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道
直道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55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中国史、体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4篇、专利文献61篇;相关期刊78种,包括人文杂志、田径、科学中国人等;
直道的相关文献由254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子今、张雯燕、吴海峰等。
直道
-研究学者
- 王子今
- 张雯燕
- 吴海峰
- 周延峰
- 孙淑芬
- 杨帆
- 潘礼文
- 肖晓歌
- 范毅方
- 钟海强
- 黄国豪
- 冯尔珺
- 冯爱新
- 厚喜荣
- 史豪豪
- 叶涛
- 吴如俊
- 周中奎
- 堵彬斌
- 姚金杉
- 姜自立
- 庄旭华
- 张伟伟
- 张凯翔
- 张津超
- 张程
- 徐剑光
- 徐观
- 徐远新
- 朱婷婷
- 李宇峙
- 李知宇
- 李科
- 李银国
- 李闯民
- 杨俊雄
- 杨美贞
- 林慧英
- 梁小武
- 楼建军
- 王丛元
- 王东亚
- 王有银
- 王浩东
- 王玉明
- 王畅
- 王继东
- 王英男
- 石涌泉
- 祁晓健
-
-
-
王自亮
-
-
摘要:
在河南长垣,有一块著名的碑刻,这就是《退思铭》碑,现保存在长垣文物管理所。碑长175厘米,高78厘米。文不长,仅100余字:"仲子喜闻,蘧公欲寡。懿范孔彰,慎修匪假。千载此心,昭昭不昧。直道犹存,神明鉴在。垣本古蒲,先贤旧御。遗迹难追,殚婴厥虑。出务勤民,入求省己。早见预图,令终如始。万历元年春月吉。知县事胡宥书以自警。"
-
-
介子平
-
-
摘要:
明末清初的傅山,有瞻逸之才,骏迈之气。其立地于山西文化圈之中心,身行万里半天下,于山西各处也留有足迹,存有手迹。与介休干系,可自一通碑碣说起。东汉郭泰乃一代名士,介休人,"先生诞应天衷,聪睿明哲,孝友温恭,仁笃慈惠。夫其器量弘深,姿度广大,浩浩焉,汪汪焉,奥乎不可测已"。游学洛阳而有行迹,"若乃砥节厉行,直道正辞,贞固足以干事,隐括足以矫时"。
-
-
曾育荣
-
-
摘要:
王禹偁是宋初直道著史的代表,史学实践丰富,历史撰述众多.秉承直躬行道的执著信念,王禹偁在史学领域奉行秉笔直书、不避强御的著史主张,崇尚记功司过、扬善抑恶的经世理念,深具倡言时政、心系社稷的忧患情怀.这种直道著史风格,是中国古代史学优良传统“直书”精神的继承与发扬,又是宋初史坛因循缄默沉寂氛围下的另类声音,与其时史学的主流风尚大异其趣.而在直道著史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历史著述,保存了关于五代和宋初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众多真实记录,史料价值珍贵.至于直道著史风格的被排斥,则反映出宋初史学与政治间的敏感关系.
-
-
廖颖
-
-
摘要:
包拯(999—1062),字希仁,宋庐州(今安徽合肥)人,天圣进士,累迁至枢密副使,为宋代著名清官廉吏.包拯为官为人之道的思想内核可由其仅存言志诗《书郡斋壁》中的名句"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窥得."清心"指清心寡欲,是其做官的主原则;"直道"指正道直行,是其做人的主原则.
-
-
白德龙;
邢景伟
-
-
摘要:
锅炉水冷壁管管材的原始缺陷是导致水冷壁失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以两起水冷壁管内壁轧制缺陷引起的水冷壁爆管事故为例,通过宏观分析、金相组织观察、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水冷壁爆管进行分析,确定其原因分别为在钢管轧制过程中产生直道和重皮缺陷,可为同类型缺陷预防提供参考.
-
-
-
-
王子今
-
-
摘要: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记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东巡途中驾崩,赵高、李斯、胡亥策划沙丘政变,将棺载在辒凉车中,经直道返回咸阳。随后胡亥即帝位。这是秦二世胡亥经行直道的明确记载。秦二世元年(前209),由李斯、冯去疾等随从往东方巡行。"遂至辽东而还""还至咸阳",很可能再次行经直道。致使望夷宫之变发生的"二世梦白虎啮其左骖马"及"斋于望夷宫,欲祠泾"事,或许也与直道交通有关。
-
-
王子今
-
-
摘要:
汉王朝远征匈奴的霍去病骑兵军团缴获休屠王“祭天金人”.《史记》注家以为匈奴“祭天”地点曾经在甘泉宫左近.相关历史迹象体现直道线路应与匈奴在一定历史时段的南北交通实践有关.“匈奴祭天处”与匈奴“祭天金人”的移动,也使人联想到直道交通条件.直道沿线多有具有神秘主义色彩的历史遗存,“匈奴祭天处”即其中之一.“径路刀”与“径路神祠”当来自匈奴语.匈奴语言史料进入汉语文献,多因音译,但也有意译者,如“左贤王”、“右贤王”、“僮仆都尉”等.“径路刀”与“径路神祠”如为意译,则“径路”与“直道”的语言对应关系是明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