15%、24.62%和22.46%,工作曲线拟合对该方法的结果不确定度贡献最大.
-
-
-
-
孙容容;
汪进婷;
洪耀武;
孙建良;
郭家华;
江峰
-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
| 2019年
-
摘要:
矿山废水(AMD)是由多金属硫化物矿物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形成的废水,通常含有高达g/L量级的硫酸盐,pH极低(小于2),含有Fe、Al、Mn、Pb、Zn、Cu、Cd、Ni、Hg、As、Cr等多种重金属离子,成分复杂、浓度差异大.未经处理的矿山废水如果被任意排放会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为实现AMD处理与矿山环境修复,利用硫酸盐还原菌(SRB)的生物产硫工艺被视为一项富有应用价值与前景的工程技术.针对SRB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单质硫还原菌(S0RB)代替SRB来进行矿山废水生物处理。结果表明,与传统的SRB法相比,S0RB用于矿山废水处理具有显著的优势,无论是在处理效率、运行成本还是在砷、汞等有毒物质的控制方面,这给矿山废水生物处理带来了一种新的方法与思路。
-
-
Zimin Cao;
曹子敏;
Joseph Frazer Banda;
Joseph Frazer Banda;
Lixin Pei;
裴理鑫;
Pengfei Wei;
卫朋飞;
Ruirui Xin;
辛瑞瑞
- 《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七届地质微生物学术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目的:研究安徽某铁矿不同矿山废水库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对比分析了该铁矿3个大型废水库的地球化学特征,并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水体中微生物群落组成,进而用统计学方法解析了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结果与结论:3个废水库中有2个为酸性,1个为中性,理化性质有明显的差异.近年形成的塌方采场废水库(TF)pH仅为2.55±0.01,Fe浓度高达154.95±0.78mg/L,SO42–浓度为3374.86±3.81mg/L;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的排土场废水库(PT)酸性略弱(pH2.9±0.02),Fe浓度(34.57±4.00mg/L)与TF相比明显降低,SO42–浓度则高达10398.98±626.70mg/L;东沙采场废水库(DS)则为中性(pH7.55),但SO42–仍高达4162.99mg/L,主要的金属离子为Mg(594.90mg/L)、Ca(650.10mg/L).3个废水库的原核生物多样性随pH的升高而升高.两个酸性废水库的原核生物组成较为接近,但TF的化能自养菌含量较高(69.54%±2.89%),PT的化能异养菌含量较高(64.45%±13.81%).自养铁氧化菌Ferrovum在TF中的比例高达(64.17±1.84)%,在PT中则下降为(35.39±13.74)%.但PT中含有丰富的化能异养嗜酸菌如Acidicapsa(15.75%±3.99%)、Acidiphilium(10.65%±2.05%)、Acidisphaera(6.34%±1.02%)等.DS中虽然也含有较高的金属离子和SO42–,但其中的原核生物组成与TF和PT截然不同,主要为Limnohabitans(18.47%)、Rhodobacter(8.42%)等.3个废水库的真核生物群落主要由藻类组成,酸水库TF和PT中主要为棕鞭藻属(Ochromonas)和胶球藻属(Coccomyxa),棕鞭藻属在TF中(53.65%±2.02%)占优势,胶球藻属在PT中(68.84±10.4%)占优势,中性废水库DS中则主要是小环藻属(Cyclotella)(49.85%).经统计学分析,pH是影响矿山废水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的主要环境因素.
-
-
张又弛
- 《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人工湿地技术有望成为治理矿山废水重金属污染的高效技术,特别是如果能利用当地土壤作为基质将大大降低构建成本.本文探讨了南方矿区典型土壤——红壤对于矿山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去除,着重研究了Cu2+和Zn2+在红壤上的单一/竞争吸附机制.结果表明:红壤对于矿山废水中金属离子的吸附基本在2小时内完成,金属去除率在32%-56%之间.Cu2+和Zn2+在红壤上的单一吸附和竞争吸附均比较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表面络合模型拟合结果表明Cu2+在红壤表面的络合吸附参数高于Zn2+.该成果将为研发治理矿山废水的红壤基人工湿地技术提供重要理论参考.
-
-
肖利萍;
李月;
吕娜
- 《辽宁省环境科学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暨中国北方七省区煤矿生态修复技术论坛》
| 2013年
-
摘要:
采用高温焙烧法对膨润土进行改性,并利用改性后的膨润土对模拟矿山废水中的铁进行吸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前、后的膨润土阳离子交换容量基本没变,在60 mmol/1009左右,通过扫描电镜SEM表征发现,改性后的膨润土疏松多孔,孔道向内部延伸,空隙通道增多,且更加均匀平滑,大大增加了吸附表面积,吸附能力增强.得到处理的最佳条件为:当进水浓度为65~70mg/L,pH值在5~7时,改性膨润土投加量为2.4g,吸附时间为60 min时,对铁的去除率可达到95%以上.膨润土价格低廉,储量大,改性后的膨润土吸附效率高,用来作吸附剂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GENG Bing;
耿兵
- 《首届农业生态与环境安全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生物资源与环境调控学术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酸性矿山废水(acid mine drainage,AMD)作为一种污染较为严重的重金属废水其处理方法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阐述了酸性矿山废水的产生及利用硫酸盐还原菌(SRB)处理酸性矿山废水的机理,分析了有机碳源在SRB处理酸性矿山废水的中的作用.基于目前相关研究中存在问题,本文提出以微藻生物质为SRB的碳源,探讨了研究的意思和方向,最后对相关研究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
-
-
-
龙建友;
罗定贵;
陈永亨
-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随着全球对环保的重视及对生态环境的日益关注,工业废水尤其是矿山废水中有毒重金属的去除及回收变得十分重要。环境中的铊污染主要来自矿山废水,其污染的防治和治理已成为环境修复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从某矿山水体中分离筛选出一株抗铊细菌菌株,对其进行了初步鉴定,并对TI+吸附特性和初步机理进行了研究.16S rDNA序列结果分析表明,该菌株分属于假单胞菌,命名为pseudomonas sp.(登录号:JN397897).该菌株最大抗TI+浓度为60g/L,溶液pH值、吸附时间、初始浓度、菌体生物量及摇床转速对TI+吸附具有一定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在铊初始浓度60mg/L,吸附时间60min,pH6.0,摇床转速150r/min,生物量2.0g/L时,吸附效果最佳,在该条件下,JF901709菌株对铊的吸附率可达87.9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