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病毒特征

病毒特征

病毒特征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31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贸易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4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14131篇;相关期刊57种,包括无线互联科技、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电脑迷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首届河北省畜牧兽医科技发展大会、第三届家禽疫病防控与健康养殖技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北方规模猪场峰会、第六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2013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学术研讨会等;病毒特征的相关文献由200位作者贡献,包括童志明、罗元海、D.卡罗尔等。

病毒特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4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14131 占比:99.92%

总计:114223篇

病毒特征—发文趋势图

病毒特征

-研究学者

  • 童志明
  • 罗元海
  • D.卡罗尔
  • M.贾林斯基
  • M.麦库尔特
  • 姚辉
  • 张栗伟
  • 程星
  • 金红
  • 于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丽
    • 摘要: 宏病毒是存在于Office文档中的病毒,虽然传统杀毒软件可以扫描已有宏病毒,但是对于新出现的宏病毒处理仍然存在不足。使用机器学习的方法,通过比较正常宏和有害宏的特征不同,提出了一种新的宏特征选择方法,并使用SVM算法训练得到分类模型。结合分类模型和宏自身的病毒特征进行综合判断,从而可以达到对新出现宏的类别预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成功率可以达到83.61%。
    • 赵晓迎; 臧珂
    • 摘要: 目的探讨替诺福韦、拉米夫定、依非韦伦联合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HB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肝功能和HBV病毒特征的影响。方法选取洛阳市中心医院2019年8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60例HBV/HI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接受替诺福韦、拉米夫定、依非韦伦联合治疗,对照组接受拉米夫定、齐多夫定联合治疗。比较两组肝功能和HBV病毒特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率及HBV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较高,且HBV的HBV-DNA载量较低(P0.05)。结论替诺福韦、拉米夫定、依非韦伦联合治疗能改善HBV/HIV感染患者肝功能,降低HBV的HBV-DNA载量,提高HBV转阴率。
    • 顾兵
    • 摘要: 【视频简介】新冠疫情困扰着大家的工作与生活,也影响着世界经济和政治。如何快速诊断新冠病毒感染,临床检测技术是关键;如何尽快控制疫情,相关的临床研究是关键。该视频从新冠病毒特征、检测技术和临床科研三个方面展开阐述:(1)回顾了SARS-CoV、MERS-CoV和SARS-CoV-2三种致人感染新冠病毒的特征进行描述,以及Delta变异株的特征。
    • 刘爱良; 鲍燕敏; 郑跃杰; 申昆玲
    • 摘要: 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在全世界范围内暴发,造成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部分SARS-CoV-2感染者病情的突然加重可能由感染相关的细胞因子风暴所致.呼吸道病毒感染后机体的基础状态、感染后免疫反应应答的强度决定了预后,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相互作用,持续过度的促炎反应导致肺组织广泛水肿、渗出,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累及肺外组织器官,表现出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当病毒感染出现细胞因子风暴等免疫并发症时,单纯抗病毒治疗效果不理想,而对参与细胞因子风暴的细胞因子的靶向治疗成为潜在的热门治疗策略.早期识别和适当治疗免疫并发症将降低严重病毒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 西村尚子; 铃木彰容; 王凯文(翻译)
    • 摘要: 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于2020年3月11日宣布,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范围扩大,已造成相关疾病全球大流行(pandemic)。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确立能够简便迅速地诊断是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技术”以及“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研发”。关于这些问题,世界各国都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呢?让我们一边掌握一些关于病毒特征、免疫系统、疫苗机制等的基础知识,—边围绕新型冠状病毒来了解目前的情况与将来的发展吧。
    • 王越珉; 雷喜梅; 邬丽; 伍义行; 叶子弘; 俞晓平
    • 摘要: 目的:概述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病原特征及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方法:总结了SARS-CoV-2的病原特征,分析了病毒分离鉴定、核酸检测和蛋白检测等方法的当前进展.结果:SARS-CoV-2是β属冠状病毒的新成员,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隐蔽性;病毒分离鉴定是感染综合诊断的重要依据,但在临床诊断的直接应用中受限;核酸检测特异性强、灵敏性高,但目前假阴性结果频发;蛋白检测可用于疑似病例、无症状病例检测等方面,但质控不足.结论:未来SARS-CoV-2检测技术的研发不仅要注重病毒检测技术的创新,更应重视核酸或蛋白标准样品的研制及全病程监测技术体系的完善,为病毒检测结果的溯源、检测试剂的质量控制、患者的病程监测和抗SARS-CoV-2药物的研发提供保障.
    • 许听; 王晨; 张弘玮; 狄建忠; 石荔
    • 摘要: 2019年12月31日在中国武汉首次报告一种不明原因的肺炎传播蔓延,后证实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多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可出现缺氧低氧的状态,重症患者会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等[1]。截至2020年4月6日,全国累计确诊8303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2],致死人数超过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和2012年中东呼吸综合征(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致死人数的总和[3]。本文就病毒特征、流行病学特点、防控和治疗要点进行探讨和思考。
    • 廖向东; 谢瑞云; 余彦霖
    • 摘要: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 is wildly used in 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 (ICS).With the further integra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information,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PLCs are connected to the Internet.Under the vulnerabilities of the host computer system,the traditional PLC virus can easily infect PC and then destroy the target PLC by the host computer.However a new type of PLC virus can bypass the host computer and anti-virus softwares.It is the PLC private debugging protocol that can directly spread between PLCs,which can cause harm to the ICS.Based on the PLC virus infection process,the paper precisely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PLC virus,and gives out detection methods for the PLC virus.%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在工业控制系统中有着广泛应用.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进一步融合,越来越多PLC被连接在互联网上.传统的PLC病毒通过利用上位机系统漏洞感染上位机,进而由上位机对目标PLC进行破坏.而一种新型PLC病毒可以绕过上位机及杀毒软件,利用PLC私有的调试协议直接在PLC之间进行传播,对工业控制系统造成严重危害.文章针对新型PLC病毒,通过对PLC病毒在西门子PLC上的感染过程进行实验分析,总结PLC病毒的特征,针对病毒特征,提出对PLC病毒的检测方法.
    • 洪雪琼
    • 摘要: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网络信息化的深入,互联网技术走进了人民的生活之中,它给人们提供了更加便利快捷的服务和生活方式,但是各种各样的网络病毒也随之产生,这给我们的网络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隐患。网络病毒是黑客利用计算机的软、硬件的缺陷编制的具有特殊功能的程序,它能够通过网络的传播影响到计算机的使用并且还能够进行自我复制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去影响其他的计算机,破坏计算机功能和数据或盗取计算机中的重要文件。当我们的计算机中毒后,应立即断开互联网,在杀毒前,对重要的数据文件进行备份,然后安装并启动杀毒软件,用杀毒软件彻底清除文件夹的病毒,如果是木马程序,则立即删除木马程序,如果病毒无法彻底清除,则我们需要格式化我们的磁盘,然后进行系统的重装。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