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王风

王风

王风的相关文献在1964年到2022年内共计17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8篇、专利文献109308篇;相关期刊144种,包括理论学习-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文史知识等; 王风的相关文献由172位作者贡献,包括华发生、冯戈、王风等。

王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8 占比:0.16%

专利文献>

论文:109308 占比:99.84%

总计:109486篇

王风—发文趋势图

王风

-研究学者

  • 华发生
  • 冯戈
  • 王风
  • 于九如
  • 庞存周
  • 王风春
  • C天后
  • Sherry
  • 丁立
  • 万国珍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开斌
    • 摘要: 《诗经》里的《王风》故事虽然并不为太多人所熟悉,但由演绎来的“黍离之悲”却是诸多文学研究者耳熟能详的话语。人们常常借用“黍离之悲”来描述人悲悼家国的情怀。从《诗经》往后千百年,另一首词也唱出了“黍离之悲”的景象,而且相对于《王风》而言不惶多让,这首词就是南宋词人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选编入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根据考证,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至日,彼时宋朝遭受异族侵略,国都南移,定于杭州,史称南宋。与一般的词不同的是,在词前,有一个小序交待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及动因。
    • 冷玉
    • 摘要: 本期关键词:艾草写在前面: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具有代表性的事物除了粽子、龙舟,还有艾草。在端午节这天,人们插艾草、挂艾草、佩戴艾草香囊,这些习俗流传至今。《诗经·王风·采葛》中就出现了采摘艾草的情景。那么,人们在诗中赋予了艾草怎样的情感呢?一起来学习。
    • 兰波
    • 摘要: 《王风?君子于役》是一首思妇诗,也开启了中国文学以黄昏意象来抒发怀远思人之情的传统,正如清人许瑶光《雪门诗草》卷一《再读〈诗经〉四十二首》所说:“鸡栖于桀下牛羊,饥渴萦怀对夕阳。已启唐人闺怨句,最难消遣是昏黄。”这首诗共两章,以朴质洗练的笔调,描写了一个妇人在黄昏时分对行役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
    • 刘挺颂
    • 摘要: 《王风》的作者善于通过语言修辞来强化主体情志的抒写,形成了精约而富声情、疏荡而意无端的审美特质.它具体表现在叠字复词字的使用上,也表现在骈偶句式和重章复沓句式的变换词的选用上,同时表现在虚词特别是语气词的使用上,以及对照句式的采用和对比、比喻、夸饰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这一切,都体现着作者在体物摹心、叙事抒情等方面进行文辞修饰的精心妙意.
    • 祖秋阳; 木斋
    • 摘要: 《周南》《召南》《王风》就产生时间而言,大体应是从《豳风》《秦风》《魏风》等《国风》向郑、卫、陈《国风》转型的中介或说是链条;就地域而言,是以洛阳为中心,同时表现出由北向南的转型;就表现情爱主题而言,则体现了诗三百的写作史由政治主题向情爱主题不断深化的转型.总体而言,二《南》《王风》和以郑、卫、陈等为代表的南方《国风》,比起《豳风》《秦风》《魏风》等西北方或北方的《国风》,是另一类的诗作,与北方数国的以政治言志诗为主体的《国风》迥然而异.
    • 贺林
    • 摘要: 先秦时代,玉石文化异常发达,爱玉、赏玉、藏玉、礼玉为社会风尚,而当时的赏石文化还处在孕育与萌芽阶段,故而不可避免地受到玉石文化的深刻影响,是玉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分支。当时赏石的客体主要是美石,而非后世的“怪石”,这可以从《山海经》中得到佐证。《山海经》是先秦时期的地理著作的汇编。它曾长期被误认为是一部荒诞不经的书,但现今许多学者经认真研究,认为它是一本具有历史价值的著作,值得重视。
    • 李海霆
    • 摘要: 十师一八七团自来水供水站,坐落在距离216国道83公里处,供水站房后就是流淌的额尔齐斯河。13年来,一八七团晨光物业公司职工王风永守在这里,保证着团场职工群众用水通道的畅通,用执著诠释"自己受苦不算苦,职工群众快乐我快乐"的坚定信念。2003年,精通水暖维修技术的王风永,
    • C天后
    • 摘要: 剩者为王风是属于天空的,我借来吹吹,却吹起了人间烟火;天空是属于海的,我借来看看,却看到了他的轮廓。有些人,大概注定会是笔下画不完的圆与心头解不开的结,然而,我淋过的最大的一场雨,却是那天我将表白说得百转千回,他却巧妙地避开了,还不忘
    • 宿雷
    • 摘要: 《诗经》作为我国诗歌创作的源头,显示出诗歌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比如“赋、比、兴”表现手法的创造性运用,复沓的章法和以四言为主的句式对深化主题、渲染气氛起到的重要作用等等.而人物形象塑造作为《诗经》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在《诗经》研究史上却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诗经》在抒发情感的同时塑造的种类繁多、形象鲜明的人物形象,尤其《国风》中的女性形象,不仅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人物形象群体,也是当时伦理道德规范和审美标准的艺术体现.体现了周代婚姻作为礼之本,不仅是关乎家庭的大事,更是关乎王朝基业的大事,有着深刻的周代礼乐制度的烙印.
    • 塔可
    • 摘要: 2005年,因为出国读书,我得以『退开很大一步来看中国』,由此开始重读《诗经》和唐诗宋词。不能完全理解的句子会在脑海中形成画面,同时保持着『20%的神秘感』。我迫切地想知道,两千多年过去,这些诗句中的江河如今是何面貌,于是开始探访那些在《诗经》中被吟唱了两千多年的山川、古城、河流、故道,把《诗经》拍成了照片,形成名为《诗山河考》的作品系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