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红花
番红花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3年内共计307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中国医学、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5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530篇;相关期刊177种,包括企业科技与发展、科技致富向导、中国民族医药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首届回医药学术交流大会(2013·北京)、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药鉴定学术会议、全国中医药研究与临床经验学术交流会等;番红花的相关文献由508位作者贡献,包括沈荣存、薛小红、张衡锋等。
番红花
-研究学者
- 沈荣存
- 薛小红
- 张衡锋
- 庄可香
- 庞阿土
- 韦庆翠
- 刘咏梅
- 谈锋
- 魏国营
- 刘彬
- 妖妖的小桃
- 庄可军
- 张焕朝
- 徐亮
- 曹晓丽
- 朱诚
- 李东林
- 李倩玉
- 潘薛波
- 王新
- 王晓芳
- 王飞娟
- 秦路平
- 赵凯
- 赵长生
- 陈放
- 陈文莉
- 高建青
- 史玉桂
- 宋纯清
- 尚严严
- 李玉芳
- 杨弘
- 汤庚国
- 赵兵
- 陈云章
- 陈文浩
- 韩婷
- 龙云
- 丁向东
- 严霄
- 于盱
- 亓希武
- 任丽萍
- 余蓓珍
- 刘亚军
- 刘国栋
- 刘坤
- 刘芸
- 刘静
-
-
韦庆翠;
余梁伟;
黄心成;
张衡锋;
张焕朝
-
-
摘要:
为获得番红花种球大田规模化生产的最佳施肥方案,以番红花鳞茎为试验材料,设置7个施肥处理,探讨施肥对番红花种球生长动态、仔球品质和仔球产量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在根系生成前,母球是仔球生长的“营养源”,根系生成后逐渐替代母球为仔球输送营养;返青期氮显著促进仔球增重,增强光合作用和蛋白合成,磷和微量元素促进可溶性糖和淀粉积累;快速生长期和成熟期羊粪表现出最佳的供肥能力,对磷、钾需求量也较大。建议生产中以羊粪为基肥,返青期追施氮肥,快速生长期和成熟期追施磷肥和钾肥,追肥中适当添加微肥。
-
-
尚严严;
李东林
-
-
摘要:
利用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番红花中4种化合物(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西红花酸、苦番红花素)的含量,以期对不同产地番红花药材质量进行评价。采用岛津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分离,流动相为甲醇-水(含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50 nm、430 nm(双波长切换),柱温30°C。结果表明,18批番红花中西红花苷-I和西红花苷-II含量之和、苦番红花素的含量均达到2020版《中国药典》规定要求;从产地看,安徽亳州产番红花中4种功效化合物的含量整体高于浙江建德。
-
-
张衡锋;
张焕朝
-
-
摘要:
通过蛋白质组学筛选和研究番红花花蕊分花期差异蛋白的变化,旨在揭示番红花花蕊分化的内在分子调控机制。利用MALDI/TOF/TOF-MS/MS质谱鉴定与分析技术筛选与鉴定番红花花蕊分化期的差异蛋白,结果表明:75个差异表达蛋白得以鉴定,分析其可能的功能后构建了番红花花蕊分化的分子调控模型,其中,糖代谢途径为分化提供了足够的能量和营养;氨基酸代谢中的甲硫氨酸tRNA连接酶、精氨酸酶等可能与细胞分裂素、多胺等分子信号调控有关;活性氧代谢中的抗坏血酸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酶、硫氧还蛋白过氧氢酶、甘露糖-3′5′-异构酶等可能调控植物激素信号和抗性机制;热激蛋白、蛋白伴侣保障蛋白修饰和加工的正常进行;延伸因子Tu、β-肌动蛋白、β-微管蛋白、3-oxo-γ(4,5)-类固醇-5-β-还原酶构建细胞结构。本研究鉴定了75个可能在番红花花蕊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并分析了其可能的调控过程,为进一步揭示番红花花蕊分化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
-
寻居隐
-
-
摘要:
春·生种花人的春天是从前一年的秋播埋种球开始的,一场雨后,各种球根植物疯长起来。番红花伸长绿色的细胳膊而后开出紫蓝色的花,郁金香、洋水仙们地往外探脑袋,蓝铃花、葡萄风信子们也陆续被唤醒。球根破土后,春天褪去厚厚的棉袄,这时候,枫树舒展四肢,新叶焕发着鲜艳的色彩,实让人着迷。每每这时候,和花友们照例会相约去“枫”癫一把,最疯狂的时候在附近基地扛了十几棵回来。赏完枫树的叶色,春天也就走到了四月。
-
-
王辰
-
-
摘要:
有些花的生活史可能会与冰雪为伴:在我国北方各地,侧金盏、菟葵、款冬、白番红花……春季积雪融化之日是它们花开之时。而在我1国西南的高海拔地区,很多高山花卉常要面临6月飞雪的考验。国内哪些地方有机会看到"冰雪花园"?根据多年的调查经历,作者为我们做出解答,并讲述了多种寂寂无闻的野花对冰雪的适应及演化。
-
-
王德富;
张鹏;
王玉芬;
杜江;
牛颜冰
-
-
摘要:
[目的]番红花富含多种天然活性成分,有关番红花的研究目前大多集中在药用部位柱头上,对非药用部位包括不能当作种栽的小球茎的研究鲜有报道.本实验以番红花小球茎(<8g)为研究对象,开展番红花球茎乙醇提取物抗真菌活性研究,以提升番红花非药用部位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方法]以6种常见的食源性真菌(酿酒酵母、黑曲霉、桔青霉、黑根霉、米曲霉和绿色木霉)为供试菌种,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明确小球茎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并利用液液萃取和硅胶柱层析分离法对抑菌有效组分进行初步分离.[结果]番红花小球茎乙醇提取物对黑根霉和黑曲霉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EC50分别为0.3513和0.4412 mg·mL-1,且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高,其抑菌作用增强;此乙醇粗提物经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分离,发现乙酸乙酯萃取组分对黑曲霉和黑根霉的抑制效果最好,其抑菌率分别达到了89.13%和74.36%,且该萃取组分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可得到9个分级产物,其中F6对黑曲霉和黑根霉的抑制效果最好,分别达到了90.95%和93.83%,说明F6为番红花小球茎乙醇提取物的最佳有效抑菌组分.[结论]番红花小球茎乙醇提取物抗真菌活性分析及有效抑菌组分的分离,为番红花小球茎抑菌活性成分的纯化研究奠定基础,也为番红花全资源利用及其在食品天然防腐剂领域的应用提供科学指导和借鉴作用.
-
-
-
-
摘要:
本书讲述了一年四季可采而入馔的花卉。这些看似新奇的吃法并非凭空生造,它们或者记载于历代典籍,是古代雅士文化的一部分;或者来自民间,是乡野食俗的组成部分;而番红花、旱金莲、薰衣草等花卉来自异域,用它们烹海鲜饭、调制沙拉、烤饼干则属于外来饮食文化了。这既是一本美食文化之书,也是植物文化之书。
-
-
李军;
吴霁蓂;
高广春;
朱志明;
李白;
蒋琦;
周鸿宇
-
-
摘要:
番红花(Crocus sativus L.)为鸢尾科番红花属球茎类药用植物,以其干燥柱头入药,具有活血化瘀、解郁安神、凉血解毒等功效,同时也应用于食品、化妆品行业染料及香料的制作[1-2]。番红花在浙江、江苏、上海、四川等地广泛栽培,但全国种植面积不到667 hm 2,占市场需求量的20%左右,大部分还是依赖进口,因此番红花的需求量非常大。然而,由于番红花为三倍体雄性不育植物,仅靠球茎进行营养繁殖,而且每一朵花只有3个柱头,所以产量极低[3-4]。因此,培育高产优质的番红花品种将有效缓解国内外番红花市场的供求矛盾,具有重要的基础理论研究价值和产业应用前景。
-
-
饶君凤;
吕伟德;
孙骏威
-
-
摘要:
以番红花为试材,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物质(DTA-6、芸薹素内酯)和商品肥(杜高活力钙、杜高活力藻+高力金)喷施后叶片生理生化的变化,以期阐明番红花产量改变的机理.结果 表明: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商品肥后,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叶绿素总量(Chl)、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了一1.3%~21.8%、21.3%o~56.9%、5.2%~22.5%、33.2%~59.5%、0.5%~2.2%、8.2%-~21.3%、子球茎产量增加了6.8%~13.9%,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提高了24.7%~41.2%、2.6%~22.2%、0.3%~37.5%,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降低了3.9%~32.0%.喷施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效果要优于商品肥,而以喷施芸薹素内酯的效果最佳.推测子球茎产量的升高是由于喷施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和商品肥提高了叶片抗氧化系统清除活性氧的能力,从而使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得以提高,延缓叶片的衰老所致.
-
-
王雷(翻译)
-
-
摘要:
任何语言都比不上阳光下盛开的五彩斑斓的花朵。这里我们以拍摄番红花为例。为了充分表现这些精致的半透明花瓣,可以用非常浅的景深拍摄,让它们从背景中完美地凸显出来,并呈现出半透明状。如果能找到一株远离花丛的番红花,可以选择只拍一朵,也可以着拍摄一小丛花朵。
-
-
张勇;
刘亚军
- 《首届回医药学术交流大会(2013·北京)》
| 2013年
-
摘要:
番红花又名西红花、藏红花,在回药里称之为撒法郎,又称之为咱夫兰,可以作为辛香调味品,香料和染料、药品使用,由于量少价高,虽然临床应用较少,但具有较高的药用和保健的功效,就番红花的历史渊源、临床应用和本人的用药体会进行了阐述.
-
-
-
-
-
-
-
-
- 新锐(广州)品牌管理有限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22-06-14
-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番红花成分的安肤霜,由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甘油4~8、肉豆蔻酸异丙酯2~4.5、异十六烷2~4.5、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1~3、环己硅氧烷1~3、库拉索芦荟叶提取物1~3.5、CB69615830.1~0.3、丁二醇0.15~0.4、CB8964533 0.2~0.5、甘油硬脂酸酯1~2、矿油3~7、椰子油1~2.5、PEG‑20甲基葡糖倍半硬脂酸酯0.75~2.15、1,3‑丙二醇2~4、PEG‑100硬脂酸酯0.5~1.5、生育酚0.1~0.4、1,2‑己二醇0.3~0.7、糖鞘脂类0.1~0.3、聚山梨醇酯‑80 0.6~0.9、向日葵籽油0.01~0.05、辛酰羟肟酸0.02~0.06、卵磷脂0.05~0.1、马齿苋提取物0.1~0.2、番红花提取物0.1~0.4、四氢甲基嘧啶羧酸0.02~0.05、防腐剂0.2~0.5、余量为水。本发明具有快速修复肌肤敏感问题,重建肌肤屏障的优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