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标志
相标志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59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地质学、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9篇、专利文献117246篇;相关期刊39种,包括沉积学报、古地理学报、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等;
相标志的相关文献由177位作者贡献,包括吴少波、谭成仟、宋子齐等。
相标志—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17246篇
占比:99.95%
总计:117305篇
相标志
-研究学者
- 吴少波
- 谭成仟
- 宋子齐
- 朱筱敏
- 纪友亮
- 万欢
- 万欢1
- 乔江华
- 付晗
- 代洁
- 任怀强
- 何幼斌
- 何幼斌1
- 倪仕琪
- 冯建辉
- 刘兴周
- 刘军
- 刘宇
- 刘建民
- 刘文均
- 刘晓慧
- 刘泽容
- 刘清伟
- 刘溪茜
- 刘溪茜1
- 刘莉
- 单素红
- 卢春红
- 司学强
- 吴彦君
- 吴斌
- 周勇
- 唐为清
- 喻玉洁
- 喻玉洁3
- 姜在兴
- 孔海瑞
- 孙敏
- 孙文钊
- 孙新阳
- 孙新阳2
- 孙诗
- 宋继叶
- 尹楠鑫
- 崔宇诗
- 崔永北
- 左双英
- 席家辉
- 常吟善
- 常吟善1
-
-
尹楠鑫;
罗超;
吴斌;
代洁;
陈岑;
罗波波;
范人杰;
李乐乐
-
-
摘要:
针对文南油田文33断块沙二下亚段油藏储层沉积微相展布特征认识不清、开发效果差、开发方案的部署及调整难度大等问题,笔者综合利用研究区的地质、测井等资料,通过岩石成分、结构、泥岩颜色、沉积构造及测井响应等沉积相标志综合分析,再结合研究区区域沉积背景,精细刻画了沙二下亚段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剖析了沉积微相的展布规律。结果表明,文33断块沙二下亚段浅水三角洲由于其湖水较浅,河流营力起主导作用,储层以条带状展布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主,其次是薄层水下分流河道侧翼和席状砂,河口坝欠发育;储层测井响应存在4个大类、10个亚类的曲线形态特征;最后,根据沉积微相的展布特征建立沙二下亚断的沉积相模式,从而为油田下一步挖潜提供地质依据。
-
-
倪仕琪;
宋继叶;
蔡煜琦;
张晓;
李真真;
邱余波;
张虎军;
蒋宏
-
-
摘要:
针对伊犁盆地郎卡地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铀矿地质勘查中对沉积相研究存在的问题,以钻孔岩芯精细研究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及测井、地震、粒度等分析资料进行沉积相标志、沉积相展布及沉积演化等进行综合研究.研究成果表明研究区西山窑组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2种沉积相.西山窑组下段沉积时期,研究区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分流河道砂体叠置连片分布;西山窑组中段沉积时期,湖平面上升,全区基本演化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滨浅湖沉积,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呈条带状展布;西山窑组上段沉积时期,研究区整体呈现出湖退过程,辫状河三角洲进积,以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水下分流河道在三角洲前缘亚相占主导地位.
-
-
-
孔海瑞
-
-
摘要:
多年的勘探开发实践证实了乌里雅斯太凹陷北洼具有较大的勘探开发前景,钻井资料显示储层具有多物源、近物源的特点,岩性变化快,储层非均质性强.通过测井、录井及地震等资料分析,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在阿尔善组和腾格尔组划分出湖泊、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湖底扇4种沉积体系,建立了平面沉积相展布模式,为下步勘探目标评价与优选奠定了基础.
-
-
孙诗;
王峰;
陈洪德;
魏新善;
陈东阳;
祝圣贤
-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东部地区中二叠统盒8段为主力产气层,厘清其沉积相特征对指导该地区的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府谷剖面与苏里格东部地区具有相似的物源体系与沉积环境,通过对府谷剖面进行实测,结合剖面岩石颜色、岩石学特征、微量元素特征、岩相特征等相标志分析,对盒8段沉积相进行准确划分并明确其沉积特征,可以弥补苏里格东部地区盒8段研究大部分局限于钻井、地震等方面,缺乏露头沉积相支撑的不足.结果 表明:府谷剖面盒8段以灰绿、黄绿色粗—中粒岩屑砂岩为主,结构成熟度中等—较低;微量元素V/(V+Ni)值表明盒8段沉积时期为氧化—弱还原过渡环境;共划分出12种岩相,其中,块状砾岩相(Gin)、槽状交错层理砂岩相(St)、板状交错层理砂岩相(Sp)、平行层理砂岩相(Sh)为河流沉积中的典型岩相,不同岩相组合构成盒8段沉积体两种不同的垂向沉积序列;盒8下段—盒82上段为辫状河沉积,盒81上段为曲流河沉积;辫状河的垂向沉积序列由滞留沉积(Gm-Gst-Gsp)-→心滩(Gst-Sq-Sp-St-Gm-St)--→河道充填(Gm-St-Sh-M)-→废弃河道(Sh-Fr-Mh-Sh-Fr-Mh)-→越岸沉积(Sh-Fr-Mh-Fr-Mh)--→泛滥平原(M-Mh-Mc-Mh-M)等6类微相构成了一个二元结构不明显的正粒序沉积序列;曲流河的垂向沉积序列由滞留沉积(Gm)→边滩(Sp-St-Sm-Sp-St-Sh)→河漫滩(M-Mh-Mc(Fr)-Mh-M)等3类微相构成了一个典型二元结构沉积序列.
-
-
-
乔江华
-
-
摘要:
自生绿泥石是碎屑岩中常见的一种粘土矿物,其主要赋存状态为环边、充填形式存在,对于储层孔渗影响极大.本文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百口泉组、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四川盆地须家河组的碎屑岩储层中的发育自生绿泥石为基础,通过其微观形态、成因特征、分析其形成时间、埋藏成岩过程中的成分变化,最终探讨对于孔渗特征、碎屑岩物性的影响,为后续储层中的粘土矿物研究工作提供一定参考及依据.
-
-
赵洪1;
蒋一鸣1;
常吟善1;
李帅1;
黎建1
-
-
摘要:
针对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平湖组沉积相类型不清的现状,本文结合粒度分析、测录井等技术手段,通过对西湖凹陷平湖组29口井沉积相研究,将平湖组划分为3种沉积相及7种亚相并建立沉积模式。综合研究认为:平湖组沉积时期发育海陆过渡的沉积体系,主要包括潮控三角洲、潮坪和海湾等沉积相,进一步划分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和半封闭海湾等7种亚相;西部斜坡带沉积相以潮坪为主,潮间带范围最大,由物源供给、河流注入形成多个潮控三角洲,中央洼陷带沉积相主要为半封闭海湾亚相。
-
-
赵洪;
蒋一鸣;
常吟善;
李帅;
黎建
-
-
摘要:
针对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平湖组沉积相类型不清的现状,本文结合粒度分析、测录井等技术手段,通过对西湖凹陷平湖组29口井沉积相研究,将平湖组划分为3种沉积相及7种亚相并建立沉积模式.综合研究认为:平湖组沉积时期发育海陆过渡的沉积体系,主要包括潮控三角洲、潮坪和海湾等沉积相,进一步划分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和半封闭海湾等7种亚相;西部斜坡带沉积相以潮坪为主,潮间带范围最大,由物源供给、河流注入形成多个潮控三角洲,中央洼陷带沉积相主要为半封闭海湾亚相.
-
-
靳亚勤
-
-
摘要:
岩心是进行勘探综合研究最可靠、最精细的基础资料.本文在系统性地认识研究区地质条件基础上,首先对取心段的沉积韵律分析、沉积界面整体观察和认识,再对岩心进行岩石定名、构造识别、结构特征鉴别、胶结特征鉴别、化石鉴别和特殊矿物的详细描述,结合沉积环境分析,对明48井沉积(微)相进行精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沙四总体为水进背景,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沙四上2发育滨浅湖滩坝;沙三总体为水退背景,底部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向上发育滨浅湖滩坝.%The core is the most reliable and detailed basic information for the comprehensive exploration. In this paper, based on geolog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study area, the sedimentary rhythm of coring segment was analyzed, and deposition interfaces were observed and understood, the core rock naming, structure identification,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 special mineral cementation characteristic identification and fossil identification were carried out in detail. Combined with th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analysis, the sedimentary of Ming well 48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4 was the background of water entering; This period mainly developed the leading edge of the braided river delta, but S42developed the offshore bar of lakeshore and mere;The S3 was the background of water withdrawal. This period mainly developed the leading edge of the braided river delta in the bottom, and developed the offshore bar of lakeshore and mere at the top.
-
-
-
-
-
-
-
-
-
- 宁波大学
- 公开公告日期:2021-07-30
-
摘要:
本发明一种大黄鱼增殖放流的分子标志物及其筛选方法,特点是包括3,4‑二羟基杏仁酸、对羟基苯基乙酰硫代氢氧酸酯、丙基戊二酸、皮质醇、麦角硫茵氨基酸、(R)‑甲羟戊酸、循环去氧黄嘌呤氟他洛辛、甲羟戊酸、生物素、8‑氨基‑7‑氧代壬酸酯、N‑花生四烯多巴胺、肾上腺素、δ1‑哌啶‑2‑羧酸酯、肌酸和卡利车霉素和T0 L‑2‑氨基己二酸酯6‑半醛等,筛选方法步骤如下:取暂养不同时间的大黄鱼肌肉样本,采用LC‑MS/MS定性及定量的确定大黄鱼肌肉组织的小分子代谢物,通过火山图和主成分分析确定大黄鱼鱼苗适应放流水域的时间,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维恩图筛选出,优点是降低大黄鱼暂养成本及提高增殖放流成活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